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險前三季度保費收入6666億元 增速遠超壽險與萬能險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蘇向杲

10月26日晚間,銀保監會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保費數據,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1月份-9月份,健康險保費達66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4%。這一增速不僅遠超行業保費平均增速(7.1%),還大幅超過壽險(4.9%)、萬能險(-17%)及意外險(-1.5%)增速。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拖累,行業保費增速一度放緩。但健康險增速為何能獨領風騷?多家險企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突發疫情引發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推動健康險保費加速回暖;另一方面,去年以來,隨著監管層持續鼓勵「保險姓保」,重疾險、醫療險等保障型保險成為保險公司的主打產品,健康險保費增長加速。

慧擇副總裁宋號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3年-5年,健康險市場將迎來一波需求爆發,並繼續保持相對高速的增長,非標體重疾和更多細分重疾領域的需求也將進一步釋放。此外,新老重疾定義的切換也有望為健康險業務帶來一波市場熱度。

健康險大賣

前三季度保費6666億元

近兩年來,在監管層持續鼓勵以及險企大力推動下,健康險保費收入快速增長。

健康險由重疾險、醫療險、長期護理險和失能險四大險種構成。四個險種承擔了健康診療各個階段的不同功能,互為補充。其中,重疾險近年來已成為人身險公司的主流產品。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健康險保費收入增速逐年上升。2017年,健康險保費收入4389.46億元,同比增長8.58%;2018年保費收入5448.13億元,同比增長24.12%;2019年保費收入7066億元,同比增速升至29.7%。今年前三季度,雖受疫情影響,但健康險收入依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前三季度保費收入達6666億元,同比增長17.4%。

愛心人壽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健康險一直是公司主力險種,今年以來增長態勢明顯。一方面,公司各個渠道積極穩定現有產品結構,應對經濟環境發生的變化,適時對線上及線下業務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公司加速探索特色保障型產品開發,積極推動糖尿病人群專屬的守護神糖管家長期醫療保險、特色重疾險等項目的啟動實施。前三季度,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快速增長,各主力險種保費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公司已提前做好第四季度業務布局,緊扣2020年度發展目標,預計新單保費特別是期交保費將大幅提高。」

從上市險企情況來看,健康險也在今年獨挑大梁,拉動了行業保費收入的快速復甦。《證券日報》記者對上市險企2020年中報數據梳理後發現,中國人壽(港股02628)、新華保險(港股01336)、人保健康的健康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速均超過兩位數,其中人保健康的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5.7%。以目前人身險市場保費份額最高的中國人壽為例,今年上半年,其三大業務中健康險業務增速最為亮眼。具體來看,中國人壽實現壽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6%,健康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8%,意外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7%。在利潤方面,中國人壽健康險業務上半年實現利潤同比大增64%。

上述愛心人壽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當前國內生產生活已基本恢復,除個別地市疫情仍存在小範圍復發外,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結合以往經驗判斷,各家險企將在第四季度不同時點發力,提前布局2021年「開門紅」策略,公司對第四季度健康險保費收入持樂觀態度。

重疾定義修訂

有望推動健康險高增長

在近期新老重疾定義的切換下,以及保險公司對2021年「開門紅」的大力推動,健康險收入有望加速增長。

近年來,銀保監會不斷從制度層面持續推動健康險發展。2019年末,新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正式頒布。新規突出了健康保險的保障屬性,強化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健康保險專業化經營及風險管控等。

近期,《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終審稿)》顯示,重疾新定義相關規範即將進入落地階段。重疾定義新標準與投保人息息相關,將決定未來重疾險產品的保障內容、類型、價格走向,在今後若干年內影響保險市場的發展。對重疾新定義有三個重大變化:一是重疾定義下的病種由25種增加至28種;二是對重疾進行分級,引入輕症概念,輕症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賠付;三是修改相關重疾名稱,讓保險理賠中的重疾概念與醫療實務中的重疾概念更加統一,對相關重疾需要達到的狀態指標更加細化,減少理賠糾紛。宋號盛認為,新老重疾定義的切換,有望為健康險發展帶來一波市場熱度。

從健康險長遠發展空間來看,中國保險保障基金近期發布的《2020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表示,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生物工程和醫療技術的快速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險意識的增強,人均壽命延長已成為全球普遍現象。當個體達到一定年齡後,患病概率會大幅提高,人均壽險延長將加大中期重疾險和醫療險的賠付風險。但2019年我國健康險的深度僅為0.71%,密度僅為504元/人,說明健康險的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大。

群益證券10月20日發布的研報也認為,展望未來,一方面,疫情發生後,居民的保險意識被進一步喚醒。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人均醫療支出的提升,保險已逐漸成為一種剛需產品。另一方面,從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指標來看,國內保險覆蓋率目前仍處較低水平,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較大。

相關焦點

  • 10月28日保險日報:健康險前三季度保費收入6666億元
    10月23日,人社部公布數據顯示,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工作穩步推進,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已有24個省份啟動基金委託投資,合同金額1.1萬億元,到帳9757億元,其中21個省份啟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工作。同為第二支柱養老金,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入市步伐正在加快,多個省份推進了相關投資工作。
  • 壽險保費穩步增長 險企提前布局「開門紅」
    來源:上海證券報近期,五家A股上市險企前三季度保費數據悉數出爐。上證報梳理發現,今年1月至9月,上市險企保費回暖之勢明顯。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約1.94萬億元,同比增長8.8%。
  • 2020年五大險企規模版圖浮現:保費增速回落、健康險或單騎救主
    從具體板塊來看,今年前11個月,五家上市險企中的五家壽險公司和三家產險公司合計保費收入增速均有所下降,兩家健康險公司仍維持高速增長:人保健康和平安健康合計保費收入393.79億元,較去年267.47億元同比增長47.23%。
  • 健康險保費增速高於壽險
    《報告》認為,從增長情況看,專業健康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速高於壽險公司,中小公司高於大型公司。《報告》通過數據分析和書面調研的形式,對商業健康險經營情況、形勢預判、面臨的問題及挑戰進行系統分析,並從政策、監管、行業三個層面提出建議。
  • 五大上市險企前11個月成績單:車險增速「跳水」 健康險一路「開掛」
    以壽險為上市主體的兩家公司保費收入則連續第11個月領跑五大上市險企。中國人壽前11個月原保費收入5862億元,同比增長8.29%;新華保險原保費收入1525.7億元,同比增長17.19%。其中,新華保險前11個月累計攬收保費收入1525.7億元,同比增長17.19%,這也是新華保險連續第11個月累計保費增速領跑全場;中國人壽攬收保費收入5862億元,同比增長8.29%。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人保壽險前11個月保費收入均為負增長。
  • 5上市險企前三季度保費破2萬億,開門紅節奏提前將帶動新一輪行業復甦
    分業務看,前三季度,5壽險公司合計攬收1.32萬億保費,延續增速分化趨勢,新華保險繼續領跑;財險老三家合計攬收0.68萬億保費,平安產險、人保財險車險業務佔比提升,健康險及意外險拉動非車險業務穩定增長。保險股方面,資產端,長端利率企穩回升,投資收益預期提升;負債端,各公司已在積極備戰「開門紅」,「開門紅」高增長的預期有望逐步兌現,催化上市險企行情。
  • 健康險發力 上市險企保費復甦
    5家壽險公司增速分化從收入規模上看,中國平安奪得榜首,上半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452.45億元;中國人壽緊隨其後,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280億元;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350.45億元、2152.75億元、968.79億元。
  • 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增速收窄
    壽險呈「兩升三降」分化態勢從壽險業務來看,五家A股上市險企今年前11個月合計實現壽險保費14655.86億元,同比增長2.97%,較前10個月4.41%的增速呈現收窄態勢。其中,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兩家公司保費同比增長較快,增速分別為8.29%和17.19%。
  • 五上市險企前8個月保費漲6.15%:健康險亮眼 三家壽險下滑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五上市險企前8個月保費漲6.15%:健康險亮眼 三家壽險下滑 近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及新華保險)已披露最新保費收入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五家險企總保費收入約為1.85萬億元,同比上漲6.15%,由此來看,疫情對上市險企的影響已逐漸消退。進入9月份,上市險企2021年開門紅也開始進入備戰階段,有研報觀點認為,明年險企開門紅有望實現高增長。
  • A股5大險企2019年原保費收入2.4萬億 同比增長9.35%
    從收入規模來看,五家A股險企今年前三季度原保費收入排名依次為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依舊延續2019年第三季度的保費收入排名順序。  五家A股上市險企2019年原保費收入增速情況表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單位:億元  從保費收入增幅來看,2019年三季度末增速位於第四的新華保險躍居第一,領跑五大險企,2019年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96%
  • 上市險企半年保費「掃描」:壽險「兩升三降」 健康險高歌猛進
    01五家壽險公司增速分化從收入規模上看,中國平安奪得榜首,上半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452.45億元,中國人壽緊隨其後,實現原保費收入4280.00億元;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上半年原保費收入分別為3350.45億元、2152.75
  • 五大上市險企2019保費出爐:狂攬2.4萬億,健康險非車險增速喜人
    從險種方面看,健康險以及財產險中的非車險均實現快速增長。此外,據中銀國際預計,2020年行業保費增長的天平偏向於上市險企,看好總保費穩健增長。01壽險保費佔6成 新單保費承壓五大A股上市險企2019年合計攬收保費2.4萬億元,其中五家壽險公司業務收入約佔整體保費收入的62%。
  • 保險業「新軍」崛起保費增速超老牌險企
    今年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財險,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頭部公司保費同比增速均不及中小公司。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中,中小公司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為10759.94億元,同比增長10.52%,增速高於「老七家」6.38個百分點。
  • 保險業「新軍」崛起 保費增速超老牌險企
    今年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財險,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頭部公司保費同比增速均不及中小公司。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中,中小公司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為10759.94億元,同比增長10.52%,增速高於「老七家」6.38個百分點。
  • 疫情之下,前兩個月保險業保費收入出爐!健康險逆勢上漲
    數據顯示,1-2月健康險保費收入逆勢上漲,實現保費收入1542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22.09%。其中財產險公司健康險保費收入303億元,同比增長47.09%;人身險公司健康險保費收入1239億元,同比增長17.22%。
  • 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增速收窄「開門紅」戰略調整及車險綜改為主因
    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披露了今年前11個月保費收入情況。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270.46 億元,同比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增速有所收窄。11月單月,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保費1334.70億元,環比下降3.45% ,同比下降8.07%。
  • 健康險保費增速逐年上升 未來3至5年將迎來黃金髮展時期
    銀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人身險公司健康險保費收入4488億元,同比增長16.2%,增速不僅大幅超過保險行業規模保費增速,也超過壽險、意外險、投連險等幾大險種,更是遠超萬能險。未來3至5年,健康險市場將迎來一波需求爆發,繼續保持相對高速的增長,非標體重疾和更多細分重疾領域的需求也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 健康險保費增長提速 個性化產品日益豐富
    新華社上海11月19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黃蕾)受疫情影響及政策的持續刺激,今年以來商業健康險逆勢爆發。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健康險原保費收入為6666億元,同比增速17.42%。這一增速不僅位居所有大類險種保費增速之首,而且比整個保險行業前三季度保費增速高出10個百分點。健康險業務保費增長提速,結構也在優化。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獲悉,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期開展的一次行業內部調研顯示,今年以來,健康險業務在市場集中度、險種及渠道增長結構方面均有所改善。
  • 保險業新軍崛起 中小公司保費增速趕超老牌險企
    今年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財險,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頭部公司保費同比增速均不及中小公司。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中,中小公司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為10759.94億元,同比增長10.52%,高於「老七家」6.38個百分點。
  • 五大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略增4.3%分析師預計12月保費收入繼續承壓
    從上市壽險來看,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兩家保費實現同比增長,平安人壽實現保費收入4338.32億元,同比下降3.78%;太保壽險實現保費收入2026億元,同比下降1.94%;人保壽險實現保費收入903.84億元,同比下降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