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偷」來的羈絆,即使短暫依然溫暖刻骨銘心

2020-12-21 以書話人生

我們經常被這樣的一種感情打動,可能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你危急的時刻,伸出援手幫了你一把;可能是不常聯繫的朋友,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幫你解決燃眉之急。

彼此之間並無血濃於水的親情,卻能相互關心,彼此牽絆。

正如小說《小偷家族》裡的人物,年齡不一的陌生人組成了一個家庭,住在無人注意的老屋裡,靠著最年長的「奶奶」的養老金度日。

幾個家庭成員經常遊蕩在商店之間,順手牽羊偷點日用品,而在一個冬夜,「爸爸」阿治發現一位被趕出家門的小女孩,並把她偷回了家。之後,眾人度過了短暫而快樂的時光,卻因一次意外引發了令人震驚的真相。

《小偷家族》這部小說,濃縮了作者十多年來對人性和社會的所有思考。

作者是枝裕和是日本當代電影大師,關注的題材多具社會關懷及人文主義色彩。2018年,他憑《小偷家族》摘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成為歷史上第四位獲得金棕櫚獎的日本導演。著作有小說《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如父如子》《下一站,天國》《奇蹟》等。

01世人眼裡的小偷,最想偷的是羈絆

故事講述了一個特殊的家庭,這個家庭裡有年長的「奶奶」、無所事事的「父親」阿治,在洗衣店工作的「母親」信代,23歲的姑娘亞紀和10歲的男孩祥太。

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並無任何血緣關係,原本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卻在機緣巧合之下相遇在一起。

同名小說電影劇照

「父親」阿治和男孩祥太每周三都會去超市,但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是去完成維持他們家生計的一項重要工作。世人稱作「小偷」的行為,便是這對父子的「工作」。

一天,兩人工作結束後,經過老式住宅小區時再次看見那個小女孩獨自坐在地上。

他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看到小女孩了,只是每次見到她時,她都是目光呆滯得注視著房門。

阿治問女孩怎麼了,女孩一言不發。當問道她媽媽時,女孩只是搖搖頭。阿治把女孩帶回了家。家人對女孩充滿好奇,問她的名字和年齡,女孩怯怯地回答。

奶奶發現五歲的女孩有裡身上傷痕累累,一家人意識到有裡長期受父母虐待。但信代覺得畢竟家裡不是福利院,決定和阿治一起送她回去。

在有裡家門口,當信代聽到有裡的母親和丈夫吵架,說出:「我也不是自己想把她生下來的」這句話後,信代的雙腳好像被黏住了似的,一步無法動彈,這樣的話她不記得自己聽過多少遍。

小時候,信代的母親只要喝了酒,就會把氣撒在她身上,說同樣的話。信代改變了主意,把有裡留了下來。

原生家庭對很多人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有些人從中受益,有些人被深深傷害。但不管好壞我們都無從選擇,無力改變。

對於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而言,也許逃離是唯一的選擇。正如被阿治「偷」回去後的有裡,沒有想過回到原來的家。

02生活殘酷無情,真情溫暖人心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有這樣一段對白令人印象深刻,女孩馬蒂爾德問:「人生總是那麼痛苦嗎?還是只有小時候是這樣?」殺手裡昂回答:「總是如此。」

不管是兒時還是長大成人,人生的每個階段似乎都有煩惱和痛苦,而在這眾多的煩惱中,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不被愛這回事。

《小偷家族》裡的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境遇,但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彼此走到了一起,相互依偎,互相取暖。

有裡來到新家兩個月後,祥太從電視裡看到了新聞,有裡的父母沒有報警,還是幼兒園所長通知警察局,事情才被公開。

為了讓有裡在這個家待下去,信代為她剪了頭髮,換了姓名叫凜。之後,奶奶、信代、祥太和凜四人一起去百貨商場。當信代給凜買泳衣時,凜突然使勁搖頭,並說:「等會兒不打我?」

信代才知道她不是害羞而是怕挨打,她的母親曾為了打她才給她買衣服。信代想到這裡忍不住流淚,她想代替想哭但不敢哭的孩子大聲痛哭一場。

當天回去後,信代和凜一起洗澡,相互看對方身上的傷疤,信代是因為工作的緣故,而凜第一次承認疤痕是母親燙傷的。洗完澡出來後,信代經凜同意把她第一次來家裡時穿的衣服扔進了油罐裡燒掉了。

同名電影劇照

信代把凜摟在膝蓋間,開口對她說:「愛你才打你,這是騙人的話。愛你的話,應該這樣。」

有裡成了信代的軟肋,為了保護她在家裡繼續生活下去,信代甚至放棄了繼續工作的機會。

同名電影劇照

那年夏天,一家人去了海邊,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03偷來的家人和溫暖,終有償還的一天

同名電影劇照

但幸福的時光,終究是短暫的。隨著奶奶離世,祥太為保護有裡被抓,這個家庭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局面。橫亙在阿治和信代之間的秘密也被公布於眾,當年,阿治為了解救信代,殺死了信代的前夫。

信代為了保護家人,承認了一切罪行,不管是「偷走」有裡,還是奶奶死後領取養老金。

當女警官說遺棄屍體是很重的罪名時,信代回答沒有遺棄,是她撿回的,她只是撿回了別人遺棄的人。

她撿回了被兒子夫婦拋棄的奶奶一起生活,讓沒有去處的亞紀住在一起,保護了祥太和凜。如果放任不管的話,他們有可能早就不在這世上了。如果這是犯罪的話,那麼遺棄他們的人不是更加罪孽深重?

最後,信代被判了五年。祥太被送往福利院,有裡回到了自己的家,亞紀再次無處可去,阿治覺得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了等他回家的人。

《小偷家族》到這裡就結束了,偷來的羈絆最終還是曲終人散。

同名電影劇照

雖然,小說中的人物過著最卑微的生活,甚至行為令人不齒,但他們中依然保留著人性的善良和無私精神。

每個人都是被家人遺棄的可憐人,所以更懂得真情的可貴與溫暖。

也許,相聚的時間很短暫,卻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裡,他們愛著別人同時被別人愛著,有個可以回得去的家,有等待他們回來的家人。

願每個人都能被生活溫柔以待,沒有遺棄和家暴,只有溫暖與愛相伴。

文/紫竹凌:多平臺籤約作者,自由撰稿人。

歡迎關注@以書話人生,經典好書,與君共讀。

相關焦點

  • 《小偷家族》:愛在「偷」來的家人面前,是奢侈,還是羈絆?
    在是枝裕和的小說《小偷家族》裡,就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是小偷,但與我們平常意識中的偷盜者又不完全相同。因為他們不僅偷些得以生存所必須的物品,還偷來了一個看似完整的家庭。在我們的意識裡,小偷是令人鄙夷的角色。他們拿別人的東西為己所用,且不以為恥,最是可惡。
  • 《小偷家族》,羈絆人們的從來不是血緣,而是情
    之前在聽梁文道老師的《八分》節目時,聽到了一部電影《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2018年上映的作品。想看很久了,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推遲,今天終於讓我看完了。《小偷家族》講述的是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6個人,組成的一個溫馨的「家庭」。
  • 《小偷家族》特殊家庭裡的一絲羈絆
    今天特意看一部具有深度的電影《小偷家族》,很早前是已經有留意該部電影。那我們就以簡單的經典語錄來回憶起,電影裡值得我們回味的片段。1真正愛你的人,會像我一樣緊緊的擁抱你。電影中的深度意義,雖然沒有理解透徹,但是淺度還是能理解到的……沒有血緣的愛,成為我們之間的羈絆六個人組成的家庭,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偷,但背景卻不相同。通過辦法偷來的親情比原本的親情還要真實。
  • 《小偷家族》——人並非善惡的單面
    《小偷家族》導演為是枝裕和,於2018年初上映,好評如潮,獲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引發世界範圍內對其的研究。》這一家被社會邊緣化的群體,他們靠羈絆聯繫在一起,一家人在既彼此陌生又相互熟悉的過程中,反映出社會底層群體對家庭溫暖的期許與渴望,以及人性中善良的一面。
  •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生活千瘡百孔之中也會有美麗的瞬間
    而電影《小偷家族》則是是枝裕和比較另類的作品,《小偷家族》在延續他以往風格的基礎上,關注到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展現了貧瘠物質生活裡,愛之於人的精神滋養,也讓人思考人性的複雜與純粹。《小偷家族》的寫作靈感來源於是枝裕和看到的一則新聞報導:一個以盜竊為生的家庭,盜竊物品裡竟然有漁具,就是因為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便是釣魚。
  • 《小偷家族》:願勇敢的孩子被世界溫柔以待
    是枝裕和執導的劇情片《小偷家族》,豆瓣評分8.7分,該片獲得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講述的是柴田一家靠偷竊物品來維持生計,在一家之主柴田治撿回一個遭受家暴、渾身是傷的小女孩後,這個家庭所隱藏的秘密漸漸被曝光的故事。
  • 《小偷家族》:什麼是真正的家人,是讓你感受到溫暖幸福的人
    這是一個除了愛一無所有的家庭,這是一個外人眼中畸形的家庭,可這也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這就是《小偷家族》。時光一轉,奶奶死亡讓家中的負擔加重,而祥太在偷東西的時候被抓則揭開了這個小偷家族背後的秘密。這個家族,非常貧窮,貧窮到只能夠靠偷盜去維持生計,家庭生活的主要來源居然是奶奶的養老金。
  • 解讀《小偷家族》:看電影前請放下三觀,這是一個全是罪犯的家族
    《小偷家族》電影劇照一、《小偷家族》的情節設定非常引人注目。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五口之家的故事,或者說是五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組成的臨時避難所的故事。這五個人裡有的是被第三者插足,被迫離開一段破碎的關係;有的是生來就不受父母的待見,每天被父母虐待;有的是在工作時偷東西被辭退。他們都把偷東西當做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就是在這樣略顯荒誕的背景設置下,我們的故事開始了。不難發現這部分的電影情節設置非常的引人矚目,讓人不禁有繼續往下探索這個故事的發展歷程的欲望。
  • 豆瓣8.6分的《小偷家族》:5歲的樹裡,是否會重蹈信代的老路?
    《小偷家族》曾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導演和編劇同名小說的作者是枝裕和,小說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6,有很多電影裡沒有的細節描述。《小偷家族》講的是柴田家的故事,家族職業是小偷,他們不但偷東西,還偷來很多人,拼成一個家。
  • 年度最佳院線片 《小偷家族》到底有什麼魔力?
    6月中旬,上海電影節放映《小偷家族》,一開票瞬間秒殺,還在網上出現了驚人的換票梗:「《小偷家族》電影票換上海內環一套二手房,地鐵沿線」。 小電君在上海也親身經歷了一番《小偷家族》一票難求的盛況。在影院門口排隊進場的時候,黃牛盯著我手中的票,湊近低聲問了我一句,「一千塊,換不換?」
  • 《小偷家族》:自私本性的背後,是靈魂碰撞的真情
    他的三部電影《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和《小偷家族》被稱為「是枝裕和人間三部曲」。其中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這部影片,摘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日本時隔21年後再次獲此殊榮。《小偷家族》講述的是一個被遺棄也被接納的故事。影片中六個沒有血緣關係、被拋棄的邊緣人抱團取暖,組成了一個臨時家庭。
  • 《小偷家族》,為何毫無血緣抱團取暖的家庭,比正常家庭更有溫情
    《小偷家族》講述了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家庭,依靠偷竊和奶奶的微薄養老金來維持生計。他們彼此相親相愛,直到這家男主人柴田治撿回一個5歲受家庭暴力的小女孩,這一家人背後的疑團才逐漸解開。這個劇本,是是枝裕和通過報紙上的一條小偷家族社會新聞改編而成的。影片通過對三代六個人家庭的透視,直達人性和社會現象的最深處。影片深刻剖析了這個小偷家族抱團取暖和家庭解體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同時也表達出「錯位之愛」給人們帶來的一種無奈和悲涼感。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小偷家族說是家族,其實就是一家人。奶奶孤身一人,住一幢相當破舊的老房,可能是寂寞的緣故,一對有前科的夫妻帶著拐來的小男孩與她同住。奶奶還收留了前夫的孫女,一個從事風俗業的女孩兒,算是中年夫妻的妹妹吧。電影開始時,爸爸帶小男孩兒偷竊回家,在路上撿到一個在冷風中獨自玩耍的小女孩。這,就是一家人的全部成員。
  • 《小偷家族》:貧窮不是人生的悲劇,喪失了愛的能力才是
    --《小偷家族》折磨人的除了痛苦,還有希望。是枝裕和真的是一個很會折磨人的作者。我在看《小偷家族》這本書時,貢獻了自己生平看書最多的一次眼淚,書的後半部幾乎都是哽咽著看完。《小偷家族》實在是擁有希望與痛苦的兩大折磨。
  • 《小偷家族》:不是親人似親人
    《小偷家族》給親人這一概念,做了深刻的詮釋,血緣關係,從不是親情的羈絆。小偷家族,靠偷盜維持生計。男主人阿治無固定工作,常和他的兒子翔太聯手去小賣部偷東西補貼家用。信代幫人洗衣服,經常偷拿一些衣主落在衣服裡的物件。
  • 電影《小偷家族》暖人心:孤寂的人所組成的家卻擁有溫暖的陪伴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部能溫暖人心的電影,它就是2018年上映的日本劇情電影《小偷家族》,這部電影在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是由《第三度嫌疑人》的導演是枝裕和執導。《小偷家族》的電影海報。
  • 《小偷家族》,靠偷維持生計的五口之家,原來這麼溫馨
    《小偷家族》,靠偷維持生計的五口之家,原來這麼溫馨《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執導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靠偷竊維持生計的柴田一家,在帶回在住宅區被凍僵的女孩後,一家人的秘密慢慢展現,又慢慢回歸平靜的故事。他們是在底層掙扎的忍人群,但他們都渴望得到愛,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維持得來不易的家,儘管做著遭人冷眼的事情,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是樸素的,都是善良的,他們都期待幸福日子的到來。這樣的家庭不是靠血緣來維繫的,而是靠愛,家給他們每個人帶來了歸屬感,因此他們感謝彼此,他們更強調無私付出。
  • 《小偷家族》日本上映,觀眾及名人指責導演是枝裕和抹黑國民
    撰文 胡凱爾責任編輯:黃嘉齡圖源網絡是 枝裕和執導的電影《小偷家族》上月獲得坎城金棕櫚獎後,國際版權已經銷售到近150個國家,如同各國片商評論:「雖然這是一部溫暖動人的家族物語,卻擁有 強而有力的議題。
  • 從家庭主義的缺位看《小偷家族》:日本社會現狀一窺
    即使組建了家庭,也往往同《單身社會》一書的調查中顯示現代社會家庭存在一般:「單身、單親家庭、成婚、分居、穩定的愛侶,以及最終又回歸獨自一人。《小偷家族》中的老太太初枝便險些淪為這樣的的人,她先後被丈夫和子女遺棄,然後被信代發現帶,回家贍養,這也正是在初枝死後,信代將其屍體掩埋,後被警方詢問「你知道遺棄屍體是重罪嗎?」時,信代回答「我沒有遺棄屍體,是我找到了她,我找到她的時候,她已經被人遺棄了,遺棄她的,另有其人吧」這句話的由來。
  • 《小偷家族》有人看到了大善,有人看到了大惡
    《小偷家族》是2018年上映的,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是枝裕和繼《距離》《無人知曉》《如父如子》《海街日記》之後第五次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也是憑藉此片首次獲獎。電影講述了一個家庭,祖孫六人生活在一處祖屋裡,靠著奶奶初枝的養老金拮据的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