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載機重量上限在哪裡?F-14遠不是極限,頭號艦載機讓人意外

2020-12-18 永不磨滅的番號

眾所周知,艦載機是航母作戰單位的核心單位,一艘航空母艦能夠發揮多大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艦載機水平的高低。但是在一艘航空母艦上艦載機也是有分工的,比如說數量最多的肯定是作戰用的殲擊機,除此之外還有輔助作戰飛機,像是預警機、運輸機和直升機。這些飛機都是為了航母更好地發揮作用才配備的,那麼航空母艦上能夠使用過的最終的艦載機能達到多重呢?

在1962年,美國空軍和海軍計劃共同開發一款戰機,空軍對其的要求是以對地攻擊為主並且能夠超音速飛行,而海軍的想法則是發展一款能夠長時間滯空的艦隊防空機,因而F-111這一特殊的型號就被研製了出來,它最高速度可以達到2.5馬赫,載彈量也達到了45噸,單就數據上看十分優秀。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少有的是使用整體彈射座艙的飛機之一,緊急情況下飛機將會把飛行員和座艙一起彈射出去。不幸的是由於它實在是太重無法在航母上使用攔阻索降落而成為了美國空軍的專屬戰機。

在F-111之前,美國海軍使用的攻擊機是A-5,這款起飛重量達到36噸的飛機最早是作為一款使用戰術核彈進行核打擊的特殊用途攻擊機來設計的,按照設計在執行核打擊任務時它將會在高空以2馬赫的高速飛過目標區域同時投下核彈,所以A-5的整體都是按照這個思路來設計,不幸的是入役之後A-5從來沒有進行過核打擊任務,它反而在越南戰場上大放異彩。A-5的投彈機構也很有意思,並不像普通飛機一樣打開彈艙門進行投擲,而是在兩個發動機艙之間的飛機尾部安裝了一個蓋子,投擲核彈時核彈將會以56KM/H的時速飛出A-5的尾部。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保證投擲核彈過程中飛行員的安全。

雖然說美國海軍沒有拿到F-111可以稱得上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但是如果美國海軍能夠得知F-111之後專配給海軍的戰機是什麼,恐怕做夢都能笑醒。在F-4退役、F-111不適應航母的情況下,格魯曼公司開發了堪稱一代神機的F-14專供美國海軍使用。就知名度來說,這無疑是全世界冷戰時期最著名的艦載機。美國海軍甚至為其專門設計和裝備了AIM-54「不死鳥」飛彈。「不死鳥」的射程達到了誇張的184KM,也就是說在大部分飛彈夠不著F-14時F-14就已經可以發射飛彈將他們擊落。同時F-14也是唯一能夠使用「不死鳥」的飛機。AIM-54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主動雷達制導、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的空空飛彈。

在衍生文化上,F-14也算得上是世界第一艦載機。在日本著名動漫《超時空要塞》系列中,當時最為先進的戰機VF-1就是以現實中F-14為原型設計。最著名的作品恐怕是《TOP GUN》,這部以美國海軍F-14飛行員的電影不但捧紅了阿湯哥,更是掀起了美國青少年加入海軍的潮流。

F-14之前美國海軍使用的艦載殲擊機則是F-4,F-4是一款性能極為優秀的二代戰機,空戰能力優秀的同時也很好地兼顧了對地攻擊能力。雖然說存在轉彎半徑大、起降對跑道要求高等問題,但F-4還是在美軍的航母上服役了近幾十年的時間。在設計上,F-4是一款被放錯了地方的飛機,當時的美國海軍認為空戰已經成為了雙方看不到對方互相發射飛彈的模式,因此根據這種理念設計了F-4,但F-4服役生涯中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和輕巧的米格戰機在近距離上狗鬥。

F-14退役之後美國海軍開始使用F/A-18,這款飛機的前綴之所以這麼複雜,是因為美國海軍當時的想法是這款飛機將作為多用途戰鬥機,既能完成制空任務又能進行對地攻擊,因而這款飛機也將取代之前航母上的所有殲擊機和攻擊機,這款飛機也很好地完成了自己設計時的預定目標。當F/A-18在航母上開始使用後,美軍航母的固定翼飛機種類顯著減小,除了輔助飛機之外就剩下F/A-18一種,這對維護和後勤無疑是極為有利的。

在未來F/A-18退役之後,美國海軍將使用F-35C戰機作為海軍的艦載機。按照美國海軍的說法F-35C的隱身性能甚至好於F-22,在全面裝備F-35C之後,部分無人機也將開始在美軍最新的福特級上服役。對於美軍來說,F-35C確實引導了五代艦載機的潮流。在經過足夠多的試驗之後,F-35C將可能作為世界上第一款五代艦載機加入現役。作戰能力上,F-35C也將帶領艦載機達到一個新的臺階。

那麼在航空母艦近一百年的發展歷史中,有沒有什麼比較特殊的艦載機呢?仔細一想,由於航空母艦窄小的起飛甲板和機庫導致了航母無法搭載大型的戰機,而攔阻降落則是將一票過重的戰機排除在了艦載機的行列之外。但實際上,奇葩的艦載機不但有,而且這麼長的時間內並不只有一種。

如果把陸軍使用的大航程轟炸機搬到航母上進行轟炸,那麼轟炸機的航程是不是會更遠?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想要報復的美軍腦洞大開,他們將攻擊東京作為自己的目標,想到了使用航空母艦搭載B-25轟炸機進行轟炸的方式來襲擊日本本土。1942年4月18日,16架B-25轟炸機在距離日本本土1300公裡的海上起飛,他們的目標就是襲擊東京。當然他們也沒想降落到航母上,在轟炸結束後他們將會降落到中國的機場。對日本的轟炸無疑使得日本極為震驚,他們覺得只有拿下中途島才能保證本土的絕對安全,因而發動了中途島戰役。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戰役中犯下了一系列錯誤,最終導致了完全失去了制海制空權。

在冷戰時期,美軍甚至將航程超過10000千米的U-2高空偵察機搬上了航母。這個代號為「鯨魚傳說」的絕密任務是為了監視法國的核試驗場地,為此美軍甚至專門改裝了兩架U-2飛機。這兩架改裝的U-2被稱為U-2G,主要是將機體和起落架進行加強,加裝了著艦鉤以便於在航母上的降落。

除了這些體型較為巨大的戰機,航母還搭載過C-130這種戰術運輸機。最早美軍是將一架KC-130空中加油機搬上了航空母艦,在測試中美國海軍發現C-130這種具備野戰機場起降條件的運輸機甚至不需要使用彈射器就能從航母上起飛,而它的起飛重量達到了54噸,毫無爭議地拿下了航空母艦上起降過的最重飛機的稱號。

C-130為了驗證相關的技術,C-130在航母上的起降達到了21次,美軍也試驗了C-130從航母起飛然後降落到航空母艦的補給任務。在經過了大量的試驗之後,美國海軍還是放棄了C-130的上艦計劃。一方面是因為C-130的體積巨大,在機庫內佔據很大的空間,而當C-130到飛行甲板上時又會對甲板調度產生威脅。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並不需要54噸的運輸能力,因而C-130也就沒有裝備到航母上。

根據航空母艦和艦載機的發展趨勢,隨著人類造船工業的進步,航空母艦變得越來越大將會是必然的,而大型化的航空母艦顯然需要大型化的戰機來配合作戰任務,因而未來的艦載機很有可能比現在的更大更重。或許未來的某天,人類使用的艦載機起飛重量會達到C-130的水準。但在目前來看,C-130還要保持這一紀錄很長時間。

作者:山楂樹

相關焦點

  • 美軍航母艦載機最大起飛重量排行榜
    當然,這個道理對誰都一樣:如果沒有各種固定翼飛機,航母就和普通軍艦區別不大了。 甲板上滿滿當當的艦載機,「體重」是不是也有一個排序?那是自然。因為它們的自重與最大起飛重量,不但與其特性和能力有關,也關乎航母的彈射、攔阻能力以及甲板操作效率。
  • 艦載機數量成硬傷?不是越多就越強!遼寧艦戰力不輸福特級
    加上航母必配的各式直升機,寬泛來講可以達到攜帶45架左右的艦載機,但這一數量對比於美國海軍"福特"級航母攜帶的75架(極限時可達90架)還是有明顯遜色。 另外,我國的殲-15艦載戰鬥機在世界艦載機的體型中屬於最大的重型艦載機,滿載起來重量將近35噸位,這樣一個重量的艦載機很大程度上對航母的攜帶能力提供了重量級"壓力"。
  • F-35B降落在「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上,實用性不如殲-15艦載機
    航母編隊中,除了護衛艦與驅逐艦組成的海上火力,艦載機也是航母編隊武力組成的重要一部分。而且艦載機作為在航母上進行起降的飛機,隨航母進行移動。配合航母進行海上長距離的攻擊,能快速地完成對海上目標的打擊。這樣意味著航母需要用大量的艦載機儲備來進行短時間內對目標的攻擊,不然就是海上的移動靶子。
  • 尼米茲載機90架,我們兩艘比不上人家一艘?航母戰力不是這麼算
    事實上航母的戰力不是這樣計算的。尼米茲級航母彈射器位置圖再來看看艦載機掛載能力,有網友認為只有彈射起飛方式才能讓艦載機滿載起飛,實際上滑躍起飛同樣可以做到,比如遼寧艦在28節航速下,殲15在位於距離滑越艦艏最遠的著艦區重載起飛點可以輕鬆滿載起飛,考慮到起飛效率
  • 棲鶻危巢,換個角度分析航母艦載機搭載能力的影響因素
    在美國看來航空母艦是移動的海上機場,航空母艦的設計應當以儘可能提升艦載機數量與出動能力為核心,但是為什麼機庫大小一樣的航空母艦,艦載機搭載能力卻不一樣?為什麼能夠顯著提升航母艦載機搭載數量的雙層機庫與現代航母無緣?為什麼所有國家都在竭力追求斜角甲板?為什麼使用STOBAR航空母艦的最大停放數量遠超常規航母?升降機布局對艦載機搭載能力又有哪些影響?
  • 被遺忘的1143.5原案,裝備彈射器與預警機,完美的庫級航母
    艦載機需要憑藉自身動力起飛,對艦載機推重比的要求高;滑躍跑道長度長,因此起飛區對停機區的負面影響更大;短點起飛難以實現最大起飛重量起飛,長點起飛又存在著起飛跑道過長,且使用長點滑跑時必須清空前部停機區,導致調度難度過大;艦載機在起飛過程中,飛行員必須不斷微調機頭指向,否則的話會衝出跑道;也就是說滑躍起飛起飛難度大, 起飛重量小,起飛區對停機區的侵襲異常嚴重,而且難以搭載固定翼預警機!
  • 美國航母的「壯志凌雲」,失敗中誕生的超音速戰機,F-14艦載機
    而工程師在吸取F-111B開發過程中犯下的錯誤,堅持強調303-60氣動布局重量問題也被暴露出來。此時,工程師採用相當冒險的舉動:儘可能採用新型複合材料,在降低飛機重量的情況保證質量,兩龍骨垂直機翼和兩個發動機,加強結構組件位於機翼固定部分,機翼重要結構元素和中央橫梁。整體而言,新型艦載機設計相當完美,而且其輪廓平滑且從任何角度具備高度可識別性。
  • 我國航母迎來第二款艦載機!單發雙座重點開發!比殲15小很多!
    這兩艘航母都屬於同一級別,不同的是前者遼寧艦的艦體是前蘇聯建造的,後來經過我國改造才得以重見天日,馳騁大洋;而後者山東艦卻是我國在遼寧艦的基礎上自己獨立研發製造的外形與遼寧艦一致的新式航空母艦!目前,兩艘航母均裝備搭載了國產殲15飛鯊艦載機。殲15艦載機是我國獨立研製的新式第三代重型艦載機,其設計研發藍本為全蘇聯的蘇33艦載機。
  • 甘迺迪號福特級航母交付,滿載排水量12萬噸,可搭載75架艦載機
    甘迺迪號福特級航母交付,滿載排水量12萬噸,可搭載75架艦載機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美國依然按照既定的時間表交付了 "福特 "級核航母 "甘迺迪 "號的第二艘艦艇,這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一艘12萬噸級的航母。
  • 波音證實,「大黃蜂」艦載機為印度航母測試滑躍起飛
    F/A-18「大黃蜂」艦載戰鬥機通常以彈射方式從航母起飛,由滑躍甲板起飛非常罕見。 (來自:電波震長空) 波音研發的F/A-18E「超級大黃蜂」是一款傑出的艦載戰鬥機,也是美國航母主力艦載機,但它必須由彈射器助力才能從航母起飛;所以波音提前進行測試,以便掌握「超級大黃蜂」是否能夠勝任滑躍起飛。
  • 印度航母服役在即,F/A-18艦載機進行滑躍起飛,美國將與俄搶生意
    近日,網上流傳出一段有趣的視頻,那就是美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從陸地機場的滑躍甲板上進行起飛的。也許你會疑惑,這美國的艦載機進行陸地滑躍起飛訓練?這美國航母不是有彈射器嗎?怎麼會進行滑躍起飛訓練呢?難道美國要搞滑躍起飛的航母嗎?
  • 為什麼有的航母上不加超音速巡航飛彈呢?
    航母攜帶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通常被稱為是重型載機巡洋艦,是蘇聯海軍在二戰後有關航母發展探索中走過的一條路子,最終發展到後期,蘇聯人自己都認為這條路行不通,發展理念也和美軍主導的航母越來越趨近,歷史用實踐證明了真理的存在。
  • 復活F-14雄貓艦載機?美專家稱F-35C無力應付中俄五代機
    然而根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軍事專家大衛·馬宗達的說法,美國海軍也面臨同樣的空中壓力,美國海軍需要一型類似於F-14「雄貓」那樣的重型制空艦載機來應對海軍未來可能面臨的巨大空中壓力。■航母飛行甲板上的F-14在「由海到陸」戰略下,美國海軍航母大多數時候需要靠近對手近海作戰,特別是在西太平洋地區,這時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需要面對的不僅有殲-15、蘇-33等艦載機,還有殲-20、蘇-57甚至蘇-35SK、蘇-30SM,而眾所周知美國海軍航母目前裝備的艦載機F/A-18C/D/E/F偏重對海/地攻擊,制空優勢並不突出,即便是即將裝備「福特」號航母的F-35C
  • 印度滑躍起飛航母:配備彈射型F/A-18 艦載機,是個非常頭痛的問題
    此消息是印度媒體對外透露的,在美印正式籤署《後勤交流備忘錄協定》以後,美國同意向印度出售與美海軍現役型號完全相同的57架 F/A-18 「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以滿足印度海軍航母對艦載機的需求。
  • 003型航母進度喜人,空警600已首飛,現在就差隱身艦載機了
    由於003型航母建造消息的逐漸增多,可以預想到的是,大概在年底或明年年初,這艘排水量超過8萬噸的大型航空母艦就可以下水了。與此同時,國產首款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也已經首飛成功。現在,中國海軍未來的主力航母,就差隱身艦載機這唯一一塊短板了。
  • 美軍六代艦載機來襲,這才是未來真正對手
    圖為六代戰機想像圖隨著殲20和蘇57等先進五代機的相繼出現,美軍花費數百億構建的隱身優勢一去不復返,但是美軍顯然不會放棄爭奪優勢,最近就有消息稱美軍六代艦載機來襲了,美海軍已經開始下血本投資研發六代艦載機
  • 未來國產航母艦載機:電磁攔阻技術比肩美國
    未來國產航母艦載機:電磁攔阻技術比肩美國 原標題:   科報講武堂  本報記者 李 偉  27日,有媒體消息稱,首艘純國產血統的001A型航母似已塗裝紅色底漆,極有可能在4月23日「海軍建軍日」當天下水。
  • F-14戰鬥機:可變後掠翼的「大貓」,美國海軍艦載機的巔峰作品
    在整個越南戰爭期間,第77特遣航母艦隊總共損失飛行員和艦員共83人,並有約200人被俘或者失蹤。而在揚基站作戰的美國海軍總共損失約300架各型艦載機,另外有1000多架飛機曾經被擊傷。這導致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從而無力對世界其他熱點地區作出支援反應。
  • 為加強新航母實力,我國研製多款艦載機?下一代艦載機露出端倪
    文\白山伴隨著003航母已經進入最後組裝階段消息的傳來,關於國產航母下一代艦載機的話題也再度引起熱議。實際上,為了加強航母編隊實力,配合航母發展,我國已經研製了多款多型艦載機,而關於下一代航母艦載機究竟花落誰家,也初露端倪。
  • 航母艦載機突然爆炸會有什麼後果!美國就曾為此付出過血的代價!
    航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海軍軍艦了,作為目前體積最大的作戰軍艦,為現代海軍大國的標配武器,是國家國力和工業實力的象徵,航母本身是沒有太多的火力配置,其主要作戰武器是搭載在航母甲板上的艦載機,由於航母甲板面積大,可搭載大量的艦載機,確保了航母擁有海戰和空戰的能力,為了搭載更多的艦載機,騰出更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