香港四大天王的輝煌時代

2021-01-04 文文愛音樂

香港四大天王的輝煌

時代

86至1996年間的香港影壇,可謂是電影的十年黃金歲月,的確,在這10年中,香港影壇為觀眾締造了太多的電影佳話,留下了無數光輝璀璨的記憶。

同時,在這10年中,香港娛樂圈最大的成就是捧出了以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為首的「四大天王」,並由此進入了一個異常活躍的時期。而身處在那個黃金年代中的四位娛樂寵兒,更是通過各自的歌聲和銀幕形象,與無數觀眾一同走過並見證了香港電影的巔峰時代。

早年在香港娛樂圈打下半壁江山的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人,皆已走過了演藝生涯中最為風光的而立之年。而此時,隨著一批又一批娛樂新人的推出,「四大天王」的地位無論是在歌壇、影壇還是整個香港娛樂圈,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動搖。於是在這個關鍵性的時期,曾經一同攜手締造輝煌的「四大天王」,將又會以什麼樣的姿態和行動去迎接挑戰?為將到來的不惑之年寫下更為輝煌的事業篇章。

2005年

歲末,「四大天王」的名字再次同時出現在香港藝人收入排行榜前10位的名單之中。這一年,張學友和劉德華44歲,郭富城40歲,

黎明39歲。截止今天,由他們四人所出演的電影總數已經超過220

餘部

或許有一天,人們終將不再去提及「四大天王」的封號,但是有一點

卻是無庸質疑的,那就是由他們四人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銀幕形象,將和泛黃膠片一起封存進每一位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的記憶中,於是,當久違的歌聲在耳邊響起的時候,那些故事、那些人將伴隨著熟悉的旋律一起,在腦海中一一浮現。

十年後四大天王在香港回歸香港舉行回歸十周年晚會四大天王攜手齊唱

這是劉德華、郭富城、黎明、張學友(從左至右)在演唱《始終有你》

有很多照片。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

相關焦點

  • 都說香港四大天王都很出眾,你認為香港四大天王中,誰是最帥呢?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娛樂工業迅速滑落,粵語歌壇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臺的機會越來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樂頒獎禮,接著張學友也宣布退出,這似乎也宣告著「四大天王」開始「瓦解」。
  • 臺灣四大天王為何沒香港的有名? 但都是天王殺手
    一說起四大天王,你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肯定就是香港的這四位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當然,我也是如此,這是所有80後共同的美好回憶,他們四位見證了香港的黃金年代,他們在影視與音樂方面多面開花,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 解讀香港「四大天王」到底誰是天王之首
    在華語樂壇,我想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的香港樂壇,因張國榮、譚詠麟的相繼退出,在年輕的一批歌手裡,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得到了圈內圈外的眾人認可,並於1992年被Tvb高管方逸華封為香港四大天王,他們是香港娛樂圈發展起來最具代表性的超級偶像明星,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 香港四大天王的現狀:混得最體面的最窮,混的最差的卻最富
    其實現在還有很多人對以前那個香港娛樂圈念念不忘,誰說起香港娛樂圈也都是男神女神。一 四大天王的出現對於香港娛樂圈,我們很多人還是在懷念著以前那個七八十年代,那時候,有很多厲害的人,像是哥哥張國榮,梅豔芳,其實那時候的香港歌壇,常被人說是神仙打架的年代,當然了,還有大家很熟悉的四大天王 那你知道四大天王分別是誰嗎?他們是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這四個人的出現,對於香港後來的歌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大家知道四大天王是什麼時候有的嗎?
  • 80年代譚張爭霸到90年代四大天王,哪個時期是香港樂壇最巔峰
    之後他們到世界各地旅遊,觸發了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許氏兩兄弟思鄉之情,回港後許冠文寫了《鐵塔凌雲》的歌詞,由許冠傑主唱,1972年4月14日許冠傑在《雙星報喜》中首唱此歌曲,這也標緻著第一首粵語流行歌曲的誕生。結果反應空前理想而大受歡迎,帶動了香港當代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從此粵語歌便迎來他們長達三十多年是哪的輝煌。
  • 1989年,香港樂壇幾大巨星相繼引退,「四大天王」的時代就此來臨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流行文化在整個亞洲的範圍內廣為傳播,除了影視之外,當年的香港樂壇也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金曲與巨星可謂不斷湧現。可就在1989年,香港樂壇的幾大巨星相繼淡出,甚至是直接退出了樂壇,令人唏噓不已。這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張國榮的退出歌壇。
  • 香港「四大天王」的座駕都是什麼車?
    說起四大天王,無論是70後、80後還是90後應該都認識吧。比起西遊記裡兇神惡煞的四大天王,他們是各有各的迷人之處。也因為四大天王,中國內地誕生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追星族。劉德華—出場費最高劉德華以350萬+的出場費,位列四大天王之首。作為歌手,他是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中獲獎最多的香港歌手;作為演員,他曾獲得金像獎、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但他卻不怎麼會投資,多次虧損。好在他的電影票房都不錯。他的妻子朱麗倩是選美小姐季軍,兩人交往長達24年之久。劉德華算是明星中非常居家的,小心翼翼的保護著自己的家庭。
  • 香港四大家族已是「過去式」?內陸「四大天王」崛起,誰更具潛力
    在曾經一段時間中「香港四大家族」,連續多年「霸佔」亞洲富豪榜。在處於香港房地產黃金時段的時候,也是「四大家族」最為輝煌的時刻。也可以說,是房地產行業「成就」了他們。不過「四大家族」的輝煌不可能一直都存在下去,他們的「靠山」房地產行業也不是「印鈔機」,它的「賺錢」效應也會有減弱的一天。
  • 香港有四大天王、四大天后、四大惡人,還有哪些四大?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小小的彈丸之地當真是眾星雲集、人才輩出,其中最有名氣的莫過於四大天王了。這四人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也代表著香港娛樂圈最鼎盛最繁榮的時期。那麼,除了四大天王,還有哪些四大呢?
  • 90年代的華語樂壇,有多輝煌?1992年四大天王正式封王
    1992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晚會上,在頒發最受歡迎男歌手之前,司儀鄭裕玲和鄭丹瑞在臺上神採奕奕。說到四大天王,說誰該是最受歡迎男歌手獎時的時候,結果大家都知道,反正都是四大天王中的一位。性子急的鄭裕玲就馬上說:不如這樣吧,我們現在先請四大天王上臺來再說。
  • 香港流行歌曲發展歷程輝煌20年(譚張爭霸-四大天王)
    臺灣出生、香港長大的王傑把演藝事業的大本營放在臺灣,因而對粵語歌著力較少。1992年四大天王勢頭正猛之時王傑決定退出角逐,全力轉入國語歌市場,所以王傑的香港歌壇的地位並不太高。在偶像明星橫行的時代,有實力但卻缺乏宣傳的黃凱芹象一個幕後製作人一般不太為人熟知。五、四大天王統治九十年代樂壇在張國榮、林子祥、梅豔芳退出樂壇之後,香港樂壇突然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無巨星的時代。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佔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使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的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被稱為「三劍客」。
  • 香港四大天王現狀,三人已成婚,而他揮霍十億至今單身
    香港的四大天王可以說是80年代90年代家喻戶曉的人物,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的歌聲也充斥在大街小巷,牆壁上也都粘貼著他們的帥照,整個生活都圍繞著他們的影子。而如今,當初的四大天王都已過天命之年,曾經輝煌的他們,現在過得如何呢?下面文娛哥給大家扒一扒。
  • 香港「四大天王」,你不能不知道的故事!
    說起香港四大天王,承載了一代人甚至兩代人的回憶,他們的魅力迷倒了無數少男少女,甚至說撐起的華語樂壇的半邊天也不為過,今天我們就來八卦一下香港「四大天王」的一些小故事。香港「四大天王」NO.1 四大天王封號的由來1990年代初,譚詠麟淡出香港樂壇和張國榮的全面退出,香港樂壇出現了真空期,以張學友 、劉德華等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歌壇嶄露頭角,香港樂壇迎來了新時代。
  •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粵語歌神許冠傑:許冠傑在上世紀70年代絕對是最閃亮的歌手,真正的粵語流行樂鼻祖又被叫做粵語歌神,雖然沒有許冠傑也會出現粵語流行樂,但至少要多等數年時間,在當年那個要麼翻唱英文歌要麼就唱老上海的香港樂壇時代,許冠傑無疑是將粵語歌曲再次發揚光大。
  • 說好接班四大天王的「香港四小天王」,為何最終只剩陳奕迅?
    畢竟陳曉東曾是那樣當紅的歌手,還被稱為「四大天王」的接班人選,最後卻神秘地消失了近20年,怎能不令人唏噓。既然說是「四大天王」接班人,當然不會是一個人,而是當時被譽為「香港四小天王」的四個人。他們就是「三陳一謝」:陳曉東、陳奕迅、謝霆鋒和陳冠希。他們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紅極一時,承載了香港樂壇的希望。然而,短短幾年後,依然屹立不倒的,卻只有陳奕迅一人了。
  • 香港娛樂圈興衰史,從許冠傑到譚詠麟張國榮四大天王再到後繼無人
    隨著娛樂圈市場的發展,大批大批音樂人開始唱粵語歌曲,香港流行樂壇開始一步步走向繁榮。時間走向了80年代,香港娛樂圈來到了眾神打架時代,一個個天王天后都開始嶄露頭角:比如梅豔芳、林子祥、葉倩文、譚詠麟、張國榮等等。
  • 香港「四大天王」現狀,玩的最開的現在最窮,最差的卻非常瀟灑
    「四大天王」現狀,玩的最開的現在最窮,最差的卻非常瀟灑!  在被香港「四大天王」統治的時代,幾乎每個人茶餘飯後都會討論一番,這四位天王不僅個個長相帥氣,而且基本都是能歌善舞,深受粉絲和觀眾的喜愛。在那個年代,四大天王就是香港娛樂圈的象徵。時光荏苒,四大天王雖然已經解散,但是他們在娛樂圈的影響力絕對是不可小覷的。  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
  • 香港四大天王,曾偷走了多少人的青春歲月
    香港四大天王的傳奇,只要深入了解過娛樂圈前三十年前的發展狀況的人都會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能擁有如此高的頭銜,可想見這四個人的影響力有多爆,但說起這 個偶像團體的起源,卻是缺少點儀式感。80-90年間是香港娛樂圈最繁榮的時期,不過在一代巨星張國榮、林子祥、梅豔芳隱退下來之後,香港娛樂圈忽然進入了一個無巨星時代,雖然表面還是百花齊放,生動燦爛,實則暗潮洶湧,各種猜測浮出水面,好像江湖缺霸主,誰會是下一任殿堂級人物?90年代初,黎明熱度非常高,大批歌迷粉絲為之瘋狂的舉動自然把他推到了萬眾矚目下,當時所有媒體的報導焦點都是黎明,他被譽為「一枝獨秀」。
  • 在香港樂壇鼎盛時期,究竟是誰擠掉了李克勤的四大天王地位
    90年代香港樂壇百花齊放。92香港娛樂音樂圈將最受歡迎的四大歌手集結起來稱為『四大天王』分別為黎明,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當年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就是為何李克勤沒有選上?李克勤1985年,憑《霧之戀》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晉身樂壇。
  • 「四大天王」人盡皆知,誰還記得「三王一後」?
    現在提起四大天王我們都知道是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四大天王的問世是為了彌補樂壇的空缺,畢竟「譚張爭霸」結束後,急需新王補充,四大天王就出現了。四大天王幾乎壟斷了1990年代樂壇的所有獎項,各自的粉絲們也是劍拔弩張,常常存在口舌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