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年關,你是否已經歸心似箭?
如果有一種全新的交通方式,讓你的車可以在大氣中以600km/h的速度前進,從廣州到深圳、北京到天津/雄安、上海到杭州只需要15分鐘左右,你會覺得是大夢一場嗎?
但現實中,真的有人在試圖實現這個白日夢。
他就是深磁科技的創始人彭楚堯。幾年前,當馬斯克公布自己的Hyperloop「超級高鐵」計劃,中國的彭楚堯也在參與並推動全球第一條時速600公裡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的落地。這個過程讓他洞察到了磁懸浮行業飛速發展後的創業機會。2018年,他在深圳建立深磁科技,正式參與到打造一種全新交通方式的歷史浪潮中。
深磁科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磁懸浮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已開發出全球首個磁懸浮穿梭板載人系統,可讓未來的汽車、乘客、貨物都實現600km時速的無人駕駛貼地飛行。這意味著,通過高速磁懸浮穿梭板系統的承運加速,未來的汽車就可以實現前文提到的白日夢。
在深圳市舉辦的國慶70周年晚會上,深磁科技也受邀展示了全球領先的磁懸浮技術;在此之前,深磁科技成功交付了全球首個上百公斤,3.7米長,12釐米懸浮間隙的磁懸浮車模。在大眾汽車「叩響明天」直覺科技創新大賽中,深磁提供了汽車磁懸浮座椅及汽車磁懸浮懸架系統的架乘體驗方案。
彭楚堯認為,磁懸浮行業當下正處在從技術到大規模應用的轉折點上,市場潛力無限。而如果把這種潛力具體化,他認為是這個領域有機會出現下一家BAT級別的全球領軍企業。
「因為磁懸浮技術可以讓所有的運動設備和物體大幅提速、節能及小型化,包括汽車,高鐵,甚至包括飛機。而僅降低摩擦就意味著全球每年可以省下萬億資金」,「如果可以幫別人省掉上萬億,營收一兩千億就很正常」。
深磁科技未來將加速磁懸浮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幫助它們更高速、節能。這些行業包括交通出行、物流等,也包括日常生活當中的磁懸浮燈泡,或者是磁吸燈等C端產品。彭楚堯無比確定地認為「磁懸浮產業是一個不亞於,甚至是超過汽車誕生的機會」。
為何說當下磁懸浮行業正處於從技術到大規模應用的轉折點上?在這樣一種時代機遇中,深磁科技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有著怎樣的規劃?在獲得大眾汽車「叩響明天」直覺科技創新大賽的獎項後,深磁科技彭楚堯與36氪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以下問答內容經過36氪編輯整理)
36氪:最初是基於怎樣的判斷,選擇了磁懸浮領域這個方向創業的?
彭楚堯:因為這個方向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當下剛好又處在整個磁懸浮/磁動力產業從技術到大規模應用的轉折點上,我們相信這個領域有機會出現下一家BAT級別的全球領軍企業。
36氪:為什麼說當下處在整個磁懸浮產業從技術到大規模應用的轉折點上?是條件已經具備了嗎?
彭楚堯:第一是相關技術更加成熟了。不管是中國逐步掌握的磁懸浮交通技術,磁懸浮軸承技術,抑或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空調、包括核電裡應用的磁懸浮技術都在不斷完善成熟;第二是近幾年一系列量產級別磁懸浮產品的出現,大幅降低了行業成本。第三,人們對高速交通工具的需求更迫切了。飛機儘管快,但候機、去機場要花很長時間。高鐵時間相對可控,但是速度有限。這就需要一種全新交通方式,讓速度運行在五百到一千公裡時速區間,這樣上海到北京只需要兩個多小時,而且可以在市中心上車下車。通過深磁科技提出的高速磁懸浮穿梭板系統的承運加速,未來汽車有可能在大氣中以600km/h的時速前進,開車從廣州到深圳、北京到天津/雄安、上海到杭州只需要15分鐘左右,並且汽車登上磁懸浮穿梭板之後就進入無人駕駛狀態。
另外,政策的支持也起了很大作用。2019年9月底出臺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裡也把高速磁浮和真空管道磁浮放進了國家戰略。國際上,馬斯克的超級高鐵項目Hyperloop也帶動了對這個行業的極大關注。
36氪:這個領域有機會出現下一家BAT級別全球領軍企業的判斷怎麼來的?
彭楚堯:我覺得磁懸浮/磁動力產業是一個不亞於,甚至是超過汽車誕生的機會。很像二十世紀初航空剛剛誕生,是在創造一種全新的交通方式、物流方式。磁懸浮技術可以打造一個沒有摩擦的世界,沒有摩擦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擺脫輪軌體系,擺脫所有的鏈條減速箱這一系列中轉機械結構,直接通過磁力來驅動物體前進或後退或使物體浮起來。磁懸浮技術可以讓所有的運動設備和物體大幅提速、節能及小型化,包括汽車,高鐵,甚至包括飛機。僅降低摩擦就意味著全球每年可以省下萬億資金,因為全球每年因摩擦所帶來的損失高達數萬億。如果可以幫別人省掉上萬億,營收一兩千億就很正常。
36氪:在這樣一種時代機遇中,深磁科技扮演的角色是怎樣的?
彭楚堯:深磁科技作為全球先驅的磁懸浮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已經在磁懸浮技術應用行業做了不同領域的50多項專利布局,並有多項全球領先的技術和研發成果。我們希望能夠加速磁懸浮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幫助它們更高速、節能。比如交通出行、物流,再比如日常生活當中的磁懸浮燈泡,或者是磁吸燈等一些C端產品。
目前我們已開發出全球首個磁懸浮穿梭板載人系統,可讓未來的汽車、乘客、貨物都實現600km/h時速的無人駕駛貼地飛行,並已受邀在深圳國慶70周年晚會上展示全球領先的磁懸浮技術,並曾成功交付全球首個上百公斤,3.7米長,12釐米懸浮間隙的磁懸浮車模。本次項目中,深磁提供了汽車磁懸浮座椅及汽車磁懸浮懸架系統的架乘體驗方案。
磁懸浮技術應用汽車座椅和懸掛系統上,可提升駕駛乘坐舒適性,具有減震效果好、後續維護頻次和成本低等優點。目前國內市場目前幾近於空白,國外雖在幾年前有過樣機,但因造價居高不下和複雜的結構,只能服務於高端車型,並未廣泛推向市場。深磁科技通過和大眾汽車結合,製造出成本更低的磁懸浮座椅/懸架系統,可以讓這項技術造福更多普通車型。同時,對於需要長時間駕駛汽車/乘坐汽車的人,用這項技術可減輕旅途勞累負擔,讓汽車這個第三空間更舒適。
36氪:開發全球首個磁懸浮穿梭板載人系統的挑戰主要在哪裡?
彭楚堯:整個系統都需要設計,比如說懸浮、驅動、導向系統,還有安全性能等等。當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把載人的功能實現。後來也實現了很多突破,比如要讓它產生足夠大的磁懸浮懸浮力,得有一個旋轉的足夠快的釹鐵硼稀土永磁,這樣才能產生一個更大的磁場,高速旋轉起來。在旋轉永磁有突破後,控制這塊也迎來挑戰。你需要讓控制器通過一百多安電流時,不容易被燒壞。最後永磁電動磁懸浮雖然可以浮起來,但要朝一個方向前進或者後退其實非常困難。後來,我們通過加了一個有軌道的方式完成了這個任務。
36氪:從世界範圍看,在這個領域,中國的公司處於什麼位置?
彭楚堯:在磁懸浮懸掛和座椅這塊,Bose肯定是先鋒,他們做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沒有堅持到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汽車爆發的時刻,就賣給了另外公司。我們是中國第一個提出,也是全球第一個實現磁懸浮穿梭板載人的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個實現永磁電動懸浮載人系統的。
電磁吸引懸浮、超導磁懸浮、永磁電動懸浮三大技術路線中,在五百到一千公裡時速這個區間,永磁電動懸浮是成本最低的一個技術,也是一個具有商業化潛力的技術路線。我們把磁懸浮技術用到了一些大的場景和場合。從競爭力來看,除德國和日本外,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是差不多在同一水平線的。
36氪:公司業務當下發展的重點是什麼?未來有何規劃?
彭楚堯:前期我們會把磁懸浮無線充電技術優先應用在燈具和照明,這是現金流業務。1到3年後,我們的重心會集中在物流倉儲,尤其是物流倉儲領域的提升系統,這包括倉庫裡面升降機、電梯等。其實這些採用磁懸浮技術完全可以實現無繩。有繩時,一個井道只能通一個,無繩則可以通三到四個,效率就會有大幅提升。當然,無論是提高倉庫還是電梯的效率,都是聚焦在垂直升降領域,致力於打造下一代立體物流。
36氪:目前企業的發展階段是?已經合作的客戶有哪些?
彭楚堯:目前我們公司技術已經完成一系列開發和積累,正在初步的商業化,以及轉向大規模商業化的節點上。
我們用磁懸浮技術服務過很多大客戶,包括我們給吉利銘泰,開發交付這個全球第一個大型磁懸浮汽車模型,一百多公斤重,十二釐米的懸浮氣隙,在國際上,也是第一次把這麼大的一個物品以這麼高間距懸浮起來。
此外,我們也向碧桂園交付了全球第一個大型磁懸浮書本模型模型,這是第一個磁懸浮大型書架。給松下交付過全球第一套磁懸浮電吹風,另外向蒂森克虜伯和中國農業銀行交付過一批磁懸浮無線充電燈,也服務過惠普新品發布會和騰訊英雄聯盟的現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