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業訪談錄|馬場公彥談日本出版業:疫情與未來

2020-12-24 澎湃新聞

新冠疫情期間,馬場公彥滯留日本的家中,給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們上網課。

馬場公彥出生於1958年,是日本的戰後一代。他畢業於北海道大學文學部,並獲得了東洋哲學專業碩士學位;2010年又獲得了早稻田大學博士學位。馬場公彥1989年入職日本知名出版社巖波書店,直至2019年退休,在出版行業任職整整有30年,曾任巖波書店的總編輯。退休後,他來到中國,任教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去年年底,馬場公彥在中國出版了《播種人:平成時代編輯實錄》一書。在書中,他分析了日本出版業的狀況,回顧了自己的出版生涯,還探索了中日出版的交流。他說自己不是文藝編輯,是一名樸素的學術圖書編輯,成長於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期的他,在巖波書店任職期間,特別關注戰後日本與亞洲乃至世界關係的重建,負責出版了《巖波講座 近代日本與殖民地》、《佔領期雜誌資料大全》、《日本的外交》、《巖波講座 「帝國」日本的學識》等重要書系。

如今,他努力學習中文,繼續關注中日出版業,最近還在日本媒體上發表了《疫情危機下,中日出版業的出路在哪裡?》,觀察疫情給中日出版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近日,澎湃新聞通過郵件採訪了馬場公彥,請他談談日本書業。

馬場公彥

澎湃新聞:

這次的新冠疫情對日本書業的影響是不是很大?具體有哪些表現?

馬場公彥:

僅從今年2-4月書店銷售數字來看影響不大,相反,這三個月的銷量還超過了去年同期,呈現出近年少見的良好勢頭(源自日販公司對全國1800家門店的銷售調查)。在全日本經濟、消費趨冷的態勢下,讀書需求逆勢增長,這與今年2月28日日本宣布全國停課,由此帶來學習輔導用書和童書銷售急劇增長有密切的關係。4月7日,日本東京都、大阪府及5個縣共7地宣布進入緊急狀態,16日範圍擴大到全國,企業被迫停工停產,書店不在停工範圍內(除了名古屋),這使書店的銷售未受到大的波及,不過全國也有1000多家門店為避疫情主動歇業。政府已宣布將緊急狀態延長到5月31日。5月的銷量,目前來看,實難預料。

澎湃新聞:

疫情期間,中國的出版社、書店紛紛開啟線上直播,通過網際網路來舉辦線上講座,推銷自己的圖書,還有書店登上外賣平臺,讓大家下單買書。針對疫情,日本書業有什麼新的政策和動態?

馬場公彥:

4月30日,小川洋子、川上弘美、最果夕日等作家發起眾籌,為實體書店捐款,捐款人可以獲得參與活動的書店贈送的圖書購買券(源自5月1日《朝日新聞》晚報)。

為應對疫情停課的特殊情況,各出版社都積極向公眾限時免費開放電子書和雜誌。除了角川、學研、主婦之友、大英百科、城文堂新光社的圖書、雜誌,小學館、集英社、秋田書店、講談社、白泉社等的漫畫也加入其中。經營著日本最大規模遠程函授課程「進研研討會」的倍樂生教育集團,將收錄1000種童書的電子圖書館限時對外免費開放。另外,面向圖書館、大學等機構提供專業學術電子書服務的資料庫「Maruzen eBook Library」,其開發商丸善,對收錄的6家人文社科類出版社(慶應義塾大學出版社、勁草書房、東京大學出版會、Misuzu書房、有斐閣、吉川弘文館)指定的約4300種圖書,臨時擴大了同時訪問客戶端及容量(源自HON.jp)。

倍樂生教育集團(巧虎的母公司)「電子學習圖書館」的登錄頁面,疫情期間限時免費開放

最近,一項將兒童文學或童話作品做成有聲書在網上提供免費下載的在線服務——「聲優朗讀會」火了起來。這種活動選擇的書籍,事先一定要得到相關出版社的授權,否則會有侵犯著作權的嫌疑(源自5月2日《朝日新聞》晚報)。為了普及和推廣讀書,3月網上興起了封面接力賽。疫情期間的宅家活動之一就是在SNS上,每天上傳一本喜歡的書的封面,發給下一個人,如果傳回來的話就再重複一次。

澎湃新聞:

正如您在《播種人》中寫到的,倉庫的運營是出版社最緊要的問題,這導致了出版社必須控制出版物的品種數和單品種的印量。長此以往,出版社就越來越傾向於出版暢銷書,圖書也就越來越成為快消品。這樣的現象在中國出版業也很常見。就您所知,日本的出版業在去庫存上有些什麼舉措?在平衡暢銷書和長銷書出版上又有些什麼措施?

馬場公彥:

倉庫管理指的是圖書在庫管理問題。日本的出版流通機制很獨特,是委託代銷制和轉售定價制。書店可以將超過一定期限沒有賣出的書退給出版社,卻不能改定價也不能打折。因此,出版社不能降價處理庫存,不僅如此,還得一直為滯銷書負擔倉儲費。這樣一來,出版社在結算前經常會把滯銷書做廢棄處理。但廢棄處理也有原則,不是隨意的,出版社會關注每本書的動向,有些書即使銷量很小但只要一直在動銷,就會保有庫存,不會清零。

當前出版業整體的退貨率達到40%,退貨和庫存管理不僅會影響經營效益,而且也會帶來紙張和印刷資源的浪費。特別是像印前看好的暢銷書,印數很大,銷售卻不盡如人意,或者前面賣得很好大量加印之後,忽然熱度過去了,這樣的情況都會導致大量的積壓,讓人一下子體驗冰火兩重天的感覺!

因此,庫存管理的重要一點就是正確判斷發行數,減少退貨。初次印刷還是保守一些為好,之後根據市場需要分批重印,是解決庫存問題比較理想的方式。但是,起印量小的話,會帶來圖書定價的增高,這一點會讓編輯不滿。不過其他出版社同類書價格擺在那裡,定價也不至於太離譜。這種情況下的定價,不能跟過去一樣,只考慮初次印刷量,而是應該將之後的第2次、第3次印刷等都考慮進去,找到其中的盈虧平衡點,彈性地設置價格為好。

降低退貨率,不僅關乎出版社利益,對日販、東販這樣的中間商而言,更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這些中間代銷商喊出了「降低庫存」的口號。與此同時,退貨的物流費用居高不下的話,其他方面的服務質量自然也會下降。有一個嘗試案例是,日販和著名童書出版社白楊社去年6月的合作:大家事先設定一個可接受的退貨率,如果書店能做到就給予返點獎勵。這一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源自2019年12月26日的《日本經濟新聞》)。紙質書市場持續低迷,出版社、中間代銷商、書店都在竭力求生存,大家現在尋求的,不是擴大規模,而是精簡的高效管理。

《播種人:平成時代編輯實錄》,【日】馬場公彥/著 趙斌瑋、幸丹丹/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澎湃新聞:

在書中,您還介紹了在巖波書店負責的POD(Print on Demand,按需印刷)項目,將一些較難重版的學術圖書或者售罄很久的書定期列出書單,供選擇下單印刷。POD項目在巖波書店施行的效果很不錯,那就您的了解,日本其他出版社有這樣的項目嗎?整個出版行業,這個項目運行得怎樣?

馬場公彥:

巖波書店現在已經有接近1000種圖書貼上了「巖波On Demand Books」的標籤。要以POD方式生產,得滿足售罄、名著、二手書市場稀缺等條件,且多為單行本,偶爾也有作品集、論叢、系列書等。這樣的書,1本起印,沒有庫存管理,定價較高,利潤豐厚,這是優點。但因為每個品種的銷售規模都很小,所以不適合文庫本小書、新書以及定價不高的單行本。如果未來品種足夠多的話,也有可能會發展為出版的一個分支。

POD項目的嘗試,目前有英普利斯公司推出的「NextPublishing Authors Press」自助出版服務,不需要經過出版社就能出版,而且還可以在亞馬遜網站上銷售,已經出了2400個品種。還有,比如日本EAST公司與Microcontents公司合作推出的一個叫「aspara」的以學術出版為主的項目,專門為短版書打造,服務賣點是集編輯、出版、發行於一體。

澎湃新聞:

您認為,POD項目會是紙質出版未來發展的方向嗎?

馬場公彥:

隨著設備的提升和技術的開發,POD印刷技術水平顯著提高,成本也開始下降,現在文庫本的少量加印也用上POD了。印刷廠對傳統印刷的文庫本和POD印刷的文庫本進行了對比,兩者幾乎沒有區別。

今後POD將使出版社不再有斷貨一說:所有的書,只要是你想看的,都可以買到送到;過去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價書、學術書現在可以通過文庫本等方式再版;自費出版也不再是夢想……實在是好處多多,極大地擴大了內容產業的覆蓋面。未來網店帶動起的銷量,各出版社的大規模應用,必然會帶來成本的下降,如此也會進一步擴大讀者層!POD這樣的出版形態,正好可以滿足那些「讀電子書沒有感覺,還是拿著紙質書才想讀」,「讀舊的二手書想扔掉換一本新的」這樣的需求。

澎湃新聞:

文庫本是日本出版業比較特有的一種類型,巖波書店則是文庫本的發起者。在如今的出版大環境下,文庫本在日本的出版、銷售呈現怎樣的趨勢?

馬場公彥:

自1927年巖波文庫首次亮相,迄今文庫本已經在日本有93年的歷史,現在日本大約有170個冠以「文庫」名稱的策劃,每年出版約8000種新書,約佔日本新書總量的10%。將已經出過單行本,有一定讀者群體的內容,再以文庫本小書的形式再版,已成為出版社、書店、讀者熟悉的文化習慣。同樣的內容,歐美的出版商會同時推出價格高低不等的精裝本和平裝本,而日本則不會,日本的文化制度,是要讓所有人享受一樣的讀書體驗。

話雖如此,文庫本市場的銷量每年都在以5%的速度下跌,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五年。現在的市場,電子書是主力軍,撇開漫畫不說,電子書的銷量確實在增長,很多人都是拿手機和平板電腦讀文庫本了。

澎湃新聞:

您在書中也介紹了日本漫畫的出版史、流行史。在數位化、網絡化閱讀的今天,漫畫在日本的出版發行狀況如何?少年漫畫、少女漫畫這些分類如今還很明顯嗎?哪些類型的漫畫最受當下日本漫畫迷們喜歡的?

馬場公彥:

在日本,漫畫無論是以圖書還是雜誌為載體,其製作、發行、閱讀,都超級火爆。漫畫可以直接將圖畫做電子化處理,技術開發成本很低,因此現在電子書也非常流行,製作好之後可以直接在網店銷售。2017年,漫畫市場電子書銷量首次超過了紙質書。實體書店中漫畫的銷量佔到20%,但在電子書中,其銷量的80%被漫畫佔據。

看20世紀60年代的漫畫雜誌周刊,主要有少年漫畫和少女漫畫兩大類;1970年代以後,隨著青年雜誌的出現,青年漫畫誕生;發展到今天,又加入了女性漫畫和兒童漫畫。這樣算來,現在已經有5種漫畫。

從2019年度各類漫畫銷量排行榜來看,排名前三的,少年漫畫是《ONE PIECE》(尾田榮一郎,集英社)、《約定的夢幻島》(出水Posuka,集英社)、《關於我轉生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川上泰樹,講談社);少女漫畫是《黑執事》(樞梁,SQUAREENIX)、《戀途未卜》(咲坂伊緒,集英社)、《水果籃子another》(高屋奈月,白泉社);青年漫畫是《宇宙兄弟》(小山宙哉,講談社)、《黃金神威》(野田悟,集英社)、《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赤坂赤,集英社);女性漫畫是《花牌情緣》(末次由紀,講談社)、《我讓最想被擁抱的男人給威脅了》(櫻日梯子,Libre)、《東京白日夢女》(東村明子,講談社);兒童漫畫則全部被《Splatoon》(噴射戰士)佔據(Hidenoya參吉,小學館)(源自5月7日日販調查)。

進入2020年,《鬼滅之刃》(吾峠呼世晴,集英社)的銷量獨佔鰲頭,遙遙領先,2-3月書店銷售的5%-7%,漫畫銷量的20%以上均由其佔據(源自日販調查)。

漫畫《鬼滅之刃》2016年2月首次刊登,2020年5月17日發布了最終章

澎湃新聞:

最近幾十年來,在中國最暢銷、最受關注的日本作家無疑是村上春樹。在日本,他每次新書首發,都能吸引粉絲通宵排隊,幾乎成為出版業、書店業的一種文化現象。您怎麼看村上春樹熱?現在,他在日本的熱度如何?

馬場公彥:

村上春樹的粉絲多不勝數,跨越了年齡、學科,除了文學,還延伸至電影、音樂等各個領域,甚至還衍生出一個專有稱呼「Harukist」(痴迷村上的讀者的稱呼,由春樹的羅馬字母Haruki加後綴st構成)。在文藝評論家眼中,村上不僅寫了很多文學作品,他還關心社會,比如1997年的《地下》(講談社),就是關注奧姆真理教在地鐵投放沙林毒氣事件的紀實作品,這讓他在文壇顯示出多面性。1987年《挪威的森林》(講談社)狂銷430萬冊,2012年《1Q84》全三冊(新潮社)全系銷售破百萬。之後,出版社和書店在發行村上的作品時,用盡十八般武藝,各顯神通。《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2013年,文藝春秋社)提前2個月進行預售,創造了7天銷量破百萬的神話。就是事前做足各種噱頭,但對故事情節保密到家,絕不洩露一點。《刺殺騎士團長》(2017年,新潮社)也用了營銷手段,以首印130萬冊之勢強勢席捲而來(暢銷但銷量未有突破)。《我的職業是小說家》(2015年,Switch Publishing)發售時,為了對抗網店,紀伊國屋書店乾脆直接買下首印的90%獨家銷售。

這些大膽的營銷策略,正因為是村上春樹才能用。過去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村上現在有點改變風格了,比如,他會不定期在電臺主持自己的節目(東京FM 裡的《村上Radio》),也會舉辦演講、籤名售書、媒體見面會了。「村上現象」已經超越了讀書層面,滲透到各個領域,而世界各地的Harukist也在不斷地增加。

村上春樹新書《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其實是……》(暫譯)封面

澎湃新聞:

看新聞說,村上春樹的新書《棄貓》在日本出版的同時,出版社在網上公布了部分內容,供讀者免費閱讀。這樣的舉措在日本是常見的新書營銷方式,還是疫情期間的特殊策略?

馬場公彥:

村上春樹這次的新書為什麼是紙質書和電子書同時開售,是否與這次的疫情有關,我特意看了其版權所在的文藝春秋社的主頁,也沒看到什麼說明,因此我也不太清楚。

說到因疫情將作品電子化這一點,讓我想起在中國擁有極高人氣的日本知名作家東野圭吾,疫情期間他一反常態,授權將很多暢銷書做成了電子書。具體說來,為了配合疫情期間的自覺宅家行動,4月24日,他的7部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白夜行》《解憂雜貨店》《白金數據》《流行之絆》《瀕死之眼》《疾風迴旋曲》的電子書先後在網上開始銷售。

澎湃新聞:

電子書剛出現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它會「殺」死紙質圖書。但經過這麼多年,紙質圖書不但沒有死亡,其銷售,在中國、歐美反而有增長的趨勢,尤其是這次的疫情期間。您在書中也寫到,前幾年日本整個出版界陷入了向下的漩渦,那麼如今在日本,紙質圖書的銷售情況相比電子書有沒有增長的趨勢?很多人印象中日本電車上幾乎人手一本文庫本的情境還會出現嗎?

馬場公彥:

從銷售額來看,日本的出版市場一直在萎縮。紙質書衰退,電子書急速增長的趨勢,自2010年電子書入世以來從未變過。不過,去年整個出版市場,紙質書和電子書合計的總量,比前年增長了0.2%,這是2014年以來的首次正增長。在這個數據中,電子書相比前一年增長了23.9%,居功甚偉,而紙質書下跌了4.3%,已經連續下跌15年(源自全國出版協會·出版科學研究所的調查)。

不過,對紙質書也不必太悲觀。從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講談社2019年年度結算來看,銷售額比前一年增長了12.7%,純利潤更是取得了大幅的152.9%的增長。這得益於電子書和海外版權的銷售。在決算說明會的開始,野間社長在發言中說道:「在努力減少退貨的前提下,在好的策略引領下,紙質圖書依然大有可為。這讓我們再次看到了紙質書的潛力。未來要進一步擴大我社支柱產業影響力,做大做強紙質圖書。」(執筆人:成相裕幸https://hon.jp/news/1.0/0/28368)

今年3、4月雖遭遇疫情,但實體書店的銷量反而逆勢增長,這和店員的努力以及讀者心中讀書的欲望被喚起有關,也再一次顯示出了紙質圖書的魅力。只是這種增長如果是靠學習輔導用書、童書和漫畫支撐起來的話,未來還不好說。紙書市場能否復活,關鍵還是要看人文類圖書的銷售動態。不管怎麼說,通勤電車裡,人人拿著文庫小本讀書的光景,怕是不可能再看到了。

(本次採訪感謝譯者、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編輯糜玲,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首席編輯趙斌瑋的幫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20,書業的拐點?
    開年之初,書業還在構想「未來十年」的美好願景,誰料,新冠疫情突然襲來,這隻「百年不遇」的超級「黑天鵝」,加劇了文明衝突、政治對立和認知裂痕,整個世界的秩序都被改變、被洗牌、被重組,這時,一個行業的興衰顯得那麼微不足道。與航空、旅遊、會展、餐飲等的哀鴻遍野相比,書業任何的苦情戲都顯得矯情無比。
  • 書業觀察|德國書業協會何以起訴網店打折促銷:圖書定價制度
    隨著技術革新帶來的出版業繁榮,許多國家都曾在歷史某個階段實行過圖書定價制度。英國便是最先開始嘗試圖書定價制度的國家之一。在英國出版業歷史的頭三百年,受到重商主義國家幹預經濟的影響,出版業的話語權基本掌握在印刷廠和出版商手中,這個階段暫時沒有成形的發行商,出版與銷售之間相安無事。
  • 《2017—2018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出版發行
    原標題:《2017—2018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出版發行   《2017—2018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近日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報告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範軍主編,是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延續性科研課題,旨在總結分析我國新聞出版業的年度發展狀況及出版業發展趨勢,以藍皮書的形式向社會發布。《2017—2018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是第14本出版業年度發展報告,包括主報告、分類報告、年度專題研究報告、港澳特區及臺灣地區出版業報告和中國出版業大事記(含港澳特區及臺灣地區大事記)5部分。
  • 為民營教輔正名|第十五屆中國民營書業發展高峰論壇上的聲音
    2017年,民營書業數量規模各項指標向好;民營企業背景的文化產業項目、實體書店得到政策支持;製版分離試點穩步推進。在這樣的背景下,4月25日,第十五屆中國民營書業發展高峰論壇在美麗的泉城濟南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約300名民營書業大咖和出版人、出版相關領域專家參與。
  • 商業價值雜誌:民營出版業10年
    雖然在日後生效的《中國加入WTO議定書》中,中國政府並沒有承諾開放出版業,但外資可通過打入圖書的零售與批發市場、網上出版和電子圖書,滲透中國出版業。正好這個時候,民營書業經過幾年的競爭,淘汰了一部分出局,另一小部分發展壯大,慢慢出現了過億元的公司。一些人選擇了出版鏈條上的一個環節作為自己發展的重點:例如渠道、內容提供、經紀服務等等。
  • 日本盜版漫畫網站Manga Mura負責人被捕 出版業損失高達200億
    近日,據報導,日本最臭名昭著(也是最受歡迎)的盜版漫畫網站「Manga Mura」負責人Romi Hoshino(星野羅米)在菲律賓被捕。Romi Hoshino,男, 28 歲,被認為是Manga Mura的管理者,Manga Mura於 2016 年創立,並迅速成為日本最受關注的盜版漫畫網站,日本政府對於如此嚴重的侵權行為也是非常不滿,在 2018 的盜版網站專項打擊行動中曾對其點名,隨後Manga Mura被關站,但該網站隨即改名Manga Town重生。
  • 書業觀察|臺灣試行圖書公共出借權,愛書人書寫香港書店十年
    再以2018年為例,臺灣圖書館最受歡迎圖書榜前十名,除了《哈利波特》系列和日本勵志書《被討厭的勇氣》外,其餘全是黃易及金庸的武俠小說,沒有一本新人作品。當然,圖書館最受歡迎的書,與書店暢銷書之間還是有時間差的:上述十本書,都是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老書(只不過換個版本而已),而且都不是臺灣本土書,這意味著它們都不會拿到補貼。
  • 日本盜版漫畫網站Manga Mura負責人被捕 出版業損失高達200億-科技...
    近日,據報導,日本最臭名昭著(也是最受歡迎)的盜版漫畫網站「Manga Mura」負責人Romi Hoshino(星野羅米)在菲律賓被捕。Romi Hoshino,男,28歲,被認為是Manga Mura的管理者,Manga Mura於2016年創立,並迅速成為日本最受關注的盜版漫畫網站,日本政府對於如此嚴重的侵權行為也是非常不滿,在2018的盜版網站專項打擊行動中曾對其點名,隨後Manga Mura被關站,但該網站隨即改名Manga Town重生。
  • 火星男孩的訪談錄,未來「保護神」將在中國誕生,會成真嗎?
    地球上出現了很多預言家,他們預言了地球未來,其中最讓大家注意的一個預言家是一位小男孩,他被親切稱為火星男孩,之所以把它稱之為火星男孩,是因為他在8歲的時候,網絡上爆料他來自火星根本不是地球人。從小到大,他常常提到其它星球,甚至和父母侃侃而談其他星球上環境,自從他說出對地球預言未來後再也沒有出現過,然而在今年出現了關於火星男孩的訪問記錄。中國未來會誕生「保護神」?
  • NHK記者馬場健夫探訪EasyGo無人便利店
    來自日本NHK電視臺的記者馬場健夫,在看到廣州本地電視臺關於無人便利店的報導後,決定前來體驗。在便利店內,馬場健夫告訴現場採訪的中國同行,自己對今年夏天中國興起的無人便利店感到非常好奇。因為日本是全球範圍內便利店和自動售賣機密度最高的國家,但至今也未出現無人商店和無人便利店。
  • 香港賽馬會加大投入建設從化馬場二期
    為進一步發揮從化馬場的優勢,繼續擴大從化馬場規模,香港賽馬會將開展從化馬場第二期建設項目,項目整體投入超20億元人民幣。今年以來,針對疫情動態和口岸管控措施,中國香港賽馬會調整跨境運輸馬匹頻次,由原先每周「兩進兩出」調整為每周「一進一出」,但單次運馬車輛和馬匹數量都有所增加。
  • 關注書業!「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第35日活動發布
    晚上8點的「樂遊書業」將帶您一同走進上海文藝出版社,探尋「文學相伴人生、藝術點亮生活」的真諦。此外,還有滬上15家特色實體書店介紹,詳見↓「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第35日活動介紹樂遊書業——上海文藝出版社:文學相伴人生,藝術點亮生活播放平臺:澎湃、B站、喜馬拉雅、東方網、看看新聞Knews、趣頭條、一條、騰訊視頻、樊登讀書、浦東觀察、周到上海時間:3月27日(周五)20:00
  • 視商訪談錄:把美變成一種習慣——垚臻
    塑品牌·造影響《視商訪談錄》----引領商界!走進《視商訪談錄》的直播間,分享他們的創業故事和奮鬥歷程,品讀他們不一樣的人生,領略成功人物背後的故事,也許你會讀出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亦或是前進路上的行事準則,與成功人物對話,讓自己成長。
  • 2018年中國出版業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未來,學習需求增加等客觀因素,為出版行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同時,中國市場的相對穩定性和國家整體實力的提升,為出版業發展帶來機會。    2.2.5 美國新媒體出版業發展特點剖析    2.2.6 美國出版市場的競爭策略分析  2.3 日本    2.3.1 日本出版業呈持續下滑趨勢    2.3.2 日本出版業中的「文庫本」發展概況    2.3.3 日本出版業的發展現狀    2.3.4 日本出版業的流通渠道  2.4 英國
  • 【民和公安】副廳長朱運軍一行到G6京藏高速馬場垣服務區疫情防控...
    【民和公安】副廳長朱運軍一行到G6京藏高速馬場垣服務區疫情防控綜合檢查站督導檢查工作 2020-02-08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諸敏剛:全數位化出版是出版業未來一個發展趨勢
    中新網北京8月21日電(上官雲) 「目前,我們國家信息化的步伐是比較快的,受這一趨勢的影響,在出版業,全數位化是一個發展趨勢。」近日,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諸敏剛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談到時下熱絡的「數字出版」時,他給出了以上判斷。
  • 喜憂參半:出版業的「冰與火之歌」
    隨著電子出版、有聲書、知識付費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出版業正不斷將衝擊變為機會,一度被認為走向夕陽的產業迎來了朝陽。與此同時,紙價上漲、電商價格戰、綜合性人才難求,又對出版業發展形成掣肘。當下的出版業,宛若一首「冰與火之歌」。
  • 網際網路反哺出版業:快看漫畫霸榜噹噹
    曾經,漫畫單行本是出版業的一顆「明珠」,是出版收入的大頭。在日本市場,動輒千萬乃至過億的漫畫書銷量不僅撬動了巨大產值,2019年漫畫銷量排行榜是《海賊王》登頂還是《鬼滅之刃》奪冠,也是老百姓茶餘飯後熱衷討論的談資。 網際網路的出現悄然間改變了這一切。更便捷的閱讀載體(手機)和更新奇的內容形式(條漫)讓漫畫讀者紛紛轉至線上,漫畫書的銷量一落千丈。
  • 美國書業2020:最好的最壞的年代
    「K型復甦」指經濟中不同行業和不同部門在疫情中復甦的速度、時間和程度不一樣,某些行業迅速復甦,而且效益越來越好,甚至超過疫情之前的水平;另外一些行業在疫情打擊下一蹶不振,每況愈下。這種分道揚鑣類似英文字母「K」的兩個手臂,一個增長,一個下降。疫情下美國的K型經濟。正在復甦的行業:技術行業、部分零售行業、軟體行業;尚未復甦需要政府救助的行業:旅遊、娛樂、賓館、餐飲行業。
  • 馬場大亨8
    馬場大亨8 Winning Post 8 製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