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有一家投資機構「火」了。
從9月16日起,連續5天5家被投企業上市,所持股票的總價值達到驚人的100億美元,它就是——紅杉資本。
9月16日,矽谷獨角獸Snowflake在紐交所上市;9月17日,穩健醫療登錄創業板上市交易;在地球另一端,日誌管理分析平臺Sumo Logic在納斯達克上市;9月18日,數位化影像企業奕瑞科技在科創板掛牌上市;僅相隔十幾小時,3D遊戲引擎公司Unity公司在紐交所上市。這些企業,紅杉都是其重要機構投資人。
如果以IPO的節點計算,紅杉平均持有這些企業超過7年,最長的投資年限超過12年,覆蓋了從早期到成長期的全階段,而且基本都以主要股東的角色參與到企業的發展過程中。
2005年,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成立,在接下來的15年中,這份投資名單上有許多如雷貫耳的科技公司,如早期的新浪網、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唯品會,和後來的美團點評、拼多多、字節跳動等。
2019年,美團點評、拼多多、字節跳動的市值/估值均突破1000億美金,成為繼BAT之後崛起的三大新經濟巨頭,他們身後是成功實現「全壘打」的紅杉中國。在短短15年裡,紅杉中國在幾乎所有關注的領域中都保持了超一流的回報水平和行業影響力。
1
為何紅杉資本在中國一直能立於不敗之地?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辦於2005年9月。自成立以來,紅杉資本開創了自己在中國的獨特模式。創始人沈南鵬表示,「我們是為數不多幾家在中國用了全球品牌、全球資源、本土決策的機制。」
2010年,紅杉資本中國迎來了一次大豐收,那一年,它投資的企業有9家實現IPO,這也是紅杉入華5年後,退出成績最好的一年。從目前的進展看,2014年,紅杉旗下的企業有可能迎來第二波IPO的集中爆發。
2014年新年伊始,中國網際網路界就風起雲湧。1月30日,京東向SEC遞交了IPO申請;2月10日,高德地圖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將以21美元/ADS的價格,現金收購高德剩餘股份,交易金額達11億美元;2月14日,唯品會又宣布以1.125億元收購樂蜂網75%的股份,這意味著,樂蜂網間接實現上市;2月19日,大眾點評CEO張濤確認,騰訊投資4億美元入股大眾點評,佔股20%,而大眾點評最終仍將獨立發展,爭取上市。
在京東、高德、唯品會、樂蜂網這些「明星」企業背後,都站著同一家VC股東,它的名字叫紅杉資本中國。
紅杉如何能夠持續這種狀態?沈南鵬強調,他真正在乎的不是IPO數量,而是「紅杉能為LP帶來多少回報,被投企業能否成為行業龍頭?」所以,他的團隊決定要不要投資一個企業的關鍵,不是明年上不上市,而是五年後,這家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是什麼,業績能有怎樣的成長?
在美國,紅杉的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TMT,而紅杉來中國的十幾年裡,早已從TMT延伸到新能源、生物技術、消費產品和服務等諸多領域。回望一下中國過去幾年來的創業熱潮,從分眾效應下的戶外新媒體,到教育、餐飲、電商、團購等,紅杉都相當活躍。
持續保持「先人一步」的能力,並堅持「精準投放」,這或許是紅杉持續保持狀態的關鍵所在。但這絕非易事,沈南鵬認為,這需要不斷地學習。
2
紅杉的投資哲學是什麼?
紅杉最底層的一個投資理念是進行全鏈條、全階段的覆蓋,並且做創業者最早、最重要的投資人。關於這個底層原理,在紅杉比較多元化的組織內部,每一位投資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紅杉中國合伙人曹曦表示:「我認為投資投的是對項目價值的數學期望。
投資人對項目的潛在價值和它成功的概率形成了一個動態的認知,並努力把這個認知去推到儘可能地接近實際情況,或者儘快提前於市場。在某一個輪次上,我們看到了某項目非常巨大的潛力,且我們覺得成功的概率是很大的;但在這個項目的早期階段,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我們可能沒有認識到或者因為一些原因沒有投進去,這都是有可能的。
對於紅杉來說,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品質,就是我們認知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前面如果想錯了,修正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3
紅杉怎麼看未來
「紅杉在中國市場主要看兩類機會,第一類是創新推動的機會,核心是相信技術變革會帶來相關的創新機遇;第二類來自於消費的拉動,這還是得益於幾十年國人的收入水平不斷地提高,供需平衡一定會不斷地完善,許多的細分市場需求在這幾年都是快速地增加,但供給相對落後,這主要體現在健康、服務、金融、文化、娛樂、餐飲、新品牌等等這些行業。這些行業都會催生出來各種的創業和投資機會。可以從幾個角度觀察這些機會的特點:
第一,過去幾十年,中國作為「基建狂魔」,在交通、製造、能源、通訊、金融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保證了中國各行各業效率的不斷提升,讓物流、供應鏈、網際網路甚至包括風險投資這些新經濟所需要的基礎設施,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近期國家也提出了「新基建」的計劃,值得期待,因為這些基建高速發展的背後是可以讓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人口市場,展現出全球領先的基礎設施的效率優勢。
第二,中國市場的一個特點是創新速度非常快。一方面是藉助這些基礎服務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國內本身新事物的發展很快,創業者們都非常地勤奮和敏銳,創新窗口迭代得也很快,這也會帶來很多新機會。
第三,隨著每個細分市場基礎設施的完善,每次都有一波流量、效率的遷移,也會產生新的平臺。比如之前產生的阿里、騰訊、華為、美團、中通等。這些公司在各自的生態以及各自競爭合作過程中,不斷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為新的創業者、創造者提供更高效的舞臺。在這些舞臺上鍛鍊出來的優秀選手,不僅在本土,而且在全球的新經濟舞臺上也有出類拔萃的競爭力。所以從這些角度來講,這些新契機所帶來的機會體現在各個細分行業裡面,這都是紅杉所關注的。」作為紅杉種子期投資業務的負責人之一,紅杉中國合伙人曹曦表示。
4
投資布局
5
投資團隊
沈南鵬 · 創始合伙人
沈南鵬先生,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中國的創始及執行合伙人,他也是攜程旅行網和如家連鎖酒店的創始人,是分眾傳媒及易居中國的投資人及董事。在創建攜程旅行網之前,沈先生在紐約和香港的投資銀行業工作了八年多,曾任德意志銀行的董事兼中國資本市場主管。這以前,沈先生任職於美國雷曼兄弟證券和花旗銀行的投資銀行部門。沈先生現任中國企業家論壇理事、浙江商會常務副會長、天津私募股權協會會長和北京私募股權協會副會長。沈先生擁有耶魯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學士學位。
周逵 · 合伙人
周逵,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200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經管學院,MBA。仁和中正執行董事&經理,在2005年加入紅杉之前,周逵先生任職於聯想投資公司,負責投資中訊軟體、深圳訊天、文思創新、開拓科技等多個公司;周逵先生還曾在聯想集團從事業務發展和投資管理工作;並在冶金、通訊、製造管理諮詢領域有多年中小企業工作經驗。周逵先生擁有清華大學MBA碩士學位,以及武漢工業大學電氣自動化學士學位。
鄭慶生 · 合伙人
鄭慶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專注於TMT、媒體內容、電子商務和網際網路醫療等領域的投資。鄭慶生先生擁有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77年4月出生。1999年7月至2002年9月,任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審計師;2002年9月至2003年10月,任IBM中國顧問;2003年10月至2005年4月,任畢博管理諮詢高級顧問;2005年5月至2007年4月,任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投資與海外中心助理總監;2007年5月至2014年11月,任摯信資本合伙人;2014年11月至今,任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現任三六零科技有限公司監事。
曹曦 · 合伙人
曹曦,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在2013年加入紅杉之前,曹先生曾任職於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擔任TMT投資總監,主導了多個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項目的投資與管理。在進入風險投資領域之前,曹曦先生曾先後任職於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產品經理、運營負責人等職務。曹曦先生擁有北京大學學士學位,現任北京檸檬微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監事。
富欣 · 合伙人
富欣 Caroline Fu,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關注領域為能源與環保行業。在2010年加入紅杉之前,曾任職於法國電力公司研發部及亞太總部,負責能源及相關項目的投資,在能源領域,尤其是可再生和清潔能源領域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富欣女士擁有INSEAD及清華大學的EMBA學位,法國POITIER大學碩士學位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工程學士學位。
郭山汕 · 合伙人
郭山汕 Colin Guo,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關注科技網際網路,主導項目包括拼多多、中通快遞、德邦、滿幫、摩拜單車、達達-京東到家等。曾任職於麥肯錫諮詢公司。2017/2018年入選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人。
計越 · 合伙人
計越 Steven Ji,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在2005年加入紅杉之前,曾在華登國際、祥峰投資、CIV風險投資公司負責過多個項目的投資。計越先生還曾是希捷科技中國區的首批職員,擔任過多個不同的管理職位。計越先生擁有中歐國際商務學院MBA學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程學學士學位。
劉星 · 合伙人
劉星 Xing Liu,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專注於科技傳媒和消費領域的投資。在2007年加入紅杉之前,劉星先生曾任美林集團亞洲投資銀行部的副總裁,服務過攜程旅行網、如家酒店連鎖、巨人網絡、神州數碼、海王星辰連鎖藥店等客戶;在此之前,劉星先生任職於美國施樂(Xerox)和矽谷的創業型科技公司,先後擔任技術研發、產品管理、戰略規劃與管理諮詢等工作。劉星先生擁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Syracuse大學電腦工程和通訊與網絡管理雙碩士學位,以及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管理信息系統學士學位。
陸瀟波 · 合伙人
陸瀟波,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專注於醫療健康行業投資,9年時間主導超過30個醫療項目投資,代表案例:華大基因(300676)等。在此之前,陸先生擁有15年醫藥市場營銷經驗,曾在三九醫藥工作近10年,對國內醫藥市場環境及企業成長機會判斷有豐富經驗。陸先生擁有浙江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士,清華大學國際MBA,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浦曉燕 · 合伙人
浦曉燕 Enita Pu,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南開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在2012年加入紅杉資本前,浦曉燕女士做了15年媒體人,曾在索尼影視、財訊傳媒、時尚傳媒集團出任CEO、副總經理、助理出版人等高層管理工作。在紅杉中國,浦曉燕專注於基金募集和文化傳媒領域的投資。
快速對接投資人,請加VX:Feigecf-01(DH:18559218867)
MORE丨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