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親戚不能走得太近,與父母不能離得太遠

2021-01-07 海哥說演講

再好的關係,也不能走得太近,尤其是親戚。

親戚,不能住得太近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 親戚遠來香,鄰居高打牆。意思是,親戚住得太近,關係就不會處得太好。

越是遠道而來的親戚,越是相見甚歡。即使居住相隔一面牆的鄰居,也要把牆打得高高的,以免相互之間不必要的摩擦。

這就是說,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關係越好,走得越近,越容易產生矛盾。

我說個我家的故事。我們家和舅舅家是上下樓。

小的時候記憶中,我媽和舅媽平時在一起有說有笑挺好的,吃喝不分。

今天我給你送餃子,明天我給你送燉肉,要不然就你去我家吃,我去你家吃。兩家人不分彼此,其樂融融。

後來,我跟表姐都考上大學離開了家。我再回家,總聽到母親嘮叨舅媽。

說舅媽愛佔小便宜,今天說忘了買蔥,來我家拿一根,明天說沒鹽了,忘了買,來我家要一袋。三天兩頭來我家「搜刮」。

舅媽還愛嘚瑟——說表姐考的大學怎樣怎樣,比我考的大學強多了。總之,母親和舅媽倆個似乎總鬧不愉快。

後來,樓房改造。我們都搬離了原來的樓房,那年春節,我家搬進了新居,我回家過年。晚上的年夜飯,三口之家,很是冷清。

爸爸說,要是你舅舅一家一起,就熱鬧多了。媽媽沒有吱聲,但是,明顯感覺出了她心情的失落。

第二天大年初一,媽媽一大早就喊我起來,說是去給舅舅舅媽拜年。我趕緊起床,收拾妥了就跟著爸媽出門了。

舅舅家跟我家住的是同一個樓區,只是不同小區。我們都是改造拆遷戶,兩個小區只隔著一條小柏油路。

這次拜年自是皆大歡喜,我們在舅舅家待了一整天,吃了晚飯才回家。我媽跟舅媽真像是久別重逢,說不完的體己話。

臨走,我媽還一再囑咐舅媽明天早點兒去我家。她們說好了,轉天初二,舅舅一家去我家待一天。

有人說,再好的關係,走得太近也是一場災難。

親戚,住得近了,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相互不愉快,彼此挑剔、嫌棄,傷了和氣,心生嫌隙,太不值得。

就像我媽和我舅媽,住得近了,時間一長,沒事兒也能找出事兒來。

可是,分開以後呢?時間久了,又都想念之前的好,那些不愉快的小事,似乎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人與人之間,離得太遠,關係容易淡;走得太近,又會生出許多是非恩怨。距離產生美,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最好方式。

再好的關係,也不要離得太近

但是有一種關係除外

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因為走得太近,會傷感情。可是,有一種關係,另當別論,就是與父母的關係。

有人說: 人與人之間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遠遠近近自己定,原則是讓自己愉快別人輕鬆。

可是,與父母的關係,說來也不是那麼輕鬆愉快。離太近了,親戚間都會有矛盾,與父母更是少不了摩擦。

《都挺好》中,父親蘇大強住在二兒子蘇明成家裡,他每天都要給大兒子明哲打電話抱怨,說二兒子對他不好,使用冷暴力,不給他吃好的,天天虐待他,要求大兒子趕緊為他買新房,他要搬出去住。

其實他在蘇明成家過得挺好的。他每天變著法的折磨小兩口,老同事來把家裡弄得烏煙瘴氣;他撿了條流浪狗把朱麗嚇得不知所措;他不願洗澡,還說是蘇明成嫌棄自己。

他處處折騰蘇明成夫婦,事後還裝作一臉無辜的樣子。同在一個屋簷下,父子間的關係不融洽,還特別緊張。

可是,等到他離開二兒子家,住到女兒蘇明玉那裡,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他知道自己生病了,非要立遺囑,把財產全部留給二兒子。

所以,不要跟父母較真,他們對子女的心都是一樣的。

他們知道誰是最需要呵護的那一個,他們不會因為自己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不和睦,就對他心存怨懟。他們一如既往地善待自己的孩子。

所以,不要因為任何藉口遠離父母。更不要以工作繁忙為藉口,少去探望父母。有的父母,他們不缺錢,不缺吃穿,他們缺少的是陪伴和關愛。

父母老了,如果有可能,還是別離他們太遠。

父母,不能離得太遠

有句古話說: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這是子女對父母的責任,如果父母年齡大了,依然健在,一定不要離他們太遠。

春秋記載:一日孔子出行,聽到遠處傳來十分悲戚的哭聲。他與同行弟子趕緊循著聲音,走近一看,是一個叫皋魚的人在路邊哭泣。孔子問皋魚:「你家是不是有喪事,為什麼哭得這樣悲傷?」

皋魚回答說:自己有三個過失:年少時為了學習,週遊諸侯國,沒有把贍養父母放在首位,這是過失之一;自視清高,不願意效力君主,到頭來一事無成,這是過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卻因為小事斷絕聯繫,這是過失之三。

說完感慨道: 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子女想好好贍養父母,可父母卻已等不到這一天了!

失去的歲月無法挽回,離去的親人再不能相見,就讓我從此離別人世去陪伴親人吧。皋魚說完就辭世了。

這就是有名的「皋魚三失」。

孔子見了,感慨萬千。他對弟子們說:你們要引以為戒,要從這件事中悟出一個道理!於是,有大約十分之三的弟子向孔子辭行,回家贍養雙親。

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 子欲養而親不待。古人因為自己無法對父母盡孝道,羞愧難當,自責而亡。而今天的我們呢?

為了自己的工作,遠離父母。一年到頭只有春節匆匆回家過個年,與父母的感情變得不痛不癢,心中漠然,打個電話都嫌麻煩。

為了前途,更是不惜一切。把應該放在父母身上的心思、時間統統都放在了自己所謂的追求上,錯失了與父母相伴的歲月。

等到有一天,父母離去後,再去追悔,也只是悔之晚矣!

畢淑敏曾說: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有些事情,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經太晚!

為了人生不留遺憾,在父母垂垂老矣之年,還是不要相去太遠,儘自己所能,儘量留在父母身邊,以盡孝道。

相關焦點

  • 離得太遠是遺憾,走得太近是災難(說的太對!)
    不必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從當初的熱情,到最後的冷漠,也許並非人心易變,只是因為你們走得太近了。無論是朋友、親人還是夫妻,走的太近了,都是一種災難。想相處不累,快樂生活,我們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01-跟朋友保持一杯水的距離結交朋友是一件讓人心情愉悅的事情,可是在與好友的交往過程中也要注意保持一杯水的距離。
  • 人到晚年,要和這3種親戚保持距離,走得太近會吃虧!
    我國歷來是一個講究血濃於水的國家,人們普遍都很重視親戚之間的這種血緣關係,但是當人到了一定年齡你就會發現,不是所有的親戚都值得深交,如果你想在晚年過上安穩的日子,一定要和以下這3種親戚保持距離,不然走得越近越容易吃虧。
  • 為何如今很多年輕人不太願意「走親戚」?幾個理由,確實情有可原
    小麗心裡壓根不記得這個姨婆甚至跟自己的小姨、舅舅都沒什麼聯繫,她一直覺得這樣很正常,沒想到父母竟然因為姨婆過生日就特地趕了回去。後來媽媽告訴小麗:其實一直跟家中的親戚有聯繫,只是因為住的遠了,很多時候沒有機會見面嘮嗑,但是感情一直都在。還說到小時候姨婆照顧小麗的種種事情,餵她吃飯,幫忙照顧等。
  • 給狗剌激要掌握時機,這個距離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
    表現得好,給予獎勵狗表現得好,能按要求隨行,停下來,把球獎勵給狗,與狗起玩。放鬆牽引繩,狗若離開,給予刺激,狗若乖乖f行,給予表揚,讓狗高高興興一起同行。改變速度或方向先改變方向,前後左右,到處行走,製造與狗易離狀態,然後再改變速,如果始終把牽引繩拉得緊緊的,束縛狗的身體,其結果是,即使狗走在您的旁邊,也並不是狗自願隨行,所以必須將牽引繩放鬆,讓狗自由地自願地隨行。
  • 為什麼在職場上不要和同事走得太近?君子之交淡如水,原因很真實
    為什麼在職場上不要和同事走得太近?君子之交淡如水,原因很真實剛進職場的新人,很想和同事處好關係。因為和同事關係處好了,我們也能在職場更加輕鬆一點。但是有的時候,你在職場呆得越久,你就越能發現,我們不能和同事走得很近。這其實是很多職場人都知道的一點,那就是不要和同事走得太近。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不要和同事走得太近嗎?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無非就是這三點。一、容易被侵犯隱私第一個原因就是,在職場和同事走得近,容易被侵犯隱私。
  • 為什麼說人到中年,關係再好也不能走的太近?看完後明白了!
    人都是這樣,走得太近了,容易產生摩擦。朋友之間,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保持一定的空間,不要以為走得越近越好,而是適當的有一點距離,才不會因為彼此的一些細節,導致對方的不開心。 所以,要少一些摩擦,就要保持一定距離。 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間,在子女成年之後,父母一定要懂得體面地退出,而不要繼續那種包辦式的日子。
  • 農村過年走親戚的時候,遇到這些「客套話」不能當真,只能聽聽
    ,尤其是我們的農村,大年一過的正月裡,也會開啟走親戚模式,大包小包的禮物帶著,去走訪一些親戚,趁著大年的氣息走親戚,也是很多農村過年的習俗,雖然現在年味變淡,年輕人也不愛走親戚,但這樣的傳統在我們的農村,還是必不可少的。
  • 語錄偵探|我們走得太遠,忘了紀伯倫是怎麼出發的
    兩本書中都有陳虻經常說的句子「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而這個句子旋即被眼尖的讀者挑出,置於網絡傳播的洪流。在《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陳虻,我們聽你講》的前言部分,徐泓寫道:「正如陳虻多次引用的卡裡·紀伯倫那句名言:不要因為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正因為這句「正如陳虻多次引用的卡裡·紀伯倫……」的指引,關於此金句的版權遂成定論。
  • 相愛的兩個人走得太近,就是一種「錯誤」,尤其人到中年
    曲筱綃的父母從來都不會去過多的幹預對方的生活,他們會做自己的事情,等到不忙的時候再坐在一起探討人生話題,所以,他們之間的感情雖然會有拌嘴,但那不過是用來調劑生活的調味品。02)、人與人之間地相處應該是注重距離地把控,並不是距離越近就越好,很多時候,那些肉眼可見的矛盾正是由於距離太近所導致的。
  • 很多人在老了才活明白:「兒女太有出息不一定是好事」!
    而她妹妹由於在上海,離家太遠,只是偶爾回來幾趟 看看父母 ,停不了幾天, 就又匆匆忙忙趕回上海了 。照顧爸媽 ,談不上 ,只是每次回來 都會給他們不少錢 ,僅此而已!這樣的例子說明什麼呢 ?有本事的兒女 ,爸媽並不一定能指望得上 !
  • 過了40歲,不要和這三種人走得太近
    一個人過了40歲以後,也應該學會清理自己的朋友圈子,倘若想要生活過得清靜,就不要和這三種人走得太近。01.嫌貧愛富的人米南德曾說:「貪得無厭是人作惡的主要原因。」什麼樣的人值得交,什麼樣的人不值得交,其實當我們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就會明白,想要生活得輕鬆自在,那麼也就要學會給自己的人生減壓。
  • 一位男士自述姐夫把他的孩子晾在一邊,突然明白:人窮不能走親戚
    一位男士自述姐夫把他的孩子晾在一邊,突然明白:人窮不能走親戚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力很強的社會,同時也是個非常勢利的社會,俗話說得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從小父母就對他寵愛有加,而他的姐姐從小就要什麼活都幹,什麼好的東西都要留給弟弟。也正因為父母的嬌慣,這位先生說自己學習成績不好,長大了工作也不算突出,但是姐姐卻離開了公司,現在結婚了生活過得很好,但是媽媽要求姐姐一直扶持他,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生活雖然不夠滋潤,但是溫飽不是問題,他也常常與姐姐家走動,一起吃飯說笑,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
  • 為何員工越聰明,平時就越不與同事走得太近?這4點原因很真實
    假如自己和同事除了工作以外沒有任何交流,態度冷淡,那麼他們將很難融入集體中去,因此將工作做得不好,最終在這種集體環境中呆不長。但是,如果一個人與同事走得太近,又會很容易產生矛盾,最終導致兩人之間的關係惡化,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最終只會傷害自己和同事。因此在與同事再次交往時,最好保持一定的距離感,太遠容易產生疏離感,太近容易產生矛盾。
  • 遇到這三種同事,不要走得太近,否則要吃大虧還得罪人!
    這三類同事,不要輕易走得太近,不然很容易受其影響,吃虧還得罪別人。1、喜歡八卦的同事這種人不僅會傳播同事的八卦,甚至連領導的八卦都不會放過,傳到領導的耳朵裡後,肯定會引起領導的不高興。一旦自己喜歡聽別人的八卦,就靠近這種同事交往,在領導心中你也是愛八卦的人,就算你不會到處傳播八卦,也不會改變領導對你的印象。
  • 女孩輩分太高,她不到場都不能吃飯,朋友:「太姥姥」叫不出口
    從古代開始,每個大家族都有很多成員組成,成員和成員之間有時候往往不能完全記住,尤其是那些經常見不到面的親戚更是如此。對於家裡的輩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人小輩大」的情況,明明是一個小娃娃,但如果按輩排起來,可能都屬於爺爺輩的了,甚至連個大人都需要叫他叔叔。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 在農村,家中有人去世禁忌多:三年不貼春聯,初五前不能走親戚?
    這個習俗的用意在於讓逝者走得體面一些,其次就是,斬斷三千煩惱絲,是對逝者的一種祝福和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不再有煩惱,不再惆悵。也有的覺得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尤其是家裡是老人去世的話,最好是多保留頭髮一段時間,也算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是孝道的延續。
  • 為啥不能將生辰八字告訴別人?風水大師:小心被壞人借走你的貴運
    對老一輩人來講生辰八字是不能夠告訴除了父母之外的人的。哪怕是親戚都不能告訴。因為只要別人知道你的生辰八字就可能運用不正當手段借走你的貴運。人的運氣都是有定數的,一旦被別人借走完了,那你可想而知後果是什麼。
  • 最好的相處方式: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有不少人因距離遠,相見不容易,而分手。有不少人因距離近,一不小心發生摩擦,從而吵架不斷。距離遠,只能通過互發信息,或是視頻來溝通,但是時間一長,就會產生不夠真實的感覺,好像和虛擬世界談情,沒有溫暖的懷抱,聽不到心跳的節奏,總有種疏離感。距離近,因為太過熟悉,矛盾隨之越來越多,甚至連私隱,激情也一起消失,只有平淡如水,好想遠離尋找樂趣。
  • 農村禁忌多,家裡有人去世後,三年不能貼春聯,初五前也不走親戚
    這個習俗的用意在於讓逝者走得體面一些,其次就是,斬斷三千煩惱絲,是對逝者的一種祝福和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不再有煩惱,不再惆悵。 也有的覺得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尤其是家裡是老人去世的話,最好是多保留頭髮一段時間,也算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是孝道的延續。 不過關於不能理髮的時間,每個地方的習俗規定也不一樣。 有的地方是3個月,有的地方則是五七,也就是35天內不能理髮。
  • 過來人的忠告:人過30歲,即便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得太近
    即便關係再好,也只能夠將她放在朋友的位置上,但是不能走的太近。對於朋友之間的相處,關係好是應該的,人生難得遇到一個和自己三觀一致的人。一旦走的太近,可能就會摻雜一些不同的東西,影響兩個人的感情,最後可能會導致感情的破裂。友誼之間不應該摻雜利益,過於親密則會讓很多事情難以處理,將雙方都置於尷尬的境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