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場BIG (作者 盧雲龍)
騰訊到底有多壕?翻翻財報就知道了。
據騰訊發布的三季報,第三季度騰訊實現營收1254.47億元,同比增長29%,淨利潤323.03億元同比增長32%,平均算下來三季度騰訊平均每天賺超過3.5億元。財報同時披露,截至今年第三季末,騰訊共有77592名僱員,比去年同期增加16732名;季內總酬金成本為177億元,粗略估算騰訊每位員工平均月薪為7.6萬元。
看到騰訊財報部分「刺眼」數據,很多人會感慨騰訊的「鈔能力」以及羨慕騰訊員工的高薪。然而,有騰訊員工私下告訴大牌場BIG觀察員,真實情況並非與大眾想的完全一樣。同時,有業內分析指出,騰訊等一眾網際網路公司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需要警惕自身現存「危機」。
三季度騰訊平均每天賺超過3.5億元
作為一個以遊戲業務起家的企業,遊戲收入依然佔據騰訊半壁江山,尤其是大眾熟悉的《王者榮耀》。在騰訊財報可以看到,增值服務在第三季度以38%的增速創造698億元收入,佔總收入的56%;其中網路遊戲收入增長45%至414億元,該項增長主要由包括《和平精英》及《王者榮耀》在內的國內及海外手遊的收入增長所推動。而手遊及端遊的收入分別為392億元及116億元。
在2020年11月1日《王者榮耀》五周年時,騰訊遊戲宣布,2020年至今《王者榮耀》日活躍用戶日均1億,成為全球第一個日活躍用戶日均「億」量級的遊戲產品。
騰訊三季報
在遊戲業務依舊發展迅猛的同時,騰訊繼續擴展自己的「商業版圖」。在騰訊今年三季度財報可以看到,騰訊在不同商業領域都「交足功課」。
「小程序經濟圈」已經初具規模:2020年,小程序的日活躍用戶超過4億,覆蓋超過200個細分行業,小程序數量超過百萬。11月,西南零售龍頭步步高在小程序官方商城「步步高Better購」上共發起數十場直播,其中有兩場直播是步步高集團董事長和集團黨委書記、總裁親自下場擔當主播,為步步高超市帶動單日GMV高達1.09億,直播首日收穫1368萬點讚。
微信廣告互動模式更加豐富:為企業小程序、小商店運營轉化提供了更高效的觸達方式,Q3以來伴隨小程序商業圈繁榮,廣告投放迅速擴大。財報顯示,Q3季度,網絡廣告收入213.51億元,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21%至177.52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騰訊已有超過8000家合作夥伴,共同服務了超過30萬家企業客戶,與去年相比,合作夥伴業務增長超過了100%;在行業方面,目前已為20多個行業提供超過300個行業解決方案,騰訊雲聯合生態合作夥伴共同創造的市場營收已達到百億規模。
騰訊三季報
接下來,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工資問題。
騰訊三季度財報顯示,員工人均月薪7.6萬,跟上財報數據相比,漲薪1000元。然而有騰訊員工私下向記者「訴苦」,每次騰訊財報發布他們都被貼上「高薪」、「年收入百萬」的標籤,然而真實情況他們並沒有大眾所說的那麼高。
網友紛紛表示「羨慕」
這位騰訊員工繼續向大牌場BIG觀察員分析:首先,包括騰訊在內的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都會要求員工薪酬保密,不得向外界透露具體的個人薪酬,否則有可能被公司追究責任。而且同等崗位招聘的情況下,不同員工在面試時都能談待遇,每個人談回來的薪酬都不一樣。這名在騰訊工作三年以上非技術崗位的員工表示,「我的工資水平距離平均薪酬有一定距離,這屬於正常情況,正如我和姚明的平均身高超過2米,但實際上我身高與籃球運動員差距很大。」
大牌場BIG觀察員從多位上市公司內部人士了解到,騰訊財報所說薪酬並非指每個月扣完稅費後收入,當中包含薪金、花紅、津貼等福利,員工實際到手肯定沒那麼多。此外還有平均問題,每個公司的普通員工和高管的薪酬必然存在差距,高管自然位於「薪酬金字塔」頂端。
根據騰訊控股去年年報顯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12人,是指董事、執行長、總裁以及其他高級行政人員,2018年酬金為18.86億港元。其中,薪酬在80萬-1500萬有1人,4000萬-6500萬港元有1人;6500萬-1.15億港元有4人;1.15億港元-1.65億港元有4人;2.15億港元-8.15億港元有兩人。這裡面並不包括CEO馬化騰和執行董事兼總裁劉熾平。
或受近日發布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影響,騰訊股價出現較大波動。11月10日跌4.4%,11月11日再跌7.4%。在財報發布當天(11.12),騰訊股價補漲,報收每股577港元,漲4.72%;11月13日股價繼續上漲,截至港股收市報602港元,漲4.33%。
騰訊11月13日股價情況
在騰訊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後的投資者電話會上,騰訊高管稱,會花一些時間與監管交流以理解他們希望達成什麼。騰訊稱,政府依舊非常支持網際網路科技行業,騰訊正與監管合作以確保符合文件要求。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表示,此次發布指南直接點名「平臺經濟」和「反壟斷」這兩個關鍵點,其中在涉及協議控制(VIE)架構的經營者集中屬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範圍,其指向就是阿里、京東、美團、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
艾媒諮詢負責人張毅指出,雖然早前發布關於反壟斷文件並非直接指向遊戲、視頻等數字娛樂內容,但騰訊同樣屬於受影響企業,而且騰訊與京東、美團等關係密切,需要謹慎積極對待。目前看政府依舊非常支持網際網路科技行業,特別是行業的創新發展,其目的是避免不當行為,確保行業長期健康發展。騰訊只要繼與監管合作以確保符合文件要求,就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券商觀點普遍看好騰訊在產業網際網路、新基建及小程序商業化等領域的未來增長。浦銀國際認為企業上雲是長期趨勢,雲計算行業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該行首次覆蓋騰訊,給予「買入」評級,12個月目標價為700港元。安信證券研報指出,與傳統的公域流量平臺相比,去中心化的私域流量平臺可直接觸達用戶且可反覆利用流量,因此成為商家線上遷移的重要陣地。安信證券給出目標價610港幣。
(想了解更多,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大牌場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