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農產品「接力」上漲 大宗商品連續8周上漲創新高

2020-12-27 中國金融信息網

新華財經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 陳雲富)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引發部分投資者的「恐高」情緒,最近一周,主要工業商品漲跌不一,但農產品再次接過領漲「接力棒」,帶動跟蹤一籃子商品價格表現的商品綜合指數再創新高。業界預期,包括經濟復甦、寬鬆政策以及疫苗即將啟動分發程序等多重因素都指向大宗商品市場的樂觀前景,但隨著價格的持續上漲,主要價格是否已對這一預期進行了計價值得投資者關注。

工業商品的漲勢現分化

由於前期市場價格持續上漲,投資者的「恐高」情緒再發酵,最近一周,前期漲勢強勁的部分工業品有所回調。其中螺紋鋼期貨衝高回落,主力合約單周漲幅僅0.6%,儘管連續四周上漲,但漲幅大幅收窄,動力煤期貨價格則較前一周下跌了2.7%,主力合約價格回到每噸690元附近。

此外前期率先啟動漲勢的有色金屬則明顯回落,龍頭品種期銅較前一周跌逾1%,結束了此前連續7周上漲的勢頭,包括鋁、鎳、錫等金屬也都有所回調,帶動跟蹤一籃子有色金屬價格表現的有色金屬指數單周回調近2%,從前一周的2年多高點回落。

臨近年底,天氣因素疊加經濟復甦的預期,一度帶動一輪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尤其是金融屬性較強的工業原材料曾「首當其衝」。數據顯示,從11月開始明顯上漲的銅價當月大漲超13%,創下了4年來的單月最大漲幅,進入12月份,銅期貨價格繼續高位震蕩盤整。

到12月份,包括鋼材、鐵礦石、煤炭等商品也「接力」大漲。其中螺紋鋼到目前漲幅超過13%,主力合約期貨價格升至每噸4400元附近,一度創下9年來的新高。「煤炭、鐵礦石12月份來的大幅上漲更多都是供給和需求的雙重拉動,一方面隨著天氣轉冷,需求的好轉使供應端的擔憂加劇,煤炭、鐵礦石都明顯上漲,而另一方面,市場對未來需求的前景也較好,推動商品價格繼續創新高。」對此,期貨分析師王朗指出。

到目前,原油、化工等類商品也都顯示出了一定疲態。其中原油期貨最近一周回調了近2%,主力合約期貨價格已回到每桶310元附近。「黑色系」、原油化工等商品帶動,跟蹤一攬子工業原材料價格表現的工業品指數較前一周下跌了0.2%,亦結束此前連續7周上漲勢頭。

農產品漲勢延續強勁

相比工業品,農產品價格繼續演繹「獨立行情」。數據顯示,最近一周,前期一度高位回調的穀物、飼料等類商品再次強勁上漲。大豆、玉米價格都再創新高,帶動跟蹤一籃子農產品價格表現的農產品綜合指數上漲近3%,連續第二周大幅上漲。

主要大宗農產品中,大豆、豆油、豆粕等豆類品種都在前一周的回調後回到前期的高點。其中大豆期貨主力合約升至每噸5700元附近,較前一周大漲逾7%,收回前一周的回調跌幅,豆粕期貨主力合約則回到每噸3300元上方,刷新2年多來的新高。

油脂類品種菜籽油、豆油和棕櫚油也都不同程度上漲,其中棕櫚油期貨主力合約較前一周上漲逾3%,再次回到7年多高位。「從市場來看,主要油脂上漲主要受外盤的拉動。」對此,寶城期貨的分析認為,目前國際市場豆油和棕櫚油需求強勁,庫存均存在去化加速的預期,奠定了油脂市場強勢的基礎,加上能源市場好轉,也給包括棕櫚油等生物柴油品類帶來強勢的預期。

業界預期,主要農產品短期或仍強勢,但隨著價格持續上漲,部分品種的強勢或會逐漸減弱。「主要穀物中,玉米的主要供應來自國內市場,供應相對較充足,而大豆相當部分依賴進口,後期仍需關注主產區的天氣等因素,短期可能仍會偏強運行。」上海一家私募基金研發負責人表示。

此前,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總量充足、市場運行基本正常。近期玉米價格上漲除了生豬產能恢復,飼料加工帶動消費增加,主要產區的東北地區因颱風倒伏,成本增加外,市場對產需缺口的炒作也是重要因素,後期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樂觀的「一致性預期」還能推動價格上漲多遠?

隨著經濟復甦的預期升溫,加上海外經濟體的寬鬆政策效應顯現,大宗商品成為年底最受追捧的資產之一。「從各大機構的年度策略看,商品資產已成為機構明年的主推資產之一,一些機構預計的商品資產表現可能會超過股市等其他風險資產。」對此,黃金資深投資者楊渡表示。

而隨著年底一輪商品的大幅上漲,一些機構也預計,短期內商品的價格可能已經對這一預期進行了「計價」。「在這些機構看來,當前的一些商品價格實際上已經包含了經濟復甦帶來的需求增加,以及寬鬆政策帶動的商品整體價格上漲,這意味著一旦實際表現不如預期,市場可能會大幅震蕩。」對此,楊渡認為。

事實上,基於經濟將持續復甦,貨幣政策寬鬆,以及疫苗將在2021年逐漸投入使用等樂觀的預期,市場都較為看跌黃金等避險資產。「疫苗等消息極大的提振了信心和經濟前景,黃金和白銀的任何反彈都應該是被賣出的有利點。」對此,一家外資機構的分析師認為。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一致性預期」發酵,一些警示的聲音也逐漸被市場所接受。「現在市場幾乎預期的主題都是兩個字:復甦,之所以形成一致性的預期,主要是市場絕大多數是順邏輯,但實際上,本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歷史上並未有可借鑑的對比案例。」對此,山東黃金首席分析師姬明認為。

在姬明等專家看來,一方面疫情後的經濟仍存不確定性,尤其是包括美國的刺激政策可能會逐步減弱,而另一方面,事實上,疫情本身的發展也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在這一環境下,大宗商品價格出現類似今年這一確定性的趨勢性機會可能就較少了,大概率會大幅波動,對於黃金市場,很可能則迎來一輪預想不到的行情。」對此,姬明指出。


編輯:郭洲洋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大宗商品牛市來了?連續8周上漲創新高!
    新華財經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 陳雲富)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引發部分投資者的「恐高」情緒,最近一周,主要工業商品漲跌不一,但農產品再次接過領漲「接力棒」,帶動跟蹤一籃子商品價格表現的商品綜合指數再創新高。
  • ...推動工業金屬、農產品和散裝貨全線上漲。受中國復甦提振,大宗...
    2020-11-24 16:11:18來源:FX168 【摩根大通:大宗商品交易已回到疫情前水平】分析師Tracey Allen和Natasha Kaneva周一在報告中表示,截至11月20日,未平倉合約的價值估計為9370億美元,增加180億美元,為連續第三周攀升。
  • 11月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小幅上漲 原油止跌回升
    2020年11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CPI)小幅回升,為2月份以來高點。數據顯示,11月份CCPI總指數為145.99點,比上月上漲4點,漲幅2.8%;比年初下降6.5點,降幅4.3%;比上年同期下降1.5點,降幅1%。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CPI月度走勢
  • 大宗商品迎來新牛市?油價或大幅上漲
    分析師認為,大宗商品價格已經飆升至六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加上對通貨再膨脹的擔憂,投資者正重新關注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或迎來新一輪牛市。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大宗商品都被忽視了。然而,隨著投資者在市場中尋求能抵禦通貨再膨脹的資產,大宗商品現在又熱了起來。
  • 大宗商品指數創8年新高,未來還有上漲空間嗎?
    但疫苗進展順利,經濟復甦預期一致,全球商品市場已經提前反應,一眾機構投行因此大賺數十億美元。南華商品指數從三月低點上漲了24%,漲幅超過了互審00指數年初至今的漲幅。近期,不確定性逐漸消除,華爾街的風險偏好重新回升,大宗商品也走出了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
  • 【國際大宗商品早報】國際油價顯著上漲 倫鎳漲幅超4%
    • 受需求上升影響,倫敦金屬交易所10日基本金屬期貨價格多數上漲,其中倫鎳漲幅超4%。【農產品】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小麥和大豆期價10日漲跌不一。美國農業部當天發布的12月世界農產品供需報告平淡無奇,導致玉米、大豆市場獲利回吐。由於南美洲天氣狀況依然令人擔憂,市場分析機構預測農產品下跌態勢不太可能持續,上漲可能延續至2021年初,大豆期價將站上12美元。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報告沒有提高2020-2021年度美國大豆出口預測,仍然維持22億蒲式耳出口預測。
  • 第49周農產品行情分析:豬價回升,蘋果上漲,帶魚、柑桔熱度猛增
    2.2市場潛力搜索品類市場熱門搜索品類的熱度增幅方面,第49周整體來看,所有品類的熱度增幅相對均衡。其中,帶魚和大蔥分別以35%和30%的增幅齊頭並進,成為8大頭部品類中增長最快的兩個品類。第49周,魚苗價格維持走勢,均價0.41元/尾。牡蠣行情近期持續小幅增長,平穩上行態勢。第49周,牡蠣價格為4.9元/斤,環比上漲2%。
  • 黃金期貨連續第三周上漲 白銀期貨本周上漲8.1%
    但本周黃金期貨累計上漲2.5%,為連續第三周上漲。Advisors Preferred Gold黃金戰略基金聯席投資組合經理Jason Teed表示:「疫情眼看就要結束,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下降,匯率下滑並根據自身的基本面進行調整,這些都意味著黃金價格將得到支撐。」
  • 宏觀和商品:匯率與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分析
    【導語】在全球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大多數都是以美元標價,所以美元的走勢與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緊密相關。中國是大宗商品進口大國之一,對於能源和農產品等大宗商品的進口需求量在國際中居於前列,匯率的變動將直接影響我國大宗商品的進口成本,進而影響國內的商品價格。  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主要受供求因素和非供求因素兩個方面的影響。
  • 國際油價觸及九個月最高 周線連續第七周上漲
    原標題:國際油價觸及九個月最高 周線連續第七周上漲   油價周五上漲,至九個月最高,周線連續第七周上漲,因
  • 11月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連續7個月上漲,後期或表現分化
    2020年11月份,上海鋼聯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MyBCIC)終值為944.93,環比上漲2.27%,同比下跌1.26%,連續七個月環比上漲。 (圖表1)上海鋼聯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MyBCIC)
  • 羊肉連續八周上漲 2020年全國各省市羊肉產量大數據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監測,2020年12月第二周,全國羊肉價格為每公斤82.66元,連續八周上漲,同比上漲3.6%。業內人透露,目前,養羊成本上升;人們消費觀念進一步傾向食用相對健康的羊肉,特別是優質、味美的新鮮羊肉,加上羊肉產量不高,供應不足,拉動了羊肉價格上漲。數據來源:農業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近幾年,我國羊肉產量持續增加。2015年全國羊肉產量439.9萬噸,2019年增至487.5萬噸,同比增長2.6%。
  • 主力合約抱團上漲,大宗商品表現強勢,機構高喊「此牛」將長...
    期貨交易所上市品種主力合約多數實現上漲,其中動力煤、鐵礦石、苯乙烯、焦炭等漲幅居前,金屬中的銅、鋅、鋁和鎳均有不同程度上漲,上漲趨勢明顯。多重因素刺激,機構看好大宗商品長期牛市,且大宗商品的上漲引起股市聯動。
  • 主力合約抱團上漲 大宗商品表現強勢 機構高喊「此牛」將長...
    期貨交易所上市品種主力合約多數實現上漲,其中動力煤、鐵礦石、苯乙烯、焦炭等漲幅居前,金屬中的銅、鋅、鋁和鎳均有不同程度上漲,上漲趨勢明顯。多重因素刺激,機構看好大宗商品長期牛市,且大宗商品的上漲引起股市聯動。申萬行業中,A股採掘、鋼鐵、有色金屬漲幅居前,指數分別上漲3.74%、2.6%和2%。
  • 牛肉價格連續10周上漲!淡季不淡,價格為何連連漲?
    「二師兄」身價攀升,「牛魔王」也開始發力,近日,「牛肉價格上漲」衝上熱搜。牛肉價格到底漲了多少?牛肉價格連續10周上漲各地牛市價格怎麼樣呢?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顯示,8月份第3周,全國牛肉平均價格83.6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2%,同比上漲14.4%。其中,河北、遼寧、吉林、山東和河南等主產省份牛肉平均價格75.0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1%;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和江蘇等省份平均價格97.8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3%。
  • 上證大宗商品指數一年上漲超三成 國聯安商品ETF成投資利器
    在全球經濟底部復甦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近期持續上漲,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近一年上證大宗商品股票指數已累計上漲了34.35%,同期上證指數漲幅為10.48%。究其原因,專業人士分析指出,上半年國內製造業受疫情壓制,原料價格走低,下半年需求延後集中釋放,造成部分商品供需錯配,引發價格上漲。得益於大宗商品市場不斷上漲,國內首隻跟蹤上證大宗商品股票指數基金——國聯安大宗商品ETF及聯接基金更凸顯投資價值。
  • 大蔥價格上漲3倍!生薑青黃不接!大宗商品價格攀升,這類股?
    近段時間,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調味品姜、蔥的價格都遇到了翻倍式的上漲,以大蔥為例,在濟南,當地普通大蔥的批發價格,已經上漲了3倍!而另外一種調味品——生薑的價格漲幅也不小,而原因則是生薑供應減少,老薑、新姜處於青黃不接的時間段。
  • 大宗商品行情結束了?
    同樣,以銅為代表的基礎金屬價格大多也在11月連續創新高,已達到近8年來的高位水平。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價格也從下半年開始持續上漲。2很多人對於商品期貨基本面的理解就是供求關係。當然,供求關係是一個任何品種價格的核心因素,「供過於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這是市場經濟中的鐵律。那在今年的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周期中,供求關係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 全國牛肉價格連續9周上漲,4個因素支撐牛肉上漲
    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的監測,牛價暫時沒有受豬價下跌的影響,反而因為牛肉需求恢復價格有所上漲。 自6月份以來,牛肉價格已經連續9周環比上漲了。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8月19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19.84,比昨天上漲0.55個點。
  • 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 現在均價在多少錢一斤
    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牛肉一般在秋季和冬季會食用的比較多,因為在冬天吃牛肉可以起到暖胃的作用,尤其是手術後得的人群吃牛肉能起到修復補血的作用。現在由於正值夏季,吃牛肉的會比較少,因為會引起上火。但是近日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具體是什麼原因引起上漲的?現在均價在多少錢一斤呢?一、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