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之星 卓勝微:射頻晶片龍頭,只要這點突破業績仍可能翻幾倍

2021-01-07 證券之星

國內射頻晶片設計龍頭,盈利能力優秀

公司是國內唯一的射頻晶片設計上市公司,是射頻晶片設計的國內龍頭,電子產品要收發信號就必須用到射頻晶片。

公司獲得紅杉資本加持,技術上優秀,在射頻開關和LNA器件上世界領先,但完整射頻器件距離世界第一梯隊還有較大差距。

行業16%增速,射頻晶片未來有2大核心價值點:

根據 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預測,2018 年至 2023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預計將以年複合增長率 16.00% 持續高速增長,2023 年接近 313.10 億美元。

1、5G

4G到5G器件價值提高範圍在80%左右。

2、物聯網

物聯網就是將物體數據上傳聯網,通過數據化優化生產流程。那麼每個物聯網的物件都需要這個射頻晶片進行信息的交互,射頻在物聯網上的應用場景非常大。這也包括未來前景很大的車聯網。

卓勝微錯位競爭策略創造可能性,夾縫中求生,意外活很好

據Qorvo數據顯示,在射頻晶片領域美日廠商佔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被Broadcom(博通)、Skyworks(思佳訊)、Murate(村田)、Qorvo佔領。

卓勝微比起這些大廠,那就是個弟弟。

這些大廠從設計到各大零件生產都一手包了。可以說非常獨立自主了。

而卓勝微的領導許志翰就比較睿智,選擇了一條錯位競爭的道路,在巨頭的夾縫中求得唯一的生機。

許志翰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士、碩士。曾任東芝美國分公司工程師,美國 ATOGA Systems公司主任工程師。

卓勝微初期許志翰放棄技術難度高的東西,轉而專攻技術難度不高但需求高的領域。放棄了國內擁擠的PA(射頻功率放大器)賽道,選擇了別人看不上但需求量實際存在的LNA(低噪聲放大器)和開關賽道,為卓勝微贏得了發展空間。

公司營收大頭在射頻開關上,佔85%以上。另外一部分12%在LNA上。

但射頻開關僅佔射頻前端市場價值量的7%,LNA僅佔2%。而大頭在濾波器上50%以上。剩餘大頭30%在PA上。另外還有3%在天線協調器上。

經營策略的最終結果是其盈利能力極其優秀:

ROE:40%+毛利率:50%+淨利率:30%+

對比國內外同行都是第一。

這方面公司存在競爭優勢,許志翰稱:

開關和LNA也有門檻,卓勝微已經積累了許多「獨門絕技」。

在開關和LNA領域也有幾個事實佐證:

發明了拼版式集成射頻開關並申請了專利,縮短了供貨周期。天線調諧開關採用高壓開關設計方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整體構建了高性能低成本優勢。

fabless靈活產能模式幫卓勝微抓住消費電子機遇

射頻晶片的核心價值在於品質和便宜。在電子消費品裡不能佔用太多的成本。

卓勝微選擇了fables(無晶元代工設計)模式,相對研發生產測試都一手包更獨立自主的IDM大廠。卓勝微整合了代工廠(臺積電)和封裝廠,可以更靈活的給大廠提供服務。

因為fabless(無晶元代工設計)模式產能靈活,可以隨時上下線產線,IDM會虧的fabless就不會虧。

傳統射頻廠我全都要的IDM模式,需要針對下遊汽車電子和工控等提供穩定的產能。這就不如卓勝微選擇的fabless(無晶元代工設計)靈活,剛好適用供給波動大的消費電子行業。在手機電視時代卓勝微憑藉打入三星的供應鏈,獲得了智能機的入場券。

最終卓勝微收穫了:三星、華、米、OV等大廠的客戶。這些大客戶基本就是卓勝微的品質背書。

多提一句,卓勝微也是華為的重點扶持對象,是華為國產替代的一個重要環節。

我們在開關和LNA那段分析了公司有一定技術能力。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公司有較大的成本優勢,無論是fabless模式還是財務數據,都可以體現公司的成本優勢,便宜就是硬道理。

當然,選擇fables的模式,其實是因為其他大廠能力太強,傳統模式根本沒法競爭而產生的唯一生存方式。

完整的射頻晶片技術能力是公司的未來,現仍處風投階段

公司主營收入主要在開關和LNA上兩個小環節上,真正代表公司未來的完整射頻晶片技術能力還早。高端濾波器、PA、模組還有待補齊。公司的行業經驗讓卓勝微成為最有可能成功的中國射頻晶片設計公司,但此路仍長。

另一方面技術能力的積累也能讓卓勝微在IP授權上可能獲得更多的營收,目前這塊僅2.5%。目前公司IP授權主要在WiFi、經典藍牙和低功耗藍牙的射頻設計上,有小米等客戶。

在中國卓勝微技術和工藝研發上存在優勢。當然他也是國內最有可能走出來的企業之一。

不過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被外企徹底消滅。

許志翰認為,國內射頻市場還沒到分勝負的時候,但是三五年或許就可以見到結果。也許三五年後才是收穫果實的時候。

公司19年營收僅15億,但這幾年增速都是按倍計,可見公司仍處於發展初期。據預測射頻市場2023年能達到近300億美元。如果公司在濾波器、PA和模組化上的實力跟上,目前的市值那還是真的太小了。一邊的市場是300億美元,一邊是15億營收。

所幸公司還是有野心的,今年5月31日,卓勝微發布公告,擬定增30億元用於下圖項目:

其實從卓勝微IPO的時候就已經在布局這方面

18年至今還是有些收穫:

公司於 2019 年下半年推出射頻模組產品,目前公司面向市場積極推廣射頻模組產品,其中部分模組產品已逐步在知名移動智能終端實現量產導入。在公司官網也已經可以查到濾波器產品了,現階段多款SAW濾波器產品均已量產或出貨。另一方面公司通過與 Foundry 代工廠合作,正在建立濾波器生產線。前三年旨在開發開發適用於5G頻段的通信基站產品,這個估計應該是為華為建的。第4、5年準備建立各產品相關的工藝平臺,包括新材料、新工藝 相關的技術平臺,與 Foundry 配合完成工藝的調整與工藝能力的提升。

前幾年公司研發投入低於同行,但今年半年報看到好的改善,公司研發投入8941.9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6.00%。

技術突破上,我們可以期待,證星研究院判斷:2023年大概能看到大的成果,這個和許志翰說的對得上。

總結:估值偏高,但若技術突破業績增長將按倍計

根據券商研報,公司2021年開始,未來三年的增速大致在30%左右。對應目前的股價真不便宜,目前的溢價都在國產替代邏輯的風投邏輯上。但是公司的濾波器、PA和模組化如果技術成功攻克,那成長空間可太大了。畢竟中國的中高端射頻晶片目前全被國外壟斷,卓勝微作為國內唯一有能力設計射頻晶片的公司,部分產品性能已經接近國際一流廠商。為了防止國外卡脖子,肩上的重任可大。

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技術到位,至少華為能在5G上提供非常大的收入保障。

風險點:90%零件依靠美國進口,只做晶片設計,不搞生產。但好在射頻晶片需要納米製程不高,估計卡不住。

相關焦點

  • 射頻開關龍頭卓勝微擬8億投建半導體基地
    擬8億元投建半導體基地事實上,卓勝微是我國射頻開關領域的龍頭企業,是全球第五大射頻開關企業。公司為三星、小米、華為、VIVO、OPPO等知名手機廠商提供射頻開關,出貨量穩定。目前,卓勝微主營業務包括射頻前端晶片產品、物聯網晶片產品以及IP授權。
  • ...華為概念股業績翻10倍,兩大活躍資金加倉股僅6隻,射頻晶片龍頭...
    統計顯示,5G、晶片、華為、雲計算等概念板塊的700餘只股票中,上半年業績有望實現增長,但7月份以來跑輸大盤的個股共計98隻,包括5隻千億市值股,分別是立訊精密、聞泰科技、中國聯通、藍思科技及鵬鼎控股,除鵬鼎控股下跌且跌幅較大外,其餘4股7月以來均有不同幅度上漲。
  • 市場要聞 | 射頻前端龍頭卓勝微擬在無錫建廠,向模組化拓展加速...
    卓勝微表示,通過建設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生產線,項目建成後,將實現射頻SAW濾波器晶片和射頻模組的全產業鏈布局,最終實現射頻SAW濾波器晶片和射頻模組的國產替代。 受消息影響,卓勝微股價截至收盤上漲4.72%。
  • 三個月10倍最牛「次新」,卓勝微什麼來頭?
    從這一段時間的表現來看,科技股無疑是A股的趨勢和潮流,潛在的需求增量已為科技股提供了預期,各路資金密集湧入,終於A股千億市值行列出現了一家科技公司,更有次新股卓勝微股價3個月翻了10倍,目前股價僅次於貴州茅臺。9月24日,次新股卓勝微開盤後高開高走,最高股價399.97元,繼9月23日後再度超過長春高新股價,僅次於股王貴州茅臺。
  • 卓勝微定增30億投資5G射頻晶片模組 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布局高端射頻晶片公開資料顯示,卓勝微從事集成電路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其餘環節分別委託給晶圓製造商和封裝測試廠。自上市以來,卓勝微一直頗受機構青睞,2020年一季報顯示,卓勝微前十大流通股東全是機構的身影。今年以來,卓勝微累計漲幅已達33.69%,最新市值555.88億元。
  • ...千億華為概念股業績翻10倍,兩大活躍資金加倉股僅6隻,射頻晶片...
    來源:數據寶作者:張娟娟 經過年初的一段暴漲後,科技股趨於沉寂,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A股市場732家涉及科技細分領域的公司7月份以來平均上漲11.32%,小幅跑輸大盤。數據寶統計顯示,5G、晶片、華為、雲計算等概念板塊的700餘只股票中,上半年業績有望實現增長,但7月份以來跑輸大盤的個股共計98隻,包括5隻千億市值股,分別是立訊精密、聞泰科技、中國聯通、藍思科技及鵬鼎控股,除鵬鼎控股下跌且跌幅較大外,其餘4股7月以來均有不同幅度上漲。
  • 國產晶片燃爆了!龍頭股秒板,2億封死漲停,機構看好這類晶片股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大漲,其中滬指收盤上漲1.86%,收報3373.73點;深成指上漲2.19%,收報14141.15點,盤中創5年多新高,創業板指上漲2.96%,收報2814.00點。市場放量上漲之時,素有「牛市旗手」之稱的券商板塊也爆發了。
  • 卓勝微:從Skyworks看卓勝微
    卓勝微作為國產射頻龍頭,國產替代加速推動公司業績增長。公司憑藉自身技術水平和三星華為等大客戶的認可,公司同時為包括三星、小米、vivo、OPPO、魅族、聯想等主流智慧型手機廠商進行供貨。目前公司的射頻開關晶片已通過高通小批量試產驗證,正在進入小批量、量產階段。2、建設虛擬IDM,布局濾波器。以Skyworks為代表的國際射頻龍頭積極布局高端濾波器,國產廠商成長空間巨大。
  • ...蘋果宣布大計劃,晶片龍頭剛突破千億,手機產業鏈業績猛增股都有誰
    5G手機出貨量突破2000萬部巨頭紛紛搶灘5G市場除了華為外,各大手機巨頭正在為新機摩拳擦掌。據外媒報導,三星目前在摺疊屏手機的全球份額中佔據領先地位,根據顯示供應鏈諮詢公司(DSCC)的一份最新報告,三星Galaxy Z Flip和Z Fold 2有望成為今年最受歡迎的可摺疊智慧型手機,但三星依舊不滿足於現狀。
  • 射頻晶片供應鏈風險上升 200億美元規模國產替代誰先行
    考慮到今年下半年全球5G手機廠商計劃集中上市,不少廠商已經開始尋求國產化的替代方案,這給國內晶片企業帶來了市場替代的機會。 ]射頻晶片作為5G手機的核心部件近來重要性突顯,不過由於技術大部分掌握在美國和日本的幾家公司手上,中國市場的射頻晶片供給狀況仍然受制於人。
  • 最具確定性的半導體細分方向:半導體+射頻晶片
    據Skyworks數據,2G手機射頻前端晶片價值量為3美元,3G手機上升到8美元,高端4G手機為18美元,而5G手機射頻晶片價值量達到25~30美元。 3.優質公司有成為全球龍頭的潛力。
  • 中國晶片未來5年股票,國產替代真正的科技龍頭,雙重標準支撐
    射頻前端晶片龍頭股——大國雄芯——卓勝微基本業務信息方面 A股上市公司技術晶片行業的卓勝微,業務包括射頻前端晶片產品,物聯網晶片產品和IP授權。
  • 國產晶片爆了!龍頭股開盤秒板 近2億封死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新潔能近期迎來了機構的密集調研,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新潔能剛上市不久便迎來了74家機構調研,此外卓勝微、晶豐明源、芯原股份-U等晶片股近期都備受市場關注,成為晶片板塊的調研「抱團股」,數十家甚至上百家機構的集中調研這些個股,其中卓勝微近一個月共獲得132家機構扎推調研。
  • 被美日韓壟斷的手機射頻晶片,卓勝微打破壟斷,打入三星供應鏈
    正是因為如此,在射頻前端晶片市場上,全球市場幾乎都被美、日、韓三國企業掌控。而卓勝微成功打破了壟斷,憑藉射頻開關和LNA晶片兩大核心產品,2013年,卓勝微推出第一款GPS射頻低噪聲放大器LNA晶片產品,當年出貨超千萬顆;2014年出貨超1億顆、2015年出貨超3億。
  • 國產晶片爆了:龍頭股開盤秒板 近2億封死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新潔能近期迎來了機構的密集調研,證券時報·統計顯示,新潔能剛上市不久便迎來了74家機構調研,此外卓勝微、晶豐明源、芯原股份-U等晶片股近期都備受市場關注,成為晶片板塊的調研「抱團股」,數十家甚至上百家機構的集中調研這些個股,其中卓勝微近一個月共獲得132家機構扎推調研。
  • 卓勝微,射頻前端細分領域國產晶片的領先企業
    卓勝微所屬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是集成電路行業中對科研水平、研發實力要求較高的部分,晶片設計水平對晶片產品的功能、性能和成本等主要指標影響較大,因此晶片設計的能力是一個國家在晶片領域能力、地位的集中體現之一。 集成電路設計行業作為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最前端,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在應用領域的拓展和市場需求的增長下,實現了快速和穩定的發展。
  • 暴漲104%,如何看射頻龍頭思佳訊投資邏輯
    本文精編自方證證券《5G時代,射頻前端行業趨勢與格局解析》摘要:思佳訊是全球著名的射頻晶片龍頭,從三星、蘋果,再到華為,公司一直是下遊龍頭的首選,來自蘋果的收入佔公司營收一半以上。自3月的低點以來公司股價反彈超過1倍。
  • 卓勝微去年淨利5億元,上市後股價漲近20倍
    上述財報數據也符合卓勝微的業績預期,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該公司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4.76億元到5.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3.22%-212.94%。在業績快報中,卓勝微將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歸結為:持續拓展新客戶並取得一定成效;進一步深入對下遊客戶的滲透;推出類型豐富的新產品,所推出的新產品在客戶端規模交付並逐漸上量,公司銷售規模以及盈利能力實現較大增長。
  • 卓勝微-如何度過新產能空窗期?
    在國內集成電路行業如此火熱的背景下,國內射頻設計的龍頭公司卓勝微表現最為醒目——上市不足2年,市值最高時成長20倍,截至10月19日,市值760億。睿藍財訊面對這一隻被市場稱為「科技茅臺」 的大牛股,還是禁不住兩個疑問:一,卓勝微所處的行業和自身業績能否支撐如此驚人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