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例題)

2021-01-19 高中物理知識

本號專注高中物理知識,未經許可請不要隨意轉載到各種平臺謝謝各位的支持

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1.電流關係

         串聯電路各處的電流相等

並聯電路的總電流等於 各支路電流 之和。

  2.電壓關係

        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

並聯電路的總電壓與各支路電壓相等

在恆定電流的電路中各出電荷的分布是穩定的,因此,在相等時間內,通過串聯電路各部分的電荷量必須相等,故有串聯電路各處的電流相等。即


在並聯電路中,要保持電路各處電荷量分布穩定不變,相同時間內流過幹路0點的電荷量必須等於各支路1、2、3各點的電荷量之和。因此,串聯電路的總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即

3.電阻關係

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

並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支路電阻的倒數之和


【電路化簡原則】

(1)無電流的支路可以消掉

(2)等電勢的各點如直接連通時可以合併

(3)理想導線可以任意長短

(4)理想電流表可以看作短路,理想電壓表可看作斷路


例題:三個阻值都為12 Ω的電阻,它們任意連接、組合,總電阻可能為   (   )

A.4 Ω           B.24Ω         C.18 Ω                 D.36 Ω

參考答案:ACD


練習:

有什麼問題,後面評論!

【圖文版】使用本號方法說明

請點擊「看」,提醒更多同學」       

相關焦點

  • 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串聯電路(導體依次首尾相接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串聯電路特點:
  • 串聯與並聯電路接線圖_電路串聯和並聯圖解
    一、串聯電路把用電器各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接入電路就組成了串聯電路。
  • 如何識別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導讀: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指的是串並聯電路的電壓、電流和電阻之間的關係,與電路的分析與電路的計算有著緊密的關係,是學好電路的重要性基礎,本文將系統地講解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知識,請看這裡↓↓↓↓本文引用地址:http
  • 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及其識別方法
    串聯電路與並聯電路知識是電學的基礎,串、並聯電路的識別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和中考的考點。
  • 零基礎學電工之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並聯電路  定義:用電器首尾依次連接在電路中。並聯電路是使在構成並聯的電路元件間電流有一條以上的相互獨立通路,為電路組成二種基本的方式之一。  並聯電路的特點  並聯是將二個或二個以上二端電路元件中每個元件的二個端子,分別接到一對公共節點上的連接方式如圖1所示,圖示為n個二端元件的並聯。它們都接到一對公共節點之上,這對節點再分別與電路的其他部分連接。
  • 串聯電路反饋與並聯電路反饋的區別和特點
    串聯反饋與並聯反饋的區別:在於基本放大電路的輸入迴路與反饋網絡的連接方式不同。 判斷方法一: 若反饋信號為電壓量,與輸入電壓求差而獲得淨輸入電壓,則為串聯反饋;若反饋信號電流量,與輸入電流求差獲得淨輸入電流,則為並聯反饋。
  • LC串聯和並聯電路匯總分析
    由圖可知,當輸入信號經過LC串聯電路時,根據電感器和電容器的特性,信號頻率越高電感的阻抗越大,而電容的阻抗則越小,阻抗大則對信號的衰減大,頻率較高的信號通過電感會衰減很大,而直流信號則無法通過電容器。當輸入信弓的頻率等於LC諧振的頻率時,LC串聯電路的阻抗最小。此頻率的信號很容易通過電容器和電感器輸出。此時LC串聯諧振電路起到選頻的作用。
  • 淺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中的電流、電壓的規律與特性
    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與特性   串聯電路特點: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即I=I1=I2=…=In。在串聯電路中只要測出任何一個位置的電流,就知道了其他位置的電流。   並聯電路電流規律:   在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的和,即I=I1+I2+…+In。式中I表示幹路中的電流,I1到In分別表示各支路中的電流。   實驗探究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1. 實驗電路:
  • 電阻串聯與並聯電路計算公式
    在工作中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才是上上策。總之小編是感覺到了理論知識的匱乏,希望從事相關工作的你一起溫故而知新。電阻串聯電路:電路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件順序相連,且連接點沒有分支的連接方式稱為串聯。串聯電阻電路起到分壓的作用,電阻越大分的電壓越大。如圖所示
  • 中考物理實驗總複習: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建議收藏
    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實驗目的】(1)加深對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理解。(2)學會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連接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總結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特點以及串、並聯電路的區別。【實驗器材】兩隻小燈泡(2.5 V和3.8 V各1隻)、三個開關、兩節乾電池(或其他電源)、若干條導線。
  • 解析LED串聯與並聯驅動電路特性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解析LED串聯與並聯驅動電路特性 解析LED串聯與並聯驅動電路特性 發布日期:2020-12-02 15:06:42 新聞歸檔
  • 這些題沒學好,中考物理就危險,連接串聯和並聯電路高頻易錯題
    C.串聯電路中的開關位置不同,控制作用不同D.用一隻開關控制兩盞日光燈,這兩盞燈一定是串聯【考點】HP:電路的三種狀態;HR:實物的電路連接;HT: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辨別.【考點】HT: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辨別.
  • 串聯、並聯電路的電壓、電流和電阻是關鍵,「只需8句」口訣搞定
    串聯、並聯電路的電壓、電流和電阻是關鍵,「只需8句」口訣搞定電路的串聯、並聯是初中物理的常考點,也是必考點。更是我們學習物理電路的基礎,不同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的計算卻別很大,或許簡單點的問題大部分的學生還是可以解決的,但是稍微複雜一點的題目很多學生就無從下手,其實對於複雜的題目我們需要將圖形化繁為簡,方柏霓我們解決。下面是我總結串並聯電路的計算的口訣,學習物理一定要記住了。
  • 實驗探究串、並聯電路中的電壓關係
    (3)實驗結論:①串聯電路兩端的電壓等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UAD__UAB__UCD;(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 = +)②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_____,且都等於電源電壓,即UAB__UCD
  • 並聯電阻電路,家中常用的一種電路
    為什麼在家中以及公共場所需要使用並聯電阻電路?並聯電阻電路的原理是什麼?在其它方面還有什麼用途嗎?這裡小編就為你簡單的介紹一下並聯電阻電路,讓你對於此種電路有一定的了解。對於並聯電阻電路,簡單一點說就是每一條電路都是一個完整的電路。一個完整的電路包含電源,開關,用電器,而並聯電阻電路就是用電器的兩端可以直接接到電源和開關,不受其它用電器的影響。
  • 電路串並聯和電錶所測電路元件的判斷
    做電學題目時,電路的串並聯和電壓表、電流表測量電路的哪個元件的判斷是至關重要,是做對題目的關鍵。下面我們來分析這樣一道題目,很多同學在做時一籌莫展,不知如何是下手。[分析] 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電流表A1、A2均測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表V1測R2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電源的電壓,電壓表V3測R1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兩電流表示數之間的關係,根據歐姆定律可知兩電阻兩端的電壓關係,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三電壓表示數之間的關係.
  • 精解電阻器串聯電路
    無論電路怎樣的千變萬化,也無論電路如何複雜,對電路工作原理的分析和理解是一層層地展開的,展開到最後的電路就是兩種:(1)串聯電路;(2)並聯電路。通俗地講,在電子線路工作原理分析之中,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就相當於框架大樓中的框架部分,是支撐起整棟大樓的基礎。所以,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是各種電路的基礎電路。真正掌握了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之後,能夠靈活運用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基本特性,這時的電路分析就會顯得比較簡單和輕鬆。
  • 電工常用知識,導線的安全載流,電路的串聯和並聯有什麼區別
    電工常用知識 1安全用電常識 2導線的安全載流 3電工基礎知識 4電工學名詞解釋 5怎樣學會看安全用電標誌 6電路的串聯和並聯有什麼區別一、安全用電常識1在二次系統中,交流電壓迴路用黃色,交流電流迴路用綠色,信號和警告迴路用白色。電路的串聯和並聯有什麼區別電路的基本聯接形式只有兩種:(1)串聯電路;(2)並聯電路。
  • 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_線性電阻的串並聯
    本例題中的電路有2個結點,兩結點間有3條支路,用結點法求解更簡單。使用疊加原理時,要把原電路分成幾個分電路,先求出各分電路的電壓或電流,然後求代數和得出原電路的總電壓或總電流。 當1個複雜電路只需求解其中1條支路的電流或電壓時,那麼用等效電源定理就比較方便。一般情況下,任何線性有源二端網絡可以用1個電動勢為E的理想電壓源和內阻Ro串聯的電源來等效代替,該定理就是戴維寧定理;或者等效成電流為I。的理想電流源和等效電阻Ro的並聯組合代替,即諾頓定理。 對圖2電路若只求R4支路電流。用戴維寧定理求解就比較方便。
  • 串聯和並聯電路2:你看過短路不一樣的風景嗎?
    本篇繼續我們的初中物理串聯和並聯電路專題練習,看到一些不錯的題目就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講到哪裡算哪裡,感興趣的繼續吧,難度不大,本文閱讀完畢大約花費5分鐘。下面這一題,考核的是實際的電路實驗操作,有些同學初次接觸電路實驗的時候有點緊張,特別是在老師嚇唬大家短路後果很嚴重的情況下,更是戰戰兢兢。其實大可不必,在初中的物理實驗中,我們的實驗電源幾乎都是乾電池,電壓在1.5V或3V左右,都在非常安全的範圍內,所以特別提醒一句,實驗的時候大膽接線,在實驗中要學會實際分析: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不可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