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前兩個月保險業保費收入出爐!健康險逆勢上漲

2020-12-21 中國銀行保險報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了2020年1-2月保險業經營數據。

數據顯示,1-2月健康險保費收入逆勢上漲,實現保費收入1542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22.09%。其中財產險公司健康險保費收入303億元,同比增長47.09%;人身險公司健康險保費收入1239億元,同比增長17.22%。

2020年1-2月,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11768億元,同比僅增0.1%,環比增速明顯放緩。

從業務類型來看,財產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1846億元,同比下降3.7%人身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9922億元,同比增長2.07%

從公司角度來看,前兩月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2226億元,同比增長1.04%;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9541億元,同比增長1.22%。

在人身險業務中,壽險和意外險業務保費收入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2020年1-2月,壽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8204億元,同比下降0.69%;人身意外傷害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176億元,同比下降10.66%。

在財產險業務中,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1217億元,同比下降5.44%;責任險保費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2.14%;保證保險保費收入140億元,同比增長6.87%;農業保險保費收入95億元,同比增長1.06%;企財險保費收入115億元,延續了1月份的下降趨勢,同比下降7.26%。

2020年1-2月,保險業提供保險金額1496.87萬億元,同比增長49.84%;賠付支出1892億元,同比下降15.54%,其中人身險公司賠款支出1012億元,同比下降15.31%;財產險公司賠款支出880億元,同比下降15.76%。

截至2020年2月底,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19.05萬億元,總資產21.30萬億元,淨資產2.55萬億元。

1-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的湖北省實現保費收入525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69億元,同比下降2.82%;壽險業務保費收入396億元,同比增長2.59%;意外險保費收入7億元,同比下降12.5%;健康險保費收入53億元,同比下降1.85%。

記者 張爽

製圖、實習編輯 王夢縈

相關焦點

  • 保險業前11月保費收入4.22萬億 車險保費增速連續兩個月下滑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數讀丨保險業前11月保費收入4.22萬億 車險保費增速連續兩個月下滑12月26日,銀保監會發布2020年1—11月保險業經營情況。今年前11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4.22萬億元,同比增長6.46%;賠付支出1.24萬億元,同比增長7.78%;業務及管理費4970億元,同比增長6.02%;保險行業資金運用餘額21.21萬億元,為總資產的92.52%。目前,保險業保費增速有所放緩,人身險主要精力放在2021年「開門紅」規模提升,財產險受車險綜合改革和信用違約風險影響,保費增長有一定壓力。
  • 疫情帶火健康險 今年前2月,湖南健康險保費收入大漲五成
    疫情之下,大家的健康管理和風險保障意識都明顯提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監管局公布的保險業經營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省健康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五成。 消費者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健康險?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 保險業上半年成績單出爐!意外險負增長保證險退出非車險前三大險種
    2020年1至6月保險業成績單如期出爐!數據顯示,上半年全行業原保費收入2.72萬億元,同比增長6.46%。其中,產險公司原保費收入7217億元,同比增長7.62%;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19969億元,同比增長6.04%。
  • 前兩個月,壽險業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超40%
    近期流傳的一份業內交流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壽險業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69%,為近7年來低點。與此同時,營銷員無法與客戶進行面對面展業,導致個代渠道業績大滑坡。在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面前,面對面交流被按下「暫停鍵」,導致保險業傳統銷售模式「失靈」。為此,保險業開始加大線上業務發展,以減輕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 疫情之下,今年前2個月湖南健康險保費同比漲五成——健康險緣何走俏
    疫情之下,今年前2個月湖南健康險保費同比漲五成——健康險緣何走俏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疫情之下,民眾的健康管理和風險保障意識明顯提升。湖南銀保監局公布的保險業經營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全省健康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逾五成。健康險何以走俏?消費者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挑選適合的健康險?
  • 疫情下分紅險銳減17%,車險降近3%……誰才是保險業真正增長極
    2020年一季度保費數據新鮮出爐,成為檢驗疫情之下保險業發展成色的最重要依據。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2020年前3月,保險行業實現原保費收入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29%。
  • 中國平安等保險股跌掉去年漲幅背後:保險業2月保費下降14%
    012月份保費收入下降14%,線上線下業績分化明顯近日,銀保監會公布了保險業2020年前2月的經營數據。今年前2月保費收入1176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638億元,同比增長了1.12%。財產險收入510億元,相比去年2月份的612億元,減少了102億元,同比下降16.67%;人身險收入2177億元,相比去年2月份的2526億元,減少了349億元,同比下降13.82%。疫情對保險業產生了不小的衝擊,2月份保費收入同比下滑兩位數就是證明。然而,也有業內人士更不看好保險業3月份數據。
  • 健康險前三季度保費收入6666億元 增速遠超壽險與萬能險
    此外,新老重疾定義的切換也有望為健康險業務帶來一波市場熱度。 健康險大賣 前三季度保費6666億元 近兩年來,在監管層持續鼓勵以及險企大力推動下,健康險保費收入快速增長。2017年,健康險保費收入4389.46億元,同比增長8.58%;2018年保費收入5448.13億元,同比增長24.12%;2019年保費收入7066億元,同比增速升至29.7%。今年前三季度,雖受疫情影響,但健康險收入依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前三季度保費收入達6666億元,同比增長17.4%。
  • 前11月保費收入增速趨緩,車險同比負增超一成
    近期,銀保監會披露了1-11月保險業經營數據。數據顯示,前11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2180億元,同比增長6.46%,增速趨緩。其中,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0938億元,同比增長3.89%;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1242億元,同比增長7.39%。
  • 健康險發力 上市險企保費復甦
    截至7月15日,中國人壽(港股02628)、中國平安(港股02318)、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港股02601)、新華保險(港股01336)5家A股上市險企上半年保費悉數出爐。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上半年五大險企合計攬收保費1.5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3萬億元增長6.56%。
  • 上市險企半年保費「掃描」:壽險「兩升三降」 健康險高歌猛進
    來源:保險秘聞作者:陳婷婷 周菡怡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居民生產生活中短期內遭抑制的保險需求得到釋放,保險業負債端回暖跡象明顯。截至7月15日,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五家A股上市險企上半年保費悉數出爐。
  • 保險業「新軍」崛起保費增速超老牌險企
    伴隨著保險業的復甦,市場競爭漸漸展露新格局。今年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財險,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頭部公司保費同比增速均不及中小公司。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中,中小公司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為10759.94億元,同比增長10.52%,增速高於「老七家」6.38個百分點。老七家「即人身險市場排名前七的公司,」包括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和人保壽險。
  • 保險業「新軍」崛起 保費增速超老牌險企
    伴隨著保險業的復甦,市場競爭漸漸展露新格局。今年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財險,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頭部公司保費同比增速均不及中小公司。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中,中小公司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為10759.94億元,同比增長10.52%,增速高於「老七家」6.38個百分點。
  • 美國數百萬人因疫情失去健康保險;保險業應對災害賠款;險資今年...
    保險公司公布半年保費收入 1. 中國平安上半年原保費收入4452億元,同比降0.22% 7月14日,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2020年前6月累計原保費收入4452.44億元,同比降0.22%。
  • 科技驅動逆勢增長,眾安保險(06060)前兩月保費增速55%
    來源:智通財經網新冠肺炎疫情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部分地區或部分行業的企業經營以及整體經濟運行構成一定影響,而從保險行業的角度來看,全球也有不少公司,保費規模大幅下挫,直接回到2年前的水平。眾安保險日前發公告,其於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所獲得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總額約為人民幣25.65億元,同比增長55.2%,繼續大幅領先整個財險市場。持續交出亮眼成績單受疫情影響,今年1-2月,保險渠道線下銷售、代理人線下展業均到衝擊,大部分險企增速明顯緩慢,部分企業甚至還遭遇了負增長。
  • 6大健康險企年報透視:保費增超70% 平安健康淨利4億
    6大健康險企年報透視:保費增超70%,平安健康淨利4億,崑崙健康ROE高達38%  來源:慧保天下  2019年,健康險以同比30%的增速,成為壽險、財險、意外險等大類險種中增長最快的業務類型,同一年,國內6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和諧健康尚未披露年報,除外)合計實現保費收入416.51億元,同比增長近71%,也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專業保險公司類型。
  • 保險業新軍崛起 中小公司保費增速趕超老牌險企
    來源:上海證券報 伴隨著保險業的復甦,市場競爭漸漸展露新格局。今年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財險,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頭部公司保費同比增速均不及中小公司。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中,中小公司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為10759.94億元,同比增長10.52%,高於「老七家」6.38個百分點。「老七家」即人身險市場排名前七的公司,包括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和人保壽險。
  • 保險行業開門紅缺席:疫情下,為什麼投保的人反而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保險業的日子並不好過,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五大上市險企均於近期公布今年1月、2月保費收入,前兩個月保費總收入6719.74億元,同比上漲4.3%,而2月份的保費總收入1435.39億元,環比大幅下降72.8%。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車險持續影響財險保費增速
    截至12月15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悉數披露11月份保費數據,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34.7億元,環比下滑3.5%,同比下滑8.1%。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收入緣何出現環比、同比「雙降」?  11月壽險保費增速下降  從壽險業務來看,5家A股上市險企今年前11個月合計實現壽險業務保費收入14655.9億元,同比增長3.89%(前10個月為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