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36平,空置房卻遍地都是,房產稅真的會有效嗎?富人笑了

2020-12-21 聚富財經

針對現階段中國的樓市,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承認「房產過剩」這個事實。暫且不說統計的數據,單單是看每個小區每天晚上的亮燈率也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很大一部分樓棟的房子都沒有住滿,甚至有的樓盤已經賣了幾年,無論其公布的銷售數據是怎樣的,一到晚上小區裡卻長期都是漆黑一片。這就是房產過剩帶給人們最直觀的感受。

要是拿出數據來看的話,房產過剩這個問題會更為明顯。此前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現階段中國的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了36平米,人均住房水平佔據世界第五名。

相比之下,很多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均住房面積都與中國不相上下,甚至還遠不及中國。像是美國為67平方米,英國35.4平方米,法國35.2平方米,德國39.4平方米,義大利43平方米,荷蘭40.82平方米,日本19.6平方米。要知道,中國的人均GDP排名在70位左右。

這樣算下來的話,中國人的住房倒是最寬敞的,畢竟人均收入沒有發達國家那麼多,而住房水平倒是趕上了。

但是反觀現實,我國還有很多人還沒有買房,包括很多家庭也是一家幾口人住在一間不到100平米的房子裡。這人均36平米的數據似乎逐漸與現實不符了。

當然,這個數據並不假,只不過是因為很多房子一直空置著,這些房子有的是在開發商的手裡,也有的在炒房客的手裡。所以很多房子長期沒有人住,以存量房的形勢存在著。這就是房產過剩在數據方面的表現。

顯然,這種房產長期空置無人居住的情況是一種典型的資源浪費,況且房價還長期居高不下,開發商和炒房客也不願意「鬆口」,這很難實現存量房的「去庫存」。因此,如何緩解房產過剩已經成為了中國樓市中的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至此,房產稅成為了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這是一種針對房產持有而徵收的稅,樓市中流傳的普遍說法就是會對持有房產的人徵收房產稅,手裡的房子越多稅額就越大。

在很多人看來,這十分針對房產過剩問題。只不過有關房產稅的消息,官方的回應很少,包括什麼時候開始徵收?如何徵收?這些都沒有明確提出。

也就是在去年,有消息傳出,全國不動產登記系統已經完成聯網測試,這就是對房產稅徵收的一個重要鋪墊。在那之後,有關房產稅的消息就又斷了。

當然,既然樓市中傳出了這個說法,也不會是空穴來風,房產稅終究還是會出臺的,這只是時間問題,至於徵收的方式,很多權威專家也曾作出過猜想,大體的方向也是針對多套房的持有者,會注重人性化和差異化,這樣的話才能準備面向房產過剩這個「毒瘤」。

只不過,等到房產稅出臺了,對於房產過剩問題真的能有效嗎?

雖然現在沒有明確房產稅徵收的標準,但是根據現有的信息,可以做出一個推斷。

首先,房產稅針存量房的流通是肯定會有效果的,因為這些年樓市中很大一部分炒房客都不是直接拿錢炒的,而是用貸款。

而現在房地產市場整體上都在趨於冷淡,炒房客在賣房上的壓力已經越來越大,一旦房產稅出臺,他們持有多套房產的話就會面臨很大持房成本。要是房子在手裡長時間賣不出去,還得不斷向外掏錢,炒房客唯一會做的事情就是把房子給賣出去。

事實上,從去年「房住不炒」政策實施之後,我國很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掛售量就一直在增加,一方面是因為限購、限購、二套房貸款新政等政策抬高了炒房的門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房產稅對於炒房客有「威懾」,所以他們才會急著把房子賣出去。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中的二手房供給會不斷增加,很大一部分存量房將會流入市場。當然,伴隨著供給增加的,還有房價的持續降低,這會逐漸刺激購房者的需求釋放,接下來就是炒房客手裡的房子逐漸流向剛需了,這也是存量房最應該流通的方向。

只不過,對於富人而言,房產稅的效果可就要另行判斷了。

在這些年做房產投資的人中,貸款炒房的只是一部分,其實還有很多炒房的是有錢人,包括企業、甚至是上市公司。對於這些人而言,房產稅可能會變成所謂的「炒房成本」,而他們手裡往往會把控著很多地段好的房源,這些房子增值空間大,投資價值要高得多。

這也就意味著,在這些有錢人面對房產稅的時候,可能並不會急著把房子賣出去,而是會承擔下來繼續投資,甚至還有可能會把房產稅的成本轉移到接下來出手的價格中。

因此,房產稅對於有錢人來說可能就會是另一種情況了,尤其是對於那些炒房團,在控制成本和轉移投資價值方面一向都有自己的「戰略」,所以他們也很難輕易地放出投資多年的存量房。

當然,這也只是根據現有信息作出的設想,畢竟房產稅到底會以怎樣的形勢徵收還沒有明確,如果在徵收標準上有針對這些有錢人或者是炒房團的相關要求,自然也能起到制約效果。只要能把這些「難啃的骨頭」也解決了,那麼房產稅針對存量房的效用就會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從整體上來看,房產稅對於存量房終歸是有很大效果的,可能對有錢人和炒房團的效用相對較小,但依舊可以加速存量房在房地產市場中的流通,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空置房超1億套,早已供過於求,房產稅何時出臺?專家給出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銷售總額和銷售面積計算,自7月份起全國平均房價已經連續5個月破萬,10月份最高是10539元/平。那為啥房價會不斷上漲呢?有人說是因為房子過少,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影響價格的最核心因素是供需。現階段絕大多數城市房價仍然在繼續上漲,肯定是因為房子供不應求。
  • 房產稅是遏制炒房的最佳辦法嗎 房產稅會對房價有影響嗎?
    因此,真正最有效的調控樓市泡沫的方式,是讓投資(投機)房子無法產生的效益,泡沫才有可能破滅。而顯然單靠限購限貸能夠產生的效果是微小的。事實上,這也就是之前多次調控,房價卻越調越高的最大原因,因為這反而會使人感覺房子稀缺而更要買買買。最近,有關通過房產稅徵收抑制商品房投資的話題再次被提及,甚至傳出了深圳將於明年起開徵房產稅的謠言。
  • 房產稅真的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面積」,多套房者麻煩到了!
    房產稅真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面積」,多套房者「麻煩」了!這幾年,隨著國家對樓市的調控,大家都在關心,房產稅是什麼時候出臺,房產稅作為長效機制,出臺的話對樓市具有重大意義。
  • 房產稅2020年出臺 房產稅人均面積60還80 2020房產稅收費標準
    下面為大家介紹房產稅2020年出臺,房產稅人均面積60還80,2020房產稅收費標準,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吧。一、房產稅2020年出臺房產稅這一概念已經提出有10多年了,但是一直還沒正式出臺,那麼房產稅2020年出臺是真的嗎?
  • 上海房產稅試點繼續執行:已徵十年,人均60平免稅
    2011年1月27日,為進一步完善房產稅制度,合理調節居民收入分配,正確引導住房消費,有效配置房地產資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出臺《上海市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的暫行辦法》的通知(滬府發[2011]3號),決定自2011年1月28日起,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
  • 樓市現尷尬僵局,空置房夠2億人居住?「買不起賣不掉」該咋辦?
    不過前段時間,一則關於「我國目前有高達6540萬套空置房」的消息引起大家的熱議,我國真的有那麼多的空置房嗎?我國到底有多少空置房?假設夫妻兩人每月工資人均2萬,不吃不喝零開銷全部用於還房貸,也就是一個月還4萬元,一年還48萬元,也需要大概十年左右的時間。前提是,每個月能還到4萬元。一線買房難,小城市也是一樣的。買房難,就導致二手房價格高,剛需一族買不起,二手房無人問津,當初囤房的炒房客,想要出手自己的房子就比較困難了。買不起、賣不掉,這就導致了房子的空置。
  • 「窮人無房住,富人多套房」,空置房超6500萬套?央媒現身闢謠
    近日,一則關於我國空置房超6500萬套的消息傳遍朋友圈,超6500萬套房,意味著可供我國2億人居住。消息一起便紛紛引起了眾人的討論,不過真有其事嗎?對此,央媒現身闢謠了:「我國並沒有全面反映房屋空置率的數據統計。」
  • 房產稅和空置稅哪個更能影響房價?
    文/房產老J房產稅和空置稅因為都沒有實際出臺,所以說就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看作是能夠遏制炒房,扭轉房價的兩大法寶。也有人想要對比兩個稅種到底哪一個更能影響房價。其實房產稅和空置稅對於炒房者都只是一個威懾的作用。想要真正對炒房者造成傷害,或者直接影響房價的走勢並沒有那麼容易。房產稅,現在已經開始研究房地產稅一個綜合性的稅種了。但不論誰怎麼收,最終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總會有變通的途徑來讓持有房產的人轉嫁成本或者合理避稅。
  • 房產稅提上日程,2020年後,投資房產要更關注租售比
    91%,房產稅一旦開徵,幾乎和每個中國人都有直接或至少間接的關係。而對於租房而居的人而言,對於房產稅將是否會影響到房租,自然會更關心。最近,房產稅終於進入了議事日程了,預計2020年之後將開始實施。雖然絕大多數問題早在我多篇文章、甚至至少2本書中詳談過了,這裡依然再先簡單回復一下幾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吧:1、稅率多少?
  • 房產稅很可能會在2020年實施,它會改變樓市的走向嗎?
    自2016年開始就有消息稱房產稅即將推出,事隔4年房價翻了一番也沒有推出,雖然每次強調房價的穩定,但這依然抵擋不了炒房客的存在,先個人後上市公司炒房,而且個個炒房都肥的流油,目前有消息稱正在加快推進房產稅的出臺,按照現在該房產調控的時,房產稅推出的機率在99%!
  • 房產稅要來了?專家提出房產稅「免徵面積」,超過將交稅1.2萬
    房價真的不能跌嗎?真的沒有其它的調控招數來降房價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從國統局數據看,2017年至今,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的房價普遍下跌了10%以上。局部地區更是跌幅高達25%。不僅如此,環京的燕郊、香河、固安、廊坊等地,房價更遭遇了「腰斬下跌」。
  • 房產稅將成未來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一匹黑馬」或取而代之
    房產稅的靴子會落地嗎問題來了,房產稅會成為未來地方政府主要的財政來源嗎?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城市家庭都存在「被房產稅」的必然性,勢必增加廣大城市居民的負擔。在多餘空置房儼然成為家庭負擔的情況下,本來就操作性不強的房產稅,在徵收環節更加舉步維艱。
  • 6500萬套空置房引發熱議!青島空置率究竟有多高?你能想像嗎
    每個國內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空置率,通常認為像北京、上海那樣的大城市的空置率達到20%,而一些三四線中小城市的空置率達到則會達到30-40%,據說鄂爾多斯空置率達到70%
  • 空置房「泛濫」,超6500萬套房無人「接盤」?「四大稅」已在路上
    有人會疑惑:「蓋這麼多的房子,要賣給誰呢?」。是啊,賣給誰呢?事實就是,這麼多的房子,根本沒有相對多的人來「接盤」。據2018年的12月份發布的《2017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中,早就已經向大家透露了我國樓市目前存在的一種現象:「住房空置率太高!」。
  • 房產稅要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面積」,超過規定面積就要交錢!
    面對這種情況,有專家就建議用"猛藥"了,那就是對空置房徵收房產稅。 但如果有了房產稅,炒房客就不能這麼做了。屆時,即便房子不住,也需要繳納一筆錢。不過一直在今天,房產稅仍然處於試點階段,而且效果並不明顯。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徵收房產稅不具備法律基礎,畢竟消費者在買房的時候,已經把所有的稅都交過了。
  • 上海徵收房產稅的標準,退房產稅流程,解讀房產稅為您省一大筆錢
    提起房產稅最熱的話題就是國家為調控房產,有可能會實施的一種政策,但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上海早在2011年1月就有房產稅徵收。在上海有過購房經驗的人基本都知道有房產稅,但是除了專業人士,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在上海達到條件是不用交或者可以退回的,具體就由小編給大家解讀一下。
  • 「房產稅」會來嗎?2020年「房產稅」會實施嗎?專家10字言明
    對此很多人好奇,房產稅這一概念已經提出有10多年了,2020年會有可能迎來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其實每年房產稅這一話題都會被提及,近些年來伴隨著這一概念的升溫,房產稅又重新受到了群眾的關注。關於房產稅究竟該不該收,依舊在廣泛的討論中。表示支持的人認為,房產稅能夠起到調節房價的作用,還可以遏制炒房客的投機行為,增加住房持有成本。
  • 房產稅要來了?專家提出「免徵點」,超出這個數,每年要交萬元!
    還聽人說過,有些富豪因為出差等問題,幾乎是在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房子,就是為了方便。只是在需要的時候住,其他時候都是空著。不僅僅是這樣,還有很多房子是完全空著,都沒有賣出去。根據專家的估計,中國有足夠30億人居住的房子,而我國的人口才14億多,可以看出我國的房子數量真的是綽綽有餘。那就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房子的數量既然這麼多,房價為什麼就不下降呢?其實,關鍵問題就在於住房分布不均。讓我們仔細看看。
  • 房產稅重要信號:財政部一紙文件定音,未來或統統「這樣「徵收
    房產稅有沒有必要出臺實施?一方面,面對高房價不少老百姓已經是買房艱苦,動輒上萬元每平米房價已經跟大家收入嚴重脫節,大家都期待著房產稅甚至空置稅出現;另一方面,作為國家對樓市長效調控機制一個環節,房產稅幾乎每一年都會被提及。
  • 房產稅要來了,多套房的人是選擇賣掉還是繼續出租?
    最近,房產稅要推出的消息不絕於耳,專家的建議是:房產稅徵收應該遵循「低稅率、廣覆蓋」的方法,而部分人群應享受免徵待遇。具體操作辦法是,人均免徵面積在40-60平米最為合適,超出部分就要徵稅,稅率介於0.2%至1.2%之前才較為合適。如果是空置房,也要交房產稅。至於房產稅何時開徵,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