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美國明年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大陸要警惕什麼

2020-12-18 人民資訊

【環球時報記者 章節】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上周分別通過總金額7405億美元的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一般而言,美國每年的國防授權法案,主要是安排下一財年的軍費怎麼花,解決好給每個軍種怎麼分錢的問題。而今年的國防授權法案中,中國成為關鍵詞,同時包含大量涉臺內容,而且專門包含了一個針對中國的「太平洋威懾倡議」計劃。

新法案包括哪些涉臺軍事條款

「2021財年國防法案把支持臺灣列為威懾中國的策略」,16日一篇美國媒體的報導直接點明美國對中國大陸打臺灣牌的意圖。報導稱,該法案支持美國繼續向臺灣出售防禦裝備,「維持臺灣必要的自我防衛能力」。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報導羅列了該法案與臺灣有關的條款,包括第1260條表達國會關於「與臺灣關係法」意見的聲明;1260A關於對臺軍售年度簡報;1260B關於美臺醫療安全夥伴關係年度報告,以及第9724條關於「臺灣公民」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公平僱傭規範」。另外,法案還提到關於美國與臺灣供應鏈合作的報告,而第1299G條款要求美國國防部對防備競爭對手攻佔美國盟友提出進度報告的條文,但條文並沒有明指盟友為臺灣。

上述美媒日前的一篇報導則稱,其中的1260條款表達美國國會意見,確認「與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是美臺關係的基礎,美國應繼續提供臺灣必要的武器、與臺灣實施實際的訓練和軍事演習以維持臺灣必要的自我防衛能力、審視擴大讓臺灣軍事人員到美國受訓的機會、增加美臺防務官員的交流、擴大人道主義援助合作,以及國務卿、國防部長及其他聯邦機構主管應該針對如何執行這些政策發布新的指南。

對臺軍售會有新特點?

美國對臺軍事合作最主要的內容便是對臺軍售。美媒報導稱,過去兩年裡,美國批准對臺灣的160多億美元的軍售,上周,美國國務院批准一項對臺軍售——價值大約為2.8億美元的野戰數據通信系統與相關設備。根據美國的這份新法案,未來美國對臺軍售可能會有新突破。

一位中國軍事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法案中關於對臺軍售方面表述比較含糊,如果只是按照法案裡面說的防禦性武器,那可能會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增加售臺現有的武器的數量,比如,增加一些飛彈的數量,出售更多「愛國者」防空飛彈。增加出口主戰坦克、兩棲車輛的數量。二是種類更豐富。現在美國對臺出售的武器幾乎涵蓋臺軍三軍的主戰武器,空軍F-16系列戰鬥機、陸軍M1系列重型主戰坦克、海軍的「佩裡」級護衛艦等。未來可能會進一步豐富種類,在一些支援保障設備上突破,以整體提高臺軍實力。第三,漸進式提高武器質量。例如,向臺軍出售最新版本的AIM-120系列空空飛彈、AIM-9X紅外成像制導的空空飛彈,或為臺軍「佩裡」級護衛艦升級,使其攜帶新版本的「標準-2」防空飛彈。這類軍售可能看上去不起眼,但能大幅度提高臺軍現有系統的作戰能力,而且還消化了美國的庫存。

專家表示,中國大陸方面一定要防止美國對臺軍售所謂質的突破。第一,是和臺軍現有裝備相比有代差的裝備。比如,現有臺軍最先進的裝備是F-16V,總體上屬於三代機範疇。如果美國人突然頭腦發熱,決定向臺灣出售F-35這類第四代戰鬥機,那將大大提高臺軍作戰能力。第二,是進攻性更強的武器。在這方面,美國已開始漸進式突破,比如今年批准出口的「海馬斯」火箭炮,就包含由這種發射裝置發射的近程彈道飛彈,並出口「斯拉姆-ER」空對地飛彈,也是典型的防區外精確打擊飛彈。未來,要警惕美國對臺出售新一代具有隱形能力的遠程空對地彈藥,比如AGM-158,這種飛彈具備隱形能力,突防能力更強,對大陸的威脅也就更大。不過專家表示,無論是美國官方,還是智庫,總體上傾向於向臺灣出售防禦型武器,把臺軍打造成軍事上的「豪豬」,想讓臺灣來消耗大陸。而那種先進的跨代武器,一方面容易激怒大陸,另一方面價格高、數量少,一旦發生衝突,可能沒機會使用就被擊毀。

「太平洋威懾倡議」直指中國

除了用臺灣遏制中國大陸以外,這份法案中還罕見制定了一個專門針對中國的「太平洋威懾倡議」。據法廣網站報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要求「太平洋威懾倡議」在印太地區,主要是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地區,優先開展以下活動:升級和加強美國軍事力量存在;改善後勤和維護能力以及裝備、彈藥、燃料等物資的提前部署;開展聯合部隊演習、訓練、試驗和創新項目;改善基礎設施,以提升美軍的響應能力和彈性;建設盟友和夥伴的防禦安全能力與合作。報導稱,「太平洋威懾計劃」在2021財年將得到22億美元的撥款支持。 兩位美國參議員表示,「太平洋威懾計劃」將把資源集中於關鍵的軍事能力缺口上,包括對陸基遠程打擊能力、戰區飛彈防禦、遠徵機場和港口基礎設施以及燃料和彈藥儲備的投資,以此實現作戰平臺的現代化,提升美國在印太地區對中國的威懾能力。該法案要求美國防部長在明年2月告訴國會實現「太平洋威懾計劃」目標所需的資源,並於此後每年提交年度報告。在法案隨附的報告中,議員敦促五角大樓將「太平洋威懾計劃」列為優先事項,他們預計2022財年該計劃的預算將達55億美元。

相關焦點

  • 【深度】美國明年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大陸要警惕什麼
    新法案包括哪些涉臺軍事條款    「2021財年國防法案把支持臺灣列為威懾中國的策略」,16日一篇美國媒體的報導直接點明美國對中國大陸打臺灣牌的意圖。報導稱,該法案支持美國繼續向臺灣出售防禦裝備,「維持臺灣必要的自我防衛能力」。
  • 非要逼大陸動真格?美國又出手,鼓吹對臺軍售,島內早已叫苦連天
    27日晚些時候,正式籤署撥款法案,其中包含所謂的「臺灣保證法」,鼓吹美國政府對臺軍售常態化等。今年年初以來,川普政府已陸續推動了六次對臺軍售案,臺灣民進黨當局更是心甘情願地充當了美國軍工企業的「提款機」。其實當美國政府又在「軍售案」上出手後,島內早已叫苦連天。此前,曾有臺媒在10月指出,最新的對臺軍售交易一旦落實,對臺而言,是將自己逼入一場面臨與大陸衝突的極端,那將是臺灣「不可承受之重」。
  • 警惕美國借「軍售」實施在臺駐軍
    軍售,特別是高科技武器的軍售,輸出國派遣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充當師傅帶徒弟的角色是一種公開的模式。但是,派遣什麼人卻大有講究,既可派遣原廠的技術人員,也可能是原來使用同類武器的軍人。在敘利亞內戰及最近的「納卡」衝突中,都有武器支援國的軍人指導作戰的身影。從臺灣樂山雷達站公開報導中出現美方人員的情況看,我們有理由懷疑美國正籍著對臺「軍售」實施在臺駐軍。
  • 美國2020六次對臺軍售,「切香腸」試探大陸底線,這次又賣了這些
    相比以往的大宗軍售案,自川普執政依賴,美國政府在對臺軍售上採取了「切香腸戰術」,將一個大型的軍售案分解為若干個金額相對較少的方案,以增強軍售案的實際意義。面對美國政府再次粗暴的幹涉中國內政,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繼續做出正當且必要的反應。
  • 美國再度對臺軍售,蔡英文忙著感謝,稱要成為「良善力量」
    美方再度發出對臺灣發出「野戰資訊通信系統」軍售通知,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今天宣稱,這是今年第6度,也是川普總統任內第11度對臺軍售。該發言人也恬不知恥地表示,臺灣當局再次感謝美國政府對協助臺灣強化自我防衛能量的高度重視。
  • 美國又要對臺軍售?臺灣已經欠債纍纍
    編輯:堅果 審稿:悠悠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白宮一直在推動售臺武器方案,近日,白宮通知美國會聲稱,會考慮繼續對臺出售重要大型無人機以及相關型號飛彈。
  • 軍售當政績宣傳!美國在臺協會太高調 臺灣買武器如買保險有什麼好...
    (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美國對大陸大打臺灣牌,美國在臺協會(AIT)近年來在臺灣能見度大增,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前天把臺美軍售當作政績宣傳,令人懷疑這是刻意刺激大陸?他在演講中,流露出高高在上的心態,彷佛軍售是對臺灣施恩,在他處長任內,臺美軍售達成史上最高紀錄。但說穿了,向美國買武器,就是買保險,保這麼多年,保費繳這麼多,有什麼值得臺灣好驕傲?
  • 臺灣可以對美國軍售說不嗎?
    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11月28日表示,今年美國對臺灣計劃中的軍售額總計高達118億美元,是臺灣史上單年最高的年度防務採購,展望2021年,已知會美國國會同意約52億美元的軍售,未來也有更多尚待國會同意,一旦完成,臺灣歷來對美軍購總金額將超過700億美元。
  • 美國軍售大開 臺灣墮入軍備競賽陷阱
    [新聞頁-臺海網] 據「中評網」報導 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近日公開稱,臺灣是2020年度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客戶,明年還有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已通知美國國會,一旦完成後續作業程序,臺灣歷來對美軍購總金額將超過700億美元。
  • 美國一再對臺軍售闖禍了,大陸火速三連反擊
    川普再度對臺軍售,臺當局「立表忠心」美國大選塵埃落定,臺當局押寶川普不成,後者卸任之際還不忘對臺灣發出軍售通知。日前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宣告稱,12月7日當天美國國會通過對臺「野戰資訊通信系統」軍售案,基於此,臺當局再次感謝「美國政府協助臺灣強化防衛力量」。
  • 美對臺軍售創新高,外交部再次強調:充當「提款機」有何感想?
    一方面民進黨當局一直在島內可以過濾掉大陸的正面新聞,編排抹黑大陸,讓臺灣民眾對統一開始「心生抗拒」。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瘋狂鼓吹所謂的「臺美友好」,無下限的吹捧美國,甚至不惜拿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去和美國進行交換。在今年,美國對臺軍售更是創新高,讓美國人很是開心。
  • 美國再度對臺軍售蔡辦發言人回應說了什麼?美國對臺軍售中方回應
    美國再度對臺軍售蔡辦發言人回應據臺灣媒體12月8日報導,美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於當地時間7日宣布,美國務院批准對臺灣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目前正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一個月後正式生效,估計軍售案總價為2.8億美元(約合18.28億元人民幣)。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任內第11次、也是今年第6次對臺軍售。
  • 大陸官媒評美最新對臺軍售:「以臺制華」註定徒勞
    :王詩堯   大陸官媒評美最新對臺軍售:「以臺制華」註定徒勞 挾洋自重將自食惡果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電 針對美國國務院日前批准向臺灣出售總價值約22億美元的武器裝備
  • 美國又搞對臺軍售,兩岸關係不容外國插手
    臺灣外事部門在感謝聲明中提到,「此次對臺軍售充分展現美國政府對臺灣防務需求的高度重視,並已逐步落實對臺軍售常態化機制,使臺灣能即時獲取防衛所需裝備,有效提升嚇阻能力」。看起來,臺外事部門似乎在表達,以當前「臺美關係」的密切度,只要臺灣有需求,美國就會及時提供相應武器裝備。但事實上,這只是一條徹頭徹尾的「假消息」。
  • 美國大選後首次軍售 臺美同陣線政治意義大於防務考慮
    臺防務部門證實 明年兩項軍售8億美元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在11月底公開前表示,今年臺美軍售金額高達118億美元,「明年尚有52億美元對臺軍售」,臺防務部門副主管張哲平昨日在臺灣立法機構答覆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質詢時表示,明年軍售案是有2項,金額概略約8億美元。
  • 「美在臺協會」稱明年還有52億美元對臺軍售 臺防務部門否認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所謂的「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28日高調宣揚稱,今年美對臺軍售金額高達118億美元,史上最高,明年還有52億美元對臺軍售。臺防務主管部門29日對此否認,稱未規劃酈英傑所提出的52億美元軍購項目。
  • 對臺軍售,歐巴馬有多少話事權?
    一些知名議員也會通過大眾媒介,製造「中國威脅論」和發表對華強硬的主張,力促軍售案的通過。在剛剛宣布的對臺軍售案中,向來以對華強硬聞名的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John McCain)就對媒體呼籲,「要建立更加常規化的過程,來考慮臺北的購武需求,以避免因為害怕影響中美關係而造成的延期,這種延期可能會危及臺灣的防禦能力。」
  • 當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客戶」?臺灣將拖垮自己,沒什麼值得高興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近日公開稱,臺灣是2020年度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客戶,明年還有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已通知美國國會。一旦完成後續作業程序,臺灣歷來對美軍購總金額將超過700億美元。躍升為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客戶,是喜是悲,臺灣應心中有數。
  • 美臺軍售虛實難辨,「反中賣臺」不亦樂乎
    最新動態來自「美國在臺協會(AIT)」負責人酈英傑所列的一組數據。在臺北一個公開活動上,酈稱臺灣今年「計劃向美軍購」總計118億美元,是美國軍火「頭號買家」,也是臺灣歷年軍購最高金額,並預告明年還有一筆52億美元對臺軍售已通知國會,屆時美國曆年對臺軍售總額將超700億美元。然而稍一查究,便能看出酈所言虛虛實實,用心不純。其一,「118億美元」說。
  • 對臺軍售將對中美及兩岸關係造成長期嚴重後果
    就美國今年對臺軍售問題,記者專訪了這位資深的中美關係和臺灣問題專家。        對臺軍售重大升級  郭震遠說,今年美國對臺軍售是近十年來的重大升級:一是數量大,是一九九二年老布希向臺灣出售一百五十架F-16飛機後數量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