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傾力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消納難題

2020-10-09 中國能源報

高滲透率新能源還改變了電力系統基礎特性。而通過構建廣泛互聯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升級新能源涉網技術來支撐電網電壓、頻率穩定成為趨勢。構建新能源發電併網接入電力系統的仿真分析平臺。

首航節能敦煌100兆瓦塔式熔鹽光熱項目。國網甘肅電力/供圖

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正由裝機規模高速增長向高比例消納時代邁進,風電、光電也從過去的「微不足道」變為「舉足輕重」。業內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併網必將對電力系統特性帶來顯著影響,而通過構建廣泛互聯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升級新能源涉網技術來支撐電網電壓、頻率穩定成為趨勢。

裝機快速增長

給電力系統帶來挑戰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7.94億千瓦,同比增長9%,佔全部電力裝機的39.5%,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均為世界第一。「目前,新能源已成為主力電源之一。截至2019年6月底,國網經營區新能源累計裝機3.2億千瓦,是2008年的38倍,佔全網總裝機21%,成為全網第二大電源。」國網國調中心原副總工程師裴哲義在9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辦、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承辦的「風光水電力扶貧及生態修復高級研修班(第二期)」上預測,2035年新能源裝機將達13.8億千瓦。根據目前新能源實際運行特性,預計日最大功率波動可達6億千瓦,是目前華東電網最大負荷的2倍,對電網實時平衡能力帶來巨大挑戰。

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遲永寧也曾公開表示,大規模新能源併網給電網運行與控制帶來一系列新的系統問題與挑戰,如系統慣量、頻率調節能力降低,系統電壓調控能力減弱,故障與震蕩特性發生重大變化。

在裴哲義看來,高滲透率新能源還改變了電力系統基礎特性,新能源快速發展帶來電力系統高度電子化,對以交流技術為基礎的電力系統分析理論提出了挑戰。

電力基礎設施

對清潔轉型支撐不足

據了解,新能源發電在時間維度上具有季節性、時段性的波動和隨機特點,在地域上又受限於資源分布不均衡,需要多資源互補、跨地域互補,目前我國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還難以實現多能互補、時空互濟、協調運行要求。而且,我國可再生資源與負荷逆向分布,其中,風能、太陽能資源集中在「三北」地區,水能資源集中在西南地區,用電負荷集中在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地區,佔全國用電量80%以上。這決定了西部北部大量清潔能源需要輸送到東中部消納,對電網輸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電力基礎設施對清潔轉型的支撐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新能源高滲透率電力系統控制技術亟待提高。」裴哲義表示,由於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和隨機性,特別是分布式發電的「弱調度」特點,高滲透率電力系統運行控制難度加大,需要研究多資源、多目標、多約束的協調控制技術。

在調節能力方面的挑戰是,新能源大量替代常規火電,導致電力系統動態調節能力嚴重不足,電壓支撐「空心化」嚴重,存在頻率、電壓崩潰風險。同時,風電的「弱轉動慣量」和光伏的「零轉動慣量」導致電力系統等值轉動慣量大幅降低,電力系統作為旋轉慣量系統,由於抗擾動能力下降,易發生穩定破壞。

此外,現有國家相關標準對常規火電、水電機組一次調頻調壓性能都有明確規定,但對新能源機組一次調頻調壓性能未做要求,因此,風電、光伏電站並不參與系統調頻調壓。

緊抓可再生能源

跨流域跨區域互補特性

可再生能源在時間維度上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時段性,並具有區域內水風光互補、跨流域水電互補、跨區域風光互補特性,因此,通過廣泛互聯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可實現全網發供用多能互補、時空互濟、友好包容。裴哲義認為:「通過資源模擬分析,西北地區相同容量的風電、光伏互補後,日發電出力最大波動範圍減少10-15%。」

解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除多能互補外,提升新能源涉網技術水平是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必要條件。為此,國網近年來持續提升新能源調度技術水平,研發建立風電機組、風電場、光伏發電單元、光伏電站的詳細仿真模型,構建新能源發電併網接入電力系統的仿真分析平臺;研發風電場實時監測系統,實現對風電場資源和運行信息的實時監測;開發風電場綜合監控系統、有功和無功控制系統、綜合自動化系統;研發適用於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及高原山地、溫帶海洋性/大陸性、亞熱帶季風等多種氣候類型的風電功率預測系統。

據悉,國網在「三北」各省(區)已安裝30套新能源AGC(自動發電控制)、AVC(電網自動電壓無功控制)系統,實現新能源通道能力充分利用、發電空間規範分配、無功電壓穩定控制。「國網還組織開發了新能源測算工具。」裴哲義介紹,按季度滾動開展經營區新能源消納測算,確定新能源利用率總體目標、新增裝機布局等,並向國家能源局報告相關情況,得到認可。目前國網正在完善並試點部署水電消納能力計算評估工具,開展水電消納能力和棄水專題分析。

*凡本網註明來源為「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屬於中國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作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追風逐日,國網甘肅電力跑出新能源消納「加速度」
    近年來,甘肅大力發展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電力,在優化西部能源結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為促進新能源消納,國網甘肅電力從加強電網建設、解決電網調峰、以及火電和新能源消納矛盾入手,用創新的思維、改革的辦法、市場的手段,破解難題、積極促進新能源利用,取得了長足發展,成效顯著。
  • ...成就巡禮】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 助力新能源消納再上新臺階
    作者: 張彥琪「十三五」期間,破解甘肅高比例新能源集群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高效消納難題、實施甘肅新能源發展創新戰略成為國網甘肅電科院科技創新中的重中之重。在科技助力甘肅新能源發展徵程中,國網甘肅電科院秉承緊盯難題,埋頭苦幹的作風,堅持「科技+生產」雙驅動模式,一手抓科技、一手抓生產,攻克技術難題,搶佔技術制高點,全力破解甘肅新能源消納困境,助力甘肅新能源健康可持續發展。
  • 電力系統低碳轉型關鍵在於消納高比例新能源_世紀新能源網 Century...
    非化石能源特別是新能源裝機佔比持續提升,是電力碳減排的主要貢獻因素。電力系統低碳轉型的關鍵在於消納高比例新能源遠期來看,低碳電力系統的發展更加有賴於技術創新突破,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因此,應通過設置不同路徑,探討未來電力低碳發展情景。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是實現碳中和願景的必然要求,電力系統低碳轉型的關鍵在於高比例新能源的消納利用。
  • 「清潔能源高比例消納」綜合示範典型項目落戶鹽城大豐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丁一 蘇友根 記者 王菲)日前,全國首個 「清潔能源高比例消納」 綜合示範典型項目、國家電網公司能源網際網路城市重點示範項目——鹽城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示範工程,成功落地大豐。該項目致力打造國網標杆示範,對安全、可靠提升大豐配電網的就地消納能力,助推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全國首個「清潔能源高比例消納」綜合示範典型項目落戶江蘇鹽城大豐
    大豐日報訊 日前,全國首個「清潔能源高比例消納」綜合示範典型項目、國家電網公司能源網際網路城市重點示範項目——江蘇省鹽城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示範工程成功落地大豐區。該項目致力打造國網標杆示範,對安全、可靠提升大豐區配電網的就地消納能力、助推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山東電科院開展年度新能源消納分析
    山東電網併網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2450萬千瓦。國網山東電科院協助省調開展了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消納回算及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消納形勢分析計算工作。開展新能源消納計算工作有助於分析新能源消納面臨的局面。
  • 「新能源車充新能源電」 蔚來攜手國網電動共促1億度清潔電能消納
    12月14日,蔚來與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電動」)在北京東方廣場蔚來中心籤署《充換電與能源服務深度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整合各自優勢資源,積極探索車輛及充電商業模式創新,開展充換電站共建、車網互動等合作,並共同推進清潔能源消納。
  • 國網河北電科院技術創新助力新能源消納水平再提升
    近年來,為適應河北地區對光伏、風電等綠色能源的平穩消納需求,助力全省打贏「藍天保衛戰」,國網河北電科院在新能源平穩消納技術領域不斷探索,尋求突破,以技術創新助力河北新能源消納水平不斷提升。依據當前電網頻率穩定需求,河北電科院作為主要技術力量指導新能源場站進行一次調頻改造
  • 國網冀北電力打造「綠色引擎」 為美麗中國賦能。
    國網冀北電力將建設張北柔直工程作為踐行能源供給革命的典型實踐,並將其納入「涉奧六大工程」,高質量服務2022年綠色冬奧用電需求。工程於2018年2月28日啟動,作為主要建設單位,國網冀北電力全力克服工程工期緊、建設規模大、冬季高寒等一系列複雜問題,依靠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和自主創新技術成果,成功解決了工程建設中一個又一個難題,確保工程在今年6月29日建成投運。
  • 全國人大代表祁春風:促進新能源消納科學有序發展
    一個是關於《支持農村電網電氣化提升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建議》,還有一個是《關於促進新能源消納和科學有序發展的建議》,再一個是《關於支持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區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等一共是11個。人民網:新能源發展大勢是業界共識。您提出的《關於促進新能源消納和科學有序發展建議》,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對於這一問題,您會有什麼樣的建議?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王偉勝:我國新能源消納面臨的挑戰與思考
    二、新能源消納面臨的挑戰目前,全國6個省(區)新能源裝機佔比超過30%,7個電網新能源發電量佔比超過20%,局部地區已經形成了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受風/光資源、土地資源等因素影響,當前新能源佔比高的省(區)的裝機仍將進一步發展。「十四五」期間,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將從局部地區向全國擴展,且比例進一步提升。未來新能源消納將面臨諸多挑戰。
  • 推動發展新能源 無限風光在鹽城——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服務新能源...
    沿海二通道工程是服務江蘇沿海清潔能源消納的重大工程,包含500千伏射陽、豐海、通海3項輸變電工程,可為華能射陽H1、中廣核射陽H5、龍源大豐H4等11個共29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提供可靠接入通道,使鹽城沿海地區新能源匯集能力提高至200萬千瓦、沿海通道輸送能力提升至300萬千瓦,將有效緩解海上風電併網送出矛盾,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 國網能源研究院30頁PPT:未來2年新能源消納難度可能更大
    近日,國網能源研究院發布《中國新能源發電分析報告2020》。該《報告》對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的開發建設情況、運行消納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總結,匯總了新能源發電技術最新進展,深入分析了新能源發電成本和新能源產業政策,並對國內外新能源發電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4.1億kW!
  • 淺析|新能源發電特點和併網影響
    與常規火電設備相比,新能源設備涉網性能標準偏低,其頻率、電壓耐受能力較差,極易引發脫網問題。由於新能源資源具有波動性和隨機性,發電設備具有低抗擾性和弱支撐性,因此,新能源的有效消納和安全運行是世界難題。新能源併網技術及重點突破方向新能源高精度功率預測技術。由於資源的隨機波動性和不可存儲特性,新能源出力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
  • 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李瓊慧:新能源市場化交易對光伏的影響及應對
    從國外新能源進入市場的模式和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趨勢來看,通過市場機制促進新能源發展和消納是大勢所趨,通過「市場+政策」的模式進入市場,是新能源成長為主導能源重要標誌。——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 李瓊慧當下的競、平價光伏項目開發經驗成為未來的寶貴經驗,而大規模平價時代光伏產業鏈又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 光伏「十四五」迎倍速增長 諸多難題待破解
    但值得注意的是,降成本、供應保障、消納等諸多難題仍待破解。對此,光伏行業發展「十四五」相關規劃正在制訂,一大批項目和配套支持政策將出臺。  上市公司市值五年翻番至2萬億元  儘管受到疫情衝擊,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仍然穩中有進。
  • 國網電商:新能源雲成發展新方向
    國網科技成果孵化轉化中心依託國網雙創平臺創新資源優勢。國網雙創平臺作為國網公司創新創業創造平臺。國網區塊鏈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現場還介紹演示了能源區塊鏈公共服務數字平臺。「通過新能源雲的實時監測,可保障區域的電量使用情況實現供需平衡。新能源雲可打通電錶、運行、發電等數據,通過平臺的分析挖掘能力,為用戶做故障診斷、智能預警等指導操作。」國網新能源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 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挑戰及關鍵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來源:儲能100人 ;作者:郭劍波2020年9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專家郭劍波作了題為「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挑戰及關鍵技術」的報告,預判未來高比例新能源電力電量場景,分析電力系統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並提出需要重點關注的技術及應對措施。
  • 新能源併網主動支撐 精準預測
    一直以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力服務新能源發展和消納,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新能源消納矛盾持續緩解,新能源利用率不斷提高。與常規火電設備相比,新能源設備涉網性能標準偏低,其頻率、電壓耐受能力較差,極易引發脫網問題。由於新能源資源具有波動性和隨機性,發電設備具有低抗擾性和弱支撐性,因此,新能源的有效消納和安全運行是世界難題。新能源併網技術及重點突破方向新能源高精度功率預測技術。由於資源的隨機波動性和不可存儲特性,新能源出力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
  • 國網公司發布《國家電網公司促進新能源發展白皮書(2016)》
    國網公司發布《國家電網公司促進新能源發展白皮書(20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2016-03-13 2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