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打造的直播類科普系列節目——「行走的文明」第二季重磅回歸。本季,在國家文物局和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的支持下,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攜手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帶領用戶與德國行走體驗官吳雨翔通過6期的直播+3期精彩的Vlog視頻,「雲遊」廣西桂林的博物館、靈渠、甑皮巖遺址、梯田、茶園、桂北民居,領略桂林特色的文化遺產、風土人情和美食文化。
《行走的文明》是百度推出的一檔知識類視頻節目,它以旅遊為切入口讓觀眾在互動體驗式的「雲旅遊」中,了解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時,該節目也為用戶打開了面向世界的窗口。在第一季的博物館系列中,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在兩個月內,帶1200萬觀眾雲遊了西班牙、荷蘭、日本、瑞典、雪梨及中國六大國家。節目以雙面國家為內容主題,在文博專家的帶領下走遍了超12家全球頂級文化機構。本季的內容聚焦在廣西桂林,通過德國主播的視角講解中國世界級文化遺產的奧秘,新穎的形式和獨家的內容,將知識以直播的形式傳播。
展現世界級遺產風貌,直播成刷新大眾對桂林認知窗口
此次「行走的文明——入桂·見林」第一集直播,將鏡頭對準桂林的遺產風貌,觀眾在行走體驗者吳雨翔的帶領下,感受經過2300多年形成的農耕奇觀——龍脊梯田,並在直播中一鍵購買當地的桂林大米、桂林油茶、桂花糕等當地特色美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邊看邊買:直播遊桂林、買份伴手禮。
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但除了「山水」這一世界級地標文化外,外界對桂林的世界人文遺產知之甚少。通過這次直播,觀眾真正深入走進桂林,了解「不一樣的桂林」。秦王一統六合的法寶是靈渠?田螺飲食文化在桂林有至少一萬兩千年的歷史?紅瑤民族的由來是什麼?申請過吉尼斯世界記錄的長髮村有著什麼神秘故事?什麼才是正宗的廣西打油茶?以上內容都能在《行走的文明》第二季直播節目中獲得最地道的知識講解。
除了上述精彩的知識內容呈現,「行走的文明」第二季節目還打破了第一季固定場景的直播模式,採用博物館第一現場+人文美景第二現場結合的模式。第一現場由館長級權威專家科普講解桂林當地風格迥異的博物館知識,第二現場則更加實景化,由德國行走體驗官吳雨翔與有著30餘年廣西歷史文化研究經驗的漆招進老師進行演示體驗,將直播真正意義上打造成為知識與生活結合的科普節目。
打通信息搜索和帶貨閉環,百度直播或為旅遊城市雲發展提供新思路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旅遊及文旅行業備受重創。5月以來,雖然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文旅的消費市場也在逐漸回溫,但如何更快地復工復產仍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各平臺對「直播」這一風口的持續拓展實踐,直播不斷被賦予新的社會價值,也吸引了文旅行業人的目光。越來越多的文旅從業者,藉助直播這一創新形式來尋找發展的突破口,「直播雲遊」風景名勝的新形式備受用戶青睞。
百度直播始終以「搜索+知識」為特色,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持續發力,滿足用戶對「系統化泛知識」剛需的同時,提供一站式的購買服務。其實早在不久前「寶藏湖北」和「小度帶你遊邯鄲」等系列直播中,百度就展現了很好的帶貨效應,帶領400多萬用戶雲遊湖北和邯鄲市的同時,也帶火了襄陽高香茶、洪湖蓮藕、荊州魚糕等在內的湖北特色商品。
「寶藏湖北」公益直播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行走的文明第二季再度出發,將「雲旅遊」和「助農帶貨」相結合,進行文旅知識類直播探索,作為能深度觸達用戶的平臺,百度也積極承擔起自身社會責任,得到國家文物局和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的支持。
直播優質內容的創造,離不開豐富的創作者資源、平臺流量保障、場景完善和技術支撐,各大平臺也從這四點入手來優化直播能力。5月13日,百度在萬象大會上宣稱推出「聚能計劃」,將用5億補貼來打造1000位明星主播。百度直播也將繼續積極承擔起自身社會責任,助力旅遊城市或者文旅品牌打造後疫情時期的「專屬城市名片」。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