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警方回復網友:小區人臉識別並未進行強制要求

2020-12-04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21日,合肥市公安局在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回復網友時表示,智慧平安小區項目為合肥市政府統籌建設的民生工程,新店花園智慧小區是由新站區管委會建設。目前已開展「智慧平安小區」信息採集工作,人臉識別並未進行強制要求,業主採取自願錄入人臉識別,不願錄入採用刷卡門禁。具體如下:

有網友留言表示,這兩天社區一直在推動關於一款企業APP採集居民信息一事,很多業主也在擔心信息洩露問題;1、這款APP是不是政府統一採購使用並推廣。2、如果發生信息洩露事件,政府能不能承擔相應的責任。3、皖事通的功能已經很豐富了,而且是政府專用軟體,為什麼不用這個APP呢?

11月21日,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答覆如下:1、智慧平安小區項目為合肥市政府統籌建設的民生工程,本次新站高新區智慧平安小區建設項目經區管委會組織公開採購招標統籌建設。2、信息採集方面。為保障小區封閉式管理,實現業主出入安全,按照合肥市智慧平安小區建設要求需對居民信息進行實名制採集,具體實施由派出所、社區、物業、承建單位聯合實施。項目配套提供信息採集工具,採集後的數據信息直接傳輸到公安部門,小區不留存人員數據。3、數據安全方面。應「中共合肥市委平安合肥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要求,對承建單位、物業保安服務單位籤署數據安全承諾書,確保數據使用安全。

11月21日,合肥市公安局答覆如下:1、智慧平安小區項目為合肥市政府統籌建設的民生工程,新店花園智慧小區是由新站區管委會建設。目前已開展「智慧平安小區」信息採集工作,人臉識別並未進行強制要求,業主採取自願錄入人臉識別,不願錄入採用刷卡門禁。2、根據《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範設施建設管理規定》(建設部、公安部令第49號)、《安徽省公共安全技術防範管理規定》(省政府令第138號)、《關於在居民住宅小區加強安全技術防範設施建設的通知》(皖公科技〔2008〕39號),結合合肥市實際,合政辦〔2019〕21號文件《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合肥市住宅小區安全防範設施建設和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要求:對居民小區進行安防設施的改建,住宅小區出入口加裝具有門禁(道閘)系統的防護門(車閘),做到人車分離管控,通過安裝人行通道人臉識別攝像機或者門禁卡、身份證讀取器、車輛道閘攝像機等,實現人臉或者門禁卡、身份證、車牌等自動認證,住宅小區安防設施前端設備採集獲取的數據一律不得作為商業用途,車牌、門禁記錄等物聯網數據須統一實時推送公安機關並共享至市數據中心。3、根據中共合肥市委平安合肥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加強智慧平安小區數據安全應用管理的通知》(合平安辦〔2020〕20號要求,「建設公司和物業企業籤訂《智慧平安小區數據安全承諾書》(附件),堅決避免數據被故意、過失或以其他渠道洩漏」;合肥市公安局嚴格落實相關文件要求並一如既往持續加強監管,確保數據安全。4、智慧平安小區平臺與皖事通應用領域、應用要求具有差異性,平臺級的合併需要市有關部門進行統籌規劃,該項建議新站分局會向負責建設部門反饋。

相關焦點

  • 合肥:小區強制採集業主人臉識別信息 不少業主反對
    李先生認為這種強制採集行為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昨日,該小區物業方回應稱,採集人臉識別信息不是強制的,未採集信息的業主可憑門禁卡正常出入。記者調查了解到,合肥已有多個小區要求住戶必須錄入人臉識別信息。【業主反映】物業強制採集人臉識別信息9 月下旬,李先生出差一個星期回到家中,發現小區門口貼了通知,要求所有業主在9 月21日至10 月20 日內進行人臉識別信息採集,採集時間為1 個月,無特殊情況1 個月內未採集信息將無法進出小區。
  • 廣東一小區強制推行人臉識別,不刷臉不給進?
    近日 廣東一小區就強制 業主們錄入人臉識別信息 12月24日,東莞市厚街鎮世紀綠洲的業主報料,說他們小區最近推行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業主們被強制要求錄入人臉識別信息。因為原先的刷卡系統已被停用,不錄入就沒辦法進小區了。
  • 小區人臉識別系統 成功辨出外省逃犯
    小區人臉識別系統 成功辨出外省逃犯 2020-07-14 09:45:08   來源:合肥晚報
  • 小區人臉識別 沒必要,更不該強制
    近日,位於大連東路的海德家園,因辦理人臉識別門禁且停用原有門禁,引起業主不滿和質疑。不滿的是「回家又不是上班,需要強制性刷臉打卡證明身份」;質疑的是工程方稱「建設數位化小區,收集的信息和數據歸物業保管,洩露與否難以保證」。
  • 全國首個地方條例禁止物業強制進行人臉識別
    隨著智慧社區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小區開始安裝人臉識別門禁,點讚者稱人臉識別方便小區安保管理,拍磚者則認為隨意採集個人信息程序違法,甚至擔心數據信息洩漏造成不良後果。眾說紛紜的背後,是對收集個人信息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的討論。那麼,「人臉」是否屬於個人信息?法律對於「收集」行為是如何規定的?人臉識別進社區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 聚焦人臉識別門禁:物業有權強制採集居民人臉信息嗎?
    有住宅小區未徵求居民意見加裝人臉識別門禁,遭到一些居民反對。有學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給社會帶來的巨大風險,甚至大於它帶來的便利  物業有權強制採集居民人臉信息嗎?  當前,人臉識別被一些小區作為門禁。
  • 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應有法可依
    小區給出的理由是智能化管理可以精準識別出入小區人員,讓小區管理更安全、更高效。但有居民擔心人臉信息被洩露:我什麼時候不在家,別人都知道。(12月29日 中國新聞網)  小區以管理更安全、更高效為由,安裝人臉識別系統,不是一無是處。作為一項新興技術,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適當的地方,有一定的意義。譬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區可以對外來人員實現精準化防控,拒絕非本小區居民進入小區。
  • 雲投訴|進出小區必須人臉識別?社區回應:非強制 多數業主都錄入了...
    18日上午,記者在萬安街道高飯店社區採訪了解到,該小區採用人臉識別並非強制,如果需要進出,仍可採用在大門口登記身份證信息等方式,社區工作人員回應,「為了便於管理,5000多戶業主多數都同意人間識別,僅有兩三家租戶不同意」進小區必須人臉識別?
  • 部分小區業主抵制人臉識別:我不在家,你都清楚
    多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遭抵制近日,家在北京亦莊榮華街道某小區的周晗(化名)對中新網記者反映,她們小區要求每個居民都要進行人臉信息採集,同時小區門禁也將由刷卡改為刷臉出入。「居委會說是執行上級統一要求,但居民沒有看到文件,也不知道上級單位是否有這樣的要求。」某小區要求居民辦理人臉識別通知。
  • 出入小區需人臉識別?居民擔心信息遭洩漏 合法嗎?
    多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遭抵制近日,家在北京亦莊榮華街道某小區的周晗(化名)對中新網記者反映,她們小區要求每個居民都要進行人臉信息採集,同時小區門禁也將由刷卡改為刷臉出入。「居委會說是執行上級統一要求,但居民沒有看到文件,也不知道上級單位是否有這樣的要求。」某小區要求居民辦理人臉識別通知。
  • 網友投訴合肥祥源金港灣小區質量差 高新區回復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留言反映「合肥祥源金港灣趕工期,小區質量差」問題。合肥高新區給予回復,具體如下:【網民留言】尊敬的領導:2016年9月30號,我在合肥祥源金港灣購買了一套住房,如今快3年過去了,本以為下個月可以開開心心的收房了。
  • 合肥芳香家園小區人臉識別門禁系統與公安聯網 外人不能隨意進入
    治安防範效果好每當方明堂站在人臉識別機前,隨著「滴」一聲,門自動打開的那一霎那,他的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在小區剛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時,他就第一時間帶著身份證來到物業,把全家人信息都進行了登記,「現在進出的人都是這個小區的業主憑身份證登記的,閒雜人員少了很多,住在裡面很有安全感。」方明堂表示。
  • 風口浪尖上的人臉識別
    而且他是獲悉中介優惠後才會去售樓處想了解下房屋信息再決定是否購買,並不是所謂的售樓處首訪客戶,他多次與售樓處交涉此事,均沒有結果,對方稱:「人臉識別是售樓處的慣例,全天津市的售樓處百分之九十都有人臉識別系統。」  李先生就此投訴開發商,武清警方回復他:經調查,中建壹方九裡售樓處稱人臉識別用於採集客戶人臉圖像,在客戶購房時會知道該圖像的人員信息,保存時間為半年到一年。
  • 風口浪尖上的人臉識別(圖)
    而且他是獲悉中介優惠後才會去售樓處想了解下房屋信息再決定是否購買,並不是所謂的售樓處首訪客戶,他多次與售樓處交涉此事,均沒有結果,對方稱:「人臉識別是售樓處的慣例,全天津市的售樓處百分之九十都有人臉識別系統。」  李先生就此投訴開發商,武清警方回復他:經調查,中建壹方九裡售樓處稱人臉識別用於採集客戶人臉圖像,在客戶購房時會知道該圖像的人員信息,保存時間為半年到一年。
  • 巴城多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
    興文派出所教導員熊翔宇表示,人臉識別不僅限於方便居民進出小區,還能服務廣大業主。例如,家中孤寡老人長期沒有通過人臉識別進出小區的話,那麼大數據會進行分析研判後,自動發出提醒,民警便可聯繫物業,讓其上門查看老人的相關情況。
  • 刷臉才能進小區,物業有權強制採集人臉信息嗎?
    「突然變成要刷臉才能進小區,也沒有提前告知,我只能去補辦。」9月27日,趙明對《工人日報》記者說,「辦理這個需要錄入個人信息,我是非常不情願的。」  當前,人臉識別被越來越多的作為門禁,其強制推行的方式觸碰了信息被採集者的敏感神經,而信息的不透明、不對稱更加劇了人們的擔憂。質疑聲隨之而來:小區門禁採用人臉識別是否有相應的法律依據?物業有權強制採集居民個人信息嗎?
  • 杭州擬立法:物業不得強制業主通過人臉識別或指紋等進入小區
    杭州市擬立法對小區使用人臉識別設備作出規範。《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12月28日提交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修改稿提及,物業服務人「不得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進入物業管理區域、公共通行區域或者使用共用設施設備」。
  • 福州多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門禁,個人信息如何保護?
    當前,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已逐步在福州推廣,部分小區強制推行人像採集,觸碰了人們的敏感神經,而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加劇了人們對信息洩露的擔憂。小區門禁採用人臉識別是否有相應的法律依據?物業有權強制採集居民個人信息嗎?收集到的個人生物信息是否得到了妥善保護?記者就此進行調查。
  • 河東一小區物業強推人臉識別門禁?有關部門回應了!
    問臨沂網友在人民網留言諮詢稱:我是河東區慧谷星岸小區住戶,現投訴立邦物業有限公司1.物業未經業主同意(南門)強制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安裝後要求錄取人臉等信息,由於人臉等信息屬於居民個人隱私,並且存在個人信息被洩露風險,業主有權選擇拒絕使用該系統,但是物業不提供讓業主進出小區的其他方式。
  • 進小區、取廁紙都得刷 人臉識別濫用風險需警惕
    新華社上海8月4日電 題:進小區、取廁紙都得刷 人臉識別濫用風險需警惕  新華社記者楊有宗、何欣榮、龔雯  點完餐看一下攝像頭就能完成支付,住酒店刷臉後才能登記,上公廁用廁紙也得刷個臉才能取。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臉」的應用場景被不斷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