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傍上特斯拉,卻被「硬剛」不屑為伍

2020-10-16 紙影

近來特斯拉與拼多多之間的唇槍舌戰鬧得沸沸揚揚。


使用拼多多2萬元補貼的武漢車主,從特斯拉拒絕交付到成功提車,特斯拉與拼多多之戰,暴露了各方怎樣的利益矛盾?



面對拼多多的補貼,特斯拉一分錢沒少賺,為何如此據理力爭,奮力反擊?


7月21日,拼多多及宜買車推出「萬人團購特斯拉」Model 3活動,5人成團,每輛車補貼2萬元,到手價為25.18萬元,而特斯拉官網價格為27.155萬元。



對此特斯拉發表聲明稱,未與宜買車及拼多多有任何形式的委託合作形式。隨後出現領取補貼的武漢消費者提車時,遭遇特斯拉取消訂單。給出的理由是:懷疑拼多多以購車者的名義下單,構成隱瞞真實下單信息。



那麼未經特斯拉允許,拼多多能否在自家平臺進行銷售?為什麼補貼別的產品都沒出現問題,偏偏賣特斯拉就出現么蛾子?


除卻特斯拉,拼多多補貼過的商品數不勝數,有AMD、蘋果、戴森、SKII、海藍之謎等一眾大牌,即便AMD等廠商品牌方發布未授權聲明,拼多多也照賣不誤,沒出現過品牌方拒售的事情。


原因在於這些品牌十分依賴經銷商,經銷商是有渠道拿到貨的,只要貨品是正品,品牌方也沒法說什麼的,眼睜睜看著自家產品被「賤賣」。


而特斯拉不一樣,一直以來特斯拉都是全自營渠道,不依賴任何電商平臺,嚴格把控銷售渠道和產品價格,通過直銷模式牢固掌握產品定價權,確保消費者無論走進哪家特斯拉門店,都能享受到公平、透明的價格,最大化保證消費者利益。


所以即使品牌方未授權,特斯拉也可以在自家平臺進行售賣,只要補貼是真沒有虛假宣傳,人家願意在自家平臺補貼多少就補貼多少。但因為是直銷模式,車主提車必須到特斯拉本公司,而之前補貼的產品都是有相關渠道商的,造成拼多多與特斯拉的「互撕」大戰。


接下來的問題是特斯拉拒絕武漢車主交付,認為拼多多此舉違背了合同條款中的「禁止轉賣」。


那麼拼多多擅自給消費者補貼代付是否認定為轉賣?是否存在違法違規?


自始至終合同都是車主與特斯拉直接籤署的,也是消費者自己在特斯拉官網下單購買並去提車的,而且車主購車也是用來自用,拼多多及宜買車只是在其過程中,為消費者自掏腰包進行了支付環節的代付。


而此次「萬人團活動」中,無論拼多多還是宜買車,都沒有以消費者的名義購買任何特斯拉車輛,所以拼多多代付並未構成「禁止轉賣」。


參與萬人團活動的也只有5輛車,並沒有對特斯拉定價體系造成擾亂,這樣看來特斯拉於情於理都不合。與此同時同樣參與補貼活動的上海車主卻能夠順利提車,如此雙標,特斯拉有錢不賺,果然很傲嬌,顯然不屑於拼多多之流一起混。


後起之秀拼多多憑藉「低價策略」,在三四線下沉市場快速獲得用戶的強勁增長。不過隨著阿里、京東全線發力下沉市場,拼多多發展模式遭遇瓶頸。


為此拼多多決心進行品牌建設,不惜虧損瘋狂補貼,進行大品牌正品背書,試圖摘掉「假貨」的帽子,提高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進一步分流淘寶、京東的用戶,實現平臺形象升級。


此次拒付門也給百億補貼蹭流量的拼多多提了一個醒,繞過品牌方打擦邊球、燒錢賺流量的營銷方式也不是長久之策,尊重商業規則,服務好用戶才能贏得平臺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拼多多忙著傍大牌洗白、特斯拉直銷不想被蹭,夾在中間的消費者何其無辜啊......

相關焦點

  • 特斯拉「硬剛」拼多多
    的確,無論特斯拉、拼多多孰是孰非,輿論不斷承壓下,蒙受損失的終究還是消費者。此刻,再來回顧事件始末。7月21日,拼多多平臺商家「宜買車」開啟「25萬團購特斯拉Model 3」活動,並在宣傳標語中明確表示:「與廠家談了合作、售出已經過官方授權」、「只有5臺新車,不支持分期只能線上全款支付」。
  • 特斯拉「交付門」事件 拼多多雖遭硬剛但穩賺不賠
    上一家名為「宜買車汽車旗艦店」的商戶發起的2019款特斯拉Model 3的限時秒殺萬人團購活動,在拼多多上,Model 3的到手價為25.18萬元,而特斯拉官網上Model 3的官方參考價是27.155萬元,也就是說,拼多多上銷售Model 3比官方價低了2萬元,這2萬元是商家自掏腰包補貼的。
  • 拼多多「傍上」特斯拉:老外永遠不懂中國的生意邏輯
    一位來自武漢的車主發布了自己的聊天記錄,從截圖中可以看到,該消費者在7月28日支付了定金1000元,在拼多多平臺上8月13日付了尾款27萬元。這已經是拼多多與特斯拉第二輪交鋒。拼多多「傍大款」?補貼消費者,但特斯拉卻認為拼多多是「轉賣」。
  • 特斯拉「硬剛」拼多多 限制購買是否涉嫌「霸王條款」
    在特斯拉與客戶籤署的購車協議中也有明示,任何涉及轉賣的訂單,公司有權單方面解除該協議。天衡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許璐琪認為,特斯拉銷售合同中「禁止轉售」的條款,從購買的主觀目的上,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確有「霸王條款」之嫌,可能會被認定為無效條款。特斯拉「怒懟」拼多多事件還要從一次團購活動說起。
  • 拼多多硬剛特斯拉!消費者獲2萬元補貼「拼車」,特斯拉:拒絕交車
    7月21日,特斯拉表示,公司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也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有過任何形式的委託銷售服務,亦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宜買車或拼多多銷售過任何本司生產車輛。特斯拉還警告稱,針對轉賣訂單現象,特斯拉中國將堅持一貫原則,並保留追究相關方法律責任的權利。對此,拼多多官方也毫不示弱。8月14日,拼多多回應表示,從這名消費者處已證實,該車輛系消費者本人與特斯拉籤了訂購協議,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願和意圖,其購車用車也並未有任何「惡意」。
  • 打臉拼多多,特斯拉絕情到底?
    [ 億歐導讀 ] 背水一戰的特斯拉已經決定「硬剛」了。「拼多多拼團Model 3」一事未經授權。但在拼多多平臺上,其不僅未對消費者做出提醒和說明,甚至在客服對用戶的回答中,出現了「廠家授權「、」正規渠道」等字眼,有明知故犯的嫌疑。對於違規行為,《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也給出了相應懲治措施,「責令改正、警告、3萬元以下罰款」。低成本的懲治措施對拼多多和宜買車而言,似乎無關痛癢,畢竟僅發放用戶的補貼就有10萬元(活動共涉及5輛車,每輛補貼2萬元左右)。
  • 特斯拉再度回應「硬剛」拼多多,圖的是啥?
    拼多多活動價為何要比官網便宜?對此,拼多多方面人士回應媒體稱,已經與商家核實,車子是全新特斯拉,補貼也是真的。  7月26日零點,伴著特斯拉與拼多多各執一詞的聲明,活動如期開始。  消費者參團熱情高漲,當月28日活動頁面顯示「2.7萬人想買」。
  • 拼多多不需要直播
    拼多多又賣車了!繼7月出售特斯拉Model 3之後,拼多多對勞斯萊斯下手了。 當時拼多多聯合宜買車發起「特斯拉萬人團活動」補貼特斯拉Model 3,團購價為25.18萬元,直接比官方指導價的29.18萬元便宜了4萬。
  • 拼夕夕的特斯拉
    特斯拉與拼多多持續了一個月的大戰終於落下帷幕。上個月,宜買車在拼多多發起了Model3 萬人團購活動,為5位購買Model 3的消費者各補貼兩萬元。隨後,7月21日特斯拉在微博上發表聲明,表示該活動未獲授權。
  • 拼多多是否觸及了特斯拉的底線?
    這幾天,特斯拉和拼多多的事件持續發酵。先是拼多多弄了個團購特斯拉活動,特斯拉發表聲明與拼多多沒有合作,拼多多被打臉。 然後是拼多多讓用戶直接在官網下單,拼多多把補貼的錢打給用戶,特斯拉以違反公司「禁止轉賣」條例為藉口拒絕交車。
  • 特斯拉被「白嫖」了?拼多多的野望能得逞嗎?
    網際網路江湖一向不缺熱門話題,這次是拼多多「碰瓷」特斯拉,而且輿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事件起因是這樣的,拼多多延續百億補貼策略,上線了特斯拉Model 3的萬人團購活動,原本27萬的特斯拉Model 3,通過拼多多平臺2萬補貼後,消費者可以25萬拿到貨真價實的特斯拉。
  • 拼多多給特斯拉上了一課
    在特斯拉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以往所謂的電商巨頭對於拼多多同樣的不屑一顧。反觀拼多多,其實就是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讓以小鎮青年為代表的下沉市場用戶享受到網際網路紅利的典範,從多多果園到百億補貼無一不是如此。事實上,現在拼多多的用戶群體已經不再僅僅只是簡單意義上的小鎮青年,即使是一些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同樣開始在拼多多上購物。
  • 特斯拉槓上拼多多
    「堅持直營」的特斯拉正面槓上了「萬物皆可拼」的拼多多。8月14日,特斯拉被曝拒絕向拼多多「限時秒殺」頻道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引發大眾熱議。「拒交門」之中,雙方各執一詞,事件幾度登上熱搜榜單。特斯拉以「禁止轉賣」為由拒絕交車,拼多多則表示不存在訂單轉賣,支持消費者維權。到底是特斯拉蠻橫還是拼多多破壞市場規則?商業競爭背後,是倍感焦慮的消費者。
  • 特斯拉「大戰」拼多多莫把消費者夾中間
    8月19日,特斯拉副總裁陶林轉發該微博表明了對特斯拉與拼多多「大戰」的立場。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斯拉與拼多多之間的「交付門」事件愈演愈烈,僅新浪微博相關話題就有上億閱讀量。事情的起因還要從一個月前的團購活動說起。
  • 深度 | 拼多多「碰瓷」特斯拉背後
    此前7月21日,汽車銷售平臺「宜買車」在拼多多上推出了Model 3「萬人團購」活動,平臺為五名消費者各補貼2萬購買Model 3。儘管特斯拉方面迅速公開表示此活動未被授權,但擋不住消費者參與熱情,活動也未停止。
  • 拼多多 VS 特斯拉,可以寫進教科書的碰瓷兒
    拼多多希望藉助團購特斯拉,改觀自己平臺留給用戶只能買便宜貨的印象。你們不都說我拼多多總是賣低仿麼?那我現在來一回高端,特斯拉上檔次吧,那咱就買它好了。這就跟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 的目的,是一回事。而這幾名武漢的車主,他們很興奮,在特斯拉店裡反覆提及自己是從拼多多網站上團購的,還便宜了2萬塊,很感謝特斯拉云云......這下特斯拉當然不樂意了。作為中高端的進口車品牌,降價本就是一件遮遮掩掩的事情。我前面說了,買中端以上汽車品牌的人,想要的不僅僅是使用與體驗,很大程度是上,是為了襯身份。
  • 特斯拉和拼多多,「槓」上了
    這兩天,特斯拉和拼多多是真的死磕上了。事情是這樣的:近期,拼多多推出特斯拉團購活動,結果特斯拉不認,說兩家公司並無任何合作,堅持直營模式。於是特斯拉不給武漢的車主交付車輛,武漢車主怒了,說要起訴特斯拉。
  • 特斯拉拒拼多多「碰瓷」,專家:暴露了直營模式的遠憂丨壹訪談
    因為在「萬人團購」特斯拉一事上存在紛爭,特斯拉與拼多多近期成為廣大媒體與網友熱議的對象,社會新聞從消費者交了錢卻不能提車還被特斯拉取消訂單的「反常操作」來報導;科技媒體多從高傲的特斯拉不了解中國領銜全球的電商環境、不肯適應中國商業模式來解讀;汽車媒體則多從拼多多想蹭特斯拉熱度並以電商模式挑戰特斯拉的直營模式
  • 特斯拉和拼多多硬剛,特斯拉: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拼多多補貼消費者購買特斯拉,卻被特斯拉官方「砍單」的事件,流出了更多細節。事情是這樣的:上個月,不少網友們發現了一家名為「宜買車旗艦店」的拼多多商家上線了特斯拉Model 3的「團購」,特斯拉Model 3 2019款的拼多多補貼後秒殺價格為25.18萬,比官方的27.18萬直接便宜了兩萬。
  • 特斯拉和拼多多魚死網破的背後:「窮人」真的有那麼不堪?
    拼多多的橫空出世,再到它的上市,這讓許多資本巨頭注意到一個被忽略的藍海:下沉市場。然而,最近特斯拉與拼多多硬剛的跡象仿佛都在表明:特斯拉看不起下沉市場?,可以用低於特斯拉官方指導價2到4萬的價格購買特斯拉,注意,這個錢是多多來進行補貼,特斯拉自己賣出去還是標準的價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