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多位知情人證實,騰訊確實提出了促成鬥魚、虎牙合併的建議,並且建議已經上升到騰訊總辦層面。
自騰訊成為鬥魚和虎牙的第一股東後,兩家公司的合併消息一傳再傳。今傳聞再起,可見面對強敵B站、快手、抖音等平臺的圍剿,騰訊準備整合資源進行絕地反擊。
據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遊戲直播市場預估能創造200多億人民幣的收入,而虎牙和鬥魚共佔據近80%的直播市場份額,兩個平臺合併後市值將達到10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800億元。
內耗不斷,騰訊欲終結「魚虎鬥」
遊戲直播行業發展至今,已形成從遊戲版權、電競賽事到直播平臺、公會、主播及衍生品的產業鏈,這其中又以遊戲版權和電競賽事為核心。一場知名電競賽事的直播權、轉播權都在數千萬級,甚至過億。
而鬥魚、虎牙在直播市場份額的佔比近80%,作為遊戲直播行業的巨頭,雙方的較量從未停過。
早在前幾年,騰訊多次參與鬥魚的融資,之後對其戰略投資,以38%的股份成為鬥魚的第一大股東;與此同時,騰訊也參與了虎牙的B輪融資,在取得34.6%的股份後,又以2.63億美元購買了相應股份,並正式控股虎牙。
即便在騰訊成為雙方股東之後,虎牙和鬥魚之間較量仍未停止,雙方在不斷地明爭暗鬥中,陷入「內耗」境地。近兩年,鬥魚和虎牙為了挖知名主播爆發了多次不快,天價違約金現象頻頻出現。
前兩年,鬥魚、虎牙為了吃雞主播第一人BBY,分別開出天價,誠邀其加盟。
鬥魚給的價格是300萬,且直接到BBY家裡籤合同付100萬首付;虎牙拋出的條件更加吸引人:承諾待遇比鬥魚、全民直播都高,而且讓BBY自己開價。
此前,鬥魚以違背「獨家合作協議」為由將主播蛇哥colin起訴,要求蛇哥colin賠償1.45億,這個賠償金額震驚了整個直播行業。
鬥魚、虎牙的爭鬥除了爭奪主播外,在場外的摩擦也不間斷。多年的「魚虎鬥」並未形成良性的競爭關係,反而使雙方內耗不斷提升,騰訊合併鬥魚、虎牙之舉,也是希望藉此終止雙方內耗。
B站、快手、抖音圍剿騰訊系直播平臺
在熊貓直播退出市場後,鬥魚和虎牙看似從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從「百團大戰」轉變為「雙雄爭霸」,但是, B站、快手等平臺快速崛起,分割著直播市場。
自2019年起,B站、快手和抖音開始入局遊戲直播,各平臺攜雄厚資本投入遊戲賽事版權競爭,同時,B站、快手和抖音的用戶數據毫不遜於鬥魚、虎牙。
去年,B站籤約曾經的「鬥魚一姐」馮提莫後,以8億元買下《英雄聯盟》未來三年全球總決賽的中國區獨家轉播權,《英雄聯盟》作為全球三大頂級電競項目之一,擁有著廣泛的受眾,B站將獲得更多的流量。
除此之外,短視頻APP也給直播行業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在直播行業的市場爭奪中,「直播+」成為常態,而鬥魚、虎牙的發展鏈條較為單一,高度依賴頭部主播的發展模式弊病漸顯,比如盧本偉、陳一發等主播的封殺給平臺帶來巨大打擊。
快手、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內容+直播」平臺,以及B站這樣的「中長視頻+興趣社區+直播」平臺,都比虎牙、鬥魚更容易基於電競賽事做延伸,形成新型的遊戲內容生態,從而增加用戶粘性。
快手、B站等視頻平臺在遊戲直播方面的發力,已經衝擊到虎牙、鬥魚,在嚴峻的外部競爭下,加之騰訊的推動,鬥魚、虎牙合併也不足為奇。
綜上,B站的突然入局,快手的強勢進攻,以及抖音對遊戲業務的窺探,都成為騰訊加速整合旗下遊戲直播平臺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