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米和華為總是「互懟」呢?

2020-08-19 小孔談科技

對於小米和華為這兩個品牌的了解,我們已經爛熟於心了。作為國產手機品牌的兩大巨頭,一直是「相愛相殺」。雖然小米在手機業務上面的成就比華為取得的要早,但是隨著5G的到來華為已經掌握了手機行業的主動權,而小米就顯得有點「弱不禁風」了。

另外,對於目前手機市場的比例分配問題上,小米和華為肯定都不服氣,因為各有優勢,都想一家獨大。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就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下面小編詳細說說其中的玄機。

對於小米和華為,每次有新機發布時,它們總是會在網上互懟,上到高層管理,下到所屬粉絲,都吵得不可開交,在網絡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風浪,互相吐槽對方的產品。

隨著小米10系列衝擊高端市場的成功、紅米系列替代了小米「性價比的位置」,讓小米對抗華為,紅米對抗榮耀,的局面完全形成。

不過,小編覺得這只是兩個品牌之間的營銷套路,都只是表演給消費者看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兩個品牌在揭露對方的產品缺陷的同時,也在有意識的放大自家產品的優勢,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每次開發布會的時候,公司的副總都會與友商的產品進行各種比較甚至「辱罵」。

目前兩大品牌所積累的粉絲數量更是龐大,他們各自粉絲也會在各種場所不斷地攻擊對方的產品,也在無形中讓小米和華為,得到了更多關注度,從而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由此可見,雙方在互懟的同時,也讓自己的產品和名氣,無形中提升了一個層次,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節省一大筆的「宣傳費」。

小米和華為,雖然在嘴上吐槽對方是從未停過,但是在「外敵來臨之際」還是選擇「槍口一致對外」。那是在5G標準投票的時候,小米還是把票投給了華為,這就好比同行之間有競爭,在抵禦外敵的時候,還是會槍口一致對外,防止高通的壟斷。

正如小米CEO雷軍所說的:「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而我們作為消費者 應該保持理性的態度去看待——小米和華為所保持的良性競爭。畢竟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如果讓你在小米和華為之間做出選擇,你會支持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科技愛好者,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科技知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華為總是和小米互懟呢?
    最近在網上看見了這樣一個報導:「為什麼華為總是和小米吵的火熱?」這個消息我覺得很好理解。當然這個很好理解是在你不是花粉和米粉的情況下很好理解,如果你是一個資深的米粉或者忠實的華為粉可能就會有一種偏向思維了。
  • 華為5G手機那麼強大,餘承東為何懟完iphone,又懟小米拍照呢?
    ,餘承東非要用自己的華為5G手機粘著iphone不放,顯然,餘承東也沒有從去年全面性碾壓超越蘋果被打臉中改正,反而繼續全方位的用自己的華為5G手機懟沒有5G的蘋果手機,一個自稱國產高端品牌的掌門人,這麼一天兩次的去懟一個同行品牌是什麼動力呢?
  • 華為、小米高管互懟,透露如今多數人陷入的「騙局」,望周知
    我們都知道,華為跟小米向來關係都不怎麼樣。兩邊的高管在公開的平臺上明裡暗裡的互懟也是經常的事情。而每一次從他們的互懟中,我們也能夠看出現在手機圈的一些信號。就比如說這一次,還透露出了如今很多消費者都陷入的一個「騙局」。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
  • 這三種人,把華為推向了與小米相愛相殺的「互懟」漩渦?
    所以小米宣布衝擊高端,有如當年華為成立「華為榮耀」網際網路品牌,突入小米"性價比」網際網路手機地盤,所以小米華為又發生了「海嘯」般的商業「互懟」龍捲風。那是誰把華為推向了與小米相愛相殺的「互懟」漩渦呢?從全球市場銷量來看,國產品牌中2019年度華為排全球第一、小米排全球第二(IDG、Canalys數據),華為小米品牌雙方高管撕得越厲害,獲得的頭條熱搜幾乎就越多,免費的品牌宣傳就越多,所以華為小米都是「互懟」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也就不曾在誰更高尚一些,或是誰更偉大一些,說多了都是套路,或是商業利益驅動。
  • 小米、華為互撕簡史
    今年的這場「口水大仗」中,小米是更激進的一方。「全面碾壓」、「全面超越」這樣的字眼,在小米和Redmi的發布會上,成了懟華為、懟榮耀的關鍵詞。 頗有意思的是,華為P40新機發布會將於今晚舉行,但早在華為官宣此次新機發布之時,小米便通過海外帳號發出公告,將於3月27日在英國倫敦重開小米10全球發布會,可謂步步緊逼。
  • 小米高管開懟:華為培養「輿論打手」,花粉們莫名躺槍
    近期小米的新品發布會引起大家的熱議,這是小米有史以來最高端的一場發布會,全程都能展現高品質的風格。但是被部分網友調侃,認為小米抄襲華為,包括海報、手機風格都和華為一致,當然華為和小米的高端系列都是楊拓打造,所以難免存在相似,但是說抄襲就不太合適!
  • 小米黑稿為什麼多?小米高管吐槽:華為擔心小米在手機方面超越!
    眾所周知,小米和華為是國內乃至全球兩大手機巨頭!然而,這兩大巨頭畢竟存在著競爭關係,所以,這兩大巨頭時常爭風吃醋,互懟碰瓷嘲諷也是家常便飯!最近,隨著小米10 Pro+要發布日期的來臨,雙方又開啟了新一輪的互懟!
  • 小米和華為怎麼總是互相瞧不上呢?
    小米和華為為何總是熱點話題互撕的主角?(1)小米是一家科技公司麼?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2010年4月,由前Google、微軟、金山等公司的頂尖高手組建,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硬體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概念。小米公司創造了用網際網路模式開發手機作業系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
  • 為什麼華為和小米總是被黑呢?手機行業第一不是那麼好當的
    為什麼華為和小米總是被黑呢?俗話說得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有個詞叫樹大招風,當華為手機做到國內銷量第一,自然就會成為其他手機品牌對標和碰瓷的對象。還有些高級黑故意把華為和愛國捆綁在一起,讓別人誤認為華為一直打著愛國情懷的幌子來換取銷量。
  • 小米華為又雙叒吵起來了,為什麼手機廠商愛打「口水戰」?
    華為和小米又吵起來了。在手機圈,這好像已經算不上新聞了。7月23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發布微博稱:「一億像素實際拍照效果不如大底大像素的Sensor。」小米10賣得好,友商緊張了可以理解。還順便損了一把華為P40的Delta排列屏幕。近年來,國內手機行業競爭漸趨白熱化,小米和華為兩家廠商的「口水戰」聲勢也水漲船高。從發布會暗諷、高管社交媒體互懟到粉絲站隊互撕,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手機行業的一對「歡喜冤家」。
  • 網友說:為什麼感覺小米總是閹割頻段呢?原因找出來了
    為什麼感覺小米手機總是閹割頻段?這是這篇文章討論的核心內容導語——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省錢,畢竟這些頻段是有用處的,雖然在國內可能用不到,但是在國外,或者過幾年的時間5G技術慢慢成熟,這些頻段確實有用。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畢竟5G模塊和4G模塊相比不同的地方在於天線的設計和數據的吞吐量更高,所以每支持一個頻段,就需要相應的天線以及濾波器去支持,很多人說覺得好像說也沒有多少錢,但是你有沒有算過,一款手機加入我們增加20元的成本,那麼100萬臺呢!就是2000萬。所以這也是很多廠商,看似我們認為完全可以加入的功能,成本也不高,但是他們沒有的原因。
  • 小米為何懟華為?
    小米懟華為,最近愈演愈烈,惹了眾怒。為何小米要死纏著華為?這得從小米的文化與戰略找原因。小米從創始就一路懟,從技術到產品,一直懟到人,懟黃章、懟周鴻禕、懟董明珠,每次小米新品發布會就是一場揭短友商大會,懟已經深入小米文化核心,它可以代表小米的挑戰與創新也能為小米帶來輿論關注,帶來流量。
  • 小米跟魅族互懟升級,可網友卻說:這才是國產機的未來!
    可是,今年魅族跟小米卻是徹底槓上了。由於手機的逐漸發展,各大手機廠家的的產品定位跟設計也趨向一致,雖然配置各有千秋,但是價格還是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的。所以,各大廠家相互間的摩擦也就越來越大。魅族跟小米是在今年才徹底互懟的,因為這兩家手機廠家在定位、配置、定價方面實在是太像了。
  • 華為小米又對懟,海外市場,小米能否擔起華為的重任?
    其實,對於華為和小米來說,這對競爭激烈的歡喜冤家,互相對懟營銷也是常態,每到對方新品亮相,沒有互懟,都會讓人感覺不正常,缺點什麼。為了和榮耀X10對壘,RedmiNote9甚至可能改名為Redmi10X,以便和榮耀直接齊。而RedmiK系列更是為了和榮耀20系列看齊,去年甚至直接從K20起步。經過一年的成功對壘,雷軍成功的將Redmi打造成了榮耀最大的對手,而小米品牌終於可以擺脫榮耀的追擊,直指向高端行列,向華為、三星,甚至是iPhone發起挑戰。
  • 小米、華為終於不懟了,快進軍製造業吧,望『塔山計劃』成功
    這一年,國內手機行業風起雲變,華為被制裁,陷入了沒有高端晶片可用的地步,小米也同樣陷入困局,銷量下滑。在小米十周年的演講上,雷軍說過去做了很多蠢事,他重點提到了和董明珠的打賭。我想在雷軍心裡,能稱作蠢事的一定還有和華為的互懟。
  • 小米10Pro海外版暗諷華為無法使用谷歌GMS?小米官方回應
    小米和華為是國內智慧型手機行業的代表企業,這兩個企業也有著不小的競爭,經常都在網上互懟,兩家都很有實力,因此兩家的高管也一直都在互懟,這一點也是令人很手機無奈。谷歌應用這就令人聯想到了華為,最近的華為著實在海外過得有點艱難,因為華為失去谷歌的GMS授權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這麼長時間裡,華為在海外市場的手機銷量下降了不少,而小米10Pro包裝盒上的這句標語,就被網友們認為小米這是在暗諷華為無法使用谷歌的GMS。
  • 從小米手機怒懟實體店主,看國產手機的競合百態
    投稿來源:藍科技正當新零售開始成為主流商業模式的時候,大家本以為原來的線上與線下早已罷兵言和成為相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近日一場關於線下手機專營店主與小米副總裁盧偉冰之間的互懟,又似乎揭示了線上與線下之間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和諧」。
  • 華為和小米的互懟,網上的這篇文章竟然是導火索
    自從Rdemi K30上市之後,原本逐漸平息的華為與小米在微博的隔空喊話,因為一篇文章的出現,小米和華為兩個中國知名的手機公司開展了一場精彩的論戰,無論是華為方的硬懟還是小米方的接招,均精彩至極。1、品牌(硬核科技中國榮耀,某品牌只是電子垃圾組裝廠)華為榮耀多年來持續千億研發投入,擁有全球領先的5G和晶片等核心技術,某品牌只知道碰瓷和詆毀友商,耗子扛槍窩裡橫,沒有技術競爭力。華為一年研發投入過億,科技實力小米根本比不上。
  • 盧懟懟全網懟華為的策略,從紅米改名Redmi就已經確定
    盧懟懟今年瘋狂在網上進攻華為,持續熱度。可以說全然不顧一個企業負責人的形象,他的曝光率、話題熱度已經直逼小鮮肉,我看都可以C位出道了。但是一個企業高層的精英人士,真的是這麼一個「不要臉」的大舌頭嗎?可以說, 可能性太小了。所以可以推測的說,這就是小米的即定策略。
  • 安卓互傳聯盟成立,小米、OV聯合,華為跟不跟呢?
    今天,小米、OPPO、vivo同時宣布了一個對於手機用戶來說非常好的事情,成立互傳聯盟,旨在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文件傳輸體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的成立聯盟是國內安卓手機廠商的第二次多品牌合作。隨後,大家也逐漸都意識到了手機快速互傳文件其實是非常有利於用戶體驗的,於是華為有了華為Share,小米有了小米快傳,甚至谷歌也發布了Fast Share。幾乎都是採用的同樣的藍牙和無線模塊協作,講道理在技術上來說,這個功能對任何一個廠家來說,都不算難事。但安卓手機的互傳功能沒有發展壯大,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品牌的手機是不互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