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9年《煤炭科學技術》碩果大盤點!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2020-12-1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哇!《煤炭科學技術》今年碩果纍纍哦!

快說說!有哪些?

首次被CSCD核心庫收錄;綜合排名首次位列學科第2位;進入世界學術影響力Q2區,該區國內期刊排名第1;光榮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Google中文期刊影響力100強排名上升20位……快來看看吧!

哇咔咔!!

1、期刊全面深化改革,突顯期刊學術性

《煤炭科學技術》以《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為指導,制定了進入Ei資料庫的工作計劃,圍繞「突顯期刊學術性,打造精品科技期刊」進行全面改版。主要內容如下:①重新調整期刊目標和定位;②聘請王國法院士擔任期刊主編;③突顯編委會學術影響力;④全新封面突顯期刊學術性;⑤全面取消紙刊廣告;⑥打造全新英文網站。

2、《煤炭科學技術》成功入選CSCD核心庫

2019年4月26日,《煤炭科學技術》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收錄;CSCD是我國第一個引文資料庫,被譽為「中國的SCI」。截至目前,《煤炭科學技術》已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美國《化學文摘》(CA)、波蘭《哥白尼索引》(IC)、俄羅斯《文摘雜誌》(AJ)、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JST)等10多個國內外知名資料庫收錄。

3、《煤炭科學技術》學科綜合排名躍居第二位

《201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顯示,《煤炭科學技術》核心被引頻次達4159次,核心影響因子達1.524,擴展總被引頻次達8715次,擴展影響因子達2.553,綜合排名位列能源綜合學科期刊第2位。《世界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WAJCI年報》顯示,世界學術影響力指數WAJCI為1.449,在Q2區「採礦與礦石處理」學科32種世界學術期刊中排名第10,國內4種入圍期刊中排名第1;《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顯示,複合總被引頻次達10167次,複合影響因子達2.502,分別位列礦山工程學科75種期刊第2和第3位。

4、《煤炭科學技術》喜獲兩項榮譽

2019年8月20日,《煤炭科學技術》雜誌光榮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並再次入選2019谷歌學術影響力100強,排名第77名,較2018年上升20位。

5、利用期刊品牌知名度,成功主協辦多個學術會議

2019年5月18日,《煤炭科學技術》以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2019年年會為契機,在河南理工大學成功主辦首屆礦業青年科學家論壇,共200餘位代表參加了會議,累計3000餘人收看了網絡直播。另外,《煤炭科學技術》2019還協辦了煤礦智能化發展論壇、CHINA ROCK 2019第十六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第一屆全國採礦巖石力學大會等10多個學術會議。

6、強化社會責任意識,服務行業科技論文寫作培訓

為提高行業科技論文寫作水平,強化期刊服務意識,2019年先後應邀走進中國礦業大學、山東能源集團、淮南礦業集團、煤科院等12個單位開展科技論文寫作與發表專題培訓,累計培訓2500餘人。

7、聚焦學科發展前沿,策劃高質量專題

2019年《煤炭科學技術》先後組織策劃了「煤炭行業青年科學家學術專欄」,「煤礦智能化學術專題」、「煤礦鑽進技術與裝備專題」、「煤礦掘進技術與裝備專題」、「構造煤發育區煤與瓦斯突出防控技術」、「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研究進展」、「煤礦智能開採安全技術與裝備研發專題」,「露天煤礦綠色智能開採技術研究進展專題」、「瓦斯地質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專欄」等9個專題。

8、助力行業優秀人才發掘,評選2017年度優秀論文

為繁榮煤炭科技事業,活躍學術氣氛,發現優秀人才,鼓勵廣大煤炭科技工作者積極創作發表優秀科技論文,編輯部組織實施了《煤炭科學技術》2017年度優秀學術論文評選活動,共評選出30篇優秀論文。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編輯整理:朱恩光

審 核楊正凱

◆ ◆ ◆ ◆ ◆

王國法院士等權威解讀煤礦智能化研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齊慶新研究員等深度解讀我國煤礦衝擊地壓理論和技術70年發展歷程及研究方向

範立民等全面解讀「保水採煤研究30年回顧與展望」

張瑞新校長等深度解讀智慧露天礦山建設基本框架及體系設計

尹尚先等深度解讀華北型煤田巖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機理·防治

王國法:智慧煤礦與智能化開採技術的發展方向

煤巷冒頂事故成因,以及如何預防

衝擊地壓分類、機理及預警

「一個鑽孔就是一項工程」!陽煤集團董事長詳解瓦斯治理新模式

唐永志總工程師:淮南礦區煤炭深部開採7大關鍵技術

張建國總工程師: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瓦斯防治體系建設

楊俊哲總工程師:神東礦區重大災害防治技術

靳德武研究員:我國煤礦水害防治技術新進展

石智軍,董書寧,姚寧平,等:煤礦井下近水平隨鑽測量定向鑽進技術與裝備

聯繫我們

聯繫人:朱恩光

電話:010-84262926

郵箱:mtkjzeg@126.com

微信又改版啦。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了解煤炭科技成果,請毫不客氣地置頂吧。方法如下:

依次輕觸:此頁面標題下方的「煤炭科學技術」→頁面右上角的「...」→點選「設為星標★」即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煤炭科學技術,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山西加快煤炭大集團重組步伐
    重組整合後,新公司的煤炭年產量將超過5億噸,將成為中國第一大煤炭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吸引力和集聚效應,讓「煤老大」在轉型發展新路上實現華麗轉身,擔當好「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的歷史重任。合資產自然亦會大幅減少,這也是區別於上述三大國企的主因所在;第三,將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這一重量級的煤炭交易平臺納入重組,當然前提是改革後。
  • 大有能源:天峻義海能源煤炭經營有限公司評估報告
    大有能源:天峻義海能源煤炭經營有限公司評估報告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20:45:49&nbsp中財網 原標題:大有能源:天峻義海能源煤炭經營有限公司評估報告依據大有能源 2020 年 11 月 4 日發布的《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全資 子公司停產後續事項的提示性公告》,天峻義海能源煤炭經營有限公司在停產檢查過 程中,發現天峻義海所屬煤礦存在越界開採行為,具體開採量有待進一步核實。
  • 中國煤科西安研究院承辦「2019年煤炭安全高效綠色開採地質保障...
    10月11日,由掛靠在中國煤科西安研究院的中國地質學會、中國煤炭學會煤炭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煤炭工業安全科學技術學會水害防治專業委員會、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煤礦防治水專家委員會等4個專委會共同舉辦,中國煤科西安研究院承辦的
  • 煤炭行業高質量科技期刊遴選——《工礦自動化》邀您投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19年,中國科協發布了《分領域發布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國煤炭學會牽頭組織實施了煤炭行業高質量科技期刊的遴選工作。分級目錄認定採取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 「十三五」以來 內蒙古建成全國重要煤炭供應保障基地
    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27日電(記者 李愛平)記者27日從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獲悉,作為中國煤炭大省,「十三五」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已建成全國重要煤炭供應保障基地。  官方消息指,「十三五」以來,內蒙古升級煤炭供應保障,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總產能達到13.4億噸、佔全國的1/4,千萬噸級煤礦產能超40%,單礦平均產能達260萬噸,為全國平均水平3倍,建成了全國重要的煤炭供應保障基地。  在推進先進技術示範應用方面,內蒙古亦取得了突破,其中煤炭地下直接氣化、褐煤發電煙氣提水等技術率先應用。
  • 天富能源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合併報表數)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2019年,全國電力生產運行平穩,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全國全社會用電量7.2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全國人均用電量5161千瓦時,人均生活用電量732千瓦時。2019年,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3825小時,同比下降54小時。2019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
  • CCTD數字大屏智能調度平臺亮相2021全國煤炭交易大會
    2020年12月8日,在太原舉辦的2021年度全國煤炭交易大會上,CCTD數字大屏智能調度平臺以炫酷高清的數字煤市可視化展現,和靈動隨心的操控體驗,吸引了不少與會代表的駐足觀看在這裡,CCTD展臺,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工作人員正在為圍觀的代表們一一講解CCTD數字大屏智能調度平臺的功能、數據組合模式以及如何與煤企融合。
  • 國際能源署:2021年全球煤炭消費量將反彈增長2.6%
    國際能源署(IEA)近期發布了最新的《煤炭2020—到2025年前的分析與預測》報告(Coal 2020—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5),預測2021年全球煤炭消費量將有望反彈,同比上升2.6%。  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煤炭消費需求在連續兩年上升後出現下降,比上年減少1.8%。主要是燃煤發電下降了3%。
  • 2019年中國能源市場分析:能源消費總量增長3.3% 清潔能源比例提高
    一、能源生產穩中趨緩2019年,我國繼續推進煤炭增優減劣,有序發展能源優質先進產能,積極推進油氣增儲上產和清潔能源消納,加強能源輸送設施建設,保障了能源安全生產和有效供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能源生產整體穩定。
  •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煤炭運銷分公司工會"網際網路+普惠平臺"展示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煤炭運銷分公司工會"網際網路+普惠平臺"展示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運銷公司工會把建設智慧工會作為推進改革創新、普惠職工會員的突破口,依託網際網路創新建立了「運銷智馨家園」,形成了「一庫、一網、一平臺、一中心」四位一體的智慧工會管理與服務體系,工會業務數據化,工作管理網絡化、工會服務平臺化,解決了辦公效率低
  • 小通喜獲全國煤炭行業最高獎項
    近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學會共同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個人名單(中煤協會科技〔2020〕40號),通用技術集團中機公司參與完成的《孟加拉國巴拉普庫利亞礦強富水含水層下特厚煤層安全高效開採關鍵技術
  • 袁 亮院士——煤炭精準開採透明地質條件的重構與思考
    實施中,還需要利用物聯網、雲平臺、大數據、人工智慧、VR等技術,進行資源整合、集成和升級改造,將礦區分散的、零星的地質信息聚集起來,實現「主動感知、自動分析、智能決策」,最終為煤系資源的精準開發利用和智慧礦區的建設管理提供支撐。
  • 「比肩」國家能源集團?晉能控股集團未來整體實力猜測
    眾所周知,山西省素以大煤企居多,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披露的2020年中國煤炭企業50強名單(以2019年營收為參考)中,七大省屬煤企均位於前20名,另在煤炭產量排名中亦均位居前21名,所以說山西煤企的整體規模優勢還是有的。
  • 充填開採解放煤炭資源:山東能源集團創新技術「挖出」上億噸大煤
    山東能源集團把綠色發展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大力推進實施「綠煤戰略」,針對傳統採煤工藝帶來的矸石排放、採煤塌陷等問題,創新實施「以矸換煤」等多樣化充填開採技術,先後建立「煤礦充填開採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充填開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領煤炭產業綠色發展。
  • 前沿觀察|美國煤炭業衰退不可逆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美國生產的幾乎所有煤炭都用於發電,但近年來,天然氣發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重不斷上升,侵蝕了煤炭的份額。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周四表示,煤炭是美國的主要能源供給之一,2019年佔國內一次能源產量的14%。
  • 當AI碰上太陽能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當AI技術不斷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時,它對能源行業的影響似乎也成了必然。其中,可再生能源中的風、光能發電對感應技術的大力需求和對數據處理的高要求為AI技術與能源行業的碰撞製造了契機。
  •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踐行「兩山」理念 打造大美「煤都」
    在黨和國務院的關懷關愛下、所在地政府的支持幫助下,歷代神東人艱苦奮鬥,2005年建成全國首個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2010年神東產能實現了2億噸跨越;2011年神東原煤、商品煤產量雙雙突破2億噸,建成國內首個2億噸煤炭生產基地;2019年,神東累計產煤1.9億噸,佔全國煤炭總量的5%。企業安全、生產、技術主要指標達到國內第一、世界領先水平。
  • 全國煤化工標委會暨全國煤炭標委會2020聯合會在潞安化工集團召開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11月2日,潞安化工集團承辦的全國煤化工標委會暨全國煤炭標委會2020聯合會議召開。王志清表示,潞安化工集團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習宣貫,進一步提升標準意識,進一步推進標準建設,以實際行動和發展成果,助力全國煤化工及煤炭行業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
  • 2020中國煤炭十大富豪,內蒙古最多
    煤炭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食糧,它是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放眼全國,在960萬平方千米的廣袤大地上,大大小小的煤礦散布各地,總數多達5300個。
  • 排名|世界十大核電站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能源數字公司查看了世界上最大的核電廠的歷史和運行情況,按發電量排名。國家:烏克蘭產能:5700兆瓦5 | HANULHanul位於慶尚北道的Hanul核電站擁有6座壓水堆(PWRs),是韓國第二大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