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巨額訂單落地聯發科:1.2億顆晶片背後 哪些供應商受益?

2020-08-05 科創板日報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張鶴儀)訊,自美國對華為晶片供應鏈管制後,華為將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其他供應商。

據媒體報導,華為不單與高通籤訂採購意向書,也在昨日和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且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假若以華為近年內預估,單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臺來計算,聯發科所分得到的市佔率超過三分之二,遠勝過高通。

對此,聯發科財務長兼發言人向界面·財聯社回應稱:「根據公司政策,我們不評論單一客戶相關訊息。」華為方面尚無回應。

聯發科目前在華為的供應鏈中主要供貨於低端產品,早在1月,聯發科推出的中端5G Soc天璣800晶片就獲得了華為大量訂單。Digitimes Research指出,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華為已增加了5G Soc天璣800晶片的購買,以生產其暢享和榮耀系列手機。截至目前,華為已成為聯發科天璣800系列5G晶片出貨量最高的手機廠商。

上月,聯發科推出了一款新的5G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天璣 720。這款晶片採用臺積電的7nm工藝,獲得了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採用。其預計,2020年第三季的營收將達到約27.7-27.9億美元,環比增長22%-30%,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華為選擇合作聯發科,究其原因,川財證券稱,是因聯發科可幫華為避開美國5-10%的技術標準封鎖線。科技博弈正在成為長期議題,國產替代始終為半導體行業發展主線。

聯發科所獲訂單利好其供應鏈合作方,財聯社梳理相關標的如下:

英唐智控:聯發科一級代理商,同時通過向華為的供應商供貨的形式間接向華為提供產品及服務。

上海新陽:有為聯發科供貨。

泰晶科技:專業從事石英晶體諧振器產品設計、生產、銷售以及相關工藝設備研發、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石英晶體諧振器行業內主要廠商之一。2018年通過聯發科產品認證。

惠倫晶體:主營壓電石英晶體元器件,2019年已取得已取得高通、聯發科、海思、展銳等多個平臺和方案商,30多項產品認證通過。

通富微電:第一個為AMD7納米全系列產品提供封測服務的工廠。聯發科是通富微電的重要客戶之一。

廣和通:公司PC模組在全互聯市場佔比超過五成,擁有國內唯一具備量產出貨資質的Cat 1模組,與晶片巨頭英特爾、聯發科、高通等保持深度合作。

相關焦點

  • 傳華為向聯發科下1.2億顆巨額晶片訂單
    據臺灣媒體報導,繼前段時間被曝與高通籤訂採購意向書後,華為又和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據悉,這筆訂單涉及總計超過1.2億顆晶片的交付,數量驚人。根據業內人士分析,假若以華為近年內預估,單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臺來計算的話,聯發科可以說攬下了超過三分之二的晶片訂單,剩下來三分之一的份額將由中芯國際代工的海思和高通進行瓜分。
  • 1.2億顆!華為牽手聯發科,籤訂巨額晶片訂單
    ,因為華為和蘋果都沒有使用共同的晶片,而三星在韓國的本土市場是也沒有使用高通晶片,僅僅是在海外市場使用了高通系統,而剩下的小米、OPPO和vivo如今還沒有能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所以美國對華為晶片的制裁,讓高通看到了和華為合作晶片的希望!
  • 1.2億顆晶片訂單背後:華為摔跤,聯發科吃飽!
    芯東西(ID:aichip001)文 | 溫淑據臺灣媒體最新報導,聯發科拿到了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7月最後一天,聯發科公布其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其當季營收超預期達676億新臺幣,環比增長11.1%,同比增長9.8%。其中,6月份聯發科營收為252.79億臺幣,創造四年以來最高紀錄。還有這被媒體捕風捉影曝出的1.2億顆晶片訂單,也正印證這一點。
  • 1.2億顆晶片訂單背後:華為摔跤,聯發科吃飽
    拿到了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還有這被媒體捕風捉影曝出的1.2億顆晶片訂單,也正印證這一點。今天,聯發科CFO對此消息的回應稱,「不評論單一客戶相關資訊」,可見並未否認。截至發稿,華為方面尚無回應。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季度,華為已經超過三星登頂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智慧型手機廠商。
  • 聯發科獲華為追加巨額訂單 相關聯發科概念股有哪些
    華為近期動作不斷,為解決晶片供應問題,已經開始進行全方位布局。據報導,華為已經向聯發科追加巨額訂單,用來緩解智慧型手機晶片問題。該訂單超過1.2億顆晶片。如果以華為近兩年內預估單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臺來計算,聯發科所分得到的市佔率超過三分之二。截止到目前,華為已經成為聯發科天璣800系列5G晶片出貨量最高的手機廠商。  聯發科堪稱躺贏。華為手機二季度全球出貨量成功超越三星,登上了全球第一的位置,強大的用戶群體帶來充足的需求。
  • 1.2億顆晶片訂單背後的隱情,華為跌倒聯發科吃飽,晶片大時代
    據臺灣媒體最新報導,聯發科拿到了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在華為自研的海思晶片代工生產受到美國「鎖喉」、美國限制臺積電代工生產後,聯發科正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其中,6月份聯發科營收為252.79億臺幣,創造四年以來最高紀錄。還有這被媒體捕風捉影曝出的1.2億顆晶片訂單,也正印證這一點。今天,聯發科CFO對此消息的回應稱,「不評論單一客戶相關資訊」,可見並未否認。截至發稿,華為方面尚無回應。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季度,華為已經超過三星登頂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智慧型手機廠商。
  • 1.2億顆晶片!華為向聯發科採購大量訂單,市值暴漲136億元!
    8月4日,"導體行業觀察"發文稱,據臺媒報導,華為與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以華為近兩內預估單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臺來計算,聯發科所分得到的市佔率超過三分之二,遠勝過高通。
  • 1.2億顆晶片訂單 聯發科撐起華為半邊天?
    據相關媒體報導,聯發科獲得了來自於華為的1.2億顆晶片訂單,至此,圍繞著華為與晶片之間的喧囂終於塵埃落定,聯發科正式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也許用一個不算十分恰當的比喻來形容這一事件——海思一倒,聯發科吃飽。
  • 1.2億顆!華為牽手聯發科,籤訂巨額晶片訂單,這下輪到高通急了
    眾所周知,雖然華為遭到了美國的打壓制裁,但是華為如今依舊發展得非常好,而且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華為成功的超越了三星,成為了全球銷量第一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但是隨後華為在晶片上便遭到了美國的打壓,也就是臺積電將斷供華為晶片的製造,張讓高通非常的高興!
  • 聯發科才是「真備胎」,華為1.2億顆晶片大訂單,餵飽了聯發科
    去年 9 月的時候,聯發科給了2020年 5G 晶片的銷量預期是6000 萬顆。當時的聯發科或許不會想到,國產手機中的大哥華為,會大規模向它採購晶片,否則當時聯發科會把這個數字再提高一點,怎麼著也至少提到1億顆吧。
  • 1.2億顆大單背後!華為P50或已預訂聯發科SoC
    導讀:近日,傳華為向聯發科下1.2億顆晶片訂單引發熱議,華為或藉機提前優先卡位並獲得聯發科高端SoC,以便為華為P50備貨。P50 Pro 概念圖據臺灣工商時報,華為向聯發科下1.2億顆巨額訂單,預計絕大部分為5G晶片。
  • 華為向聯發科籤下1.2億顆晶片訂單,不再依賴臺積電
    當然,孟晚舟被加拿大拘留也是美國公開打壓華為的開始,次年5月16日,美國就將華為加入了「實體清單」。該禁令直接導致華為在美的三十多家核心供應商斷供,其中包括華為通信設備零部件供應商、華為手機零部件供應商、華為技術授權夥伴、研發合作夥伴等等。
  • 傳華為向聯發科下巨額晶片訂單,超 1.2 億顆晶片
    8月4日,有消息稱華為不只與高通籤訂採購意向書,也和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且訂單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對於這一消息,聯發科財務長兼發言人回應稱:「根據公司政策,我們不評論單一客戶相關訊息。」華為方面尚未對此消息作出評論。
  • 華為採購聯發科1.2億顆晶片,聯發科份額遠超高通,瞬間崛起
    華為麒麟晶片不行量產,現在已成了定局!現在留給華為的只有兩條路可以選用,要麼和高通合作,要麼和聯發科合作,本人不行出產晶片,只有從外表添置晶片。今日依照媒體報導,華為和聯發科籤定了合作意向書和採購的巨額大訂單
  • 華為與聯發科再度聯手,或將追加1.2億顆中高端晶片
    眾所周知,華為從去年開始受制於美國的限制,在手機行業的發展可謂是步步緊張,而在今年此種形式愈演愈烈,伴隨著臺積電迫於美國壓力不再給華為代加工,華為的終端業務發展也迎來了更為嚴峻的考驗,謀求新的晶片供應商迫在眉睫。如今手機晶片除了麒麟之外,還有高通、聯發科、三星等三家主流晶片廠商,而這也將是華為尋求合作的方向之一。
  • 華為再次對聯發科發起訂單,採購數量高達1.2億顆晶片
    7月份底,華為和美國晶片巨頭高通開展合作,而且跟華為達成長期的專利授權協議,很多人都不清楚,未來高通是否還會繼續提供手機晶片和其它設備部件給華為,對於華為的供應零件自然不會只有高通一家。據半導體觀察站指出,目前,除了高通之外,華為再次與國內晶片巨頭合作,可謂是強強聯合,華為再次對聯發科發起追加訂單,預計華為對此次採購數量高達1.2億顆晶片。
  • 1.2億顆晶片大訂單,就這樣成了「泡影」?聯發科這次虧大了
    導致高通沒辦法供貨華為的事情,有機會讓聯發科拿下華為巨額訂單,彎道超車趕上高通,但最終還是要歸結成那句「世事難料」。華為也再度陷入「有芯不能用」「無芯可用」的境地。在這個檔口,有消息傳出華為向聯發科採購了1.2億顆晶片,而採用的就是聯科發最新科研成果天璣1000系列晶片。
  • 市值暴漲136億!聯發科牽手華為,拿下巨額晶片訂單
    華為被美國政府打壓事件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臺積電要在9月切斷對華為的晶片供應,這讓華為不得不尋求新的晶片供應商。有消息稱,聯發科與高通都將成為華為的新夥伴。其中,聯發科更是獲得了來自華為的晶片大單,成為了華為重要的晶片供應商之一。
  • 聯發科拿下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
    「麒麟」這顆火種突然熄滅,華為不得不向聯發科拋出橄欖枝!據爆料,華為與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與採購大單,且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如果以華為近兩年每年手機出貨量約1.8億臺的數據來計算,那麼,聯發科所佔的訂單份額已經超過2/3,遠超高通。
  • 麒麟晶片沒著落,華為繼續採用聯發科晶片,籤下1.2億顆晶片大單
    臺積電和華為的合作也只是之前追加的麒麟1020訂單,只要這批晶片訂單交付以後,臺積電和華為幾乎沒有合作的機會了,然而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並沒有鬆懈,甚至針對國內其他企業,如今的華為和抖音都受到美國打壓,再次給國內的企業一個提醒,技術獨立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