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剛)微偵碼、wifi探針、車輛道閘、人臉門禁……這些充滿高科技含量的詞彙越來越多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這背後都指向一個概念,智慧社區。
作為智慧社區建設的主力軍,近期,三大運營商紛紛加大智慧社區的力度:中國電信智慧社區平臺助力新疆吐魯番疫情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開展;金山雲與河南聯通就打造智慧社區新標杆達成戰略合作;湖南移動聯合房企打造「5G+智慧社區」……
根據中國工商業研究院測算的數據,到2024年,智慧社區的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隨著5G、雲、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應用,社區居民生活被智慧之光點亮。
建設智慧社區,運營商紛紛發力
智慧社區的專業定義是: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社區場景下的人、事、地、物、情、組織等多種數據資源,提供面向政府、物業、居民和企業的社區管理與服務類應用。
近期,新疆吐魯番地區全部社區啟用中國電信智慧社區平臺核酸檢測模塊,居民只需將身份證交給工作人員,通過刷卡比對身份信息後就可以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記錄也會清楚地呈現在平臺上,方便社區人員查詢。
核酸檢測現場
這是中國電信新疆吐魯番分公司與中國電信新疆鄯善分公司結合當前疫情形勢,聚焦智慧社區信息化產品和服務,快速推進智慧社區平臺核酸檢測功能建設所取得的成果。
目前該智慧社區平臺已實現吐魯番50個社區100%覆蓋,全面賦能社區疫情管控能力。
在廣州,12月4日,綠米聯創與中國電信廣州分公司正式籤署「5G+智慧社區」戰略合作協議,並參加中國電信海珠區智慧社區生態建設啟動會暨海珠區智慧社區籤約儀式。本次合作,綠米聯創將與中國電信共同探索5G+智慧社區建設,助力實現國家2020年50%智慧社區的覆蓋要求。
截至目前,在海珠區首家籤約的物業單位已經落地包括「智能門禁、高空拋物監測、智慧煙感、雲廣播系統」等20多個智能應用設備,初步實現智慧+精細化的物業管理。
中國聯通也沒閒著,為打造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新標杆,12月1日,河南聯通與金山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鄭州聯通與金山雲將以中原路「聯通大廈」智能化升級項目為核心,率先打造智慧園區標杆項目。同時,雙方將攜手天倫地產集團,共同推動地產行業的數位化升級,打造5G智慧社區。
鄭州聯通、金山雲、天倫集團5G智慧社區合作項目籤約
憑藉鄭州聯通全面網絡部署,及其它合作夥伴的產業鏈生態能力,幾方將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同時可視、可管、可控的綜合性、智能化的智慧家居和社區服務平臺。
至於中國移動方面,11月18日,中國移動與湖南吉大漢地產集團聯手打造的移動中國首批、湖南省首個5G+智慧社區正式啟動。
事實上,早在2019年7月,中國移動北京公司與特斯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全國首個5G+AIOT(智能物聯網)智慧社區就在海澱區北太平莊街道志強北園小區落地。
政策市場雙向驅動,巨大市場呈現
早在1999年我國就提出「智慧化小區」的概念。2005年,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頒布《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明確指出:「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總體目標是:通過採用現代信息傳輸技術、網絡和信息集成技術,進行精密設計、優化集成、精心建設,提高住宅高新科技含量和居住環境水平,以滿足居民現代居住生活的要求。
2013年以來,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來引導和規範智慧社區的建設和發展,其中2014年由住建部發布的《智慧社區建設指南(試行)》,第一次對智慧社區的評價指標原則、總體框架及支撐平臺等進行了系統性的闡述,對智慧社區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而2014年也被業內視為智慧社區元年。
之後,民政部、發改委聯合十六部於2016年發布《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了智慧社區的建設目標——要建設「設施智能、服務便捷、管理精細、生態宜居」的智慧社區,智慧社區建設進入了一個黃金髮展時期。
今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國家標準《智慧城市 建築及居住區 第一部分:智慧社區建設規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標準》)公開徵求意見,對智能基礎設施的智能安防監控設施、智能消防監控設施、公用設施智能監測設施、公共環境智能監測設施、智能家居設施等作出了相關規定。
根據《標準》,智慧社區總體功能及效果應滿足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與安全感為指導方向;能對社區的相應數據進行動態採集、反饋、分析、預測並進行標準化管理;能實現統一用戶管理、權限授權管理、信息推送、應用管理等。
按照國家相關部委的嚴格要求,我國要在2020年實現智慧社區50%的覆蓋。根據統計,中國共有16.44萬個社區,近8億城鎮人口,未來幾年,我國智慧社區建設將形成一個萬億級的市場規模。據中國工商業研究院測算的數據,到2022年,智慧社區的市場規模就將接近1萬億元。
2016-2025年全國智慧社區規模(億元)
數據來源:《2019年中國智慧社區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5G+ICBA支撐,智慧社區得到戰「疫」考驗
社區智慧化的底層技術支撐來源於5G與ICBA——物聯網(IoT)、雲計算(Cloud)、大數據(Big Data) 、人工智慧(AI)技術的深度融合和應用。
一是利用5G、物聯網、傳感器等技術,構建智慧社區感知神經網絡,實現社區物理世界「在線化」,數據規模和維度不斷豐富,多元信息在同一張網絡上流通交互,匯聚成為社區智慧化的生產資料,並通過統一雲平臺將社區內外數據進行實時在線共享;二是基於雲邊協同計算的人工智慧技術,作為社區智慧化的生產工具,對多元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支持和輔助業務決策和預判,優化社區資源的合理調配和高效使用,從而實現社區物業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升級。
今年年初,全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各大城市普遍啟動了嚴格的基層社區化管理,智慧社區建設真正迎來大考。對此,中國電信推出10大黑科技智慧社區產品:體溫監測、口罩監測、視頻監控、人臉門禁、車牌識別、智能門磁、智能雲廣播、安全充電插座、智能煙感和燃氣報警器……全方位助力社區精細化治理和數位化升級。
為幫助物業實現社區管理,提高管理質量,中國聯通開發了UI之家物業數位化管理平臺,在防控預案、社區管理、出入管控、防疫宣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現在,UI之家物業數位化平臺已經完成福建省全省推廣,服務範圍覆蓋全省九地市,130多個網格。截至2020年8月,平臺已落地1350餘個小區。
中國移動則基於智慧社區統一平臺架構助力疫情聯防,用智能化手段協助社區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管控力度,用AI模型進行疫情形勢預判,用數位化手段助力居民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社區是城市治理過程的「最後一公裡」,也是發掘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最先一公裡」。數字經濟時代,運營商智慧社區建設正在書寫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