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4時,杭州市召開第二十五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杭州市政府、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衛健委、市人社局及西湖風景名勝區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杭州健康碼「八大應用場景」
守護疫情防控「小門」
首先,杭州市委副秘書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陳健,解讀了《關於加強健康碼在小區和公共領域應用,切實管好「小門」的通知》文件精神。
陳健表示,杭州現在已經進入了「管住疫情防控重點、儘快復工復產、逐步恢復城市正常運轉」的新階段。管住重點,就是守住兩門,管好重點人。守住「大門」,當下就是要管好省際卡口,而守住「小門」,主要是指要守住小區門、家門、企事業單位門、公共場所門、交通工具門等五種門。
他指出,儘管疫情防控總體向好,但防輸入、防擴散還不能放鬆,病毒還沒徹底消除。同時,當前面臨了「三返」人員大量湧入,必須加強精密智控、精準服務。這其中,健康碼應用是重要抓手。對於健康碼應用,要實現以「四服務、兩全面」的工作目標:即服務市民出行、服務市民健康、服務復工復產、服務城市運行,實現全面動員無死角、全面覆蓋無盲區。
據統計,截至2月19日24時,已申領1009.87萬人,使用1368.53萬次。「小門」的管控,具體來看,按照省、市「五色圖」,分八種類型。
1、小區:高、較高風險鄉鎮(街道)的村(社區或小區)人員出入實行「掃碼或亮碼+測溫+出入證」雙向檢查,倡導1戶家庭每天限出1人。中風險的村(社區或小區)對居住在本村(社區或小區)的人員實行進入時「掃碼或亮碼+測溫」單向檢查。低、較低風險鄉鎮(街道)的村(社區或小區)對居住在本村(社區或小區)的人員進入隨機測溫、抽查綠碼或出入證。
2、家門:對重點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按「紅碼14天、黃碼7天」管理要求,做到時間未到不出門。
3、企業、工地:「掃碼+測溫+健康打卡」(打卡主要是指員工每天在健康碼上申報健康情況)。
4、機關事業單位、商貿服務業場所、地鐵、車站、碼頭、醫療衛生機構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掃碼或亮碼+測溫」進入。
5、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掃碼或亮碼乘坐。
6、全市已經開放的公園、廣場、露天運動場和景區、景點、民宿、農家樂,採取「掃碼或亮碼+測溫」,隨機抽查。
7、老人、小孩等其他人員確無健康碼的,憑老年證、出入證等有效證件進入。
8、對外來人員和車輛加強管控,情況特殊確需進入的,實行「掃碼+測溫+登記」。
杭州新增確診病例1人
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可以補休
因隔離不能上班的,
企業按正常勞動支付其工資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劉志勇就疫情防控期間涉及和諧勞動關係建設和當前企業、職工普遍關心的相關政策做了簡要介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春節假期延長假期間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職工,企業應先安排補休,對不能安排補休的,應依法支付加班工資。
2.在疫情防控期間受政府採取的相關防控措施影響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企業不得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用工單位也不得將勞務派遣職工退回勞務派遣單位。
3.在受疫情影響的延遲復工或未返崗期間,對用完各類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勞動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企業可以參照國家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與職工協商。
4.對承擔政府疫情防控保障任務需要緊急加班的企業,例如生產醫用防護服、口罩等的企業,在保障職工身體健康和勞動安全的前提下,企業與工會和職工協商,可適當延長工作時間應對緊急生產任務,依法不受延長工作時間的限制。
5.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減少人員聚集,允許復工的企業可以實施靈活用工措施,與職工協商採取錯時上下班、彈性上下班等方式靈活安排工作時間。
6.對允許復工的企業,要在提供必要的防疫保護和勞動保護措施的基礎上,積極動員職工返崗。對擔心會感染新冠病毒不肯來上班的職工,企業工會要及時宣講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和企業復工的重要性,主動勸導職工及時返崗。對經勸導無效或以其他非正當理由拒絕返崗的,企業可以依法予以處理。
7.對因依法被隔離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企業按正常勞動支付其工資;隔離期結束後,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職工,按醫療期有關規定支付工資。
8.對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應通過協商民主程序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對企業現金流嚴重不足,暫無工資支付能力的企業,要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延期支付,以減輕企業資金周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