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將全面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太不尊重

2021-01-04 騰訊網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禮節不僅是我國的瑰寶,也成為世界很多國家的禮節,尤其是亞洲大多數國家的禮節,無一不是受到我國禮節的影響很薰陶。早在幾千年前,我國就已經有專門關於禮節的典籍,比如眾人熟知的《禮記》、《周禮》等等,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按照這些典籍中的禮節待人接物。

禮節的範圍很廣,在農村人們對禮節格外的重視,尤其是在禮節中的葬禮,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處處都顯示著對逝者的尊敬。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對葬禮都有不同的習俗,但是不管是在什麼地方,人們都根據《周禮》中所記載的「眾生必死,死必歸土」這個規定。當家中的老人去世後,人們會用最傳統的土葬習俗,以表對逝者的尊敬。

但是這些年很多地區先後出臺了「火葬」的規定,因為和火葬相比,土葬要更浪費耕地資源,在一些城市中,已經開始徹底執行火葬,只有在少數地區的農村,依然在施行土葬,火葬還未完全實現。近期農村殯葬開始改革,又開始提出了火葬,為了促進火葬改革的順利實施,部分農村要求村幹部、黨員及家屬必須百分之百是火葬,雖然對農民並沒有強行規定,但是要以火葬為主,如果村民自願實行火葬,還將享受到3000塊錢的補貼。

自火葬開始實施後,人們對火葬的看法不一樣。近期北大哲學系教授吳飛多次表示,火葬是對逝者不尊重的表現,將逝者像「垃圾」一樣燒掉,對於火葬的好處,吳飛教授也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要實施火葬摒棄土葬,是覺得土葬太浪費耕地,而火葬並不會。其實並不是,我國土葬文化已經延續了幾千年,耕地面積真的因為土葬而變少嗎?當然沒有,因為土葬後形成的墳頭,在經過四五輩人後,墳頭將會慢慢被遺棄,重新恢復到原來的模樣,並不影響農民耕作。而火葬之後的公墓全是由水泥等建築而成,即便是幾百年後這些水泥建築照樣存在,和土葬相比,更浪費耕地。

此外還有人覺得土葬更浪費,火葬要節約很多,其實在農村,不管是火葬,還是土葬,人們都會舉行第二次下葬,還有一些地區將殯葬看作攀比的工具,所以這樣對比,火葬和土葬所走的流程和花費幾乎差不多,和土葬相比,火葬還要多吃一份火化的費用。

你們支持火葬還是土葬?說出你自己的看法吧!歡迎朋友們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尤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句話流傳至今,很多人更是不敢違背。 但是土葬這樣的傳統也正在被逐漸打破,由原來的土葬實行火葬,現在城市基本已經全面實行,而在農村也已經在各地實行多年,當然有些地方可能還沒有全面推廣,而實行火葬其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
  • 殯葬制度由土葬改為火葬,北大教授:把人當垃圾,為何這麼說?
    一直到現在,為去世之人舉辦的殯葬制度則更加文明,不過相比起過去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古人講究「入土為安」,因此,對去世的人實行的是土葬,除此之外,為了彰顯墓主的尊貴身份,除了活人殉葬外,還會放置很多珍貴的珠寶財物。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土葬的方式也漸漸發生變化。由於土地資源的珍貴,墓地價格飛速上漲,火葬這一新的殯葬制度逐漸流行開來。
  • 從土葬到火葬,甚至到現在的冰葬?北大教授怒斥:把人當垃圾
    現如今火葬成為中國的習俗,也是一種普遍,但是北大教授卻提出,火葬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但是即便火葬也要埋到地下,為此墓地的價錢又被炒起,房價昂貴,墓地價錢也不便宜。
  • 農村即將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你能接受嗎?
    農村全面實行火葬,阿坤難以接受,但貌似沒有什麼用。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土地越來越重視,佔地的墳也引起了人注意,有人說,農村的墳墓嚴重侵佔浪費土地,為此,應該全面效仿國外,立即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對此阿坤感到很悲痛。
  • 北大教授吳飛建議恢復土葬,稱:火葬是把人當垃圾燒,你怎麼看?
    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尊重死者成為了世界各地人類的一個共識,喪葬文化也因此慢慢地形成了。關於喪葬的方式,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也有著不同的表現,最為明顯的差距就是下葬的方式。比如說我國古代盛行的「土葬」、拉尼西亞人獨特的「水葬」、藏族人民傳統的「天葬」,還有現代文明所提倡的「火葬」等等,諸如此類背後所體現的都是文化的差異。
  • 北大教授提出恢復土葬,稱火葬是把人當垃圾,未來喪葬該如何發展?
    的不成文法典。 中國文化之所以重視土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有土地才能發展農業,歷代帝王也重視農業發展,人人都視土地為生命之本,人死後埋在途中,也是靈魂安息的最好辦法。
  • 農村到底該不該廢除土葬,全部實行火葬?
    農村真不應該廢除土葬,實行火葬得不償失。不實行土葬的理由其實就一個理由:浪費耕地,可實行火葬後節省耕地了沒?一點也沒節省,和土葬是一樣的。現在農村包括小縣城實行火葬的,都是把骨灰買個骨灰盒拿回去,再裝入棺材,然後擇日葬入祖墳,各種儀式和土葬比也沒有減少。
  • 為什麼農民覺得火葬像是燒垃圾?老教授給三條理由,字字在理
    老話講窮不離家,富不遷墳。雖然現在這種觀念正逐漸淡化,但部分農村仍然保留了後一句話的重點訊息——我們得為親人留個墳。 現代發展與舊觀念的激烈衝突 前有河南周口在2012年強制剷平兩百多萬座墳墓,後有專家推崇火葬制度,為了能讓農民 更徹底的融入其中,現在農村也建立了很多公墓和火葬場。不知道農民朋友是否好奇,為什麼一定要讓人們摒棄土葬的觀念?
  • 專家:農村實行火葬,主要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你支持嗎?
    人離不開生老病死,尤其農村人對死更為看重,一輩子辛勞,臨了也要風風光光的走,親朋好友弔唁,孝子賢孫叩頭,講究風光土葬,千百年來,一直如此,自從國家提倡火葬以來,老百姓漸漸適應了這種改變,可是有的專家就說了,農村實行火葬,主要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是這個道理嗎?
  • 「火葬」難實行,農民寧願被罰也要「土葬」,專家:舊俗難破
    【破舊習、樹新風】這句標語近幾年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眼中,破舊習代表了很多封建思想,最主要的還是要破土葬,實行火葬,對於土葬國家實行了罰款政策,火葬不僅更為簡便,而且還有一定的補貼可以拿,在正常人思維中,火葬的實施應該難度不大,不僅有政策支持,而且還有補貼可以拿。
  • 火葬和土葬,各有什麼利弊?選擇哪種方式更好一些?
    我們通過下面的這些內容來敘述:火葬不符合傳統做法中國古代的時候,一直都是提倡土葬的,而且幾千年來我們一直都是沿用的土葬這種方式,可以說土葬是深入人們骨髓裡的東西了。這種方式讓人,尤其是生活在農村裡的人,更容易接受。
  • 自10月1日起,邢臺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
    市委市政府「兩辦」印發實施方案深化殯葬改革 提倡厚養薄葬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根據《方案》,自4月15日起,全市所有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及其直系親屬,農村、社區的黨員幹部及其直系親屬一旦去世,必須無條件實行火化,同時宣傳發動、鼓勵帶動其他群眾積極落實火化制度。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不得火化後再裝棺土葬。少數民族城鄉居民去世後,在尊重民族習俗的基礎上,提倡火化、節地生態安葬。
  • 新鄉農村匆忙推行的全部火葬:殯儀館吃緊,公墓未建
    6月中下旬,新鄉各地農村喇叭不斷播放著推行火葬的通告,從7月1日起,除少數民族人口外,全部推行火葬。 尚未建設的農村公益性公墓 新鄉某縣的通告: 一、自2020年7月1日起,居民亡故後,除國家另有政策規定外,全部實行火化,並禁止火化後二次裝棺土葬
  • 火葬後,人骨會被完全燒成灰嗎,骨灰中有什麼?葬文化解密
    前一陣,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復土葬引發熱議。和土葬相比, 許多人認為火葬太過殘忍,雖然國家大力倡導火葬,但是刻在中國人心裡的「入土為安」思想太深。即便到現在,特別是在農村,仍然以土葬為主。火葬這件事,其實在古代就已經有了。
  • 國家提倡過世後實行火葬制度,可是為什麼還有人仍然選擇土葬呢?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為了節約土地,拿出更多的土地用於耕種,就一直大力宣揚火葬制度,到今天為止,其實此制度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大部分在城市內生活的人們,已經慢慢接受了火葬,可是在一些偏遠農村地區,或者是一些年紀較大的老人們,還是在生前就一直遺囑後代一定要「入土為安 」,其中到底是何原因呢?
  • 我國全面實行火葬,千年以後的人們,是不是就無法進行考古發現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人都會選擇在空餘時間出門旅遊,在眾多的旅遊景點中,有一種景點比較奇特,因為它們屬於墓葬類。我們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時,皇帝都會為自己修建大型的陵墓,希望在死後也可以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
  • 韓國奇特的火葬方式,將親人骨灰製作成珠子,擺在家中祭拜
    葬禮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和新生兒出生一樣的大事,處於對逝者的尊重,我們會舉行隆重的禮節和流程。我國很長一段時間裡,實行的都是土葬,雖然到如今變成了火葬,但是依舊保持著土葬的流程。在家人去世後,會對遺體進行清潔,並穿上壽衣,這稱作小殮。
  • ...提倡厚養薄葬 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
    根據《方案》,自 4 月 15 日起,邢臺市所有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及其直系親屬,農村、社區的黨員幹部及其直系親屬一旦去世,必須無條件實行火化,同時宣傳發動、鼓勵帶動其他群眾積極落實火化制度。自 10 月 1 日起,邢臺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不得火化後再裝棺土葬。
  • 「火葬」或將面臨淘汰?新方法將更加環保高效,很多人無法接受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經歷,有人說數字零既代表著結束,又代表著開始,就如同死亡,死亡既是一段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開端,中國自古便有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的說法和習俗,關於安葬的方式也因各種原因對於不同人有不同的方式,因此古代有著除了現在常見的埋葬方式還有火葬和水葬等方式。
  • 為何只有火葬和土葬成為了主流?
    圖片:把棺材緩緩放入坑裡劇照隨著土葬的被取代,火葬開始火熱起來。所謂的火葬,也就是將死者的屍體用火燒成灰,然後用木盒裝起來。火葬和土葬也有相似之處,土葬是直接將屍體掩埋到泥土,火葬則是先將屍體燒成灰,然後再行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