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探索瑞典文化,用直播打造知識傳播新場景

2020-12-19 科技路邊社

受疫情影響,宅在家成為許多人的常態,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線上直播、雲看展等關鍵詞搜索熱度不斷上漲。在此背景下,百度也開始積極布局直播領域,以百度App為入口,將信息與知識以直播的形式呈現,更好地滿足用戶的搜索需求。

2月29日,為滿足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接近世界文明的需求,沉澱了超300家海內外博物館數位化內容的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推出直播類科普節目《行走的文明》。目前,《行走的文明》已經開播十期,帶領網友們"雲遊"了西班牙、荷蘭、日本和澳洲等地的博物館。本周,《行走的文明》來到瑞典,探索北歐最大國家的獨特文明。據了解,十期直播節目已累計吸引近600萬網友的關注,每次播出都吸引了眾多網友蹲守觀看。

提到瑞典,不少國內網友就會聯想到宜家家居、H&M,極簡的設計卻彰顯著極度的創新。作為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簡稱GII)中的第三名創新國,瑞典人民許多創新設計引領著世界潮流。不僅如此,瑞典是地跨北極圈的高緯度國家,有15%的國土在北極圈內,冰雪文化也是瑞典文明的標誌之一。

本周《行走的文明》帶屏幕前的網友探訪瑞典的安德斯·佐恩博物館和達拉納,感受瑞典的藝術設計與冰雪文化。

安德斯·佐恩博物館是十分受瑞典當地人認可的著名藝術博物館,是為紀念近代印象派大師,被美術史稱為現代印象派三劍客之一安德斯·佐恩而建立。直播節目中,不僅展現了佐恩的部分作品和佐恩在世界範圍收藏的藝術品,還展現了佐恩與妻子艾瑪的住所,進一步展現了這位藝術家的生活細節。

直播主持人介紹,佐恩十分擅長畫肖像畫,1889年,年僅29歲的他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被授予榮譽軍團勳章,更讓人敬佩的是他曾六次前往美國,為包括克裡夫蘭總統和塔夫脫總統在內的許多社會主要人物畫畫。

在瑞典直播的第二天,直播鏡頭來到瑞典的達拉納,一路瀏覽了瓦薩滑雪博物館、錫利揚湖及達拉木馬。瓦薩洛佩特是世界上最大的越野滑雪比賽,每年共有近10萬名註冊參與者,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922年,是瑞典冰雪文化的代表。瓦薩滑雪博物館不僅記錄著這個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滑雪比賽,還承載著瑞典人民推翻丹麥統治的自由精神。直播過程中,有網友在直播評論區表示,已經連續幾周和家人通過百度直播足不出戶了解海外視野,這種形式可以讓孩子很容易的吸收知識。

《行走的文明》是百度在直播領域的創新嘗試,藉助這種形式將世界文化和歷史數位化、視頻化,讓歷史有別樣的承載方式,也讓人們有更直觀的體驗。

除了知識科普的直播節目《行走的文明》,百度在疫情期間的雲科普直播"戰疫直播間"對疫情相關信息、權威知識的補充,為全民科學抗疫提供了動力。

與此同時,百度還推出"想見你現場"娛樂直播節目,馮提莫、黃雅莉、果味VC、水木年華等多位明星大展才藝,與粉絲線上互動。此外,還有武漢雲賞櫻,好看視頻的雲相聲等,這些直播內容的生產,持續滿足著用戶對信息和知識內容的價值需求。

在疫情期間,用戶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通過直播獲取信息與知識已經成為人們的基本剛需,百度作為人們獲取信息與知識的第一入口,也在內容的品質化、視頻化方向不斷創新探索。通過將核心內容消費場景與直播結合,將信息與知識用更為普適的方式傳遞給用戶,最終更好地滿足用戶對信息與知識的需求。

相關焦點

  • 百度直播打通信息搜索和帶貨閉環 《行走的文明》第二季成文旅產業...
    6月13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打造的直播類科普系列節目——「行走的文明」第二季重磅回歸。本季,在國家文物局和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的支持下,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攜手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帶領用戶與德國行走體驗官吳雨翔通過6期的直播+3期精彩的Vlog視頻,「雲遊」廣西桂林的博物館、靈渠、甑皮巖遺址、梯田、茶園、桂北民居,領略桂林特色的文化遺產、風土人情和美食文化。
  • 45萬人在線圍觀,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用直播帶觀眾海外「雲遊」
    為了提升雲逛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沉澱了近300家海內外博物館數位化內容的百度百科首次啟動直播項目《行走的文明》,將目光投向海外,與眾多官方博物館建立權威合作加碼海外博物館賽道。據悉,《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圍繞全球國家的博物館、藝術展、藝術人物等進行全方位的直播內容呈現。海外博物館在直播技術的加持下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互動體驗式"雲看展"讓更多人看到了歷史文明的活力和數位化展覽的廣闊前景。
  • 行走的文明——探索瑞典的田園野趣
    溫暖的太陽向北回歸,漫漫的冬夜逐漸褪去,北大西洋溫和的季風牽引著我們的腳步,《行走的文明》成功登陸斯堪迪納維亞半島,來到了濃濃北歐風味的瑞典。沒錯,就是那個誕生了諾貝爾、創建了宜家、福利超高、極簡主義審美、常有浪漫極光與美味肉丸的瑞典。
  • 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直播探訪海外博物館 首期文森之家引45萬...
    為了提升雲逛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沉澱了近300家海內外博物館數位化內容的百度百科首次啟動直播項目《行走的文明》,將目光投向海外,與眾多官方博物館建立權威合作加碼海外博物館賽道。據悉,《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圍繞全球國家的博物館、藝術展、藝術人物等進行全方位的直播內容呈現。海外博物館在直播技術的加持下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互動體驗式「雲看展」讓更多人看到了歷史文明的活力和數位化展覽的廣闊前景。
  • 直播還原西班牙文明 百度百科帶80萬網友探訪巴塞隆納蠟像館
    這些關於西班牙文化的冷知識,既不是出自大學的選修課堂,也不是外國文化文獻。3月1日,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第二期節目來到了巴塞隆納蠟像館,中、西兩位專家通過直播講解為網友們勾勒出了真實鮮活的西班牙文化。僅一個小時就吸引了近80萬網友觀看,這個數字是巴塞隆納蠟像館全年總遊客量的四倍。
  •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2.0:破解文博行業困局,助力文旅產業復甦
    為了擺脫文博行業的困局,助力博物館實現產業復甦,同時也著眼於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更好地打造文博品牌文化,百度百科從2月底開始,就開啟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博物館直播活動,涵蓋了包含西班牙、荷蘭、日本、澳洲、瑞典、中國在內的6個國家14個博物館,直播累計已經覆蓋近千萬用戶,百度百科把這個項目命名為《行走的文明》。
  •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2.0全面升級:助力博物館完成數位化蓄能
    為了擺脫文博行業的困局,助力博物館實現產業復甦,同時也著眼於博物館更好地打造文博品牌文化,百度百科從2月底開始,就開啟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博物館直播活動,涵蓋了包含西班牙、荷蘭、日本、澳洲、瑞典、中國在內的6個國家14個博物館,直播累計已經覆蓋近千萬用戶,百度百科把這個項目命名為《行走的文明》。
  • 百度知識視頻化加速 推出"星知計劃2.0"賦能創作者
    為推出更多優質的知識視頻內容,進一步激勵創作者成長,百度知識垂類針對視頻創作者升級推出"星知計劃2.0",全方位、多角度為知識視頻創作者提供流量扶持、現金獎勵、粉絲賦能等八大上榜權益,並全新推出"星知直播榜",打造全網首個權威知識類內容直播榜單,持續激勵創作者生產優質知識直播內容,推動平臺全面視頻化。
  • 打開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 一鍵領取免費海外深度遊
    還是用雲蹦迪來呼喚樓下鄰居的「友好」慰問?打住,能不能不要這麼無聊!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種高段位的免費新玩法,既能體驗海外國家的雙面文化,又能捎帶漲姿勢,返工後有分(zhuang)享(bi)的資本。如果你已經看夠了國內博物館中厚重嚴肅的歷史講解,如果你對於海外文化有那麼一丟丟興趣,那你不妨來看看將於今晚20:00播出的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雙面國家》,感受一下海外文化「不正經」的那一面。當建築藝術遇上恐怖蠟像館 熱情的西班牙人藏著怎樣的小秘密?
  • 千年白酒文化走上「雲端」 打開百度百科博物館了解茅台歷史
    3月16日,首座關於中國酒文化的數字博物館——茅臺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中國千年白酒文化第一次走上「雲端」,開創了酒行業的先河。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將遠在貴州遵義的茅臺鎮搬到了線上,大家足不出戶就能參觀茅酒之源、中國酒文化城、五帝雕塑等近三十個場景。通過航拍、3D全景、VR、AR等富媒體技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用戶真實參觀視角。同時還有語音講解、視頻講解、圖文詞條等,闡述各個場景背後的歷史背景、文化故事,解決了逛博物館「走馬觀花」看不懂的困擾,幫助網友更加透徹地了解中國酒文化。
  • 2100萬詞條背後:百度百科和700萬分享者知識傳播進階之路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數位化信息生產、傳播的便捷化,越來越多人通過網際網路生產和分享知識。各行各業的有趣知識不僅滿足了大家的求知慾,也充滿了十足的趣味性,這給整個網際網路內容產業的發展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類似於晉宏逵這樣的700多萬專業知識分享者聚集到了百度百科平臺。
  • 從承載到開放,百度百科打造知識生態圈
    首先是更全面的要求,人類數千年文明中的知識浩如煙海,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最大的圖書館也無法囊括全人類智慧。再者是更快速的需求,人們更希望一站式獲取有效信息,而不是全網海淘。於是,我們就面臨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知識到底在哪兒?
  • 百度百科日均搜索超4億人次,聯合知識分享者打造權威知識科普平臺
    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重構了知識傳播的渠道,但面對海量真假難辨、缺乏營養的信息,人們對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反而更加渴求。12月8日,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在「百度百科史記2020·微光年度論壇」上透露,截至目前,百度百科覆蓋2100萬詞條,每天滿足4億次知識搜索需求。此外,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聚焦天文、性教育、通識等細分垂類孵化權威專業知識分享者,提供流量扶持、粉絲聚合、個人IP打造、1對1專屬指導等多維度賦能,為知識分享者提供全方位的扶持方案。
  • 聯手中國科協打造20萬科普詞條,百度百科讓知識更權威
    傳統媒體時代,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呈現「中心化」的特徵,專業嚴格的審核流程構築了權威、高質的大眾媒體環境。然而隨著「去中心化」,新型網絡媒體形態突起,信息煙塵化,知識環境「富饒而貧困」,人們暴露於大量無效、低質的信息之中,找到有用的內容越來越難。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旨在創造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臺,滿足各行各業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 百度百科核心用戶齊聚成都 體驗無處不在的百科知識
    另外,百科還邀請了10餘位核心用戶,於5月8日-5月10日齊聚成都,參與9周年線下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百科「讓知識無處不在」的承諾。為期三天的線下活動中,百科核心用戶參觀了武侯祠、杜甫草堂等歷史文化聖地,通過掃描百科二維碼,到詞條中更深刻的了解景區的歷史;同時用戶到達三道堰參與了百科二維碼掛牌儀式,見證歷史與現代科技交融的開啟之旅;另外,百科還到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舉辦校園巡講活動,和來自成都地區的23所高校學子進行現場互動。
  • 百度百科美味我在場 感恩節直播"國廚"烤火雞
    就在今年感恩節期間,百度百科創新直播項目「百科我在場」特別邀請人民大會堂西餐行政總廚徐龍、國家一級協會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等行業專家親臨,直播並點評火雞烤制全過程。詞條直擊火雞烤制現場, 打造透明廚房新概念感恩節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
  • 知識直播助力文博產業全面升級
    眾多網絡平臺也相繼參與其中,新老玩家踴躍布局,坐擁300多家世界知名博物館資源的百度百科孵化出《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第一季觀看人數總計超千萬;快手聯合大英博物館開啟中國直播夜;淘寶直播聯合全國8大知名博物館推出「雲春遊」等等。網友對這一新興觀展模式反響熱烈,直播已成為文博行業數位化發展的新趨勢。
  • 「網際網路+」時代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復興「博物館文化」
    公元前3世紀,託勒密·索託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創建了一座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神廟,從而成就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座博物館,而「博物館」(Museum)一詞,也是從希臘文的繆斯一詞演變而來。  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博物館都在人類知識及文明傳遞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無論是歷史典籍還是自然人文,博物館讓人們更快的認識了這個世界。但到了網際網路時代,曾經博物館「濃縮、高效」的優勢似乎不再存在。
  • 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聯合知識分享者打造權威知識科普平臺
    現場,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聚焦天文、性教育、通識等細分垂類孵化權威專業知識分享者,提供流量扶持、粉絲聚合、個人IP打造、1對1專屬指導等多維度賦能,為知識分享者提供全方位的扶持方案。據秒懂百科運營負責人繆凱雯介紹,在實現內容、認證、粉絲、互動全面互通的同時,百度百科優化產品設計,強化展現知識分享者個人主頁,並通過提供一站式的人物名片,運用百度信息流分發、搜索渠道加權等流量扶持,提升知識分享者個人曝光,助力分享者收穫和積累粉絲,形成個人品牌效應。其中,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顧有容是百度百科的籤約植物學家,「在入駐百度百科之後,我解鎖了植物科普的新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