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軟科技:科創板AI第一股的喜與憂

2021-01-06 科創板觀察家

AI獨角獸的前世今生與特別風險。正文約2600字,預計閱讀8分鐘。文 / 小可

目前,申請登錄科創板的企業已超過100家,但能讓各界一眼看上去就應該上科創板的企業不多,虹軟科技就是其中的一家。這家由留美海歸博士鄧暉創辦的企業,目前被很多人視為科創板AI第一股。

科創板AI第一股,客觀地說,虹軟科技擔得起這個稱號。當然,在看到這家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大咖的強勁風頭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未來發展中存在的一些隱憂。

將個人愛好做成一個產業

有人說,最牛B的愛好,是把愛好做成一門生意。虹軟科技的創始人鄧暉則更牛,這位北大才子,資深攝影愛好者,不僅把對影像的愛好做成了一門生意,將其從國外做回國內,更將其發展成一個新興產業。

在IT圈,鄧暉是那種典型的成績亮眼卻行事低調的人。這樣的人,在這個圈子裡相對不多,最著名的要數騰訊的老闆馬化騰了。

在網上,搜索鄧暉的信息,所得不多。只知道他是北京人,60後,父母是大學教授。高中時,應該是學霸一類的同學,不然也進不了北京大學核物理這樣的專業。與大多數留美海歸一樣,鄧暉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先是在當地創業,小有成就後才回國發展。

不過,與很多海歸創業者學而優則商不同,鄧暉則主要是因為對攝影的深度愛好而畢業後直接下海創業,為此,還違背了父母期望他走學術道路的人設。

成就鄧暉商業人生的第一個產品,就是與著名的PC修圖軟體PhotoShop打對臺的PhotoStudio,這款產品功能比對手強不少,而價格卻只有對方的1/4。因此,這個最早滿足鄧暉自己修圖需要的軟體,一推出就受到市場歡迎,特別是那些用不起PhotoShop的小公司及攝影發燒友。

1996年,數位相機開始在世界範圍流行,也讓虹軟淘到了第一桶金——很快,索尼和理光的大單就送上門來。2000年前後,PC端的業務,每年可為公司帶來1500萬美元的純利。這對一家創業不過五六年的華人企業來說,已是非常可觀了。也因此,鄧暉成為1999年建國五十周年大慶時特邀的海歸歸國觀光代表之一。

風光的另一面,往往是危機。9.11事件後,網際網路泡沫破滅,這讓虹軟公司的網際網路事業部虧得一塌糊塗,每年要賠上千萬美金。董事會其他人找上門來要說法,鄧暉只好忍痛關掉了公司的網際網路事業部。

幸運的是,不久,智慧型手機開始出現,這讓鄧暉再次看到了希望。

「我們做的是數字影像技術,影像處理技術首屈一指,我們對相機很了解,而移動網際網路和手機的結合可以讓我們的技術和積累爆發,這大概就是虹軟的優勢。」在一次演講時,鄧暉這樣解釋他眼中移動互聯帶來的市場機會。

2004年,虹軟設立手機嵌入式影像有關的事業部。很快,智慧型手機開始席捲世界,虹軟再次站上了風口。現在,除了蘋果手機,虹軟的美顏軟體幾乎裝在了全球所有其他大牌手機上。

財務指標大幅波動的背後

目前,虹軟又站在了人工智慧這個風口面前,面臨的不再只是手機自拍這樣簡單的自娛自樂,而是包括無人駕駛、醫療健康等更為複雜的應用場景。這次衝刺科創板,募資用途中最主要的就是投向LOT領域人工智慧項目。這也是其被稱為科創板AI第一股的重要原因。

■ 圖片來源:虹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多年來,虹軟科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創始人鄧暉對圖像數位化處理的激情與執著。當然,也是趕上了好時候,先後站上移動互聯與人工智慧化風口。在快速發展中,虹軟與全球著名手機品牌中大多數實現了深度綁定,當然,蘋果除外。

這種在安卓系統裡近乎壟斷的地位,也讓其主營收入與整個體系息息相關。去年,蘋果新手機在全球遭遇冷遇,安卓系統手機乘勢佔領了不少市場份額,這也讓虹軟的主營收入與淨利潤大幅增加,資產負債率也大幅改善。這當然是好事,但反過來考慮,如果蘋果某一天捲土重來,與安卓系統深度綁定的虹軟,各項財務指標會不會因此也會大幅下降?

正如虹軟科技招股書中指出的那樣:報告期內,公司的前五大客戶收入總額分別為12,630.62萬元、18,736.58萬元和26,860.37萬元,佔比分別為48.39%、54.16%和58.64%。雖然報告期內公司的收入持續增長,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合計也持續增長,但是,如果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滑、主要客戶業務發展戰略發生調整或者其他不可預知的原因導致對公司的視覺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採購需求下降,則會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從2016-2018年這三年淨利潤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2016、2017淨利潤僅有156.42萬、280.02萬,這與扣非前的8000多萬相比,差距甚大。當然,這裡主要是因為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產生造成的,顯示這幾年,虹軟科技內部重組力度很大。如果是因為政府補貼或者一次性資產處置而形成,那就成了大問題了。事實上,國內主板部分科技公司,就存在著主營能力不強,靠政府補貼混日子的現象。

■ 數據來源:虹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巨頭夾擊中能否順利突圍

作為科技獨角獸,虹軟科技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核心技術能力與市場先發優勢。但這類高科技公司,往往成也技術敗也技術。2000年以來,在世人眼前倒下去的高科技巨頭,海內外又何止一家兩家。也正因此,虹軟科技招股書上,將技術升級迭代風險與新業務開發和拓展風險置於特別風險提示的最前列。

目前,視覺人工智慧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核心技術、產品化能力、產業生態鏈合作均成為行業的核心壁壘。在這個領域,除虹軟科技外,國內企業主要有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國外企業主要有 CorePhotonics Ltd.、Morpho, Inc.、EyeSight Technologies Ltd.。這些企業研發領域各有側重,應用場景各有差異,整體呈現差異化的競爭態勢。

在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的AI領域,一旦走錯,那後果差不多是毀滅性的。而這種風險幾乎無時不在,誰也不敢說自己現在做的就是對的。業內人士認為,這時候,最關鍵的還是要看誰的眼光準,能將AI技術真正落地並形成規模優勢。

因此,虹軟科技特別提示:「公司是以研發和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的企業,雖然公司高度重視對研發和技術的投入,但如果公司不能正確判斷和及時把握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技術的演進路線,並投入充足的研發力量布局下一代的視覺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可能導致公司無法保持當前的技術領先性,從而對公司未來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人工智慧成為風口後,像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這樣的行業巨頭也競相重金切入,像虹軟科技這樣的公司,能否在汽車為主的IOT中佔據視覺智能的優勢,同時將手機端的視覺智能先發優勢能否轉化到IOT領域,這都是投資者未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公司在智能汽車等新領域產品開發或市場推廣效果不佳,或者出現其他不利因素,將可能導致公司新業務開發失敗,從而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虹軟科技在招股書上的特別風險提示,不是客套話,出現這種失敗的概率確實是很大的。這也正是科創板投資的風險與魅力所在。

相關焦點

  • 遍覽科創板|靠智慧型手機業務年營收4.5億,「虹軟科技」說下一步瞄準...
    如今,科創板正式交易已滿月, 有人認為,過去一月這裡是新的造富集散地,首日即「誕生了」125位億萬富豪;有人認為這裡是中國證券市場創新的試驗田,註冊資正對一級市場的創業公司、VC、PE機構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毫無疑問,長遠來看,這裡更有可能是硬科技公司價值的試金石。因此,在這個時間節點,我們推出了「遍覽科創板」這個系列,希望帶讀者快速了解科創板公司。
  • 科創板企業能否掘金-與蘋果競爭的虹軟科技
    2019年7月17日,北京,晴還有五天,科創板開市交易在即。科創板企業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相信很多投資者已經躍躍欲試。昨天,相關企業公開了招股說明書。本文翻閱了553頁的資料,簡單為您分析一下一家科創板企業-虹軟科技。
  • 華泰柏瑞帶你『走進科創50』第十四期——虹軟科技(688088)
    不同於四小龍專攻金融和安防領域,虹軟科技深耕智慧型手機領域,且交出了更好的盈利成績單,號稱「科創板第一AI股」。今天我們走近華為、三星背後的公司,都市麗人的顏面守護者--虹軟科技(688088)!市場表現虹軟科技於2019年7月22日首批上市科創板,代碼688088(個人覺得是科創板最好的代碼),當日收漲126.97%。科創50中共有9支股票屬計算機應用行業,虹軟科技以271.37億的市值位列第二,僅次於金山辦公。
  • 科創板開市一周年:誕生六家千億獨角獸,大牛股今年漲了7倍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劉芫信頂著1800億元解禁壓力的科創板今天表現整體平穩,漲跌家數各佔一半,首批上市的22隻個股僅天宜上佳、瀾起科技、容百科技、中微公司、超導和虹軟科技等6隻個股跌幅超3%,上漲個股中也有杭州可科技
  • 搶跑商湯和曠視 虹軟科技衝刺科創板憑的是什麼?
    【財聯社】(研究員 薛彥文)3月27日,上交所公布第二批科創板上市名單,視覺人工智慧企業—虹軟科技位列其中。這意味著虹軟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已獲上交所正式受理。同日晚,虹軟科技發布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虹軟科技的保薦人為中信建投和華泰證券。
  • 奮鬥的2019:虹軟科技進階這一年!
    科技正在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力量,當我們環顧四周,可以發現生活的無數角落正在因科技變得更有溫度面對一個又一個完全不同的產業周期,虹軟始終堅持用創新、用原創科技實現突破。而在如今的智能時代,為了更全面地向前發展,虹軟完成了裡程碑式的「進階」——2019年7月22日,公司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正式掛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 688088)。科創板的開板讓一批砥礪前行的科技產業人正式走向了前臺,它也將是虹軟奔向更大更廣更高天地的新起點。
  • 虹軟科技:AI視覺解決方案龍頭
    虹軟科技還推出了 AI 開放平臺,分享虹軟科技的部分核心技術成果,將人臉識別、人證核檢、活體檢測等核心技術免費提供給有需求的企業、創業團隊和個人開發者使用。(2)、主要產品虹軟科技針對每一款智能設備的不同硬體特點,在有限的開發周期內,為客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的智能設備在「性能-功耗-硬體成本」三方面達到最優平衡。
  • 科創板又開始發飆 N特寶首日暴漲328.40%
    1月17日,截止科創板收盤,漲幅居前的個股為:N特寶328.40%、晶晨股份19.99%、虹軟科技19.38%、睿創微納16.70%、中微公司14.62%;振幅居前的個股為:N特寶94.05%、芯源微22.13%、中微公司22.11%、睿創微納19.38%、晶晨股份19.06%;主力資金淨流入居前的個股為(萬元):N特寶22311
  • 第二單CDR申報現身:爭奪「AI第一股」 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
    原標題:第二單CDR申報現身:爭奪「AI第一股」,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   11月4日晚,上交所官網顯示,此前有「AI四小龍」之稱的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
  • 科創板:2019年科創板手裡企業及影子股分析研究
    核心觀點:   1、科創板受理情況:科創板於 2019 年 3 月受理了 28 家企業,2019年 4 月受理 24 家,共 52 家。
  • 微眾信科科創板IPO過會「徵信科技第一股」即將誕生
    根據公告,微眾信科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402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0.01%,擬募集資金2.59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大數據風控實驗室建設、大數據徵信平臺建設等項目。科創板首發過會近年來,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一直穩定增長,這其中社會信貸規模的穩定增長也帶動了信用服務市場的發展。此前,中共中央印發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中共提到信用13次,提到誠信12次,提到徵信1次。上述綱要也指出,要推進社會誠信建設。
  • 虹軟人臉識別助力科技戰「疫」「無接觸入住」受酒店業熱捧
    「困難與機會共存」成為了當前酒店業的主基調,藉助人工智慧等創新科技的發展潮流,酒店設備供應商正在和虹軟視覺開發平臺等技術提供方一起,落地各類非接觸式AI應用,展開逆勢突圍。睿沃智慧酒店背後的睿沃科技正是其中代表。作為第一批入駐中國人工智慧小鎮的高新企業,據悉其已籤約1萬多家酒店,覆蓋了北京、浙江、四川、安徽、雲南、廣東、陝西等多個省份。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非接觸式應用都是基於同一個關鍵技術——人臉識別。雖然目前人臉的商業化應用愈加成熟,但其在算法研發和軟體開發方面還是存在一定門檻。可見,在智慧化應用落地進程中,人臉識別儼然成為行業智能革新的關鍵一環。
  • 有料公司丨石頭科技「科創板第一高價股」背後幾多「水分」
    掛牌科創板成為A股市場的聚焦點,這距離石頭科技成立僅5餘年時間,距離其推出首款產品也不過3年多。但若以第一款產品推出為標記點,2016-2018年間,石頭科技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532.59%。
  • 科創板第一單!又是華興源創!
    科創板再次迎來標誌性事件華興源創又登頂第一5月25日晚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說起華興源創大家都很熟悉了如今,ta是再添第一的光環2019年7月22日,在科創板首批上市25家公司中,華興源創率先走完審議、註冊等流程,首家啟動IPO,被稱之為「科創板第一股」。
  • 科創板將迎來「CDR第一股」
    據披露,九號公司此次擬發行不超過704.09萬股A類普通股股票,作為發行CDR的基礎股票,佔CDR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基礎股票與CDR之間的轉換比例按照1股/10份CDR的比例進行轉換。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7040.92萬份CDR,佔發行後CDR總份數的比例不低於10%。其中,初始戰略配售發行數量為1056.1375萬份,佔本次發行數量的15.00%。
  • 阿里系光雲科技科創板首發過會
    都市快報訊 上交所官網12月13日披露,科創板上市委同意杭州光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發行上市。這意味著,光雲科技成為杭州第6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上市委公告截圖招股書顯示,光雲科技計劃發行不低於4010萬股普通股,計劃募資3.49億元。保薦人、主承銷商為中金公司。
  • 安徽迎科創板第一股:純正量子通信企業 潘建偉持股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安徽迎來科創板第一股:純正量子通信企業,中科大潘建偉持股記者 虞涵棋科創板將迎來「純正」量子通信概念股。《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上會稿)》(下稱「招股說明書」)顯示,國盾量子本次融資金額3.04億元,發行股數不超過2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25%,股東不公開發售股份。國盾量子的背後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通信團隊。公開資料顯示,國盾量子成立於2009年5月27日,註冊資本6000萬元。
  • 「AI四小龍」:雲從科技撥雲見日,衝刺科創板IPO
    「AI四小龍」:雲從科技撥雲見日,衝刺科創板IPO 保爾 發表於 2021-01-02 09:10:00 2016年3月,Google旗下公司DeepMind研發的智慧機器人AlphaG,與圍棋世界冠軍、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開展人機大戰
  • 孚能科技: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 軟包電池路線堅定
    獲獎理由: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孚能科技,股票代碼:688567)成立於2009年,是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也是全球第三大軟包電池生產商。2017-2019年,公司連續3年國內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全國第一。孚能科技創始團隊自1997年開始從事動力電池產品的技術研發工作,是全球最早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開發的技術團隊之一,掌握了數十項自主研發的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已獲得和正在申請的境內外專利183項。
  • 「科創」二字當之無愧,虹軟科技能否在IOT視覺領域再創一個虹軟
    杭州虹軟科技的名字是HomeRun的直譯,早在1994年5月19日,虹軟科技的前身ArcSoft US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成立,創始人是曾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鄧暉。ArcSoft US成立以後,其專注於圖像和成像領域算法及應用軟體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