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銀行員工流失率高農行最嚴重 人均薪酬透露了秘密

2020-12-28 太平洋消費網

在A股全部的36家上市商業銀行中,農業銀行擁有最多的員工,但是它也構成過去幾年員工離職率最高的國有銀行之一。

2020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農業銀行以45萬名員工位居上市商業銀行首位。這一數量,超過了工、中、建、交、郵儲五大國有行,恰好是A股上市9家股份制銀行員工數量的總和。

作為六大國有銀行之一,農業銀行擁有26.5萬億總資產,位列中國商業銀行第3名,僅次於工商銀行以及建設銀行,農行也是中國縣域城市布局最廣的商業銀行。

這些數字足以讓農行備受矚目,不過,數據的另外一面,很可能顯示了農行效率的低下。就數據來說,農業銀行構成A股上市商業銀行員工忠誠度最低的銀行之一,其離職率高居榜首。2016年至今,約4.16萬員工「離職」農業銀行,簡單測算的離職比率超過8%,緊隨其後的是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以及建設銀行。

國有銀行員工流失率高農行最嚴重

在金融抑制以及金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過去幾年的經營低迷最終導致了商業銀行員工數量以及結構的變化,不同銀行之間經營的波動也引發了商業銀行人過去四年的一場超級大遷徙。這場遷徙的起點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終點則是那些中小規模的股份制銀行以及區域性銀行,期間郵儲銀行也有小規模淨流入。

《紅周刊》記者依據Wind統計進入和流出的整體數據發現,36家A股上市銀行,目前員工總數240.6萬人,相比2016年底的244.3萬人,減少了3.8萬人。離開銀行業的這3.8萬人,集中在國有六大行,也就是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六大行員工從2016年至今累計離職9.2萬人。

圖1離職員工數量

特別的,離職員工數量最多的是農業銀行,接近一半的國有銀行員工流失發生在農業銀行。從2016年至今,共計4.16萬人離開了農行,這一數字是全部國有銀行離職員工數量的45%;由於郵儲銀行這個期間是淨增加的,如果不考慮郵儲銀行,這一比例提升到48%。

農業銀行員工高流失與招商銀行以及寧波銀行等商業銀行的員工淨流入形成了鮮明對比。從2016年至今,招商銀行淨增員工數量達1.8萬名,是商業銀行中最多的;寧波銀行淨增加7200人,增幅62%,是這個期間增幅最大的。

農業銀行 一個不適合年輕人追逐夢想的地方?

為什麼這麼多人離開農行?人均薪酬透露了秘密。

Wind數據顯示,2019年,農業銀行平均薪酬26.8萬元,在A股全部上市商業銀行中排名倒數第三,處於行業內上市銀行6%的分位水平,僅略高於西安銀行以及常熟銀行,後兩家銀行作為區域性銀行,無論是規模體量還是市場影響力都遠遠低於農業銀行。

2019年,人均薪酬最高的是浙商銀行,高達60.3萬元,農業銀行的人均薪酬水平不及浙商銀行一半,嚴重低於去年行業近40萬元的平均值。薪酬水平缺乏市場競爭力,這可能會導致其業務以及經營上的低效率。

與員工薪酬相關的還有一個數據,引起了《紅周刊》記者的興趣,這就是不同商業銀行的員工年齡結構問題。商業銀行作為規模型經濟,需要大量的員工在前、中、後臺的必要配合才能予以完成,需要有人負責攬存,也需要有人去開拓信貸,有人負責風控。不管怎樣,不同的員工年齡結構會影響一家公司的效率。36家上市商業銀行中,《紅周刊》不完全統計發現,包括農業銀行等在內的6家銀行披露了年齡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2披露年齡結構的幾家商業銀行比較

很明顯,從年齡結構的角度來看,50歲以上的員工,農業銀行的佔比最高,達27.4%,遠超同是國有大行的建行與中行;40歲以下的員工佔比卻最低,僅為38.4%,遠低於浙商銀行的81%、青島銀行的76%。也低於中國銀行的59.1%以及建設銀行的48.5%。

圖3 6家銀行50歲以上員工結構比較

數據清晰顯示,至少在披露了年齡結構的商業銀行中,農行擁有偏「老」的員工年齡結構。通常來說,年齡結構偏老,會導致經營的低效率。

上述只是農行員工年齡結構的冰山一角。從數據來看,過去幾年,農業銀行的員工整體上呈現年輕留不住,「老」年人結構佔比過大的問題。

圖4農業銀行各年齡階段員工結構變化

農業銀行的員工,從2015年至今經歷了一輪年齡的結構性變化,實現了一部分的新老更替。從數量的角度,從2015年至今,近4.8萬人離開了農行。一大批年齡較大,尤其是超過50歲的較大年齡的員工離開了農行,約8.75萬人,是過去幾年農銀員工流失的主力。

但是從最終結果看,問題依然不小。從2017年至2019年,1.1萬名30歲以下的年輕人離開農行,3.2萬名41歲-50歲的中年員工離開農行。從員工的角度,30歲以下代表著朝氣,40-50歲之間的中年人,往往年富力強,經驗富足,是公司的骨幹力量,這兩個年齡階段總共4.3萬人離開了農行。這個期間,數量上升的是30-40歲以及50歲以上的員工,分別增加了1.2萬人以及0.78萬人,總體上50歲以上的員工相對穩定。

從結構來說,農行目前的員工結構對於農行的長遠發展或許不太有利。結構方面,51歲以上的員工佔比達27%,40歲以下的員工佔比38%。呈現大齡員工居多,年輕人較少的結構性特徵。這種年齡結構下,潛在的問題是機制僵化、缺乏活力,這不利於農業銀行的中長期競爭實力的提升。

至少就目前來看,農業銀行是一個看上去讓年輕人難以追逐夢想的地方,但的確更適合年齡大的員工。

為什麼員工都不願意留在農業銀行?

農業銀行的員工不願意留在農行,薪酬低或許是最直接的原因。如前文所述,農業銀行是全行業內最不具備薪酬市場競爭力的銀行之一,這迫使不少的員工離開農行尋求更好的發展前途。

員工薪酬過低,會導致銀行機構臃腫,降低經營效率,甚至可能人浮於事。最終,低迷的銀行經營業績與員工低薪酬成為負面雙循環。

不妨來看農業銀行的業績情況。之前經常有投資者質疑農業銀行的不良率,事實上,這家銀行經過多年的調整,在不良率方面確實取得了不小的進步。農業銀行的不良率從2015年的2.39%不斷下降,目前已經降低至1.43%的水平。這一不良率在國有銀行中低於工行、建行,在全部上市銀行中處於中等水平,這反映這家銀行過去幾年積極處理壞帳的成果。

從淨息差角度看,農業銀行的淨息差並不低,在四大行裡面僅次於建行;從增長速度的角度,從2010年-2019年的十年期間,農行的增長率甚至都是四大行裡面最高的,達10.88%,高於建行的10.25%以及工商的9.87%。

農業銀行的真正問題在於管理效率。看一下從淨資產收益率,也就是ROE的角度看,農業銀行並不突出,四大行中總體居下(見圖5)。這與上述的低不良率,也不算低的息差形成了鮮明對比。

圖5四大行淨資產收益率比較

究其原因,在於其過高的費用支出。《紅周刊》統計的結果顯示,農業銀行一直有著較高的費用開支比率,這侵蝕了其經營利潤。以2019年為例,農業銀行管理費用佔營收的比重達30.49%,超過建設銀行約5個百分點,超過工商銀行7.21個百分點。

圖6四大行費用率比較

管理費用過高,與員工數量密切相關,《紅周刊》統計了5家典型上市商業銀行的業務及管理費用的構成後發現,農行的工薪費用支出佔比一直在行業內處於高位。

圖7 5家商業銀行工資佔業管費比重

如果將上述工薪支出與人均業績結合,結論會更直觀,也會對農業銀行年齡結構方面映射的問題有更深入的理解。以人均創收來說,農業銀行2019年人均創收135萬元,在36家商業銀行中排名倒數第二,僅略高於常熟銀行。人均淨利潤方面,排名第33名,排名嚴重靠後。當然,在人均創收以及人均利潤方面,國有四大行都不突出,嚴重低於股份制銀行以及部分城商行的表現。換句話說,對於農行,員工低薪酬換回銀行經營的低回報。

員工年齡偏大,導致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影響一家商業銀行的長遠競爭優勢方面,這在農業銀行身上也有體現。以中收業務來說,農業銀行非息收入佔比遠低於四大行。農行非息收入佔比2019年僅為22.38%,這低於其他3家國有銀行30%上下的水平。

圖8四大行中收業務佔比

過高的費用衝銷了農行還算不錯的息差對於其盈利的積極影響,較低的非息收入佔比則從側面印證了農行還是一家傳統的主要依賴息差獲利的商業銀行。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經營的低效率,這種低效率疊加龐大的員工數量,所形成的負面循環,可能將持續衝擊農行的盈利前景,也不利於提升股東回報。針對上述員工年齡結構以及經營效率問題,記者曾向農行求證,截至發稿,未獲置評。

最新交易日,農業銀行A股收盤於3.18元,總市值1.1萬億。從估值水平看,農業銀行0.64倍的PB,5.6倍的PE,均低於行業表現。(本文已刊發於《證券市場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記者 | 王立峰

相關焦點

  • 四大國有銀行,為何農業銀行離職率最高,年齡結構最大
    國有銀行員工流失率高農行最嚴重在金融抑制以及金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過去幾年的經營低迷最終導致了商業銀行員工數量以及結構的變化,不同銀行之間經營的波動也引發了商業銀行人過去四年的一場超級大遷徙。從2016年至今,招商銀行淨增員工數量達1.8萬名,是商業銀行中最多的;寧波銀行淨增加7200人,增幅62%,是這個期間增幅最大的。農業銀行 一個不適合年輕人追逐夢想的地方?為什麼這麼多人離開農行?人均薪酬透露了秘密。
  • 銀行員工薪酬對比 四大國有銀行待遇遠不如招行浙商平安銀行
    連地方小銀行都比工行、建行這樣的大銀行員工收入高,真要把這些大銀行員工氣死了。 根據最近披露的財報,江蘇一家小銀行紫金銀行去年人均薪酬福利32萬,8名董監高年薪超百萬。 這下就讓人不舒服了。2018年,在國有五大行中,除了交通銀行人均薪酬支出在30萬元以上外,其餘四大行人均薪酬支出均在25萬~30萬元之間。整體來看,五家國有大行人均薪酬支出的平均值為28.6萬元。
  • 銀行果然降薪了:平安銀行薪酬最高 國有五大行收入墊底
    銀行果然降薪了,這家薪酬最高銀行上半年減少3萬,國有五大行收入墊底,卻有銀行逆勢加薪!截至8月30日晚,六家國有大行,9家股份行均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的銀行,貌似都過得不大好。隨著上市銀行完成中報披露,上半年銀行業人均薪酬的情況也浮出水面。基金君發現,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人均薪酬最高,按照實際發放的工資,達到30萬元,平均每人每月薪資高達5萬元!排在後面的是中信銀行跟浙商銀行,而國有六大行中除了交行,薪酬仍是墊底,上半年的員工薪酬只有12萬左右,而他們的員工人數也是最多的。
  • 平安銀行人均年薪48萬,員工調侃「又被平均了」
    數據顯示,這17家銀行去年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下稱「薪酬」)合計4844.48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了6.68%,人均薪酬超過22萬元。其中,平安銀行以48萬元的人均薪酬遙遙領先於同業,一位平安銀行基層員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戲稱「又被平均了」。
  • 上市銀行去年人均薪酬27.3萬,招行平均年薪上漲近10萬
    北京青年報4月23日報導,截至4月20日,25家A股上市銀行已經有17家披露了2016年年報。以業務及管理費用項的員工費用(員工成本/職工薪酬)這個指標計算,這17家銀行去年員工平均薪酬為27.3萬元,比2015年的人均薪酬26.7萬元,上漲2.4%。人均薪酬最高的銀行被招行奪得,平均年薪上漲近10萬,人均年薪達到45.14萬元。
  • 2019年工商銀行營收和淨利潤「一騎絕塵」 員工平均薪酬倒數第四
    數據顯示,在2019年員工人均薪酬榜單的前五家銀行中,沒有一家是國有銀行。不僅如此,一直在銀行成績上遙遙領先的中國工商銀行,在銀行員工人均薪酬上,表現出些許糟糕的狀態。數據顯示,中國工商銀行的2019年員工人均薪酬僅為28.52萬元,排在36家上市銀行的末尾中,倒數第四名。
  • 上饒銀行遲來的年報:不良率三連升 去年高管人均薪酬95萬元
    上饒銀行2019年度業績報告姍姍來遲。近日,上饒銀行發布2019年年報,截至2019年末,上饒銀行總資產1240.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9%。各項貸款餘額 632.94 億元,較年初增長23.66%。
  • 銀行薪水哪家強?這家農商行人均超37萬
    但在銀行年報中又未詳盡披露員工薪酬的具體信息,所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統計各家銀行員工薪酬時,選用的指標為:(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支付給員工以及為員工支付的現金,包括員工人數(不包含派遣員工)在內的所有數據口徑均為並表前數據。通過上述公式統計得到的銀行全年員工薪酬支出中,包括了不少除薪酬以外的支出,例如五險一金等等。
  • A股銀行243萬員工去年創利1.67萬億 股份行人均年薪超50萬更具競爭力
    記者注意到,盈利能力最強的國有大行在薪酬水平上稍顯遜色,平均年薪約為29.03萬元。而以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等為代表的股份行在員工薪酬方面更具有競爭力,上市股份行去年員工薪酬支出合計為2267.93億元,約為工行和建行的總和,但人均年薪50.33萬元,遠超過國有大行。
  • 聚焦國有六大行2020年春招:科技類崗位最熱門,有銀行對抗疫一線...
    招聘崗位:最鍾愛科技類人才  近年來,伴隨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金融科技已成為銀行業務的助推器,國有銀行也不吝於在金融科技大筆投入工商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及人民銀行、銀保監會金融扶貧相關政策,工商銀行部分機構將同步開展貧困大學生專項招聘,對學歷條件可放寬至全日制專升本,專業及外語不限。  人均薪酬:交通銀行人均37.5萬領跑  作為國有大型銀行,員工薪酬福利也最受關注。
  • 六大行薪酬比較:交行34萬最高,工行29萬,農行27萬最「窮」?
    【6月4日專稿】國有六大行,就是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和郵儲銀行。六大行有共同特點,就是都在A股和港股上市,其中郵儲銀行是在A股最晚上市的國有大行。 按照盈利能力而言,工行無疑是第一。
  • 243萬名上市銀行員工2019年平均工資34萬:浙商銀行最高60萬元
    都說銀行待遇好,到底有多好?數據告訴你,36家上市銀行共有243萬名員工,2019年平均工資34萬元。其中,去年登陸A股的浙商銀行員工最有福氣,2019年全體員工工資高達60萬元,超越上市公司高管45.52萬元的平均工資,接近董秘67.78萬元的平均薪酬。
  • 上市銀行人力資源大PK:薪酬、增減員、員工結構變化
    銀行們是在加薪還是在悄悄降薪?誰家人均創利最牛?誰的減員速度最快?銀行減員的是哪些崗位、擴招的又是哪些?Q1在哪家銀行工作賺得多?如果只是做個粗框架的判斷,那麼,在股份制銀行工作賺頭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相對有點「狼性」、人均創利比較多的那幾家。
  • 銀行高管和普通員工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
    平均薪酬水平可以看出這個行業整體的收入水平,從而看看這個行業的收入是否屬於高收入行業。根據2018年銀行的平均薪酬水平看,五家國有銀行人均薪酬支出的平均值為28.6萬元,薪酬水平最高的交通銀行人均薪酬為33萬元;薪酬水平最低的農業銀行為26.1萬元。五家國有大銀行的平均薪酬收入差距不大,基本在26萬元到33萬元之間。
  • 銀行「金飯碗」不保?也許更應該看到:工資決定機制在變、薪酬結構...
    相較於股份制銀行等,國有大行的薪資水平本就較低,目前已經「降無可降」。據某國有大行業務員透露,疫情期間,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不足3000元。另有城商行員工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所在行沒有提出降薪,但明顯加大了考核力度。由於疫情影響,業績指標難以完成,最終就體現為績效工資的下降。
  • 如何理性看待「員工流失率」?切勿陷入管理誤區!
    企業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員工流失,尤其是關鍵人才的流失,對一個企業的經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也難怪企業管理者對控制「員工流失率」如此關注。那麼,「控制」員工流失率等同於「降低」員工流失率嗎?如何理性看待「員工流失率」呢?
  • 銀行年薪又漲?平安銀行年薪48萬領跑同行,基層員工:被平均而已
    截止到4月13日,在36家A股銀行中,已經有21家上市銀行公布了2019年的業績,包括每家銀行董事長、行長的2019薪酬。一直被公認為「多金」的銀行業,究竟有多賺錢?在已公布的21家上市銀行中,有17家銀行披露了業務以及管理費項下員工的費用。
  • 貴陽銀行ROE連降5年 去年逾期貸款增40億人均薪酬36萬
    原標題:貴陽銀行ROE連降5年 去年逾期貸款增40億人均薪酬36萬 摘要 【貴陽銀行ROE連降5年 去年逾期貸款增40億人均薪酬36萬】4月28日晚間,貴陽銀行
  • 蘇農銀行人均薪酬領跑A股農商行 渝農商行董監高無人年薪超百萬
    蘇農銀行人均薪酬領跑A股農商行 渝農商行董監高無人年薪超百萬 來源:山東商報 • 2020-06-19 13:19:34 統計,2019年,A股8家農商行的員工人均薪酬福利排名中
  • 去銀行存款怎麼存最划算?銀行職員:這2個月存利息最高
    事實也是如此,我國居民的儲蓄率也在一直下跌,目前已經跌至45%,雖然還是全球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但與最高時候相比,早已經跌去了不少,各大銀行的存款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更讓人擔憂的是,全國14億人口中,有5.6億人銀行存款為「0」。那麼,老百姓的存款都去哪兒了呢?首先,70、80後都在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