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王琳,36氪經授權發布。
百億補貼之後,電商巨頭們競爭的下一個焦點是什麼?
答案毫無意外:C2M。這個拼多多反覆提及的概念,如今正在被淘寶、京東瘋狂跟進——淘寶和京東都將聚焦全國1000個產業帶,前者想要在全國範圍內重點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的數位化產業帶集群,後者則希望賦能10萬個工廠型商家具備C2M能力。
拼多多就像一條鯰魚,讓原本平靜的電商世界掀起了一個又一個波瀾。淘寶、京東爭搶下沉市場,拼多多通過補貼拓展高端用戶,三個巨頭一步步進入對方的腹地,但是從目前來看,即便拼多多勢頭強勁,依舊未能攻入淘寶和京東的大本營。
這一次,電商三巨頭的競爭不再僅僅是低價,而是讓下沉市場的用戶實現消費升級。剛剛過去的120天,是電商三巨頭的又一次貼身肉搏,未來,這種競爭也將成為常態,關於C2M的競爭戰線或許會更長,工廠柔性供應鏈的搭建、平臺可以賦予的能力,都是這場競爭不可忽視的因素。
就目前競爭局面而言,淘寶、拼多多、京東誰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但是未來的增長空間有多大,則是每家都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從用戶數的規模來看,拼多多正在逐步縮小和淘寶的差距。
2019年6月,拼多多和淘寶之間的用戶量差距,首次縮小至不足2億人。2020年3月,拼多多和淘寶之間的用戶量差距縮小至不足1億人。不少業內人士預測,不出意外,未來兩年,拼多多的用戶數規模可能超越淘寶。
競爭已經進入了深水區。過去一年,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對著淘寶/天貓和京東猛攻,數碼、母嬰、美妝,成為拼多多百億補貼的重點,擺明了是在搶京東和天貓的訂單。隨後,淘寶/天貓、京東等平臺也推出百億補貼計劃。
雙方劍拔弩張,此前用來制衡拼多多的淘寶特價版在不斷試探後,終於開始動真格了。
3月26日,已經推出一年的淘寶特價版正式改版,將重點從低價商品、9.9包郵轉移到了供給側。在阿里經濟體生態的大力扶持下,一度在iOS端和各安卓應用市場下載量排名在200名開外的淘寶特價版,連續多日霸榜App Store免費排行版首位。
阿里巴巴副總裁、淘寶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透露:淘寶將以核心數位化能力和淘寶特價版為依託,未來三年,幫助1000個產業帶工廠升級為產值過億的「超級工廠」,為產業帶企業創造100億新訂單,在全國範圍內重點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的數位化產業帶集群。據說,淘寶特價版團隊,在阿里2019年考核中拿到了優異的3.75分。
回過頭來看,這一次大規模的改版絕不僅僅是為了對抗拼多多。從早期的天天特賣到後來的淘工廠,無疑都是為了C2M試水。
2020年一季度,中國出口同比下降11.4%,進口下降0.7%。這意味著,不少外貿工廠在生死邊緣徘徊。「今年年初做,時間點卡得比較好。疫情造成庫存積壓,工廠產能過剩,這個時候去做特價版,機會比較好,有可能是一個優勢。」一位電商投資人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但淘寶特價版想要成功突圍,還需要抓住更多。
不少業內人士向Tech星球表示,淘寶特價版想要做成,必須要考慮的是流量。
淘寶特價版並沒有像拼多多一樣,有微信加持的強大流量入口,手淘也並沒有大規模向淘寶特價版引流。「淘寶是阿里的根基,不會輕易做實驗。」一位天貓商家告訴Tech星球。
退一步講,淘寶特價版之獨立成單獨的App,是在儘可能不影響原有用戶的體驗下,去下沉市場獲得更多的用戶。
可以說,現在淘寶特價版的流量來源,更多的是直接的現金激勵,一方面,通過多種現金返利的方式驅動用戶進行分享和增長,另一方面,通過淘寶的體量優勢,持續供應低價商品吸引用戶。
比如,在1分錢拿走環節,用戶邀請指定數目的好友便可以獲得1分錢商品,淘寶特價版更是打出了簡單粗暴的口號:拉新用戶即可參與,拉人越多拿得越多。
不僅如此,6月16日0點,淘寶特價版開放1元專區,包括服裝、食品、家具用品等在內的100萬件商品全場1元包郵,在淘寶特價版App上,1元好貨搶先看的連結則多次被放到了banner位置首屏。
淘寶特價版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流量,而對於參與1元開放區的商家來說也有自己的打算。「銷量起來之後就可以改價,誰知道你原來賣了多少。」一位淘系商家表示。
淘寶特價版負責人介紹,每周五開啟的「1元購物節」,專區內商品涵蓋3C數碼家電、美妝、個護、家清等數百個類目的商品,七成以上貨源都是直供海外大牌的外貿工廠生產,同等質量卻遠低於大牌的價格。
淘寶特價版的成績肉眼可見:上線100天內聚集了全中國145個產業帶、120萬產業帶商家、50萬外貿商家、超過30萬外貿工廠,成為產業帶商家最大的內銷平臺。
即便如此,依舊有不少商家持觀望態度。一位淘系商家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表示,想要上淘寶特價版,最重要的是價格有競爭力才行,在他看來,淘寶特價版最適合的產品是成本2-4元的商品。
但流量並非越大越好,找到精準流量比大水漫灌來得重要得多,而對於諸多外貿商家來說,銷量才是王道。
拼多多的崛起,讓電商世界的核心命題從平臺還是直營,過渡到了下沉市場還是白領用戶。
下沉市場並不等於消費 降級。恰如,阿里巴巴CEO張勇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時表示,在不同的消費分級裡消費升級,社會才有進步。
百億補貼自然香,但對於6億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下沉市場用戶來說,物美價廉才是永恆不變的追求,比如一包80抽的嬰兒溼紙巾,京喜返現後2.3元,拼多多低至1.52元,而淘寶特價版給出了原價2元抵後0.95元的低價。
超低價背後的玄機是電商「C2M」模式。電商平臺通過對消費者的信息進行搜集、整合,從中分析出消費者的需求狀況,然後將這些信息發送給製造者,生成訂單。藉此,電商直接連接工廠和消費者,砍掉中間渠道層級和各類溢價,消費者可由此獲得直銷低價的商品,而這類商品往往被稱為「工廠貨」或白牌商品。
如今,幾乎所有電商平臺都在發力C2M,拼多多推出的新品牌計劃2019年底正式成員有106家,預計今年底可達到1000家。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拼多多將合作重點放在了地方政府身上,先後與寧波、青島、東莞等城市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希望在地方政府的牽頭之下,與這些城市的企業建立深入的C2M合作。
4月20日,京東旗下的「京喜」高調宣布將面向下沉市場、採取C2M模式推出產業帶廠直優品計劃。據京東方面介紹,京喜將聚焦中國1000個產業帶和源產地的100萬家優質工廠型及農場型商家,賦能10萬個工廠型商家具備C2M能力。
回到模式本身,C2M非常考驗工廠柔性供應鏈的能力。
「整個過程中,拼多多會給予指導建議,但並不承擔風險。比如我讓你修改紙巾的尺寸,實際上你的生產鏈參數都要調,如果賣不好就會有大量庫存積壓?風險轉嫁給工廠後,工廠是不願意的。」一位參與「新品牌計劃」招商的拼多多員工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 ch618)。
對於商家來說,賣貨始終是第一位的。
淘寶特價版負責人汪海介紹,淘寶特價版一直和工廠端一直保持產銷協同。「C2M優勢在於提早預判市場趨勢,做好計劃,基於此,你怎麼樣做精準的計劃就很重要,你的生產計劃,你的供應鏈計劃,你的營銷計劃,你的銷售計劃,這些東西都是串起來一條鏈路去做到的,這一個是核心。整個全部的整個計劃是阿里深度參與的。」
阿里公布的數據顯示,3.8購物節期間,C2M定製商品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370%;618期間,淘寶特價版App僅6月15日一天,新註冊用戶就超過100萬,淘寶特價版上C2M商品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500%。
比如,河南許昌舒萊衛生巾廠在618期間發布了首款「國產清涼口罩」,通過工廠直播的方式一小時鎖定7000萬個口罩訂單,對應貨品價值上億。
直播只是其中的一個工具。對於淘寶特價版來說,其背後不僅有1688平臺上原有的諸多中小商家,還有整個阿里經濟體提供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及為工廠提供全鏈路的服務,而這對於缺乏生態的拼多多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淘寶特級版的期待是到今年底,「特價版的C2M產品基本上都能超過九成,都是我們產業帶工廠,而現在每個月大概會跟幾千家工廠聯合去研發商品,這樣每個月都會有上萬個SKU。」
在「電商天花板已觸頂」的一片論調中,拼多多殺出一條血路,並引發了網際網路界對「下沉市場」的徵戰。
拼多多的年度活躍用戶已達到6億多,GMV突破1萬億美元,以最快的速度超越了京東,成為市值第二大的電商平臺,市值一路飆漲衝破1千億美元大關,即便它虧損不止。
拼多多已成為電商賽道無法忽視的一極,如今電商行業的趨勢:拼多多強攻「五環內」高端用戶,淘寶和京東下沉市場,三者不可避免地一步步進入對方的地盤,但是目前來看,拼多多並未成功攻進淘寶、京東的腹地。
淘寶/天貓上成長最快的品類依然是快消和服裝,且增速長期保持兩位數以上,京東上3C電子家電的增長率依然領先於全行業。服裝和美妝是淘系最大的重鎮,過去京東試圖打破這個壁壘,但至今依舊未能成功。
目前,拼多多平臺上對快消、服裝、3C產品的覆蓋,大多是通過百億補貼實現的。對於服裝和美妝兩個品類,天貓每年有千萬級別的新品SKU推出,這些是吸引年輕用戶的關鍵,短期內,拼多多很難打破這樣的局面。
退一步講,淘寶對拼多多的進攻更像是防禦戰,並沒有刻意降低其貨幣化率,聚划算也沒有發起和淘系電商GMV同等數量的補貼。
一位電商從業者分析道,未來電商巨頭的競爭將在近場零售展開,阿里和美團畢竟會有一場貼身肉搏。面對30萬億元的大市場,阿里只要在同城零售市場上吃下2成,基本上就再造一個自己,市值有望突破萬億美元。
這樣來看,阿里發力淘寶特價版更像是一個戰術性動作,與其說,是在對抗遏制拼多多,倒不如是在和過去的自己競爭,恰如阿里巴巴副總裁、淘寶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所說,「競爭不是目的,淘寶的核心使命是讓消費平權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