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保前風險審核、保後監測管理兩大環節,融資性信保業務「兩個...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9月21日,銀保監會發布《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以下簡稱《保前指引》)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後管理操作指引》(以下簡稱《保後指引》),重點對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風險管理和保後監測管理兩大環節建立標準化操作規範。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印發的《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規範經營行為、防範金融交叉性風險、強化風險管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受文件性質、篇幅體例等方面的限制,《辦法》難以對具體內容進行逐一細化,尤其是內控管理方面,難以在保前風險審核、保後監測管理兩大環節,對其操作規則、操作標準作具體要求。因此,擬通過制定「兩個指引」,建立標準化操作規範,降低保險公司承保風險,強化保險公司風險管控基礎。

《保前指引》共六章四十五條,分別在銷售管理、核保管理、承保管理、合作方管理、產品管理、系統和信息管理等方面作了細化要求;《保後指引》共七章三十五條,分別在保後監控、逾期催收、理賠處理、代位追償、投訴處理等方面作了細化要求。

具體來看兩大指引主要內容,一是強化銷售環節透明性。明確銷售環節信息披露的具體內容和操作要求;建立銷售可回溯機制,如線下承保要「雙錄」,線上承保要留存電子銷售記錄等;明確承保告知內容,做好投保風險提示。

二是強化風險審核獨立性。明確核保政策、客戶準入標準、欺詐管理內容;明確抵質押物分類、評估等標準和管理要求;明確係統功能具體內容以及信息安全性要求。

三是強化合作方管理。明確銷售代理機構、數據服務機構、抵質押評估第三方、追償機構等合作方的合作要求和管理要求,防範合作方風險傳遞。

四是建立保後監控指標和標準。將保後監控分為個體監控和整體監控兩大方面,明確個體監控的方式和具體內容,以及保後監控的指標要求;明確風險預警機制的分類、等級、措施等標準,以及保後監測系統功能設置要求等內容。

五是明確追償方式及管理要求。明確催收禁止情形;明確追償機構合作要求和委外追償的管理內容;明確追償款財務確認要求,確保財務報表真實性、準確性。

六是明確理賠投訴流程及標準。明確投訴處理分級管理機制要求,以及投訴處理時限、投訴回訪、投訴覆核、投訴建檔等要求,確保消費者投訴得到有效回應。

對於「兩個指引」,銀保監會認為,其具有高標準、嚴要求的特點,能夠引導保險公司對標行業領先、提升管控能力、防範化解風險,對融資性信保業務規範化經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一個《辦法》兩個指引」的先後出臺,有助於實現「行業發展有標準,實施監管有抓手」的目的,有助於進一步促進融資性信保業務持續健康發展。(藍鯨保險 雷賽蘭 leisailan@lanjinger.com)

相關焦點

  • 融資性信保業務監管再加碼:保前保後雙臨「指引」-工保網
    下簡稱「融資性信保業務」),對其保前風險管理和保後監測管理兩大內控管理環節建立標準化操作規範。」基礎上,銀保監會出臺「兩個指引」,以期實現覆蓋保前、保中、保後的全流程管理。 1 保前風險管理:嚴堵風險審核漏洞 針對融資性信保業務中產品銷售不規範、保險公司獨立風控能力不足、合作方管理缺失等問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下簡稱「保前指引」)分別在銷售管理、核保管理、合作方管理、產品管理、系統和信息管理這六個方面作了細化要求。
  •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融資性信保業務 保前管理和保後管理...
    各財產保險公司:為進一步提升財產保險公司經營融資性信保業務的風險管控水平,銀保監會制定了《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後管理操作指引》,現予印發。請各公司按照指引內容,抓緊完善制度,強化內部管控,切實防範風險。
  • 融資性信保如何從「燙手山芋」回到「香餑餑」?銀保監會「出謀劃策...
    9月21日,為進一步強化融資性信用保險和融資性保證保險業務(以下簡稱「融資性信保業務」)操作規範,夯實保險公司經營基礎,銀保監會印發了《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後管理操作指引》(以下簡稱「兩個指引
  • 眾安發布融資性信保行業報告,頭部機構風控優勢凸顯
    1月7日,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度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行業分析報告》(以下簡稱《行業報告》)。報告稱在經濟復甦、金融監管政策密集落地背景下,融資性信保行業正健康穩步地邁向高質量發展。
  • 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融資性信保行業報告,行業邁向高質量、健康...
    1月7日,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度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行業分析報告》(以下簡稱《行業報告》)。報告稱在經濟復甦、金融監管政策密集落地背景下,融資性信保行業正健康穩步地邁向高質量發展。2020年是融資性信保發展的關鍵之年,受到外部經濟局勢及疫情常態化的雙重影響,信保業務階段性承壓,行業存量風險逐步出清,市場份額向頭部聚集。
  • 險企信保危機餘波未了 前10月承保虧損超110億元
    6月份,銀保監會在向財險公司下發的《監管提示函》也提到,根據非現場監管監測數據,今年1-4月,一些獨立風控能力不強的公司,融資性信保業務大幅增長,個別公司增幅甚至超過200%,缺少風險認識、忽視風險管控、重規模輕風險等問題突出。
  • ...會發布《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承保業務利率不得...
    本辦法所稱合作機構,是指在營銷獲客、風險審核、催收追償等信保業務經營過程中的相關環節,與保險公司開展合作的機構。第二條 保險公司經營信保業務,應當堅持依法合規、小額分散、風險可控的經營原則。(三)建立覆蓋保前風險審核、保後監測管理的業務作業系統;具備對履約義務人獨立審核的風險管控系統,且需接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通過網際網路承保個人融資性信保業務,由總公司集中核保、集中管控,且與具有合法放貸資質的金融機構的業務系統進行數據對接。
  • 中國人保公布前五月保費 人保壽險同比降6.2% 信保業務規模猛降53.2%
    但經歷了2017年-2019年的突飛猛進後,人保財險的信用保證險業務在2020年慢下了腳步,前五個月內,信用保證險業務保費收入為37.2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4.6%。同時出現下滑的還有企業財產險以及貨運險,保費收入分別同比下滑0.7%、8.1%。
  • 銀保監會提出穩妥化解信保存量風險!業內呼籲對財險業實施分類監管
    與此同時,業內呼籲對不同財險公司融資信保業務實施差異化監管政策,然融資性信保業務承保槓桿高、賠付率可能超過定價預期,經營需要的承保和保後管理技術與其他保險有較大差異,監管對此類業務實施分類難度、成本皆較高。
  • 華安財險信保業務被騙400萬,兩人共計被判三年半
    近兩年,隨著社會信用風險上行,信保業務經營環境惡化,從原來的香餑餑變成了燙手山芋。銀保監會於2020年5月出臺《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強化對融資性信保業務管理,也數次出手要求險企排查業務風險,壓縮存量業務風險敝口,提高自身風險管控能力。
  • 獨家| 再保業務管理規定擬修訂 明確直保公司開展再保分入業務門檻
    上海證券報記者獨家獲悉,為加強再保險業務監管,促進再保險市場持續健康發展,銀保監會結合日常監管工作和市場調研情況,對《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下稱《管理規定》)進行了修訂。目前,《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修改稿)》(下稱修改稿)正在業內徵求意見。  再保險,顧名思義是指「保險的保險」,是保險人將其承擔的保險業務,部分轉移給其他保險人的經營行為。
  • 信美相互攜手正大天晴及智保科技等推出「福氣保慢B肝福利管理...
    同時,「福氣保慢B肝福利管理計劃」的用藥福利及保障的設置則與用戶用藥、檢查等自我管理行為密切相關,形成了一套獨特業務模式。該模式旨在打通藥企、藥店、保險三方,為B肝慢病人群提供一體化健康服務。購買後用戶還將獲得健康體檢、報告解讀、專家門診預約、就醫全程陪同、專家直播及在線健康課程等多項增值服務。 談及為何升級,智保科技項目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是給患者提供一個更高額的保障;另一方面,希望通過更多的增值服務鼓勵患者長期堅持用藥,進而對患者進行一個系統的健康管理,幫助患者健康生活。
  • 問險|齊魯保,保還是不保?
    惠民保險遍地開花「齊魯保」出現的背後,是惠民保險突然崛起的大環境。數十家主流保險公司、各路健康管理平臺、網際網路流量巨頭,再加上不甘人後的地方政府,集體打造了一個個現象級的爆款,惠民保險迅速成為本年度最火熱的險種,四處出擊、遍地開花。
  • 陷信保風波,成罰單大戶,人保財險焦頭爛額的半年
    這已不是人保財險首次因信保業務引發爭議。今年3月底,中國人保披露2019年年報顯示,人保財險2019年保費收入增速最快的險種——信用保證保險同比大增96.7%。但同時,該險種的綜合成本率也高達121.7%,承保利潤虧損28.84億元,疊加意外險、企財險等同步虧損,使得在當家險種車險盈利80億元以上的背景下,人保財險總體承保利潤縮窄至40億元左右。
  • 銀保監會:通過調整業務類型 擴大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業務領域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5月19日消息,為進一步加強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以下簡稱「信保業務」)監管,規範經營行為,防範化解風險,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信保業務持續健康發展。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共五章三十五條,主要修訂內容有三大方面:一是進一步明確融資性信保業務的經營要求。如,提出對接央行徵信系統等經營資質要求;進一步壓縮整體和單個履約義務人的承保限額;明確核心業務不得外包等獨立風控要求;明確每季度開展壓力測試等流動性管理要求。二是進一步強化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
  • 省農擔公司召開保後管理總結會
    楊定華指出,從7月份起進行的大規模保後檢查管理,是公司對在保項目開展的一次健康體檢;專題召開保後管理現場工作會議,體現了公司對於做好保後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楊定華強調,開展保後管理檢查,具有重要的防範風險現實意義和極強的應對擔保行業「五年風險周期率」長遠作用。
  • 銀保監會:針對銷售不規範問題 提出承保可回溯等要求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5月19日消息,為進一步加強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以下簡稱「信保業務」)監管,規範經營行為,防範化解風險,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信保業務持續健康發展。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共五章三十五條,主要修訂內容有三大方面:一是進一步明確融資性信保業務的經營要求。如,提出對接央行徵信系統等經營資質要求;進一步壓縮整體和單個履約義務人的承保限額;明確核心業務不得外包等獨立風控要求;明確每季度開展壓力測試等流動性管理要求。二是進一步強化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