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詐騙、買賣身份證案,2015年被告人吳謝宇網購作案工具後將母親殘忍殺害後騙取親友140多萬元揮霍一空,為逃避抓捕吳謝宇先後購買10餘張身份證,2019年吳謝宇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
可能大家會很覺得很疑惑,一名擁有美好前程的北大高材生為什麼會做出如此不理智的事情,從古至今弒母都屬大逆不道行為,對於一名北大高材生,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吳謝宇來說是什麼讓他走入這條不歸路?
眾所周知在我國現代的家庭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中國式溺愛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處於父母的溺愛中成長的孩子,他們生活於父母構造的「蜜罐」之中,從小被父母呵護成長,所以在他們長大後很少能顧忌到別人的感受,他們覺得世界理所應該圍繞自己轉,把自己當成一切事物的中心,過於自我明顯缺乏合作觀念,也很難融入他人的世界,他們會認為父母或者其他人對自己的關愛是理所應當的,所以在父母或者朋友沒有滿足他們要求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怨恨的情緒,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下的孩子不懂感恩,明顯缺乏獨立生存能力。他們即使長大後早上起床也會叫父母為他們穿衣服,吃飯習慣於飯來張口,有些「巨嬰」甚至20歲還需要父母一口一口餵他們吃,他們對於這一切心安理得,他們不懂什麼是尊重,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自私自利。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並不是說讓孩子身體健康成長就算一個合格的父母,同樣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一個空有強壯的身軀卻沒有一顆強大內心的「巨嬰」註定不能融入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他們無休止的過度索取、自私自利、性格孤僻等問題進入社會後會被明顯放大,作為第一任老師的負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吳謝宇之所以做出這些行為,其實與他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在溺愛中成長的巨嬰一旦在過度索取中無果後,他的怨恨會隨之爆發,他習慣了錦衣玉食,一旦停止或者達不到他的預期,在怨恨爆發後,一切就是順其自然的暴露了天人性中最醜惡的一面,在弒母后騙取親友大量錢財更是反應了他無比自私自利的一面。
我們希望那些還沉迷於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給孩子他們想要一切的父母一個忠告,希望你們對孩子的培養不要停於表面,在他們明顯缺乏正確認知和正確價值觀之前,應該給予他們正確方向的引導,而不是萬事順著他們的思想,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名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