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功率半導體龍頭!一季度扣非淨利潤暴增1倍

2020-12-03 可來APP

摘要:

1、華為汽車:華為智能汽車以「雲-端-管」為核心架構,形成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車雲、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五大業務,聚焦增量部件,而不是造車,產業鏈涉及到整車、零部件、雲平臺以及運營商等,根據各環節參與者,機構推薦關注中國汽研、寧德時代、四維圖新、中科創達、德賽西威

2、揚傑科技:國內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2019年業績低開高走,2020年一季度延續高增長,其中扣非淨利潤暴增126%,全年有望維持高增長;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需求廣闊,公司積極拓展高端MOS、IGBT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等產品線,與中芯國際達成八寸線合作,並與華為、海康、海爾等國內巨頭合作,未來成長空間較大。

3、兆豐股份:汽車輪轂軸承單元生產商,產品供應奔馳、寶馬、奧迪、福特等海外一流車企,2019年境外收入大幅增長(+92.2%),汽車輪轂軸承產品種類齊全,目前共有三代產品,年產360萬套汽車輪轂軸承和年產3000萬隻汽車輪轂精密件,預計均在今年12月竣工,有望帶來明顯增量業績。

正文:

1、華為汽車的五大核心業務,機構重點推薦五隻行業細分龍頭(國信證券)

①華為汽車的五大業務和潛在產業鏈梳理

近年來華為積極布局智能汽車業務,以「雲-端-管」為核心架構,雲即智能車雲,管即智能網聯,形成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車雲、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五大業務。

華為汽車的定位為智能網聯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聚焦核心增量部件,產業鏈涉及到整車、零部件、雲平臺以及運營商等。

整車方面,華為已和上汽集團、長城汽車、比亞迪等十餘家車企合作;智能網聯(管)、智能車雲(雲),與千方科技、啟明信息、四維圖新、中國移動等企業合作。

端方面,智能電動與寧德時代合作,智能駕駛與四維圖新合作,智能座艙與上海博泰、航盛電子合作。

②充電運營市場存在諸多問題,華為HiCharger有望解決相關痛點

充電設施的便利性、安全性、可演進性、質量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電動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

華為推出新一代HiCharger,其直流快充模塊的優勢在於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低噪音、失效率低,有望解決上述問題。

在充電領域,華為利用車雲和終端的強大生態,助力充電運營商實現業務導流

③產業鏈相關上市標的

華為汽車並不是造車,而是建立智能汽車產業鏈生態,有望帶動相關硬體、軟體企業的發展,建議關注中國汽研、寧德時代、四維圖新、中科創達、德賽西威

2、被低估的功率半導體龍頭!業績不輸斯達半導,扣非淨利潤暴增1倍

揚傑科技是國內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2020年一季度業績超預期,營收同比增長19.7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8.5%。

①一季度扣非淨利潤暴增126%

揚傑科技以IDM模式供應二極體/整流橋/MOS等產品,在諸多細分市場具有較高的市佔率。

公司自上市以來維持高增速,2014年-2018年,營收複合增速為30%,2019年業績低開高走,Q4營收增速達到 23.67%,淨利潤實現正增長。

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一季度業績延續高增長扣非淨利潤暴增126%,全年有望維持高增長。

②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2018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391億美元,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市場需求佔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供給卻跟不上需求。

然而國內功率半導體市場基本被海外企業所壟斷,MOSFET、IGBT等領域較為薄弱,國產替代需求迫切。

揚傑是國內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中排名第一的企業,2019年營收為20億元,體量遠超斯達半導,和海外巨頭相比,成長空間較大。

③積極拓展半導體產品線

在自身優勢產品二極體、整流橋基礎上,開拓高可靠性溝槽肖特基晶片、Trench MOSFET 和 SGT MOS 系列、IGBT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等產品。

四寸線產能100萬片/月,以二極體晶片為主;六寸線產能5萬片/月,以肖特基晶片為主;八寸線與中芯國際合作,提供2000片/月產能,主要是高端MOS和IGBT晶片。

積極拓展海外業務,下遊開拓工控、汽車電子、5G通信等行業需求,同時與華為、海康、海爾等國內巨頭達成合作,未來有望收穫可觀的增量訂單。

3、汽車輪轂軸承新星!供貨海外一流車企,重磅項目年底落地(華西證券)

①供貨海外一流車企,境外收入大幅增長

兆豐股份主營汽車輪轂軸承單元,產品覆蓋奔馳、寶馬、奧迪、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大眾、本田、豐田等海外高檔乘用車。

2019年實現營收5.6億元,同比增長12.4%;歸母淨利2.1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境外收入達到3.6億元,同比增長92.2%

②產品結構優化,毛利率提升

汽車輪轂軸承產品種類齊全,目前共有三代產品,產品質量獲得國際45個國家認可。2019年公司毛利率為48.2%,同比提升4.1pct,其中第三代汽車輪轂毛利率為50.5%。

公司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代汽車輪轂佔營收比重進一步提升,同時配套主機廠加大研發。

③積極布局主機廠,重磅項目年底落地

積極布局汽車主機廠,配備了相應的產品工程和應用工程團隊,初步進入自主品牌主機廠供應鏈,目前已通過北汽和比亞迪的資質審核,將逐步增加供貨,打開了新的成長空間。

年產360萬套汽車輪轂軸承單元擴能項目,以及年產3000萬隻汽車輪轂精密鍛車件項目,預計均在今年12月竣工,大幅提升公司產能。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相關焦點

  • 華為事件最大的贏家,出貨量暴增10倍,剛剛放量走出底部平臺了
    1、【核心科技】華為事件後最大的贏家,出貨量暴增10倍,剛剛放量走出底部平臺了2、【低估資產】對比全球巨頭仍被低估,5000億市值就在明年實現,機構直呼該出手了一、華為事件最大的贏家之一,出貨量暴增10倍,剛剛放量走出底部平臺了在國產替代的領域中
  • 半導體火燒燎原,淨利暴增422%,概念龍頭加速上漲,如何提前埋伏
    半導體概念的強勢表現,最大的催化劑就是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本周發布了2020年一季報,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9.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3%, 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淨利潤 6416.4 萬美元,同比暴增422.8%!而中芯國際的股價兩周以來已經大漲29.15%!
  • 聞泰科技:全球ODM龍頭空間巨大安世並表卡位功率半導體市場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劉凱公司概況:聞泰科技是ODM龍頭廠商,併購安世卡位功率半導體。公司創立於2006年,2015年借殼中茵股份上市。公司聚焦於智慧型手機ODM業務,2019年實現收入415.78億元,同比增長139.85%,歸母淨利潤12.54億元,同比增長1954.37%,為國內最大手機ODM廠商。2019年併購安世半導體,切入功率半導體賽道,成為國內最大IDM半導體龍頭廠商。ODM行業:寡頭壟斷且集中度大幅提升,龍頭聞泰有望受益於5G浪潮。
  • 手機ODM龍頭「發威」 聞泰科技上半年扣非淨利狂增941.05%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8月30日晚,手機ODM龍頭聞泰科技(600745.SZ)披露半年報,2020年1月至6月,聞泰科技共實現營業收入241.18億元,同比增長110.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01億元,同比增長767.19%;扣非淨利潤14.42億,同比增長941.05%
  • 國內罕見,半導體「雙翼」龍頭
    而且,全球光刻機龍頭都是用Silex提供的透鏡系統MEMS部件。最近賽微電子在北京建設的8英寸MEMS項目已經投產,產能1萬片/月(帶來7~8億元營收),最終目標是3萬片/月。而瑞典Silex從6英寸提升至8英寸,產能升至7000萬片/月。
  • 光伏站風口,龍頭隆基股份、中環股份年內漲3倍,是機會還是風險
    隨著永祥、新疆部分產能逐步復產,矽料價格趨於穩定,組件價格持續反彈,所以,從目前的景氣度來看,光伏板塊在四季度有中線趨勢的可能。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看光伏行業的一些龍頭企業。今天重點說說隆基股份、中環股份、陽光電源。
  • 晶方科技15年創新成行業引領者 受益半導體發展扣非淨利半年勁增...
    今年上半年,晶方科技經營業績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其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約190倍。晶方科技成立於2005年,2014年登陸A股市場。
  • 業績暴增20倍,小米背後巨人,聞泰科技PE飆至美國同行6倍
    來源:富凱財經4年前宣布借殼中茵股份的聞泰科技最近一年可謂是風光無限:創造了中國最大的半導體收購案、去年業績暴增20倍、股價飆升6倍。如今,公司戴上了消費電子和半導體兩大光環,總市值高達1405億元,成為機構和散戶眼中的「香餑餑」。
  • PTA龍頭企業,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規格7D產品的公司
    本章節探討主題:動態市盈率僅11.43倍的化纖龍頭上市公司本章節探討的是一家動態市盈率僅11.43倍的化纖龍頭上市公司,公司是國內PTA龍頭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滌綸民用絲、工業絲製造商之一。
  • 功率半導體,3000億的賽道,核心龍頭深度分析!
    在功率半導體領域,我國的市佔率低得可憐,像三安光電、揚傑科技、聞泰科技等龍頭企業市場份額也極小,最大的龍頭公司也只是全球2%左右的份額,而這也給「國產替代」帶來了春天。今天,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功率半導體產業鏈及核心公司。
  • 半導體封裝測試端迎爆發式增長
    多位半導體行業內人士表示,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晶片製造環節產能回升,景氣度向產業鏈下遊傳導,封裝測試也加速升溫。  (申萬)半導體上市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約127億元,行業淨利潤平均同比增長89%,創下了2010年以來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速最高水平。記者注意到,行業淨利潤增幅靠前的上市公司集中在封裝測試領域。
  • 晶片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20Q3 季報全部披露完畢後,電子板塊尤其是半導體板塊大量公司迭超預期,對於電子產業的觀點判斷,對於半導體及消費電子兩大板塊的景氣度趨勢看好。 收入同比持續增長,半導體板塊遙遙領先。
  • 韋爾股份158億併購助扣非淨利勁增60倍 上市三年股價漲23倍虞仁榮...
    今年上半年,韋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80.43億元,同比增長41.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9.9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兩倍,同比增長逾12倍。身處集成電路領域,原本是一家半導體器件設計和銷售公司。
  • ...併購助扣非淨利勁增60倍 上市三年股價漲23倍虞仁榮持股市值480億
    今年上半年,韋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80.43億元,同比增長41.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9.9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兩倍,同比增長逾12倍。身處集成電路領域,原本是一家半導體器件設計和銷售公司。
  • 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
    公司電子工藝裝備主要包括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和鋰電裝備,廣泛應用於集成電路、半導體照明、功率器件、微機電系統、先進封裝、光伏、新型顯示、真空電子、新材料、鋰離子電池等領域;電子元器件主要包括電阻、電容、晶體器件、微波組件、模塊電源、混合集成電路,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精密儀器儀表、自動控制等高、精、尖特種行業領域。
  • 002158漢鍾精機股票 淡季不淡,泵業龍頭借力半導體與光伏行業高...
    漢鍾精機(002158):淡季不淡,泵業龍頭借力半導體與光伏行業高景氣度  (註:本文轉載自長城證券研報,分析師:鄒蘭蘭,舒迪 2020-02-25)2019 年 Q4 實現營收 5.50 億元,同比增長 18.03%,環比增長 7.00%;歸母淨利潤 0.77 億元,同比增長 74.42%,環比增長 2.67%。  淡季不淡,泵業龍頭業績增長進入快車道:公司 2019 年 Q4 營收與淨利潤環比小幅增長,連續兩個季度歸母淨利潤超過 0.7 億元,四季度淡季不淡。
  • 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少數股權,功率器件龍頭升級之路
    下面,我們會重點分析功率器件行業特性,以及安世半導體的業務特點。安世半導體作為功率半導體標準件的行業龍頭,成色幾何?一般來說,功率器件採用的晶圓尺寸為6英寸或8英寸。英飛凌等少數廠商也為功率器件採用12英寸晶圓。國內功率器件龍頭華潤微擁有1條6英寸晶圓產線(年產247萬片)、2條8英寸產線(年產73萬片及60萬片)。出售安世半導體之後,恩智浦擁有5條8英寸產線。公告並未披露安世半導體的兩座前端晶圓廠的尺寸。
  • 這半導體龍頭,上市一個半月漲幅達876.61%
    另外,國內相關企業還有中環股份(全球市佔率1%)、立昂股份(全球市佔率1%),他們的產品主要是200mm及以下半導體矽片為主。中環股份:有光伏電站/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單晶矽棒/半導體矽錠、拋光片等產品。
  • 揭秘中興通訊三季報:扣非淨利潤大增 超百億研發投入助力基本面...
    今天,5G龍頭中興通訊(000063,股吧)披露了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1.29億元,同比增長15.39%,在國內5G建設正值熱潮的情況下,公司營收保持了雙位數增長,而淨利潤則同比下降,那麼到底該如何解讀中興通訊的這份三季報?
  • 半導體產業空間巨大 細分龍頭加速成長(股)
    來源:金融投資報作者:林珂隨著疫情的好轉,預期需求向好的5G手機、消費類產品逐漸恢復,電源管理產品、功率器件等也需求大增;另外,新能源汽車加速發展、物聯網等帶動半導體行業進入高景氣度周期。1三季度業績靚麗從業績表現來看,中國半導體行業2020年前三季度和單三季度業績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