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京東金融短視頻廣告引發的爭議與負面評價,京東集團再次回應。
12月17日晚間,京東集團官方微博「京東發言人」發布了 「關於京東金融短視頻事情的誠摯道歉」的微博。
京東在道歉微博中表示,「京東金融短視頻廣告事件不僅僅是管理審核的問題,更是操作團隊的導向、文化和價值觀出了問題,一味的為了追求業績,迷失了自我,喪失了責任,丟掉了初心!京東集團已經對該事件成立了專門的調查小組,將從源頭查起,不放過每一個環節,圍繞組織、機制、流程進行全方位診斷,從團隊文化的根源深處找問題,並對相關管理者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這也是京東第二次因為京東金融短視頻道歉,並且強調將嚴肅處理,態度進一步升級。
在12月15日,京東金融App在微博上發表道歉聲明,表示「我公司已第一時間將該視頻下線,經過內部的嚴格調查,該短視頻傳播系因團隊管理不善、審查不嚴,導致違規上線。我們將認真吸取教訓,深刻反思整改。」
已經下架的京東金融系列短視頻中,存在誤導的情況。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貝貝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首先,廣告中需要借款的人屬於收入較低的弱勢群體,空姐沒有安撫乘客反而直接提出升艙,有引導過度消費的嫌疑。其次,西裝男子「幫助」別人借款的行為,容易讓人產生該操作可以假手於人的錯覺,與借款必須經本人同意和確認的事實不符,存在誤導。最後,對於利息的表述方式不當,實際利息並不低,影響消費者判斷。
王貝貝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三條,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以健康的表現形式表達廣告內容,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同時根據第四條,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他認為京東金融相關廣告不僅沒有對弱勢群體表現出應有的尊重,慫恿他們把過度消費和受人尊敬畫上等號,還讓並非本人的人「幫助」辦理完成全部手續,看似「見義勇為」,實則展現了金融產品極不安全、易被盜用的特點。雖然說明了利息,但故意用比喻讓人誤解利息很低,不利於有需要的民眾正常評估風險。
對此,律師建議,更需要借貸救急的低收入人群可能不具備較高辨別信息真偽能力,應當向他們明示金融風險,勸說他們借貸需謹慎,以免後續他們無法承擔後果,對自身經濟狀況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