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京東、拼多多下沉「肉搏」

2020-12-02 鯨商

電商增長需要動力,工廠發展需要出路,開荒走出「迷途」。

鯨商(ID:bizwhale)原創

作者 | 鄭瑞龍

編輯 | 李清樂

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眼中,下沉市場「熱土」裡埋藏著挖不完的金子。

前提是要砸下重金去攻城略地。一元包郵、新人紅包、百億補貼等花樣玩法,吸引無數「想薅羊毛」的商家和用戶湧入新平臺。

為阻擊拼多多攻勢,京東一年多前升級推新社交電商京喜,今年3月淘寶特價版也高調上線。京喜在618期間,低線城市的訂單反超一線城市,截至9月底,京東財報披露一年內新增的1億用戶,有80%來自下沉市場。淘寶特價版雙11時公布交易用戶突破億,在打通與1688、淘寶直播的數據端後,內部戰略地位進一步提高。

靠社交拼團起家的拼多多,高舉「百億補貼」大旗高歌猛進,目前年活躍用戶已達7.3億,並在今年三季度首次實現盈利。11月17日,拼多多擬發行17.5億美元的可轉債,所募資金主要用於農產品上行及新品牌計劃,繼續為下沉加碼。

線下,在以生鮮為焦點的社區拼團,「不講武德」的巨頭們已進入火拼階段。

按人均月收入低於1000元標準算,國內下沉市場至少有6億人,若以城市級別劃分,三線及以下城市約有10億人,都是電商巨頭們要搶奪的人群。

疫情中工廠商家轉內銷,用戶消費往線上遷移等,為下沉市場帶來新機會。淘寶、京東、拼多多將進行更激烈「肉搏」。

下沉「追趕戰」

眾所周知,國內電商流量離天花板越來越近,擁有8億用戶的淘寶最先感受到「涼意」。淘寶特價版正式上線之前,聚划算、天天特賣等淘系電商業務就已針對下沉市場發力。

2020年3月,阿里力推淘寶特價版「上位」,以「聚划算主攻品牌商品下行,特價版主攻廠家白牌」的差異打法殺入下沉市場。C2M事業部負責人汪海提到,今年淘寶特價版上的C2M產品將超過九成。120萬產業帶商家、50萬外貿商家及1688平臺商家的線上店鋪,支撐起淘寶特價低價商品的供給。

一元包郵、千家1元店計劃、補貼下單等促銷手段,讓淘寶特價版快速從淘系流量池、下沉市場,篩選並吸納了一批新的消費客群,眼下已有1億多用戶,成為阿里新的流量增長點。

目前,京東年活躍用戶約有4.4億,從下沉市場獲得的1億新增用戶主要來自京喜。2019年底,京東把京喜品牌獨立出來,專做低價商品的拼團模式,此時拼多多的用戶規模及增速已遠超「前輩」京東。

事實上,當拼多多還局限於微信小程序形態時,佔據微信一級流量入口的京東,本有先發機會完成一次「飛躍」。

可惜當時京東業務重心仍放在擴大非家電類目商家上,也對社交流量的認知不夠深,只把微信作為流量入口,忽略了電商玩法上的創新,錯失了戰機。

面對淘系、拼多多的上下兩個維度的競爭,京東在轉型過程中迎頭追趕。用戶側,社交電商京喜以拼購模式、拉新補貼等刺激用戶裂變,並與京東主站、快手等平臺合作,聚焦下沉市場人群。

商品側,京東3C及家電品類佔比逐漸降至60%,高頻的大快消品不斷豐富,降低了低收入消費者的下單門檻,加上清倉特賣、限時搶券等優惠活動,新用戶試錯成本更低,帶來了GMV規模增長的「京喜」。

拼多多發起的百億補貼、好友拼單、爆款商品運營機制,幫助它實現高速的用戶增長,這些打法被其他電商平臺「借鑑」後成為流行。但成立5年的拼多多,也燒掉了巨額的市場營銷費用,即便單季實現盈利,仍有著持續增長的壓力。

拼多多與淘寶特價版、京喜不同的是,它要在下沉市場的用戶基礎上,發動一場新的消費升級。由於「貨找人」的底層邏輯,拼多多前期有意淡化品牌、注重品類,但經歷了草莽狂奔之後,拼多多明顯也在往品牌方升級。

Trustdata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前9個月,下沉市場電商淨增活躍用戶已超9000萬,單個用戶線上消費金額約2000元,訂單總成交額同比增長44%。為爭奪下沉市場的流量紅利,淘寶特價版、京喜、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將繼續碰撞。

但如果僅僅是淘寶特價、驚喜來作為抗衡拼多多的「打手」,不管是體量還是力度,都還不夠,因此阿里、京東必然要在兩者基礎上增加資源投入。

兩端下沉,重構「人貨場」

淘寶特價版的一元包郵、京喜新人紅包、拼多多「黑五」補貼,這些營銷活動看起來都是消費者的福利,也是電商平臺在下沉市場的用戶端製造存在感。實際上,隨著電商服務下沉,整個下沉市場的商品供需鏈路正在縮短,新的「人貨場」路徑正在被構建。

傳統的「人貨場」路徑,低線城市及農村的商品,不得不依賴一級級的商販、批發市場來完成銷售,有時貨物流通的成本甚至高過貨物本身的價值,廠家賺不到多少利潤,常常薄利多銷,消費者覺得東西太貴,常常討價還價。這種被動生產、渠道分銷、間接觸達的模式,在下沉市場的多個領域仍然存在。

新的「人貨場」路徑,並不是把所有中間環節消滅,而是重新組合優化,放在統一運營的電商體制內,利用規模效應,減少周轉成本,提高商家每單的利潤,降低用戶每單的開支(≠降低客單價)。具體到人、貨、場三個維度,淘寶特價版、京喜、拼多多已經有不少動作:

先看用戶維度,下沉市場的消費者數量龐大,他們對價格更為敏感,也更注重熟人社交的圈子,熱衷「薅羊毛」及拼團購物,習慣囤一些生活必需品。拼多多、京喜等社交電商平臺,充分利用這些人群特徵來設計、引導下單,降低電商購物門檻。

比如:拼多多可以用微信帳號直接跳轉,免去註冊流程,以商品收藏代替購物車結算等。作業系統的簡便易懂,補貼後的低價、提現到微信的可信度等,使得拼多多在用戶使用時長和滲透率方面,比京喜、淘寶特價版高出不少。下沉市場消費者願意留在拼多多,直接原因就是拼多多摸準了電商新用戶的心理:圖省錢、更省事。

其次看貨的維度,商品性價比是競爭力,扶持下沉市場的商家做品牌是趨勢。

性價比方面,商品供給越多,優質商品就越容易聚集,定價就越合理。淘寶特價版、京喜、拼多多包含的商品SKU不斷豐富,淘系電商一直有最具多樣化的商品規模;京喜在家電、3C品類上,拼多多則在農產品上各有優勢。雙11期間,三家電商平臺針對美妝、護理、居家日用等多類消費品,加大補貼力度。

品牌升級方面,無數中小商家/廠家都做著品牌夢,但他們原先只負責接品牌方的訂單生產或分銷,沒有能力建設渠道與電商團隊,也不清楚如何選品、打造爆品。

淘寶特價版扶持產業帶商家,京東京造聯合廠家設計新品,拼多多推出拼工廠及新品牌計劃,助力白牌升級等,可見頭部電商平臺在B端的下沉一步步深入。以拼多多為例,目前南方生活、三禾、可心柔等代工廠自主完成的多款新品,年銷售額過億。

最後來看「場」的維度,淘寶特價版、京喜、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業務,交集和差異主要體現於「場」。

場,包括平臺提供的購物場景及玩法,比如淘寶特價版直播、拼多多果園、京喜省錢卡等,增加了線上購物的趣味性。當放大視角後,其實「場」的範圍更大,覆蓋把貨送到人手上的整個供應鏈,及背後的產業鏈。

C2M模式的核心是繞開經銷商體系,廠家直接連接商品零售的終端,實現按需定產,但由於商家分散,運營難度大,這種模式並不現實,現階段,最近的鏈路是電商平臺對接所有流程,並將各個環節分包給商品供應鏈上的商家/廠家,統一完成履約服務。

從場的維度說,淘寶特價版改造產業帶商家,依託的阿里大數據;京喜依託的京東物流;拼多多農產品上行依託的分布式AI技術,都是電商平臺在整合下沉市場的交易鏈路,彼此競爭的同時,也帶動深層次的消費渠道升級。

工廠的品牌「解藥」?

電商平臺做下沉,突破流量增長瓶頸是主要目的。目前阿里、京東、拼多多的三季度財報,分別用20%、32%和36%的用戶增速,驗證了下沉市場的潛力,同時「人貨場」的新路徑,也為下沉市場帶去新的發展機會。然而在「近身肉搏」中,瘋狂擴張的電商平臺也需要時間沉澱。

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入駐和流量湧入,淘寶特價版、京喜、拼多多面對B端、C端的議價能力變強,無論把流量分配給爆款單品,還是基於白牌標品的SKU推薦,其運營指標都是低價和銷量。

為快速打造爆款,消化庫存,很多工廠商家會參與電商平臺的補貼活動,比如一元包郵的規定條款中,售價低於成本的部分,由平臺和商家共同承擔。「賠本賺吆喝」的事,商家們有時不得不做,一方面是電商平臺制定的定價區間偏低,流量明顯向低價商品傾斜,這種引導驅使商家「賭一把」。

另一方面,電商平臺與廠家的合作還不夠深入,多數合作只涉及賣貨,或提供反饋數據,而大部分下沉市場的廠家、農戶等,既不適應內銷渠道,又剛學會線上銷售,跟不上電商玩法的變化,只能靠薄利多銷。

低價和銷量為主的爆款打法,在行業惡性競爭之下,必然會帶來各種產品質量問題,這並不是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也難以持續創造利潤。在反壟斷等規範出臺之後,商家「二選一」的問題或許能有所改善,如果佣金抽成比例較高,商家就會尋找更適合的平臺,這些問題都考驗著淘寶特價版、京喜、拼多多的運營能力。

除了低價,下沉市場的供應鏈非常分散,物流成本過高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短板。尤其對於家電家具類大件商品,還需要藉助經銷商來提供安裝、售後服務。此外,下沉市場用戶購買高頻、剛需的低價快消品,對平臺的快遞成本管控也要求更高。

履約效率的提升,背後一般是巨大且長期的重投入,淘寶特價版等玩家可能面臨燒錢與增長的兩難選擇。

下沉市場的用戶熱衷「薅羊毛」,根本原因在於其消費能力的增長,落後傳統零售模式下的物價上漲;代工廠等商家痴迷流量,低價競爭,也受到原有經銷商體系的影響。淘寶特價版、京喜、拼多多的下沉「肉搏」,一個價格戰之外的良性生態又該如何構建?

相關焦點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拼多多抓住下沉用戶的痛點和需求,從競爭激烈的電商領域殺出一條路,野蠻生長實現崛起。作者對其進行了分析,比對淘寶和京東,來看拼多多為什麼能夠成功。選擇理由隨著網際網路紅利的消失,下沉市場作為最後一個增長點,拼多多是最早利用這個增長點做到跟淘寶、京東一個量級,與他們三足鼎立的一家電商企業,筆者此次分析也是想更多的了解拼多多是如何做到的二、競品選擇1.
  • 阿里京東拼多多三雄爭戰,下沉市場成爭奪焦點
    ,尋找增長點,這已經成為近年來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三巨頭核心戰略目標。拼多多自下沉市場起家,早期用戶增長多數來源於微信生態內體量龐大且未接觸過電商領域的群體,「砍一刀」是大部分用戶與拼多多「結緣」的開始。在這種策略下,拼多多的新用戶增長率遠遠超過阿里和京東。
  • 京東全資收購五星集團 補缺到鎮網不足現狀 與淘寶拼多多下沉血拼
    7月22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江蘇五星電器有限公司五星電器出現股權變動,控股股東由佳源創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宿遷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後者的最終受益人為京東商城香港商貿有限公司。「此舉無疑是京東集團在三四線城市不甘落後於拼多多、淘寶,再次強勢吞併五星電器,深耕到鎮網點加碼三四線市場。」
  • 1元真香,淘寶、京東拼多多表面刺刀見紅,真相卻是打劫線下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一元店正在成為潮流,拼多多領銜,淘寶隨後跟上。京東順便也迂迴包抄,進入一元店的戰局中,撈一把紅利。看上去兩強爭奪一元真香市場,京東一旁掠陣,其實三方圖謀卻不是互相近身肉搏。
  • 1元真香,淘寶京東拼多多表面刺刀見紅,真相卻是打劫線下
    文|張書樂一元店正在成為潮流,拼多多領銜,淘寶隨後跟上。京東順便也迂迴包抄,進入一元店的戰局中,撈一把紅利。看上去兩強爭奪一元真香市場,京東一旁掠陣,其實三方圖謀卻不是互相近身肉搏。根據Trustdata數據,淘寶特價版正式上線僅半年,活躍用戶增長迅猛,9月MAU已超5000萬,月均淨增用戶規模為拼多多同期的近20倍,而從下沉市場特價用戶年度淨增去向來看,淘寶特價版佔比已達到30.9%。而就在7月,拼多多投入上億元推出了「真香節」。同樣是真香,兩個電商巨頭開始正面交鋒,似乎要刺刀見紅。
  • 下沉市場變天,淘寶特價版正在KO拼多多
    三者之間的關係雖然有點戲劇性,但騰訊依然離不開拼多多,就像拼多多離不開騰訊一樣。而阿里巴巴也一樣,儘管不懼京東、拼多多等其他電商平臺的發展壯大,但依然試圖通過「聚划算」+「淘寶特價版」兩大產品組合,完成對京東、拼多多等其他電商平臺的反殺。
  • 深度丨1元包郵:淘寶特價版與拼多多在下沉市場「肉搏」
    沒有任何懸念,淘寶特價版與拼多多走到了下沉的戰場。此前,36氪報導稱,淘寶特價版在上海推出首家「1元更香體驗店」,其實是工廠商品的線下快閃店,並非實體開店營業。其為淘寶特價版聯合產業帶商家,共同打造「廠貨櫥窗計劃」的一部分。這一舉措並不陌生,拼多多在近兩年也在花大力氣,發力產業帶反向定製。
  • 馬化騰有了京東,為何還要拼多多?又為何支持京東進入拼多多領域
    拼多多的崛起,讓淘寶、京東開始重新審視下沉市場,淘寶推出了淘寶特價版,活躍買家過億,但是離拼多多還差太遠,在下沉市場中,阿里的確沒有什麼優勢。去年9月,微信為京東拼購開啟獨家一級入口,即在微信發現打開「購物」,便可進入京東拼購。這不是京東和騰訊的第一次深度合作。
  • 七億用戶的拼多多,距離京東淘寶還有多遠?
    2020年11月12日,拼多多發布了自己今年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活躍用戶買家已經突破了7.713億,而阿里的這一數據是8.81億,京東並未公布。就在本周一,京東悄悄發布了自己第三季度的財報,至此阿里、京東、拼多多,國內三家電商全部秀完了肌肉。
  • 基斯克威爾官網:淘寶特價板和拼多多誰能問鼎下沉市場?
    就現在的格式而言,淘寶特價版和拼多多的堅持已成為商場重視的焦點。那麼,下沉商場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局?下沉商場迎來重塑之年「黑馬」乘機出圈眾所周知,2020年下沉商場迎來了重塑之年。不論是行業仍是商場,一旦進入重塑期,也意味著迎來了更大變量的時間節點,而淘寶特價版的誕生正好趕上了這樣的風口。
  • 電商混戰:淘寶和拼多多正面硬剛,下沉市場之爭拉開帷幕
    拼多多在電商平臺可謂是異軍突起,短短幾年成長到足以和淘寶、京東,抗衡的第三大平臺。用戶上升至六億人,每晚當你的微信響起的時候,總有人讓你砍一刀,於是就走進了拼多多的套路中,下載註冊,然後再拉人砍一刀。拼多多在去年上架了百億補貼,很多產品在各大平臺裡都屬於最低價,也依靠這一策略成功打入一二線城市。而淘寶在2019年流量向天貓店鋪進行了傾斜,一些淘寶c店則失去了流量來源,陷入了直通車燒錢的怪圈。也是由於這一政策,大量的淘寶c店店主也在拼多多進行開店,相同的產品,拼多多上面的價格則更低一些。這對於淘寶來說,極容易造成用戶的流失。
  • 滲透低線市場 淘寶特價版硬剛拼多多
    9月23日,淘寶特價版宣布聯合平臺內百萬工廠推出「一元更香節」。就在數月前,拼多多高調啟動首屆「真香節」,祭出1億現金補貼品牌。一時間,淘寶特價版與拼多多的補貼近乎「針尖對麥芒」,前者的行為直接被行業視為硬剛拼多多,電商與工廠製造的賽道裡再度硝煙瀰漫。不過,電商巨頭間心有靈犀的競爭,也直接證明工廠製造在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京東物流足夠快,為何大家更喜歡淘寶、拼多多?
    京東作為商業巨頭之一,因其物流速度和高質量的商品受很多人喜歡,但近幾年京東活躍用戶已經開始減少,可是作為京東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的用戶卻增加了很多用戶,作為後起之秀的拼多多的活躍用戶已經遠超京東。很多人購物首選已經從京東變成了淘寶、拼多多,這其中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 揭秘淘寶、京東、拼多多的新「盟友」
    介紹裡,果凍寶盒稱自己是一款與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合作的優惠券和返現平臺,在「果凍寶盒靠譜嗎」這個Q&A中,再次將平臺精簡為「一款領券APP」,並且明確自己的界限為只提供優惠券,其他交易流程都在淘寶京東等各自平臺完成,「券商」——賣優惠券的商人,這一稱呼由此而來。
  • 淘寶再向拼多多開槍
    如果說上述這些品牌已經開闢了通往下沉市場的通道,那麼現在則是反向進行供給端的改造,開啟對下沉市場的下一場猛攻。聚划算等下沉品牌之外,一直低調公測的淘寶特價版,是正式開向拼多多們的又一槍。為什麼公測兩年,現在上線?淘寶特價版的官方title,是「全球首款C2M貨品為核心供給的購物APP」。
  • 電商「下沉三子」拼多多、淘寶特價版、京喜,你更喜歡哪個
    阿里和京東都感受到了拼多多的威脅,紛紛瞄準下沉市場,分別推出了淘寶特價版和京喜,與拼多多短兵相接,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由於三家的目標都是下沉市場,所以被戲稱為「下沉三子」。對於「下沉三子」來說,雖然都在拼低價,拼給用戶省錢,但在心態上完全不同。我們先來聽聽這三位的自白:拼多多很惱怒:當年你們阿里和京東都看不上三四線和農村的市場,現在我花了大價錢,下了血本,和騰訊合作,把這些下沉市場培育起來了,蛋糕做大了,你們就來搶蛋糕,太不地道了……啊,啊,我恨你們!
  • 硬剛拼多多 淘寶特價版祭出「1元更香節」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定位下沉市場的拼多多在今年7月底曾投入1億元高調舉辦「真香節」,而10月10日也恰好是其「店慶日」。淘寶特價版相關負責人透露,淘寶特價版從10月10日開始,持續到11月11日,正式迎來「雙11」。期間,全場過億件商品全部1元包郵,主要目的是通過性價比的購物過程,讓更多用戶留在淘寶特價版。
  • 硬剛拼多多,淘寶特價版祭出「1元更香節」
    阿里巴巴副總裁、淘寶C2M事業部總經理七公表示,淘寶特價版將持續加大廠貨補貼力度,在消費者面前,沒有「真香」,只有「更香」。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定位下沉市場的拼多多在今年7月底曾投入1億元高調舉辦「真香節」,而10月10日也恰好是其「店慶日」。淘寶特價版相關負責人透露,淘寶特價版從10月10號開始,持續到11月11日,正式迎來「雙11」。
  • 淘寶特價版VS拼多多「白刃戰」誰會勝出?
    另外,從獲客角度看,淘寶特價版採用分享抽傭方式,而淘寶沒有這種形式。 「挑事者」後來居上,讓人們大跌眼鏡。今年4月28日雙品網購節第一天,淘寶特價版平臺C2M訂單大漲288%;天貓618活動開始第一天,C2M訂單大漲668%。當京東、天貓、淘寶、蘇寧和拼多多圍繞重要節點廝殺正酣之時,淘寶特價版卻成為了當紅「炸子雞」,佔據了重要位置。
  • 拼多多越來越像淘寶,淘寶越來越像拼多多
    近日,淘寶特價版正式上線短視頻欄目「看看頻道」,該功能為工廠貨可視化頻道級專區,主推外貿轉內銷商品。淘寶特價版業務負責人介紹:「這是淘寶特價版首次殺入短視頻賽道。」正面來看,這只不過是淘寶特級版新增的一個功能,用意是藉助當下大火的短視頻和直播來增加GMV。實際上,這是一條對拼多多以及其所主宰的下沉市場的一次長線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