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能力的作用

2020-12-27 小柏咪咪

1995年,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個會議,這個會議集合了全球的五百多位政治,經濟精英。

這些精英在這一塊討論的命題是「如何應對全球化」,他們都覺得,隨著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一定會造成嚴重的貧富差距。

最終全球的財富會集中在20%人手裡。

這樣一來,那80%人就成了邊緣人,如果他們不滿,抗爭,發生衝突怎麼辦?

有人就想出了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叫做「給那80%的人塞上個奶嘴」。

這些奶嘴是什麼呢?

比如發洩型產業:多發展賭博,遊戲產業,讓著80%的人把多餘的精力發洩出來。

發展滿足型產業:比如看一些明星的花邊新聞,家長裡短,讓著80%的人沉溺在安逸當中,從而失去上進心,也會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

這樣,他們慢慢就不會抗爭了,他們會期待媒體為他們思考,會被娛樂信息佔據全部思考能力等等。

人一旦失去深度思考能力,就容易上當受騙,更重要的是,有一句話很棒大概是這麼說的:走向世界的捷徑,就是擁有自己的觀點。

思考能力低下有幾個特徵

1情緒化

有一部分人喜歡用自己情緒代替自己的思考,遇事第一個動的就是情緒,而不是腦子,情緒一上來,什麼都幹得出來,什麼都說得出來,這部分人容易被煽動和忽悠。

2隻能從自身出發

你發條微博說:「婆婆和媳婦太難相處了」,低下就一定會有人反駁說「我和我婆婆相處的就很好。

「地域黑」也是這種人,用自己見過的案來代替全部,以偏帶全,凡事從自己的經驗出發,這就是典型的思考能力低下的表現。

3用現象代替原因

一個公司,員工每天懶散,業績不好,應該怎麼辦?

銷售總監認為,是銷售人員沒有幹勁造成的,所以他每天都在想方設法的給銷售人員打雞血,喊口號,培訓,發獎金,各種實施下去之後,還是沒有效果,即便員工看上去很有激情。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銷售總監看到的那個並不是原因,只是現象。

原來公司業績不好並非是銷售人員懶散造成的,而是產品質量有問題,銷售不積極不是根本原因,而是產品本身缺乏競爭力。

有些事只是呈現出來的現象,不能把它當作原因來解決。

為什麼客服部門的離職率非常高,剛招的員工基本上三個月內就會離開,是培訓不到位,但其實是銷售人員管理有問題。

銷售對客戶經常誇大其詞,最後導致客戶埋怨過多,客服人員承受的壓力太大,才導致頻繁有人離職。

如何培養深度思考的能力?

上推式思考,在看到信息的時候不跟著信息下結論,說情緒,而是反推為什麼,往上推論。

比如,經理在車間的地上發現了油漬,他有一下幾種做法:

1找人把地面擦乾淨,檢查哪裡漏油,發現是一臺機器漏油,於是找工人來檢修,修好之後不再漏油。

2發現機器漏油之後,繼續查漏油的原因,發現是其中一個螺絲標準不符合,要求採購部重新採購螺絲杜絕漏油的情況發生。

能做上推式深度思考,就能從源頭解決問題。

2.追溯證據來源和可靠性。

前兩天報導說印度強姦案發生的概率很高,但是不要馬上下結論-----「印度很亂」,而是看一下,印度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嗎?

歷史上是否存在這種現象?

如果歷史上印度並非強姦率很高的國家,那到底是什麼因素發生了變化?上述只是舉個例子,這樣也容易讓你找出根本原因,形成深度思考。

其實我也不太贊同去印度玩。

3.下推式思考。

就是假設,你可以假設結果就是這樣的,然後去推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有哪些問題。

在一步一步的假設中有可能就會產生你想要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思考開始從一個點變成一條線,一條線變成一個面,一個面會變成一個球,你的思考你的思考會越來越立體和有深度。

在我們這個時代,信息太多,如果沒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就會像一個陀螺一樣,反覆被抽打,今天被這個煽動,明天被那個啟發,最終一定會付出嚴重的代價

結論就是:誰傻誰吃虧。所以要多思考哦。

相關焦點

  • 提高深度思考能力,推薦書單《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特別是現在,信息流更快地在各個網際網路平臺傳播,我們更加需要有深入思考的能力,不人云亦云,讓流言止於智者。其實,我們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能力的。有時候,我們不能這麼浮躁,需要靜下心來,安靜下來,多深入思考,很多事情我們可能處理的更好的。
  • 如何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來源:舒凡會長雲講堂| 五分鐘商學院文章:如何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細細研究各個領域成績斐然的大咖所做的演講、寫的文章無不是對某個領域深刻思考的結晶,思考的深度及遠見一般人望塵莫及。深度思考能力,決定人生的層次。很多人都知道深度思考的意義,但不是每個人都在認真地實踐。究其原因,是沒有清晰的方法論。
  • 什麼是深度思考,掌握這套思維方法,深度思考能力更上一層樓
    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思考問題表象的背後,到底深藏了什麼意義。於是我們逐漸習慣於從淺層解決問題,而非通過深度思考來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看過這幾天文章的觀眾老爺們,應該還記得之前的文章。通過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結構化思維能力,能讓我們掌握深度思考的能力。可供我們用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型有很多,比如SWOT法、四象限法等等。
  • 如何培養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
    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要從什麼時候開始? 從孩子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想法時就可以開始了。一般上小學,或者幼兒園大班,孩子們就初步具備了這種能力。
  • 這樣培養深度思考的表達能力就行!
    但為什麼,很多人的表達能力,卻沒有得到增進,卻反而退步了。 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覺得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開始慢慢退化? 給自己做一個小測試,現在讓你針對一個題目發表自己的看法,你能夠說出多少內容?
  • 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甚至有時候深度思考決定人生。本文作者梳理總結了深度思考的模型和前提,學會並掌握這幾個要點,定會助你提升思維方式,在日後的工作中更快成長。我一直都可以算是個理想主義的人,有一些想法、也有激情、愛折騰。但是在沒有學會一些很好的思考方式之前,更多的時候也僅限於此。
  • 深度思考,看透問題的本質:每個職場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無法進行深度思考?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懶惰是大腦的天性,二是自我視點和思維定勢會讓我們思維狹隘。大腦的這種惰性阻礙了我們進一步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養成了一切儘可能自動化處理的習慣,所以就無法做到深度思考。第二點,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經常會被已有的知識框架限制住,看問題總是從自我視點出發,而當我們從已有的知識框架提出了最初的想法後,思維定勢又會讓這個框架牢不可破,這就很容易陷入一個死循環。什麼叫思維定勢呢?
  •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了解深度思考的4個方法,輕鬆應對商務難題
    古希臘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過「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所以,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通過這些現象來看清事物的本質,避免陷入思維定式,有效訓練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才能直擊問題本質做到真正的解決問題,否則只能治標不治本。
  • 如何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3步幫你看透一件事的本質
    我經常在後臺看到一些同學的留言,「怎樣提升深度思考能力?」,「如何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當時只是推薦了一些書籍,今天系統的分享下提升深度思考能力的方法。這篇文章,希望你給自己7-10分鐘的時間耐心看下去。
  • 如何提高一個人的深度思考能力?
    經常有讀者問我: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一般情況下,我總會給一個最簡單的建議:多讀一些複雜的、需要費腦子的文章和書籍。不用強求能讀懂多少,但要努力讀進去。為什麼呢?目的不在於從它們中獲得啟發,而在於,通過這種方式,鍛鍊我們的前額葉,讓它逐漸習慣這種「需要動腦」的模式。
  • 如何成為具有深度思維能力的人?
    為了讓民眾安於現狀,給他們嘴巴上塞上了「奶嘴」,給予遊戲、娛樂各種享樂的產品,讓民眾不會思考階層,思考財富分配,想著怎樣突破。美團創始人王興曾說: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整個網絡上最廣泛傳播的東西,都是迎合大眾情緒的資訊,看著很過癮,卻讓我們逐漸失去了深度思考能力。
  • 讀書可以使人具備深度思考的能力!4個習慣,助你找回讀書的感覺
    不知不覺你慢慢喪失了系統閱讀的能力,你以為這樣的生活很充實,可是別傻了,這樣只會慢慢讓你成為被割的韭菜!讀書可以增加一個人談吐的質量和深度。讀書亦可以保持大腦的活躍,讀書可以讓你的大腦活躍起來,防止它失去能力。
  • 思考能力低下,才是一個人最可怕的硬傷,值得一讀
    香奈兒前全球CEO莫琳.希凱在她的《深度思考》這本書裡有一個定義,深度思考就是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莫琳.希凱認為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向,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任何深度思考之前的盲目努力、勤奮和付出,往往很可能會徒勞無功。在碎片化信息佔據我們生活和注意力的當下,一個人的深度思考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 如何鍛鍊大腦,擁有超強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也就是說,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優先調用記憶區的數據來做決策,等無法直接調用記憶時,大腦才會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背景知識,通過經驗進行信息的關聯和合併,從而激發進一步的思考。 由此可見,我們要想更好、更快的進行思考,提高理解和思考的能力,首先要豐富大腦的記憶庫,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識。
  • 《好好思考》:你想充分利用你讀過的書嗎?你需要學會深度思考
    這種機械式的閱讀方法可以稱為「死讀書」,也就是說,不用思考就可以閱讀。這種學習模式沒有思考,所以沒有辦法獲得靈感和靈感,從這種學習中沒有任何收穫。最好的學習模式是將過去的機械閱讀轉變為深度思維。那麼,什麼是深度思維,我們如何實現深度思維呢?程佳在《好好思考》中給出答案。作者成甲被羅繼石選為「中國最會學習的人」。
  • 沒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奮都是扯淡
    「低效勤奮者」有兩個特徵:不願深入思考,釆取低級思考。這就導致他們做事效率低,效能低,成長慢。「低效勤奮者」之所以不願深入思考與釆取低級思考,是因為這些人不會深度思考。學渣與學霸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深度思考。普通員工與卓越員工之間的差別也在於深度思考。
  • 阻礙企業家深度思考的九個思維定式
    *深度思考:不囿於表面現象及其細枝末節,發掘事物背後隱藏的模型和動力機制。1、因果倒置:不理會現象背後的本質,反而以現象作為原因去回答;*比如:「好累啊」----「休息一下吧」、「A產品銷量不佳」----「必須想辦法賣掉」。2、滿足於普通解:遇到問題只停留在原先普通的解決方式上。
  • 如何提高深度思考能力,這幾個訂閱號教會你|推廣
    亞里斯多德曾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面對這些問題首先我們避免陷入思維定式想學習深度思考、高質量社交、職場情商法則……找我就對了、微信對話框回復「乾貨」,獲取有趣又有用的乾貨科普。對了,社長還超會寫人物故事、傳奇雜談,想知道毛不易的朋友圈、陶虹的年齡焦慮、楊紫的野心?也想了解wifi之母、比肩牛頓的物理天才?
  • 兩個技巧快速讓你提高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如果我們能理解他人的立場,那麼即使面對同一件事情,也能以多種觀點來思考問題,提升思考的深度,那麼得到的感悟和看法是不是不也一樣呢,得到的偏見是不是也能減少呢?這本《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的作者是狩野未希,她是TED人氣講師,目前擔任慶應義塾大學、聖心女子大學、商業突破大學講師,多年以來傳授思考力的課程,積累大量心得經驗才寫下這本《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
  • 學習中遇到事情要思考,遇到未知要好奇,多角度思維學會深度思考
    網絡上類似於這樣以偏概全的報導比比皆是,但我們還都看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就喪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對於現在的大眾來說,每天光活著就已經很辛苦了,需要應對超負荷的工作學習,時刻面臨著挨批背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