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險企10月保費降三成 角力萬能險搶開門紅先機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展望明年,太保壽險、平安壽險「開門紅」策略轉向積極,預收時間較往年提前較多,而且理財型保險的吸引力也將同比提升。當前,信託、銀行理財等過往實質剛兌的資管產品的收益率和安全性雙雙下降,有利於儲蓄險銷售,有助於「開門紅」高增長預期的兌現。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夏子軒 發自廣州

  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五大上市險企相較於9月保費收入增速進一步降低。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上市險企保費收入數據發現,今年1―10月,A股五大保險公司合計實現保險保費收入2.19萬億元,同比增長5.16%,較前9月5.8%的增速呈現收窄趨勢;10月單月合計攬0.14萬億元保費,環比下滑33%。

  從機構保費規模看,中國平安(601318.SH)遙遙領先,前10月取得保費收入6788.41億元,較第二名多1129.41億元,其保費規模是最後一名的4.68倍。

  其次,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人保(601319.SH)和中國太保(601601.SH)緊隨其後,分別取得保費收入5659億元、4850.53億元和3186.291億元。新華保險(601336.SH)保費規模排名墊後,前10月僅收到1451.53億元保費收入。

  11月20日,中國人壽廣東分公司相關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前兩年開門紅期間,中國人壽提前布局而獲取不錯的保費收入,因此,2021年各險企都想效仿我們往年的做法,提前搶佔市場,減輕後面的業績壓力。」

  從各大保險機構反饋的信息來看,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家險企今年的開門紅策略有所不同,新華保險仍將重心放在2020年,努力衝刺業績;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整個10月都在為開門紅做準備,單月保費環比呈現較大幅度下降;中國平安今年將開門紅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從10月中旬開始籌備開門紅工作。

  11月21日,華南某人壽公司戰略研究部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明年開門紅如無意外將主要拼萬能險,產品收益有比較優勢,同時也是衝保費規模的利器。國壽、平安帶頭,其他公司也不得不應戰。

  備戰開門紅

  數據顯示,前10月,保費規模墊底的新華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2.65%,增速領跑五大上市險企,是五大險企中唯一取得兩位數增速的保險企業。

  此外,中國人壽也不可小覷,其前三季度保費收入同比增長8.74%,增速排名第二,保費規模和增速雙雙摘取榜眼位置。中國太保和中國人保則分別以3.81%和2.85%的保費收入增速排名第三名和第四名。中國平安則以1.54%的保費收入增速墊底五大上市險企。

  國泰君安非銀分析師劉欣琦在研報中表示,10月以來,上市險企策略有所分化。其中,新華保險和中國人保當前仍以衝刺全面業績為目標,單月保費實現正增長,而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中國平安10月整月以開門紅為主基調,因此單月保費負增長幅度較大。

  從行業了解到,明年「開門紅」主打產品形態變化不大,依然採用「年金險搭配萬能險」的雙主險組合模式,為了能使明年的「開門」一炮而紅,各大險企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11月19日,中國平安一綜合金融高級經理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平安今年在開門紅策略上相較過去兩年淡化態度和較晚啟動有明顯積極的變化,強調開門紅的重要性,結合今年理財需求旺盛,產品相比以往縮短了繳費期限和保障期限,主打快速返還,對客戶較往年吸引力明顯提升。

  招商證券研報稱,中國平安於2020Q3便開始人力發展和開門紅產品研發。預計2021Q1和2021全年均將實現行業最高的NBV(新業務價值)增速,NBV增速將達到20%。

  在國壽方面,前述中國人壽廣東分公司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明年國壽開門紅產品形態變化不大,但是產品收益率極具「誠意」,保底收益率達到2.5%,大部分產品目前的結算利率也在5%左右。

  時代周報記者查閱到,中國人壽鑫尊慶典版目前的結算利率是5%,相較去年5.3%的結算匯率有所下降。上述客戶經理解釋道,今年投資環境不一樣,受疫情以及利率下行的影響,在多類理財投資產品接連出現損失和防範風險過度積累的大環境下,5%的結算利率回歸真實收益。

  除了上述兩家頭部險企提前布局開門紅領跑外,中國太平近日才開始進行開門紅的相關動作。

  11月20日,廣州一保險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由於中國太平堅持完成年度任務,沒有提前布局開門紅,起步比較晚,在產品的宣傳上也缺少優勢,只能另闢蹊徑從客戶服務下手。比如康養體檢和醫療服務等,跳出產品本身的框架,提供更具價值的增值服務。

  11月17日,天風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夏昌盛認為,展望明年,太保壽險、平安壽險「開門紅」策略轉向積極,預收時間較往年提前較多,而且理財型保險的吸引力也將同比提升。當前,信託、銀行理財等過往實質剛兌的資管產品收益率和安全性雙雙下降,有利於儲蓄險銷售,有助於「開門紅」高增長預期的兌現。

  萬能險結算利率回歸常態

  萬能險在快速壯大的同時,也暴露了負債成本過高、投資過於激進等問題。

  近幾年,隨著監管政策的引導,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在「保險回歸保障」的大背景下,萬能險的發展進入了減速期。

  此前,銀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公布的結算利率,在1708款萬能險中,有233款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高於5%,其中,結算利率最高的為6.5%;結算利率為5%的產品有136款;結算利率在3%―5%之間的產品有1090款;結算利率在3%及3%以下的產品有249款。

  今年8月,銀保監會發現部分人身險公司萬能險帳戶財務收益率低於實際結算利率,存在利差損等風險隱患。

  為此,銀保監會約談包括上海人壽、百年人壽、渤海人壽、復星保德信、光大永明人壽等在內12家人身險公司總經理和總精算師,明確要求各險企立即整改,根據萬能帳戶實際投資情況科學合理確定實際結算利率。

  根據公開信息統計,在已公布10月份結算利率的1643款萬能險中,結算利率高於5%的產品僅有7款,其中,結算利率為5%的產品有105款;結算利率在3%―5%之間的產品有1286款;結算利率在3%及3%以下的產品245款。

  11月20日,廣州某保險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現階段萬能險結算利率持續走低是好現象,說明結算利率正在回歸真實收益水平。相較銀行理財3%―4%的收益率,以及中國十年期國債3%左右的收益率,萬能險高達5%乃至6%的收益率顯然偏高。

  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這是經過銀保監會的風險提示,相關保險公司和萬能險回歸真實的投資回報水平,在多類理財投資產品接連出現損失和防範風險過度積累的大環境下,結算利率回歸真實收益非常必要且緊迫。

(責任編輯:關婧)

相關焦點

  • 壽險保費穩步增長 險企提前布局「開門紅」
    來源:上海證券報近期,五家A股上市險企前三季度保費數據悉數出爐。上證報梳理發現,今年1月至9月,上市險企保費回暖之勢明顯。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約1.94萬億元,同比增長8.8%。
  • 2020年五大險企規模版圖浮現:保費增速回落、健康險或單騎救主
    2020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人保(601319.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險企開門紅主打「年金+萬能」
    市民吳先生最近經常看到保險公司推出的年金險介紹,產品兼具保障和理財功能,收益率也比較可觀,準備購買。其實,吳先生看到的這類產品,是歲末年初保險公司力推的開門紅產品,以「年金+萬能」組合形式最為普遍。 不過,近日銀保監會專門對此現象發文降溫。「開門紅」產品的真實收益成色幾何?又有哪些營銷亂象需要消費者關注?
  • 前三季五大上市險企保費近2萬億 同比增8.8%
    摘要 【前三季五大上市險企保費近2萬億 同比增8.8%】隨著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前9月保費數據公布,至此A股五大上市險企前三季度的保費已經全部出爐。
  • 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增速收窄
    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披露了今年前11個月保費收入情況。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270.46 億元,同比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增速有所收窄。11月單月,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保費1334.70億元,環比下降3.45% ,同比下降8.07%。
  • 12.17丨五大險企開門紅預收數據兇猛;健康險保費收入明顯放緩
    ,利潤約佔行業的八成;前10家公司市場份額佔到了市場的將近七成。(投資者網)  五大險企開門紅預收數據兇猛  截至12月11日,中國人壽短期儲蓄累計預收新單超430億,長期儲蓄超40億,合計約佔2020年1月個險期交新單比例超80%;中國平安(601318)短期儲蓄累計預收約190億,佔2020年1月比例超100%。
  • 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增速收窄「開門紅」戰略調整及車險綜改為主因
    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披露了今年前11個月保費收入情況。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270.46 億元,同比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增速有所收窄。11月單月,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保費1334.70億元,環比下降3.45% ,同比下降8.07%。
  • 保險圈「開門紅」大戰正酣 「年金+萬能險」收益真香嗎
    「一年一度『開門紅』,可謂是保險行業的『雙十一』。每年年末歲初,各大險企均會推出新品進行促銷。由於今年年初疫情影響,部分險企在9月就已率先開啟2021年『開門紅』,目前各大險企『開門紅』工作已全面鋪開。」一位保險經紀人表示。
  • 中國平安等五大險企年內保費近2.2萬億 車險增速明顯放緩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五大險企年內保費近2.2萬億元 車險增速明顯放緩截至11月15日,5家A股上市險企2020年前10個月保費收入情況已全部披露完畢。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這5家上市險企1月份-10月份累計實現保費(文中「保費」均指「原保費」)收入21935.76億元,同比增長5.16%。
  • 五上市險企前8個月保費漲6.15%:健康險亮眼 三家壽險下滑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五上市險企前8個月保費漲6.15%:健康險亮眼 三家壽險下滑 近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及新華保險)已披露最新保費收入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五家險企總保費收入約為1.85萬億元,同比上漲6.15%,由此來看,疫情對上市險企的影響已逐漸消退。進入9月份,上市險企2021年開門紅也開始進入備戰階段,有研報觀點認為,明年險企開門紅有望實現高增長。
  • 險企備戰2019年「開門紅」年金險仍唱主角_行業聚焦_中國金融新聞網
    例如,泰康人壽就在今年的「開門紅」產品中,為消費者提供了醫療險和重疾險等選項。人保健康在2019年「開門紅」期間推出的「鑫福寶」組合計劃也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福滿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健康一生個人護理保險(萬能型,A款)和全民健康個人社保補充醫療保險。此外,一些中小險企也在「開門紅」期間推出了囊括年金險、重疾險、意外險和多款醫療險的保障組合計劃。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收入緣何出現環比、同比「雙降」?  11月壽險保費增速下降  從壽險業務來看,5家A股上市險企今年前11個月合計實現壽險業務保費收入14655.9億元,同比增長3.89%(前10個月為4.41%)。
  • 五大上市險企2019保費出爐:狂攬2.4萬億,健康險非車險增速喜人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382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截至目前,五大A股上市險企均已悉數發布2019年保費數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去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太保合計攬收2.4萬億元保費,同比增長9.35%。
  • ...萬能險走下神壇:昔日主打高收益紅極一時,如今成年金險「搭配...
    今年各大險企的「開門紅」主打產品中,「年金險+萬能險」組合再度成為吸金利器,不過,萬能險結算利率難以再作為一個「吸金點」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多家大型險企的「開門紅」主打產品組合中,作為年金險搭檔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在5%或接近5%水平,部分帳戶較年初結算利率已經出現多輪調降。
  • 五大上市險企前11個月成績單:車險增速「跳水」 健康險一路「開掛」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統計截至12月15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前11個月保費收入全部出爐。「上市險企提早積極布局開門紅,對標銀行理財類產品收益率優勢提升,重疾險定義切換或帶動產品銷售,疊加轉型見效和疫情帶來的低基數,我們預計上市險企2021年開門紅保費增速有望改善。」開源證券稱。
  • 五大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略增4.3%分析師預計12月保費收入繼續承壓
    每經記者 塗穎浩 每經編輯 段煉 截至昨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已全部披露最新保費數據。《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統計顯示,2020年前11月,中國人壽、中國人保(601319,股吧)、中國平安(601318)、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270.46億元,同比增長4.30%。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車險持續影響財險保費增速
    截至12月15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悉數披露11月份保費數據,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34.7億元,環比下滑3.5%,同比下滑8.1%。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上市險企半年保費「掃描」:壽險「兩升三降」 健康險高歌猛進
    截至7月15日,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五家A股上市險企上半年保費悉數出爐。北京商報統計發現,上半年五大險企合計攬收保費1.5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1.43萬億元,增長6.56%。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經濟及居民消費逐步改善、線下展業的恢復、各家較為積極的業務推動策略及重疾定義修訂的利好,後續負債端將進一步修復。同時,由於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將會中長期利好健康險銷售。
  • 轉型保障 險企2019年「開門紅」難言輕鬆
    綜合對比,傳統大公司個險渠道的2019年開門紅產品策略基本上延續往年風格,即主打3年交、5年交的定價利率為4.025%的費改傳統年金、分紅年金(同時可以選擇搭配萬能年金,進行雙主險銷售)。那麼,在行業整體回歸保障本源的大環境下,曾經盛極一時的開門紅理財險今年會有怎樣的「保障」特色?2019年開門紅產品與2018年相比又有哪些新變化?
  • 5上市險企前三季度保費破2萬億,開門紅節奏提前將帶動新一輪行業復甦
    10月19日晚間,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平安(601318)(601318.SH)、中國人保(601319,股吧)(601319.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五大A股上市險企前三季度保費成績單悉數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