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配套活動「普惠金融建設和數位化發展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論壇由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共同主辦,中國經濟信息社特別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華通訊社等機構的有關領導出席。監管部門代表、行業協會代表、中外資金融機構及媒體代表等100餘名嘉賓參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主旨發言中指出,近年來中國徵信體系以「徵信為民」的理念為指導,有效實施「政府+市場」雙輪驅動,形成「全國+地方」雙重發展戰略布局,取得顯著成效。
今天主要講這次論壇幾個和徵信息息相關的點,與大家分享一下央行官方的最新徵信動態。
01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
央行徵信系統是由人民銀行牽頭推動建設的全國集中統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目前基本實現了經濟主體的全覆蓋。截止目前,已累計收錄近10億自然人,6000萬戶企業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
02加快推動非信貸類徵信信息充分共享
下一步央行將充分利用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加快推動非信貸類徵信信息充分共享,包括大力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和企業化運營,完善數據採集的標準和規則,推進市場化機構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和徵信一體化。
未來徵信的採集、覆蓋面將越來越大,非信貸領域的違約成本將大大增加,這個我在之前寫的「電信電話欠費會影響徵信?未來非信貸記錄中的欠費違約成本將增加」和「嚴懲電信詐騙!買賣銀行卡將記錄個人徵信,影響支付寶、微信使用」的這兩篇文章中都有提及過,無論是中國電信江西分公司將欠費用戶納入徵信還是買賣銀行卡將記錄個人徵信都是央行加快推動非信貸類徵信信息充分共享最好的例子。
03完善徵信業法律法規和相關的配套機制,進一步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陳雨露表示,下一步央行將完善徵信業法律法規和相關的配套機制,特別是要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確保徵信服務體系普惠公平,在確保徵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促進徵信機構的有序競爭,實現徵信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有效使用。
04央行正在研究解決徵信「白戶」或「準白戶」金融訴求
目前普惠金融重點服務的對象依然存在缺乏信貸記錄,甚至是沒有信貸記錄的「白戶」的情況,央行正在積極研究解決這部分人群真實的金融訴求。
陳雨露透露道,針對目前全國在校和剛畢業的大學生、民政低保人群和小微企業員工,很大部分是沒有信貸記錄的「白戶」或「準白戶」的情況,央行正在積極研究如何利用先進的數位化手段和替代數據等新服務模式予以解決。
作者:【徵信110】百家號;
圖文:持續分享交流關於徵信乾貨信息
聲明: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