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樣本|茅洲河之變助新民社區從邊緣村成投資熱土

2020-12-27 瀟湘晨報

「幾年前,那時社區召開轄區內企業座談會,有企業家坦言,社區環境髒亂差,除了租金便宜的優勢外,沒有太多優勢,很難吸引到好企業來投資。」長安鎮新民社區黨工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周樹發說,彼時,新民社區不被外界看好,社區經濟發展也處在較低水平,「不過,隨著茅洲河流域水汙染綜合治理開展後,電鍍等汙染企業搬遷,社區內幾條主要河湧治理達標,茅洲河河岸景觀帶建設完成,社區面貌發生突變,新民價值被激活。」

投6000萬創建特色精品示範村,推出1884畝大型的城市更新項目......今年以來,長安鎮新民社區動作頻頻,成為人們關注熱點區域。

新民社區於1956年建村,社區位於長安鎮南端,面向珠江口。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和環境問題,新民曾被視為長安的邊緣村,社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在強手如雲的長安鎮各社區中「存在感」較低。

近年來,伴隨著新安大橋的開通和治水工程的順利推進,昔日的邊緣村已成投資「新熱土」,各地客商紛至沓來,社區經濟規模不斷壯大,社區面貌也煥然一新。

隨著茅洲河的環境越來越好,吸引企業和人流集聚在此。目前,新民社區環境持續改善,集體物業、私人物業不斷升值,外遷的原住民回來了。與2016年相比,社區戶籍人口增加了20%。

昔日人們避之不及沿河出租房成為了搶手貨,租金不斷增加,居民物業收入不斷增加。

與此同時,新民社區招商引資環境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築巢引鳳」的效果也進一步顯露出來。周樹發透露,已有6-7家預備上市企業主動上門洽談,計劃落戶新民、投資新民。其中,上市企業長江超聲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就落戶新民。

當前,新民社區抓住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東莞濱海灣新區建設機遇和茅洲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的三大機遇,推動產業升級和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成為濱海灣區的「城市後花園」。

今年,新民社區成功納入東莞市特色精品示範村的創建名單。當前,新民社區按照「一帶一路三區三軸」的思路,結合地域特點和產業特色,打造一條茅洲濱河風情帶,建設一條新民精品示範路,以轄區內陸豐湧、人民湧和筷子湧三軸升級改造,形成新民疍家生活區、現代創新產業區、核心智能製造區三大區塊。

「現在社區經濟發展勢頭很好,居民分紅逐年上升,社區治理進步很大,社區管理得有模有樣,我們的小日子過著舒坦。」新民社區居民黃先生感慨道。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茅洲河之變
    2013年8月,本報社會版「民生調查」欄目曾刊發《深圳茅洲河 幾時能變清》一文,報導了深圳最大河流茅洲河及其支流汙染嚴重,影響著流域內300萬人的生活環境。2013年3月廣東省啟動《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2013—2020年)》,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被列入其中。  如今的茅洲河,水清了。
  • 流域水質持續改善,茅洲河1-11月水質達IV類水
    茅洲河長安錦廈段沿岸 記者 陳帆 攝根據11月市水務局水質檢測數據,流域內塘下湧、湧頭湧、錦廈排渠、新湧、三八河、人民湧、新民排渠等河湧11月份水質均值達到V類水。暢通工作機制 下沉一線督導攻堅克難,啃下「硬骨頭」。今年以來,市茅洲河指揮部堅持以完善汙水收集為核心的治水思路,推進全市22項水汙染治理工作任務要點、12項水汙染治理專項工作以及13項重點攻堅任務。
  • 茅洲河黑臭不再 燕羅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地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茅洲河黑臭不再燕 羅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航拍茅洲河和燕羅溼地公園
  • 東莞長安鎮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
    12月10日上午,東莞市長安鎮在茅洲河畔舉行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儀式暨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發布活動,向社會各界發布生態環境提升、交通教育千日攻堅、產城融合示範、科技金融引領等「四大工程」共13個重點項目,進一步落實新發展理念,全面推動長安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為建設「灣區智造之都
  • 白雲這些區域或成投資熱土
    白雲區是廣州市面積最大的中心城區,在接下來的十幾年內,哪些區域會成為投資開發的熱土? 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白雲區分局發布了《廣州市白雲區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大綱(2020-2035年)》決策徵求意見稿(簡稱《大綱》)。
  • 新民小學!您變了……
    龍頭學校為大朗鎮中心小學,成員學校為大朗鎮新民小學。該集團採用託管型模式運作,實行集團總校長負責制,在辦學理念、培養目標、發展願景等方面將兩校的日常管理模式相統一,打造集團文化品牌。大朗自兩年前成立中心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後,集團內的兩所學校有什麼變化呢?新民小學,您變了!
  • 區事|茅洲河碧道示範段:草長平湖白鷺飛
    回顧茅洲河蝶變之路欣賞「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的美景汙染來勢洶洶,茅洲河的幹流和支流無一倖免,河水漸漸變黑,水面油層逐漸變厚,茅洲河成為珠三角地區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2013年,茅洲河啟動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截汙、清淤、活源、固堤。2016年深圳把治水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舉全市之力開展水汙染治理攻堅戰。
  • 深圳茅洲河燕羅溼地公園:昔日「黑臭水溝」,如今「野餐勝地」
    6月15日,在深圳寶安區茅洲河燕羅溼地公園,市民曾麗嬋告訴《工人日報》記者,自從茅洲河治理好後,成了附近居民周末休閒的好去處,她常常約上其他家長,帶著孩子到公園野餐。圖為水上運動中心的運動員們在茅洲河進行訓練。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稱為深圳的「母親河」。過去,這裡曾有船舶穿行、魚蝦成群。
  • 寧陵縣村(社區)「兩委」換屆把試點變樣板
    本報記者 高會鵬 攝48歲的張長青,2008年在蘇州創業成立蘇州職匯集團,年營業額達7000萬元;26歲的李舟帆畢業於河南理工大學,在校期間被評為優秀黨員,現在張弓鎮禾園小學任教……在此次「兩委」換屆中,他們分別當選為寧陵縣柳河鎮堤灣村黨支部書記、張弓鎮小管莊村黨支部委員……村(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寧陵縣轄14個鄉鎮359個行政村5個社區。
  • 湖南出臺16條措施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社區(村)工作人員
    &nbsp&nbsp&nbsp&nbsp社區(村)是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3月8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制定出臺《關於全面落實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社區(村)工作人員各項政策的具體措施》並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抓好貫徹落實,推動各項舉措落地見效。
  • 路井鎮新民社區:五字方針促發展 鄉村振興創新篇
    路井鎮新民社區位於合陽縣路井鎮南3公裡,社區共有2672人,耕地面積8540畝,近年來,新民社區黨總支嚴格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總要求,立足實際,社區幹群凝聚力量,齊心協力謀發展,活用"比、學、趕、幫、超"五字方針,各項工作穩步向前。
  • 為茅洲河碧道光明段建設成果點讚
    《光明科學城空間規劃綱要》明確光明科學城將打造「開放創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綠色智慧之城」,成為競爭力影響力卓越的世界一流科學城。 沿著展廳邊走邊看邊聽,陸明一行進一步了解先進表徵綜合粒子設施、自由電子雷射、材料基因組、特殊環境材料科學與應用研究、合成生物學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等項目規劃建設情況。調研組表示,光明科學城規劃定位清晰,目標明確,建設速度快。
  • 茅洲河碧道沿線367棟建築特色風貌初現
    寶安區「一河四走廊」沿線城市建築風貌提升項目以茅洲河碧道為主線,以沿線路網與現狀空間結構為基礎,對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兩岸城市建築風貌約6.1公裡範圍進行提升,以建築風貌為核心,提升城市環境品質,襯託茅洲河城市濱水景觀。
  • 李希馬興瑞調研茅洲河綜合治理情況
    原標題:深化汙染治理工作鞏固拓展治理成效推動全流域實現秀水長清 南方日報訊 (記者/徐林 通訊員/嶽宗)近日,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前往深圳市,深入茅洲河流域,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河長制要求、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茅洲河綜合治理上新水平進行調研。
  • 葉縣昔日貧困之地今朝投資熱土
    本報訊(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楊沛潔喬培珠)8月18日,記者剛進入葉縣保安鎮楊令莊村,就看到一條新修建的柏油路被刷上了白色道線,蜿蜒在丘陵間。「前段時間才修好的,現在村民出行可方便了。」該村駐村第一書記秦曉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