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影融合助力創作 國產科幻電影如何打造下一個爆款?

2020-12-14 杭州網

「硬氣!硬核!」「敬畏而感動」……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後即引發觀影熱潮,叫好又叫座。近日,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協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辦公室揭牌,加上今年8月發布的「科幻十條」,一系列舉措,引發行業廣泛熱議和新期待:未來,國產科幻電影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在科影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打造出下一個爆款?

科影融合 新政策帶來新機遇

根據大會最新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總計達71.405億元,是2018年的2.12倍。尤其是《流浪地球》,憑藉超過46億元的票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現象級」作品。

「《流浪地球》上映後,掀起了一股期待中國科幻越來越好的熱潮,並引發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說法,可謂是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陳旭光在接受人民網文娛部記者採訪時表示。

優秀國產科幻電影使得大眾對科幻的關注度高漲,今年8月,國家電影局與中國科協共同發布《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包括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十條政策措施,簡稱「科幻十條」,從政策層面為科幻電影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而新成立的中國科協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辦公室,則是由12個部委組成聯繫機制,加強對科幻電影創作的科學把關,促進科學技術與影視創作的深度融合。

「辦公室的成立,有力推動了『科幻十條』的落地實施,在科技界和影視界間搭建起了一個橋梁。」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部長白希表示。

電影導演郭帆提出,影視界和科學界的融合,需要更多的交流機會,需要影視工作者提高科學素養,也需要科學家對影視創作多一份人文關懷。

「科影融合,科學是服務於故事的,用科學真實性幫影視創作者把故事講的更可信,讓他們得以站在更高的層次、更前沿的科學上展開想像和藝術創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說。

創作升級 好故事需要創意人才

好的電影作品離不開好故事。近年來,中國科幻小說佳作迭出,不斷斬獲國際國內各種大獎。「科幻十條」也提出,要加大對科幻電影劇本的培育力度,促進科幻文學、動漫、遊戲等資源轉化,豐富科幻電影內容創新源頭。

對於創作,郭帆曾表示,文化內核是中國電影的靈魂,只有中國故事才能回答「中國科幻是什麼」。

「科幻電影既要在視聽效果上達到一個高度,更要在故事創意、人物塑造等方面打動人心。比如,《流浪地球》從外觀上看是科幻太空片,但內核還是中國思維、中國故事、中國情懷。深度挖掘中國優秀文化,對於創作來說尤為重要。」陳旭光表示。

此外,在陳旭光看來,「科幻十條」中提出的加強人才培養,也是關鍵一環。「科幻電影是代表工業發展高度的電影形態,但並不是說只要工業技術水平高了,就肯定能做出好的科幻電影。有了創意編劇人才,才能創作出好故事,再通過技術來轉化故事,才能形成震撼視聽、震撼心靈的影像。」陳旭光說。


除了《流浪地球》這樣的「硬核」科幻電影,《瘋狂的外星人》《被光抓走的人》等「軟科幻」風格電影也收穫了不少關注度,備受期待的《流浪地球2》也進入了籌備期。

「我們的科幻電影數量和質量都還不夠,還要繼續加強。除了有科幻電影大片作為領頭羊,發揮『頭部』效應,也應該有一些中小型的科幻電影,可以與喜劇、愛情等題材相結合,形成『大魚帶小魚』的生態格局,我覺得非常重要。」陳旭光說。

科幻作家劉慈欣曾表示,中國科幻電影縮短與好萊塢的差距,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完善的工業體系,然後成規模地生產出大量的科幻作品。

「國家發展為科幻電影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科技的發展、電影產業的升級、綜合國力的增強,將會有更多更好的科幻電影與觀眾見面。」劉慈欣說。


相關焦點

  • 深圳科影周孵化!深圳本土科幻影片《深空》試映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 蘇兵11月27日晚,第二屆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獲獎作品《深空》應邀參加「第六屆晨星杯中國科幻原創大賽」頒獎典禮,並舉行試映會。值得一提的是,《深空》是深圳本土科幻影片,也是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孵化的科幻影視作品。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上,《深空》獲得「晨星亞太科幻電影工業大賽最具期待科幻電影獎」,之後得到投資人的關注,並很快獲得深圳本地科幻新銳公司——經緯影業的早期創作投資,後引進上市公司唐德影視的投資。
  • 第六屆晨星杯科幻文學獎深圳頒發 科幻電影《深空》試映
    奪得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的作者紅糖橙子表示,「拿到晨星獎對我而言非常重要,這意味著專業讀者的肯定,讓我能繼續努力進行創作。」 國內科幻泰鬥、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督導王晉康認為目前科幻市場存在的問題是市場轉化較為困難,作者可以上升的通道太窄。在這種環境下,晨星獎可貴之處在於以公益的做法挖掘更多作者,讓他們在創作這條路上堅持走下去。
  • 中國科幻大會:促進科幻事業繁榮發展 —新聞—科學網
    打造科幻產業發展高地 《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表明,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科幻遊戲產業、科幻周邊市場開發以及中國電影產業在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 「科幻作為一種產業形式,市場狀況是多種因素決定的。
  • 深圳科幻電影《深空》亮相「第六屆晨星杯中國科幻原創大賽」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2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實習生 陳婉瑩 李秀青)第二屆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的「晨星亞太科幻電影工業大賽」版塊評出的「最具期待科幻電影獎」作品《深空》亮相「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後,被邀參加11月27日的「第六屆晨星杯中國科幻原創大賽」頒獎典禮。
  • 海內外科幻「大咖」會聚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展開研討
    原標題:海內外科幻「大咖」會聚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展開研討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6日晚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收官,郝景芳等海內外科幻「大咖」圍繞科幻、電影、
  • 榮譽之夜,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圓滿收官
    如何發現青年電影人在科幻電影創作上的新氣象、新方向?如何用中國科幻積極表達對時代的思考?如何以國際視野、跨界思維、科幻探索中國電影的表達空間?12月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空間站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舉辦,藉助科幻探索電影、科學以及人類命運的未來。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圓滿收官
    央廣網南京12月7日消息(記者景明 通訊員孫星星 李澤睿)如何發現青年電影人在科幻電影創作上的新氣象、新方向?如何用中國科幻積極表達對時代的思考?如何以國際視野、跨界思維、科幻探索中國電影的表達空間?
  • 搭建「科幻谷」,打造科幻電影之都
    以牛首山為基地,搭建國際化「科幻谷」  近年來,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幻電影和科幻產業發展,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加快產業集聚引領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電影產業發展道路。去年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的舉辦,迅速搶佔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歷史性機遇,讓南京成為中國以科幻電影為核心、全面發展科幻、影視、科技跨界融合產業的科幻電影之都。
  • CNCC中國計算機大會科學與影視融合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此次論壇主席是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王元卓,論壇邀請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影融合專委會,北京電影學院,百度,騰訊等機構的眾多專家學者到場共同研討,並在百度、騰訊、愛奇藝、快手、嗶哩嗶哩等多家主流視頻平臺同步進行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2萬人。
  •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收官
    據了解,本屆電影周活動共分為科幻短片競賽與徵集、中外科幻電影展映、論壇與大師班、科幻電影創投會、賽博星球跑、榮譽空間站六大板塊,共計18場活動。此外,54名科幻電影創作者在12月1到2日的48小時內,完成了8部科幻短片,共同登陸榮譽空間站。
  • 榮譽之夜 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圓滿收官—新聞—科學網
    如何發現青年電影人在科幻電影創作上的新氣象、新方向?如何用中國科幻積極表達對時代的思考?如何以國際視野、跨界思維、科幻探索中國電影的表達空間?
  • 2020中國科幻大會精彩內容看點曝光
    7大專題論壇  科影融合與中國科幻電影未來發展研討會  組織有關各界專家就「科幻十條」和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進行深入的研討,推動對科影融合事業、中國科幻電影產業持續深入調研及實踐探索,研究將文件精神落實為服務和推動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實質性舉措。
  • 國家電影局發布「科幻十條」 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 《三體》之後,下一部科幻爆款會出現在網絡文學中?
    《流浪地球》的加長版預計年底前上映……科幻題材頻頻「出圈」,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有效撬動了本土原創科幻文學土壤的活躍指數,人們也期待著下一部爆款的亮相。 「或許,下一個爆款會在中國網絡文學平臺上誕生。」日前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在成都頒獎,作家火中物的科幻作品《千年回溯》獲今年銀河獎「最佳網絡文學獎」,滬上舉辦的網文講壇上,火中物、資深編輯鄭德輝、青年作家吳清緣圍談科幻網文中的各種「腦洞」。
  • 「國產科幻熱」如何走更遠?——來自2020中國科幻大會的觀察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題:「國產科幻熱」如何走更遠?——來自2020中國科幻大會的觀察新華社記者張漫子、溫競華、陽娜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658.71億元,同比增長44.3%;國產科幻電影票房比上一年翻一番;科幻數字閱讀市場增長超四成……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公布的一組數字刷新了國產科幻產業的新紀錄。
  • 第二屆中國科幻大會·科幻影視創投會正式啟動
    ,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科幻影視創投會作為中國科幻大會內唯一一個針對科幻電影項目早期扶持的行業活動,在未來將不斷在國家電影局和中國科協的指導下,踐行「科幻十條」。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19年11月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舉辦,這也是國內首次舉辦的國際化科幻、影視和科技跨界活動,也是國內第一個以科幻為主題的電影主題活動平臺。在疫情影響全球電影產業和電影活動的大背景下,藍星球的科幻影片數量以及創投項目質量卻並未出現明顯下滑。
  • 漫威宇宙下一個對手:國產土味怪獸電影宇宙
    在類似《山海戰記之狂獸逆襲》《大神猴之降妖篇》中,怪獸元素與中國神話、古典文化、國民IP相結合,在謝苗等網絡電影流量明星的帶領下,融入喜劇、探案、合家歡等元素,形成了一個不同於好萊塢式怪獸電影的、獨特的國產奇幻怪獸電影類型。在成本不濟的情況下,叫《蒼龍覺醒》的通常整部片看不到一條蒼龍。
  • 2020或迎遊戲「科幻」熱,《第一序列》等網文IP誰是下一個爆款?
    從《鬥羅大陸》、《龍族幻想》再到《雪鷹領主》,今年網文IP改編遊戲可謂爆款頻現。結合近兩年IP運營的發展,在頭部IP平臺及相關大廠協同下,網文IP的運作模式呈現較大變化。從早期的粗獷式開發到今天實現精細化運營,令更多優質IP的價值得以真正發揮。其中最突出的代表莫過於閱文集團旗下頭部網文IP《鬥羅大陸》。
  • 近年來國產喜劇電影的創作路徑分析
    國產喜劇電影在類型上逐漸形成了一種雜糅式的泛類型、亞類型的創作路徑,在敘事上,不少喜劇電影開始注重對現實世界的關照與描摹,通過對種種社會圖景與人物心理的鏡像呈現,使作品帶有現實關懷與心靈撫慰的喜劇美學品格,影片擁有趣味消費的同時,兼具文化敘事的深層意蘊。更為重要的是,國產喜劇電影正逐漸品牌化,有效加強了此類影片審美消費的可持續性,擴大了喜劇電影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