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上京東買,小件去拼多多」,拼多多真的超過淘寶了嗎?

2020-09-05 達文西觀察

這段時間各個網際網路企業的第二季度財報都出爐了,有的慶祝有的哀嘆,上周拼多多今年Q2的財報也如期而至。從財報數據上看,雖然拼多多仍然在虧損,但整體虧損在收窄,而且活躍買家數上漲了5000多萬,這應該是個不錯的成果。

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GMV和購買力這些重要指標都在放緩,而且還是在618重磅活動推出的情況下,這些關鍵指標卻依然停滯不前。上周五收盤時甚至股價大跌13.52%,一夜蒸發1000億,和第一季度呈現鮮明的對比。


活躍買家數增長,卻和百億補貼無關

現在談到拼多多,比起前兩年的一股腦批判,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嘗試使用拼多多了,沒有什麼原因,就是因為它夠便宜。

「大件上京東買,小件就去拼多多

「如果是不考慮質量的小東西,比如晾衣架和捲紙,為什麼不選更便宜的拼多多?」

「今年尤其窮,只能嘗試下拼多多,沒想到還真香了!」

今年因為疫情情況下,很多用戶錢包縮水,讓原本不想接觸拼多多的買家也開始嘗試使用拼多多了,所以第一季度的拼多多有如一匹黑馬,市值大幅增長,股價從30美元瘋漲到98.96美元,一度逼近1200億美元大關。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拼多多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6.83億,比京東淘寶的活躍用戶總和還多,那個「3億人都在用的APP」廣告語早就可以更新,這下真的要「全民拼多多」了。

不過這些增長的數據卻並不像表面上那樣輝煌。根據拼多多本來的預想,這些新增的用戶應該是由百億補貼帶來的,但是新季度財報上關於客單價這一欄並沒有明顯增加。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之前的蘋果手機超低價,還是後來的碰瓷特斯拉,全都沒啥用處。

去年618前夕,拼多多上線了「百億補貼」,如今一年過去了,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平臺印象依舊土low,錢倒是花了不少,拼多多至今依然在虧損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百億補貼這個大缺口。

而且從拼多多今年前兩季度的表現來看,似乎意識到了一些東西,有錢也不敢使勁補貼了,力度明顯下降了很多。

與以往補貼高於收入的情況相比,拼多多也開始收緊補貼——今年Q1的銷售和營銷費用65.41億元,Q2大概是91.36億元,明顯比去年同期低很多。拼多多打算用減少補貼的辦法,來找到扭轉赤字的辦法,而第二季度大幅度收窄虧損幅度,就是因為百億補貼力度減少了。

補貼力度減少才能做到虧損收窄,那平臺增加的這些活躍用戶幾乎沒有任何盈利作用,這是拼多多目前煩惱的點。

所以就算拼多多的用戶池子增加了,但是拼多多的低價標籤還是沒有撕掉,想要盈利,就必須讓GMV或者客單價再上一層樓,否則用戶池子再大,拼多多也很難賺錢。


一二季度的瘋狂增長是否有泡沫?

比起帳面上的一片大好,很多投資者對拼多多的發展態勢表示擔憂,因為拼多多在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的數據表現實在有點讓人懷疑。

雪球大V梁宏提到,京東阿里在第一季度表現都一般,用戶增長上,阿里甚至只有0,但是拼多多卻瘋漲到99%。第二季度是經濟復甦期,阿里京東順勢趕上,分別到了20%和30%,這符合經濟發展預期,但是拼多多卻倒退到了48%。

這難道是第一季度的泡沫嗎?第一季度的數據太過亮眼,原本第二季度經濟大環境更加良好,還承載著618這個大促節點,結果拼多多反倒走了下坡路,這些數據都讓人看不懂。

在這個問題上,有可能反映的是,拼多多的用戶增長已經觸達天花板,第一季度在疫情情況下屬於催化增長,而第二季度的用戶已經反應過來,該留存的留存,流失的流失。所以在用戶購買力上漲的第二季度,拼多多失去了原本應該飛速發展的優勢。

另一方面對於拼多多之前只關注GMV這一方面的數據,從而財報有注水嫌疑,一旦有大客單的訂單取消,自然會有GMV大幅度縮水的現象產生。

是注水財報還是第一季度泡沫化增長的報復性下跌?拼多多目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從9塊9到補貼,拼多多只能和標籤打交道嗎?

之前說到拼多多,除了9塊9包郵,那就再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了,那些魔性的「砍價連結」更是讓人煩不勝煩。但是自從百億補貼上線以後,拼多多又只和補貼劃等號,似乎除了補貼商品,平臺裡就沒有有價值的東西了。

現在補貼不管用,甚至燒錢燒得心慌,只能暫時收窄補貼力度,況且長期打補貼牌,只會讓平臺被拖垮。平臺「假貨」印象太過深刻,可能還是要學一下當年淘寶的策略,不能只是關注高端大品牌,強行蹭流量,這樣也只會讓買家認為,這些拼多多出來的大品牌都是假貨。

另外,拼多多的產品結構太過單一,依舊在賣貨上掙扎,一旦這條路走不通,那將是致命的。相比阿里京東的多渠道發展,賣貨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從物流到金融支付,再到線下的盒馬生鮮,以電商為中心已經形成了一個「網」,所以在這個生態圈內,用戶的忠誠度相對較高。

拼多多不同,如果有一樣東西買得不順心,那下一步就面臨被用戶拋棄。

根據新一季度財報會議上,拼多多方面也表示,下半年會在農產品、供應鏈加強投資,如果還是以現狀發展的話,拼多多可能永遠都不能達到盈利狀態。

相關焦點

  • 又發現了第二種不能拼多多上買的:不能買大件
    8月9號拼多多買過華為產品,出問題了拼多多不管,維權一個月後發現:拼多多也管不了賣家(因為賣家押金很少),因為賣家也不會鳥平臺,賣家本就在拼多多平臺沒賺錢,然後拼多多還自己補貼,出問題了兩方都不會去管,沒出問題用戶就賺了,出問題了所以用戶就只有吃虧認栽!
  • 淘寶、京東絞殺拼多多,物流會成為對付拼多多的殺手鐧嗎?
    物流從來都不是電子商務的殺手鐧,電商真正的殺手鐧還是低價良品,蘋果、小米和拼多多已經無數次用事實證明了這個道理。物流要是成了電商殺手鐧,京東早就超過阿里了,拼多多也絕對不可能半路殺出來成為一家超過1000億美金市值的企業。
  • 拼多多、淘寶、京東「三足鼎立」,為何拼多多短板最多?
    剛剛成立於2015年拼多多憑著本身低價來成交的經營模式,以裂變式營銷迅速火爆電商板塊,正是這種奇特的運營方式,讓拼多多逐漸累積了將近6億多的用戶,就算和兩大電商巨頭相比較也是絲毫不遜色。估計阿里和京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半路殺出來程咬金」的這種情況。拼多多最讓投資者關係的問題就是何時能夠盈利,是否能與淘寶、京東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 國美零售中大件物流體系 京東、拼多多都看中了它
    區別於小件快遞,大件物流具有體積大、搬運難度大、商品非標化、服務鏈條長的顯著特點。其中,服務鏈條長是困擾很多企業多年的痛點、難點。小件快遞一般只包含倉儲分撥、幹支線運輸、送貨上門這三個環節,但是大件商品的物流服務不僅包含了這三個環節,還有安裝與施工、售後維修以及逆向物流等關鍵步驟,與一般商品的物流服務相比,服務鏈條更長,管理運作難度更大。與此同時,大件物流對於服務專業性要求極高。
  • 拼多多超越淘寶指日可待?拼多多超越淘寶要多長時間
    從第一屆淘寶雙十一正式開始的時候,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就是網際網路網購界的霸主,哪怕是京東擁有著自己物流,並且能夠當天就到的物流優勢,也沒有辦法完全的超越淘寶,那麼在今年的雙十一拼多多隱約有要超越淘寶取代淘寶的跡象,是不是淘寶真的不行了?拼多多能夠超越淘寶嗎?
  • 淘寶、京東、拼多多下沉「肉搏」
    鯨商(ID:bizwhale)原創作者 | 鄭瑞龍編輯 | 李清樂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眼中,下沉市場「熱土」裡埋藏著挖不完的金子。前提是要砸下重金去攻城略地。疫情中工廠商家轉內銷,用戶消費往線上遷移等,為下沉市場帶來新機會。淘寶、京東、拼多多將進行更激烈「肉搏」。下沉「追趕戰」眾所周知,國內電商流量離天花板越來越近,擁有8億用戶的淘寶最先感受到「涼意」。
  • 淘寶拼多多開撕,淘寶無恥,你拼多多就真的「無辜」?
    ,指控淘寶把拼多多員工(包括其親屬或者下單到過拼多多地址或者同一個設備登錄過的)的所有帳號封禁。表現包括領不了任何優惠券,無法在聚划算百億補貼等類目下單等……一文激起千層浪,多名拼多多員工也開始證實並指責淘寶有這樣的風控行為。大戲來了。聚划算25日晚轉發簡介自稱是聚划算小二的「JHS小林」的微博聲明稱,「我們不屏蔽親,我們屏蔽壞人」。
  • 淘寶、京東、拼多多,雙十一,iPhone11哪家最划算?
    你看它那粗大的邊框、過時的劉海、感人的信號……以及5499元的售價,這種「電子垃圾」你們會買嗎?買!必須買!雖然大家嘴上說著不買,但是今年的iPhone11銷售額在天貓一分鐘就破億元了。以至於天貓蘋果官方旗艦店連夜補貨4次。
  • 沒有了馬雲的淘寶,會被拼多多打敗嗎?
    購物盛典——京東618年中大促即將來臨。在這個京東創造的購物節,已儼然媲美淘寶雙11,除了劉強東和馬雲步入戰場,拼多多、蘇寧、國美、噹噹、唯品會等一棒子創始人大佬都磨刀霍霍,而其中最耀眼的,絕對就是拼多多。
  • 淘寶與拼多多再次針鋒相對
    聚划算和拼多多的一場插曲,成了淘寶C2M戰略發布會的一個引子:拼多多發文控訴淘寶聚划算屏蔽了拼多多員工的百億補貼入口,聚划算發文稱是拼多多存在大規模爬數據的行為。2018年3月,為了阻擊拼多多,淘寶開啟了淘寶特價版公測,但顯然那個時候APP的定位還不足夠清晰,玩法常規,走的也是小件、極度性價比的路線,並且一直隱隱綽綽,不肯正式上線。這支瞄向拼多多的槍,並沒有真正按下扳機。
  • 拼多多開店新玩法?淘寶京東商家坐不住了,直呼:轉戰拼多多
    為此,拼多多取消了開店門檻,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能輕鬆開店。也是疫情困阻、沒有收入的原因,我的朋友小何也跟著做起了電商,和我剛開始想像到的一樣,賠錢。他做了大概兩周就不做了,家裡堆著一堆批發網上批發來的貨,賣不出去,整天發愁。他告訴我:我是按照網上的開店流程走的啊,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就是沒人買。
  • 淘寶、拼多多、京東個人心得,句句肺腑之言
    作為拼多多的一名老用戶,首先把淘寶、拼多多、京東放在一起,個人覺得在質量方面,京東是最好的,幾年前在京東買的一雙的鞋子,店子賣300多,京東只賣200多,鞋子穿了幾年還是如初一新。,如果買的是專賣店的鞋子,價格在京東、淘寶都是差不多的。
  • 淘寶越來越像拼多多!問題來了,淘寶能阻止拼多多繼續坐大嗎?
    2、之前淘寶打假,幾十萬賣家轉投拼多多,這給拼多多帶去了極大的力量。3、這些年,喊了這麼多次消費升級。也就是說,在下沉市場方面,拼多多是絕對碾壓淘寶的。因為這些年天貓的存在,淘寶中小賣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試問,淘寶是一個平臺,自己不生產貨,一旦賣家走得差不多了,那麼淘寶這個平臺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我想這個問題要打一個問號!
  • 拼多多被美列入「黑名單」,淘寶重蹈覆轍,京東「隔岸觀火」
    中國電商市場一直都是被淘寶和京東佔據,兩家平臺瓜分了中國電商市場。直到5年前拼多多的出現打破了局勢,拼多多後來居上,在短時間內成為了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超越了京東。這讓有些人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淘寶和京東都有十多年的發展時間,拼多多為什麼可以異軍突起,成為黑馬。其實主要原因在於拼多多的東西廉價而又便宜,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需求。
  • 拼多多為什麼幹不過淘寶?
    首先拼DD確實是厲害,迎著各種嘲諷,圍追堵截,在一眾人員不看好的情況下,硬是活生生地擠進電商前三甲;拼多多這一路也確實經歷了由『拼夕夕』到『拼多多』,最終晉升成為『拼爹爹』的飛天之路。那些買高額商品的粉絲們可能怕出事以及售後質量問題處理,進而去天貓,京東買去了。不是退貨很方便麼?買大件也可以在拼DD上買呀?畢竟售後也很費精力的,許多人跟答主一樣很懶得去做這些事,就乾脆避免這種事情了。所以江湖業內傳說200塊以上不要去拼DD消費,也是有其依據與來源的吧。
  • 從拼多多上買了一部華為手機,才明白拼多多的"良苦用心"
    為了驗證價格,還特意去淘寶京東轉了一圈,發現同款需要花費4999。要知道,第一次在拼多多上下單大件,心裡還是挺忐忑的,時不時會拿出手機觀察物流實況,在這個過程中,會無意識刷拼多多的推薦商品列表。結果這一刷不要緊,立馬掉進一個&34;。知道拼多多推薦的都是什麼嗎,可能是剛下單了手機的緣故,除了推薦一些數碼產品,但更多的居然是水果和一些特色農貨。
  • 淘寶京東拼多多,你覺得哪家服務好?
    小編的上一篇小文《淘寶京東拼多多,你上哪家買東西?》,收到了一些網友的留言,其中一名網友說小編在黑京東。這個真沒有,正如小編回復的,「我只是就事論事」。其實那篇小文本來要說的是上哪家網站購物,但寫出來後就變成了全在說三位創始人,並且圖也配錯了(捂臉),本來要配的是馬雲劉強東黃崢三位創始人的照片,結果配成了三家網站的圖標。好了,閒話少述,這裡小編就從自身的網購經驗出發,試著分析一下,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三家購物網站,到底應該上哪家買東西。
  • 淘寶,京東與拼多多將來誰更好?
    拼多多更為接近,前幾月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京東市值,由於2020年中報拼多多拼多多。京東還多,無論從市值,還是活躍數看,只能用奇蹟來感嘆了,我作為一個社會底層人,從不屑一顧的看法,到令人厭惡,很多人天天在微信群裡發一些砍價的,幫砍的,非常討厭,再到後來拼多多上市,被國外瘋炒,接二連三的上新聞,平臺百億補貼等等,我又慢慢的去接受拼團了,當然,我個人只買一些小的日用百貨
  • 淘寶總裁蔣凡和拼多多CEO黃崢,兩個80後誰更厲害,未來誰能勝出
    蔣凡被打動了,投到阿里麾下,負責手機淘寶,因表現出色成為淘寶總裁。黃崢離開谷歌中國後,做過遊戲公司,2005年成立拼多多,乘著微信的紅利迅速做大,成為中國電商界的一匹黑馬。現在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京東。兩個人都是洞悉人性的高手,把社交和電商結合的淋漓盡致。
  • 拼多多真的能超越京東嗎?
    拼多多確實是中國網際網路不可多得的「後起之秀」,從某些數據上來看,它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已經超越了京東,比如市值、活躍用戶數量等等。>......所以很多人都說拼多多已經超越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了,但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