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科學孵化讓我們自己的音樂劇也亮起來

2021-01-06 中國日報網

近日,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落幕。近幾年,僅在上海上汽文化廣場上演的原創劇目就有39臺、101場,可謂落地生根,未來可期。

相較於其他舞臺藝術,原創華語音樂劇雖然出發得晚,但從一開始就站在一條沒有太多歷史沉痾的新跑道,起點清晰,道路順暢。中國人特別是大城市的觀眾偏愛音樂劇,多少和我們這個民族有欣賞傳統戲曲的音樂基因有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音樂劇沒有經歷過舞劇那些長達幾十年的「中國化」「本土化」辯論,也沒有經歷過究竟是舞蹈表演戲劇,還是戲劇指揮舞蹈的迷茫。沒有負擔,輕裝上陣的音樂劇,出發伊始,就明確了是一門綜合的舞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燈光、舞美融為一體,綜合打開觀眾的視聽感受,帶來了豐富的身心體驗。但是,音樂劇的創作成本不低,需要調動的資源也更複雜,因此當大量年輕人投身到音樂劇的創作中時,一個能夠連接創作者、業內人、觀眾的平臺就顯得十分必要,而幫助青年編劇、作曲、演員等穩步成長的科學孵化機制,就更重要了。

圖說: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落幕 官方圖

在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展演作品中,我們看到從事音樂劇創作的年輕人,顯現出更好的創作基礎和藝術視野。從西方音樂文化入手的多年訓練,讓很多年輕音樂人具備嚴謹、理性的思維,對結構性、整體性的把握更沉穩,而國際化視野也讓他們調度和運用各種素材時顯得十分得心應手。同樣是表達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音樂劇在結構上趨於完整成熟,作品色彩更靈活輕盈,耐人尋味。

比如,作品《南牆計劃》將故事背景設定在21世紀初——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發生碰撞與較量的年代,講述父子兩代人各自執著追求夢想。乍一看這劇情介紹,這必然也必須得是矛盾對立衝突吧,但是劇中的京韻大鼓和搖滾在漢語言獨有的詞曲珠聯璧合的音韻氛圍裡,不但打不起來還溫情脈脈……那麼,把矛盾衝突這一習慣手法變成「回歸」也未嘗不可,就像奏鳴曲那樣,呈示——展開——再現,旋轉著,循環著,回歸主調,到達一個穩定的和聲、完美地收束。再比如作品《你在哪裡?》以阿爾茨海默症為切入點,講述了三代女性兩對母女之間的誤解與隔閡。這類表達人性的話題,我以為是音樂所不擅長的,勢必要依賴於戲劇的手段去展開矛盾衝突。但是這個作品熟練運用了非常多的音樂技巧創造出強烈的激情,並不斷推動著情節的發展,可以說是音樂以自己的語言複製了舞臺上的情節,從而加強了戲劇性。那些不重要的細節消失了,情節迅速推進中,這種風格,而不是具體的故事,讓我牽掛——最後的最後,我們如何面對人生的再見?

這些「未完成」狀態的作品很好地運用了音樂的手法和特性,在觀賞中一直有靈感火花不斷閃現的新穎體驗。成功讓觀眾擺脫了以往對原創音樂劇的印象——極力模仿國外經典結果變成尬唱尬跳,讓觀眾看到了原創華語音樂劇「在地發展」的土壤和空間。源於創作者自身經歷的普通故事,更適合於孵化創作,年輕的創作者和觀眾容易感同身受,產生共鳴。更重要的是,它不會影響音樂創作為了去理解吃透主題素材而竭盡全力,甚至放棄了音樂主體的身份,亦步亦趨跟著文學臺本去創作。反而是駕輕就熟地選擇素材,運用技巧,調理作品。因此,音樂的結構,也就具備了舞臺語言的作用和意義。

相比較於一部沒有錯誤卻平淡乏味的完成品,「未完成」之所以令人充滿期待,還因為它充滿了各種可能性和張力,像一隻只準備迎風起飛的風箏,吸引著人們的關注。當國外原版引進在遭遇疫情而停頓,無論是主題、語言還是文化背景,本土原創音樂劇不缺資源,這正是我們改變一味引進、總是被國外IP卡住版權的好時機,業內關於引進與原創的破局之爭、流量效應下拿什麼去支撐未來的思考,似乎也有了方向。匯聚資源,培育人才,科學孵化,在地發展,必將帶動新一代創作者和觀眾的共同成長。(王曦)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音樂劇孵化計劃」進入市場對接,兩部作品18個月內首演
    《對不起,我忘了》順利籤約《對不起,我忘了》由薛小寧擔綱製作,由她製作出品的音樂劇《秋褲和擀麵杖》,曾經兩度登臺文化廣場的「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 「希望我們的努力可以建成一座原創音樂劇的奇幻花園!」她說。
  • 在上海看小型音樂劇有了專業孵化劇場,《長腿叔叔》將在這裡長期駐演
    圖說:新開幕的橙劇場·可當代藝術中心 官方圖看世界名團的大型音樂劇到上海文化廣場,是上海戲迷們的共識,如今,看小型音樂劇,上海也有了專業的駐演孵化劇場。近日,全新升級的上海橙劇場·可當代藝術中心盛大開幕。
  • 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6部入圍作品:表現出強烈的當代特徵
    歷時近2個月,「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完成了對147部投稿作品的集中審稿與評定工作,最終,6部作品入圍第一輪孵化階段,包括1部以疫情為線索的特別投稿作品。6部作品均展現出穩定的質量和多元的個性色彩,目前已完成主創與孵化導師、扶植基金的分配與對接,進入第一輪孵化階段,並計劃於8月進行公開的劇本朗讀與音樂工作坊。
  • 橙劇場可當代藝術中心全新開幕 打造上海首座小型音樂劇駐演孵化...
    開幕活動以「聚光起·讓夢生」為主題,上海各演出機構代表,劇院劇場負責人,以及活躍在音樂劇舞臺上的演員們,媒體朋友,劇場觀眾等超過200人蒞臨開幕活動現場,共同為聚橙集團旗下——上海首座小型音樂劇駐演孵化劇場揭幕。
  • 中國音樂劇的未來還是要靠原創
    1997年出生,去年剛從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表演專業畢業,已出演過《帥小夥的蔬果店》《悟空》等多部音樂劇。排完《兩個人的城》,晚上7時,他還得趕往音樂劇《春之覺醒》劇組接著排。說起這兩年音樂劇真正火起來的原因,徐澤輝覺得繞不開綜藝節目《聲入人心》。2017年他曾和音樂劇演員鄭雲龍一起演過《變身怪醫》,那時因為票房不好還被砍過場次。
  • 流量效應之外,原創音樂劇何時才能出現「爆款」?
    「在構建一個健康的行業環境所必備的所有要素裡,我們先擁有了有號召力的演員這一部分,但是我們仍然在等待其他更多有利因素出現,如此才可能成就一部經典的原創作品。」知名作曲家金培達這樣說道。鄭雲龍在第三屆上海國際音樂劇節發布會上,演唱了2019孵化計劃作品《生死籤》中的選段,用歌聲道出對於華語原創音樂劇作品的支持與喜愛。
  • 劇院沉寂的空檔期,他們在厲兵秣馬中繪出中國音樂劇開闊前景
    「在這座城市裡,有很多極致的故事:相逢、相識、分離,甚至生死,都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生死攸關的特殊時刻,人性中善良美好的光芒顯得彌足珍貴。」趙瀲說。  作為演藝大世界·上海國際音樂劇節的一部分,「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發布的戰「疫」特別徵集,吸引了很多這樣的創作者。隔離在家的時間,給了創作者靜下心來的難得機會,全身心投入思考與創作。
  • 「阿雲嘎效應」凸顯 從一個明星的誕生看中國原創音樂劇發展
    2年前的夏天,他在這裡主演了第一部讓他為人熟知的原創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而這部音樂劇,正是文化廣場自從2012年起,堅持於每年春天舉行的「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孵化作品。在去年的綜藝節目帶火原創音樂劇演員阿雲嘎、鄭雲龍——另一位音樂劇節形象大使之前,他們默默地在上海唱了好多年。
  • 權力的遊戲音樂劇:我們的夢想演員
    林曼紐爾米蘭達是一位說唱歌手,也是音樂劇「漢密爾頓」的創造者。這位演員非常有才華,和提利昂一樣,他總是扮演有計劃的好人。我們也可以把蘭尼斯特想像成一個饒舌歌手。Cersei Lannister瑟曦蘭尼斯特不只是邪惡,她只是被誤解了。這位女王只是看著自己,並沒有試圖在路上與任何人交朋友。邪惡的統治者也有一些黑暗的秘密,包括她與她的兄弟和她的表弟有關係的事實。
  • 首屆福田國際音樂劇藝術節暖心開幕
    據悉,音樂劇《神奇校車·氣候大挑戰》不但有精彩的現場唱跳,其通過3D多媒體技術的精彩呈現形式,以及備受讚譽的還有以深入淺出的環保知識普及,讓孩子們在欣賞音樂劇的同時,了解「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溫室氣體」、「環保能源」等知識及樹立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的意識。
  • 華語原創音樂劇的未來,在這裡
    走到第二屆的「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在這個時間點上顯得尤為特別。年輕的中國音樂劇創作力量中的佼佼者上周日雲集於上劇場,四段40分鐘的showcase都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有趣的是,或許受到今年特殊局勢的影響,與往屆孵化計劃略顯不同的是,本次展演的四部音樂劇幾乎都為現實題材,或探討父子和母女等家庭關係,或呼應當下的網絡暴力、社會性死亡以及疫情心態等社會命題
  • 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初現成效,「音樂劇出品公司連線」爆款頻出
    2020年12月23日,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在滬召開2020年度發布會。此次發布會,由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議會長朱克寧、秘書長潘燕均蒞臨籤約儀式現場,基地旗下的「音樂劇出品公司連線」各成員機構均派代表出席。
  • 近兩年國內音樂劇票房收入激增 國產原創市場何在?
    據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上海的音樂劇在11個劇種收入中排名首位。對於上海市場的成熟度,作為一線業者的音樂劇演員深有體會,音樂劇演員阿雲嘎表示,自己在兩年前來到上海演出時,是第一次感受到市場的「熱度」。
  • 齊天大聖穿現代裝唱搖滾 申城音樂劇舞臺颳起「新國風」
    齊天大聖穿起現代裝,以流行的搖滾樂演繹大鬧天宮的來龍去脈;南唐後主在電音中旋轉跳躍,唱著他對權勢的憎惡與渴慕;程嬰為趙氏孤兒犧牲的幼子以少年之形走上舞臺中央,在明月霜林間、凜風墓穴旁控訴命運的無情……  伴隨著《悟空》《南唐後主》《趙氏孤兒》等音樂劇的製作和孵化,申城舞臺將颳起一股全新潮流:新國風。
  • 音樂劇《大力水手》演繹經典動畫前傳
    一部《大力水手》曾經是一代人關於菠菜的記憶,近日,由大牌傳媒出品的搖滾音樂劇《大力水手》強勢亮相來福士購物中心——一曲纏綿的《月光星光》,導演李宗熹、音樂總監樊衝、舞美設計竇輝等主創的真誠分享,正式開啟了與「大力水手」的探險航程。
  • 文藝近距離 |推薦幾部可以在家看的音樂劇
    如果問起在家多少天了,可能你自己都已經記不清了,一次疫情無意間把我們的生活節奏放慢。當生活的腳步放慢,我們的心卻無法安於慢生活。可是那些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每一個在為了打贏這場戰役而付諸努力的人,都讓我們再一次的相信未來。疫情之下,待在家中就是為祖國做貢獻。
  • 廣州天河眾創孵化最新成績單出爐!羊城創意產業園孵化器獲評領航...
    廣州天河眾創孵化最新成績單出爐!羊城創意產業園孵化器獲評領航孵化器金羊網  作者:鄢敏  2020-11-30 其中,廣電平雲廣場5G產業園、金穎農科孵化器獲評「專業創新載體」,Brinc國際創投孵化器、七客聯創國際社區獲評「國際化科技企業創新平臺」,廣州市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總部、TIMETABLE精品聯合辦公空間獲評「粵港澳科技企業創新平臺」。此外,近日出臺的《廣州市天河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對「天河優創」創新載體也有相關扶持政策。
  • 我們這一代最好的音樂劇,揭秘9.6分神作《漢密爾頓》
    並且,米蘭達是音樂劇的死忠粉,尤其是嘗試將歷史搬到舞臺的那種音樂劇。他讀這本書時,想到了「2Pac」(美國說唱歌手,擁有超過7500萬的全球唱片銷量紀錄,被譽為「說唱之神」)和「聲名狼藉先生」(美國嘻哈音樂人,被稱為「東海岸嘻哈救星」),他覺得這本書完全可以由一個嘻哈故事來演繹。回到紐約,米蘭達邀請原著作者羅恩·切爾諾去看自己創作的音樂劇《身在高地》。
  • 音樂劇《重生》北京站開票
    《重生》此次北京之行,是對2020的緬懷與紀念,是一個鄭重的告別,而作為2021年北京演出的開年劇目之一,《重生》也願為後疫情時代的演出市場、並肩走過2020的我們注入新生之力,無論這一年發生了什麼,我們終將收拾行囊重新起航,願愛與信仰與你一路同行。
  • 中國音樂劇教父李盾正在尋找「江門故事」,他說:中國音樂劇一定要...
    韓國和日本(音樂劇),就是一個例子,它們比我們發展早,但它們是一路引進。日本淺利慶太(四季劇團創始人)是我的好朋友,3年前他去世之前,我去看了他,他說:李先生你是對的,你看看我這牆上,這都是版權演出,只有一部《李香蘭》是自己的。他很動情,說東方的音樂劇可能就靠你了,我覺醒晚了,我的年紀已經到了該謝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