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訊 14日,記者獲悉,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今年一季度全省12315投訴舉報中心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諮詢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一季度,全省12315消費維權網絡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諮詢92536件,比去年同期28925件增加63611件,增長219.92%,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88.60萬元。
全省12315投訴舉報中心2020年一季度年共受理投訴11781件。其中,價格類、服務類、質量類、食品類、藥品類,這五大類佔投訴總量的52.62%。
價格類投訴2989件,主要問題有商家出售的口罩、酒精、消毒水、護目鏡等應急防疫用品存在未明碼標價、價格過高、低標高結等問題;消費者反映蔬菜、水果、米麵、肉蛋、奶類等生活物資價格過高;罐頭、糖果等商品存在低標高結行為;反映除應急防疫用品外的其他各類藥品價格過高等問題。
服務類投訴1299件,主要問題有因疫情原因消費者要求協調退訂飯店、酒店、賓館、飛機票、火車票等問題;因疫情原因,遊客不能出行,要求旅行社返還費用引發的退費糾紛等問題;消費者在美髮店、健身中心、洗浴中心、淘氣堡等商家辦理預付式消費,因疫情原因商家不能提供服務等原因,要求協調退費;疫情期間快遞公司不履行派送業務、送達貨品不全、物品破損問題;消費者租車後,因疫情原因不能按時返回,導致租賃費用爭議問題;消費者租賃的婚紗、樂隊訂金退費等問題。
質量類投訴902件,主要問題有商家出售的蔬菜、水果、米麵、肉蛋、奶類等生活物資存在腐爛變質、黴變生蟲、混有異物等;商家銷售過期商品;商家銷售的商品涉嫌假冒;商家銷售的酒精濃度不符合規定;由於口罩等商品脫銷,很多民眾通過微信、網絡購物方式進行線上購買,出現質量問題;商家所售商品計量不準確;服裝、鞋、家用電器、汽車等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等。
食品類投訴760件,主要問題有商家出售的食品有異味、摻雜、摻假、腐爛變質、黴變生蟲、有異物;商家所售商品違反食品標識規定、使用過期的食品生產許可證、進口商品無中文標籤;商家銷售"三無"產品;購買的商品計量不準確;商家出售的商品超過保質期等問題。
藥品類投訴249件,主要問題是有藥品未明碼標價、價格過高、脫銷問題;商家出售的藥品超過保質期;商家出售的藥品涉嫌假冒;購買藥品商家不予提供購藥清單;藥店涉嫌違反規定出售處方類藥品等問題。
農資類投訴41件,反映的問題主要是消費者購買的農機具、農膜等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商家出售的化肥涉嫌"三無"、摻雜、摻假、無防偽標識;商家違反合同約定,收取額外費用;商家不履行承諾及合同約定,加價銷售;商家不履行維修義務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