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定義存儲在大型數據中心的應用分析

2020-09-23 異步社區

歷史經驗一再表明,由技術進步推動的變革往往以超乎人們想像的速度和烈度發生。

SDS軟體定義存儲作為新興的技術,即使窮盡你所有想像,也難以預測其發展的速度有多快,影響的程度有多深遠。面對新的變革和潮流,在追逐變化的同時,還需冷靜思考可能帶來的問題。SDS在數據中心的應用一定能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並可控風險麼?SDS會隱藏什麼樣的問題?

問題一、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基礎架構

  數據中心是非常繁忙的,IT部門要同時接受從多個不同的應用系統發來的需求和數據任務並及時響應和處理。另外,IT專業人員的日常工作還需要維護高可用的基礎架構和嵌入許多工作流程。

大多數的SDS解決方案都希望數據中心可以「完全投入」,即用SDS解決方案自帶的基礎架構和流程替換數據中心現有的存儲硬體、基礎架構和流程。他們通常希望數據中心摒棄共享式集中存儲硬體,而支持商業化的超融合架構。

問題二、不能提供全面的數據服務

  許多SDS解決方案不能提供完整的數據服務功能性。舉個簡單的例子,許多SDS解決方案無法將數據複製到遠程位置,因此無法創建數據的災難恢復副本,甚至無法將數據遷移到SDS架構本身。

既然無法實現簡單的數據複製,就應該提供某種數據遷移功能,以便將數據從舊的存儲平臺遷移到新的平臺,否則就必須通過備份副本來恢復數據。

  許多兩副本和三副本的解決方案也是在同一個數據中心內或同一POD裡,跨數據中心的容災幾乎沒有。(還有就是存儲雙活和仲裁,在這裡提一下,不是廣告。VSAN支持存儲雙活,還引入了WITNESS組件。其目的就是在必須做出可用性決策時(在Virtual SAN 群集中)充當打破平局組件,以避免裂腦行為並滿足仲裁要求)

  對於SDS來說如果缺少完整可靠的數據服務能力則意味著採用這個SDS解決方案的客戶仍然需要購買額外的存儲系統來填補新的SDS解決方案所缺少的功能。

 問題三、不能很好的進行數據生命周期管理

  隨著企業業務發展以及各種平臺、系統的建立也意味著需要管理的數據量越來越龐大,資源維護成本越來越高,效率越來越低。那麼面對企業對數據的不同時效、不同訪問頻率、不同重要性等要求,如何降低數據存儲和使用維護成本,對不同數據進行生命周期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結合業界的相關標準規範,對企業IT系統的數據進行必要的歸類。目前根據系統的業務特點,比較流行的數據歸類包括:生產交易型數據、服務支撐型數據與系統數據三部分。

  根據數據歸類,不同類別的數據應匹配不同的數據存儲策略。數據存儲策略就是將不同的數據存放在指定的存儲設備上。目前主要的存儲設備主要分成在線存儲、近線存儲、離線歸檔存儲,三種常用存儲。

  在線存儲又稱工作級的存儲,存儲設備和所存儲的數據時刻保持隨時響應狀態,可以實時讀寫的,可滿足計算平臺對數據訪問的速度要求。一般在線存儲設備通常為內置磁碟和高端磁碟陣列等磁碟設備,價格相對昂貴,性能最好;

  近線存儲定位於在線存儲和離線存儲之間的應用,對性能要求相對來說並不高,但又提供相對較好的讀取性能。近線存儲策略一般採用中低端磁碟陣列設備,並輔以高壓縮軟體,滿足快速讀寫等訪問動作。

 離線歸檔存儲是將不再經常使用的數據移到一個單獨的存儲設備來進行長期保存的過程,對涉及的數據進行離線存儲,以備非常規查詢等。企業裡歸檔設備一般採用磁帶庫、光碟庫,以及大容量低端磁碟陣列,價格相對低廉。

  對於軟體定義存儲SDS來說,目前還未充分考慮到數據生命周期的管理,對於冷熱數據雖然也有存儲區域上的區分,但基本都是拿閃盤來做緩存加速,還不能有效做到分級存儲,來滿足企業對於大量不同數據的精細化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

問題四、缺少合理的計價模式

  SDS大部分按照容量包獲得許可。許多軟體還針對高級功能收取額外費用。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因為大部分數據中心從來都不能確定自己合適的容量限點來充分利用容量打包價格的優勢。例如,一個初級容量包可提供1-10TB的存儲服務,更高一級的容量包則支持10-25TB。如果企業需要11TB存儲容量怎麼辦?這就意味著企業為了支持多出的1TB的容量,必須升級到25TB的容量許可。

  大部分SDS解決方案都會忽視的另一項成本是:不支持現有基礎架構和存儲系統所產生的相關成本。許多這類SDS解決方案允許用戶在相同的伺服器上使用商用硬碟來提供計算(超融合),雖然這降低了未來的成本,但它要求用戶購買快閃記憶體固態硬碟和硬碟驅動器安裝到現有的伺服器基礎架構中。

軟體定義存儲的未來

  對於傳統企業的大型數據中心來說,之前商用的中高端存儲,都經歷了大量生產環境和實踐的檢驗,相對來說成熟穩定。而軟體定義存儲還未經歷大量生產環境的檢驗和複雜業務場景的企業實踐驗證,還不夠成熟完善。

但軟體定義存儲憑藉深度融合軟硬體的精簡一體化架構,可將採用最新技術的更快速CPU、內存、快閃記憶體和磁碟的優越性發揮到極致。雖然SDS還有許多問題,但是不妨礙它的優秀。活在物理世界中的SAN終將被玩轉虛擬世界的超融合的SDS架構所替代。SDS超融合架構,必將成為構築現代化數據中心的新基石。

相關焦點

  • 杉巖數據:解讀軟體定義存儲(SDS)及應用
    不過IT專家們對SDS有一個基本共識:它是由軟體驅動的非專屬系統,可以靈活地配置存儲資源。   從本質上說,軟體定義存儲就如同一個生態系統,它將軟體從存儲系統中抽離出來,放至中心存儲控制器或虛擬機中。這種集中式軟體是一個不受物理系統限制的共享池,可管理所有的物理和虛擬資源,並按需進行自動配置。軟體可部署於伺服器或作為作業系統或虛機的一部分,但不再是硬體設備上的固件。
  • 軟體定義數據中心
    在這種環境下,系統之間無法相互通信,資源不能在整個數據中心裡實時、 動態調度與共享, 這樣便使伺服器與存儲以及網絡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各種資 源的利用效率全面低下。 目前,大部分數據中心中的伺服器和存儲以及網絡資源 的利用率僅在 24%~30% 之間,有些數據中心的 CPU 利用率、硬碟利用率甚至 都在 10%以下。
  • 軟體定義數據中心概述
    軟體定義數據中心(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SDDC)的概念最早於2012年由VMware首次提出並開始成為IT行業的熱點。軟體定義數據中心是指數據中心的所有基礎設施都是虛擬化的,並且能夠以一種所要即所得的服務方式來提供。
  • 軟體定義的分布式存儲優勢及應用場景
    目前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被賦予了許多標籤:網際網路+時代、雲計算時代、大數據時代、人工智慧時代。當前時代的IT系統架構伴隨著軟體定義的發展,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作為IT架構核心數據保險箱的存儲單元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前端業務應用規模從數據量、性能、安全性以及應用類型上都有了成倍的增長,傳統的存儲設備和解決方案很難滿足這種大規模應用場景的需求。
  • 軟體定義存儲(SDS)之入門
    通過將網絡設備的控制平面與數據平面分離開來,並實現可編程化控制,實現了網絡流量的靈活控制,為核心網絡及應用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平臺。2012年,VMware在其vForum大會上***提出軟體定義數據中心(SDDC)的概念。作為VMware軟體定義數據中心五大組成部分(計算、存儲、網絡、管理和安全)之一,軟體定義存儲(SDS)的概念也***被提出。
  • 什麼是軟體定義存儲,軟體定義存儲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隨著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軟體定義的網絡,軟體定義的伺服器在2013年開始被搬上各大媒體頭版頭條。 對於小的存儲廠商來說,用獨立於底層硬體的軟體來定義存儲服務非常具有吸引力,這樣可以讓他們在存儲領域有機會與更強更大的競爭對手競爭。
  • 軟體定義存儲到底是什麼?軟體定義存儲在國內有什麼樣的發展
    為繼續增進大家對存儲的了解,本文將對軟體定義存儲加以介紹。在本文中,您將了解到何為軟體定義存儲以及軟體定義存儲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一、前言   對於軟體定義存儲,行業內沒有統一的說法。當國際存儲巨頭EMC發布軟體定義存儲戰略後,新聞界開始對於軟體定義存儲進行了大討論。隨著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軟體定義的網絡,軟體定義的伺服器在2013年開始被搬上各大媒體頭版頭條。
  • 見過了這位存儲老兵,讓我對中國的軟體定義存儲有了新認識
    在2020年5月底最後幾天裡,正好碰著他出差北京公幹,我們就約見聊了一下中國的軟體定義存儲(SDS)以及杉巖數據的發展情況。同時,我對杉巖數據在現在這樣特別的環境下,最近還獲得了新一輪的融資特別好奇。最新官方消息:近日,杉巖數據喜獲1.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大型央企中遠海運發展領投,襄禾資本、無錫金投跟投。
  • 軟體定義數據中心:萬國數據重構數據中心全周期效率和成本,共創...
    會上,萬國數據首次向業界分享了基於60餘座數據中心專業建設運營,及690多家大型客戶服務經驗而提出的「軟體定義數據中心」理念和實踐。由此,萬國數據成為國內首家提出這一理念並將其用於實踐的第三方數據中心企業。
  • IBM Spectrum Storage軟體定義存儲未來
    【IT168 評論】如今,數據中心向虛擬化和雲計算的不斷演進,應用多元化以及快速普及的移動終端和社交網絡,正在徹底改變當今IT格局。隨著數據量的爆炸性增長和數據的重要性不斷增加,以及雲平臺使用的逐步廣泛,雲平臺的規模逐步擴大,對數據快速準確存儲的要求越來越高,存儲逐漸成為了雲平臺發展的瓶頸。
  • 軟體定義網絡+SR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小議
    但是阿姆達爾定律對數據中心的網絡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它要求網絡能夠應用驅動,高速變換帶寬,具有服務質量、負載均衡以及精細化網絡資源動態控制等功能。大數據和數據中心的發展,尤其是容器和微服務的出現,對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行路致遠,看鵬雲軟體定義存儲發展態勢
    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IT基礎設施的迅猛發展,產業格局不斷發生著變化。在形勢多變的IT浪潮中,鵬雲軟體定義存儲堅持發展信心保持專注發展定力,努力打造核心技術,取得了一系列創新突破,憑藉在雲存儲領域的技術和應用優勢,逐步從跟隨走向創造。
  • VMware軟體定義存儲和分布式存儲(上)
    SDN(軟體定義的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一詞可以說是最近的新熱點,而上周在北京舉辦的vForum 2012大會分會場一的主題則是「軟體定義數據中心」。Data Center中涉及到各種領域的技術我並不都熟悉,因此還是主要關注存儲方面。何謂軟體定義的存儲?vSphere哪些方面仍待提高?
  • 2020, 盤點中國軟體定義存儲廠商(下)
    為此,DOIT遴選了部分在中國市場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廠商,並對他們的軟體定義存儲相關產品和市場表現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希望大家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VMwareVMware是全球虛擬化巨頭,以成熟穩定的企業級計算虛擬化平臺徵服了許多企業級用戶,VMware在軟體定義數據中心的浪潮中處於中心位置
  • 軟體定義存儲(SDS)的定義及其分類
    隨後,在2012年8月,VMware在其VMworld 2012大會上首次提出軟體定義數據中心(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簡稱SDDC)的概念。 VMware認為,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是 IT 演變的下一個階段,是迄今為止最有效、恢復能力最強和最經濟高效的雲計算基礎架構方法。
  • 憑藉軟體定義存儲+計算 IBM光譜家族助力企業提升「認知」力
    在來自企業內部或外部、各種靜態或動態數據中,80%都是非結構化數據。由於數據來源的多樣性,企業不再能通過傳統的存儲架構或應用架構對這些數據進行良好的存儲、管理和訪問,亟需具備彈性更高的計算能力。軟體定義基礎架構幫助企業應對新型業務挑戰傳統而言,企業主要通過資料庫和數據倉庫的方式進行數據分析。
  • VMware存儲:軟體定義、分布式DAS支持
    SDN(軟體定義的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一詞可以說是最近的新熱點,而近日在北京舉辦的vForum 2012大會分會場一的主題則是「軟體定義數據中心」。Data Center中涉及到各種領域的技術我並不都熟悉,因此還是主要關注存儲方面。何謂軟體定義的存儲?vSphere哪些方面仍待提高?
  • 雲計算與雲存儲核心架構與應用論壇:以PMC為中心,多家企業共話數據...
    在6月4日下午舉行的「雲計算與雲存儲核心架構與應用論壇(PMC專場)」中,PMC數據中心與伺服器產品事業部副總裁Pete Hazen,新浪資深運維支持經理劉明生,曙光產品中心產品經理劉小亮,《大話存儲》系列圖書作者、PMC公司數據中心存儲架構師張冬,浪潮集團網際網路行業部SmartRack產品經理曲剛,百度開放雲研發經理李旭,億恆創源快閃記憶體系統負責人吳忠傑多位專家就數據存儲市場發展現狀、面臨的問題及成熟產品展開了深入分享
  • 軟體定義伺服器的未來:為應用而定製優化
    伺服器可以說是數據中心裡最核心的IT基礎設施,網絡、存儲從根本上講是為圍繞伺服器來部署的,因為數據中心本身最重要的作用是在於對數據的執行上,而這個執行的基礎就在於對信息的處理與數據的生成,否則網絡上沒有數據需要傳輸,存儲上也沒有數據需要存取。
  • 保護軟體定義數據中心的三大關鍵考慮因素
    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SDDC)可以說為當下的企業組織IT提供了巨大的承諾。在SDDC內部,伺服器虛擬化所帶來的優勢已然擴展到了存儲和網絡領域,進而使得企業數據中心的整個基礎設施都可以在統一的平臺上被抽象和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