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文化是「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還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踏實肯幹的中國人最愛的不過是一口二鍋頭,而最受歡迎的牛欄山二鍋頭更是歷史悠久,這樣一瓶10多錢的酒,是怎麼俘獲消費者的芳心的呢?
牛欄山營收破百億,遠超紅星二鍋頭
據1719年順義縣誌記載,牛欄山二鍋頭的釀造始於清代,「所釀之酒甘冽異常,而尤以牛欄山酒為最著」。那麼何為二鍋頭呢?原來二鍋頭就是指第二鍋燒制的鍋頭酒,第一鍋頭酒醇厚不足,第三鍋頭酒由略寡淡,只有第二鍋頭的酒濃香純正。
牛欄山酒廠建於1952年,只比紅星二鍋頭晚了3年時間,於1999年獲得「中華老字號」的榮譽。此後公司發展勢頭十分迅猛,2007年上半年營收就已超過了5億,在北京一帶更是受大家喜歡,俗稱:「北京酒王」。
14年過去了,根據牛欄山母公司順鑫農業2019年的財報顯示,白酒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2.89億元。
而牛欄山所有的產品中,最為人熟知的還要數白瓶和綠瓶的牛二,相信朋友們都品嘗過。牛二的定位是主攻低端白酒市場的,到現在也確實算得上是低端白酒的龍頭老大,甚至早已超過紅星二鍋頭。
不過早在2002年順鑫農業第一次推出牛欄山酒的時候,其實銷售業績並不理想,年收入甚至不到2億元。不論是知名度還是銷售額和紅星二鍋頭都是相去甚遠。不過順鑫農業並沒有放棄牛二,反而加大宣傳力度,直到2008年,牛二第一次反超紅星。至此奠定了牛二低端白酒行業龍頭的地位。
那麼我們不禁好奇,順鑫農業究竟是怎麼做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呢?
找準市場定位,順鑫打破僵局
順鑫農業成立於1998年,經營範圍十分之廣,基本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產業就是白酒和豬肉。2012年時一起「塑化劑超標」事件,讓整個白酒行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酒鬼酒被檢測出塑化劑超標2.6倍,一時人人自危,談「塑」色變。同時2012年還出臺了對公務員實行限制消費的政策。
這些事最直觀的結果就是一些中端酒業不被不自降身價,轉型低端產品。而牛欄山此時的優點就凸顯出來了,順鑫對產品的定位一向是非常清晰的,牛二就是低端就,走得親民路線。不像其他酒業需要面臨轉型期陣痛,2012年順鑫農業反而是如魚得水。
再加上營銷得當,當時的主流媒體上到處都是牛欄山二鍋頭的廣告,「二鍋頭,三百年,源自牛欄山裡面」,牛欄山酒從此走上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這幾年來順鑫也致力於研發不同品種的二鍋頭,旗下也囊括了一些中高端白酒,部分產品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生產線還是比較多元的。
總有人喜歡拿1000元一瓶的茅臺和15元一瓶的牛二作比較,以此來抨擊牛二口感劣質。不過對於咱們酒友來說,畢竟不是人均大老闆,作為一名普通的工薪階層,一瓶十幾塊的白酒剛好能滿足口腹之慾,同時不至於給自己帶來消費負擔。話又說回來,過分追求名酒,何嘗又不是一種消費主義呢?
結束語
最近關於順鑫農業借款45億的新聞賺足了人們的眼球,不過需要借款的並不是白酒生產線,而是順鑫農業的房產板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聽到牛欄山意圖「單飛」的原因,作為順鑫的王牌產業,嫌棄一個不賺錢的房產板塊也是情理之中。不知朋友們認為,順鑫應該孤注一擲繼續投身房地產,還是老老實實生產二鍋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