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數學家吳寶珠:奪取兩任國際奧數冠軍,曾表示試題簡單拒參賽

2020-12-15 文史公開課

想要搞科研,往往需要向其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現代社會那些高精尖的科研人才往往都出自大國強國,因為搞科研這回事,國家底蘊、研究環境、相關儀器缺一不可,因此小國弱國想要出現一位頂級科學家,往往比大國要困難千倍百倍。

不過今天咱們要講的這位科研人員就是出自一個較為貧窮的國家,越南,他連續奪取兩任國際奧數冠軍,還獲得了數學領域含金量最高的菲爾茨獎,他就是吳寶珠。

要知道以往的菲爾茨獎通常不會頒給亞洲人,大多數獲獎者都來自盎薩社會。偶有亞裔獲獎,要麼這個人已經加入英美國籍,要麼就是日本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而這位牛人居然來自東南亞小國越南,並且他從沒有想過要脫離自己的國籍加入英美。

吳寶珠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他的父母也都是越南本地的學者。吳寶珠自幼聰明過人,尤其在數學上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的父母甚是欣慰,決定一定要給這個孩子盡情逐夢的機會。

初中畢業之後,他以優異的成績加入了河內大學附高的數學專修班,河內大學就相當於我們國家的清華北大,這數學專修班上自然也是臥虎藏龍,相當於清北的那些英才班。吳寶珠哪怕在天才匯聚的專修班中,依然也是成績最耀眼的明星。

這樣的天賦自然不會被埋沒,很快他就被學校選中,被安排去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吳寶珠沒有辜負眾人對他的期待,輕而易舉就拿下了兩枚奧數賽的金牌,這個輕而易舉真不是誇張的形容。

要知道第二次參加奧數賽前,吳寶珠身為鋒芒畢露的少年郎,曾放出豪言表示奧數賽的試題過於簡單,為了金牌而參加比賽根本毫無意義,因此壓根就懶得再參賽。還是他的父母和老師強烈要求,他才勉為其難的參加了比賽,並再次拿下金牌。

不過他並沒有在河內大學讀書,高中畢業之後去了法國,並一路修完了博士學位。法國的教學質量自然是遠勝越南,科研環境也屬於世界一流級別,他研究課題遇到了什麼阻礙,出門左轉遛彎就能和一旁的教授、同學展開一場激烈的討論。

這樣的研究環境讓他無比舒心,因此法國讀博士的時候,他開始研究人類數學領域上的又一座超級難題,朗蘭茲綱領。朗蘭茲綱領指的是加拿大數學家羅伯特·朗蘭茲所提出的一種學術理論,該理論將數論和表示論結合起來,經過整理之後便成為了著名的朗蘭茲綱領。

羅伯特·朗蘭茲認為該綱領的證明並非易事,至少也要集齊天下最頂級的數學家,花上百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徹底將其證明。而朗蘭茲綱領最複雜也是最難以證明的部分,則是它的基本引領,一旦證明了基本引領的正確性,那麼數學家們在證明朗蘭茲綱領的道路上就邁出了一大步。

2008年,吳寶珠宣布朗蘭茲綱領的基本引領證明成功,距離他讀博並開始研究朗蘭茲綱領才過去了僅僅十五年。鑑於他在朗蘭茲綱領的證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印度總理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親自將菲爾茨獎授予了吳寶珠。

從曾經的數學天才,到如今的數學宗師,吳寶珠一路走來證明了他這些年來的汗水與努力都是值得的,也證明了亞裔在數學領域上的天賦是完全不會輸給盎薩人的。

吳寶珠為人隨和,興趣愛好廣泛,愛生活也愛家庭,他絕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書呆子形象。此前普林斯頓大學曾花重金去聘請他,但卻被他綜合考慮之後拒絕了。然而咱們國家的哈工大邀請他來華擔任學校的講席教授,他卻欣然同意。希望各位能夠有幸聽到這位大師授課的同學,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數學作為理工科的基礎學科,是任何科研都繞不開的;哪怕不搞科研,我們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對於邏輯思維的培養也很重要,說個最簡單的,數學沒學好,每年「雙十一」、「618」這種購物節,想買東西都不知道怎麼買更划算。學數學要從小培養,這套《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就是很不錯的孩子數學啟蒙讀物,原價128現價僅需88,讀後才發現,原來數學可以學得這麼簡單,這麼快樂。

相關焦點

  • 越南數學家吳寶珠:連奪兩屆國際奧數冠軍,曾認為試題容易拒參賽
    1988年,16歲的吳寶珠以越南高中生的身份參加了當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並以滿分的成績榮獲第2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第二年,吳寶珠第二次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又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奧賽金牌。說到第二次參賽,這其中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越南數學家吳寶珠:從奧數冠軍到菲爾茨獎獲得者
    王丹紅/攝 1988年,16歲的越南高中生吳寶珠以滿分成績,榮獲第29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20年後,2010年8月19日,在印度海得拉巴市召開的第26屆國家數學家大會上,印度總理將菲爾茨獎授予38歲的吳寶珠,以表彰他「通過引入新的代數-幾何學方法,證明了朗蘭茲綱領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理」。
  • 數學家吳寶珠:一篇好論文勝過一百篇垃圾論文
    他對寫低質量的論文沒有興趣,而只想寫幾篇好論文。 令人望而生畏的猜想 在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中,偵查命案的物理學家問了痴迷數學的嫌疑人一個問題:「擬一個無法解答的問題,和解答那個問題,何者比較困難?」嫌疑人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說:「的確是耐人尋味的題目。我會好好想想。」
  • 他是越南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人!
    吳寶珠教授是世界著名數學家,1972年生於越南河內,2010年獲國際數學界聲譽最高的菲爾茲獎,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為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法蘭西學院講席教授。他因證明朗蘭茲綱領基本引理而聞名世界。2009年,美國《時代周刊》將基本引理的證明列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之一。
  • 菲爾茲獎得主吳寶珠受聘哈爾濱工業大學講席教授
    8月25日,菲爾茲獎得主吳寶珠(Ngô Bảo Châu)教授受聘哈爾濱工業大學講席教授。校長周玉為吳寶珠教授頒發聘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安實主持聘任儀式。  數學研究院院長許全華教授介紹吳寶珠教授簡歷。
  • 中國奧數那麼厲害,為何卻出不了像高斯、歐拉這種級別的數學家?
    我們先來看看我國參加國際奧數比賽(IMO)的戰績,你就會覺得中國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夢之隊。 IMO作為世界上級別最高的數學競賽,我國從1989年第一次獲得IMO團體冠軍,一直到最近一次獲得冠軍的
  • 奧數競賽該參加嗎?浙大院士、數學家孫斌勇給出答案,家長可參考
    數學家又是如何來看待該不該參加奧數競賽這個問題呢?一起來看看中科院最年輕的院士、已入職浙江大學的青年數學家孫斌勇給出的答案。 孫斌勇院士中學時代也是一枚競賽生,拿過不少數學、物理、化學競賽的獎項,包括全國化學競賽一等獎、數學競賽金牌,還曾是浙江省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並且憑藉數學競賽成績,直接保送到浙江大學數學系深造。
  • 史上最難的奧數題
    試題大致上會分為簡單、中等與困難三個等級,第1與第4題屬簡單,第2與第5題屬中等,第3與第6題屬困難。題目由主辦國外的各參賽國提供,由主辦國組成擬題委員會,從提交題目中挑選候選題目。各國領隊先於隊員提前數天抵達,共同商議問題及官方答案。話說當年西德是奧數的超級強隊,曾經於1982與1983年獲得總分第一。
  • 國際奧數競賽中國隊蟬聯第一 華附牛娃饒睿拿下金牌
    ,這是華附自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以來獲得的第11枚國際奧數金牌,也是近四年來第4枚國際奧數競賽金牌。他表示,數學競賽拓寬了他的視野,也加深了他對數學的認識。饒睿享受在數學競賽裡不斷將一個問題轉化和化簡的過程,通過不同的視角讓問題逐漸由陌生變為熟悉,並進一步歸結為已知命題。  想學好奧數需要大量刷題嗎?
  • 國際奧數冠軍的反差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做了和尚
    奧數被當作是學生時代最受關注的比賽之一,拿到奧數金牌似乎就與學業成功劃上了等號,保送名牌大學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第四十七屆國際數學競賽上,中國天才柳智宇奪得金牌,被廣為關注。但是北大畢業之後,這位數學天才卻選擇出家成和尚,令人惋惜。
  • 第61屆國際奧數競賽(IMO)完整版考題
    第61屆國際奧數競賽(IMO)完整版考題 2020-09-25 0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微軟AI要參加國際奧數競賽!小目標:數學金牌
    小目標:數學金牌) 賈浩楠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QbitAI今年,可能是最後一屆「純人類」參賽的IMO (國際奧數競賽)。
  • 專訪數學家惲之瑋,曾證明高階Gross-Zagier公式
    據悉,他們分別從表示論和數論這兩大方向,將格羅斯-乍基亞公式(Gross-Zagier theorem)擴展到了高階導數。這項工作成為了該領域三十年來的一個重要進展。 憑藉該研究,惲之瑋和張偉在同年獲得「科學突破獎」的「新視野獎「,而這也是首次有華人數學家摘得該獎項。
  • 《LOL》亞洲對抗賽7月韓國舉辦 越南合流LMS共同參賽
    Riot Games 今天更新《英雄聯盟》2019 洲際系列賽(Rift Rivals)相關細節,亞洲對抗賽將在7月4日至7月7日期間於首爾舉行,今年除了 LPL、LCK、LMS 外,近幾年國際賽成績不俗的越南 VCS 賽區亦將加入。2019《英雄聯盟》洲際賽訂於今年7月在首爾的獎忠體育館舉行。
  • S10總決賽開幕在即,官方卻發文:越南賽區隊伍無法參賽?這也太慘了
    但是在今天EPSN官方卻發文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表示:越南(VCS)賽區的兩支隊伍今年將不能參加英雄聯盟S10的總決賽據知情人士透露,越南現在的疫情防控措施十分嚴格,如果國內的人出國後,將沒有辦法再回國。這意味著今年越南賽區辛苦徵戰角逐的兩支戰隊無法進軍世界冠軍,雖然每年越南賽區的成績不佳,但這次或許連拼一次的機會都沒有了,這樣看起來的確很不公平。
  • 楊東平教育洞察 | 全民奧數是如何興起的?
    那麼這個題到底是不是奧數,我也不清楚,但是至少它是一種遠遠偏離了小學三年級學生認知的一種偏題、怪題。小學生奧數的興起,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多年以來,中國的學校裡形成了一個奧數熱。嚴格來說,奧數是在高中階段舉行的一種學科競賽,最初是由蘇聯發起。在1959年,羅馬尼亞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舉辦了52屆。
  • 史上最純粹數學家,破解千禧年難題,棄百萬獎金不要,在家採蘑菇
    而母親則是一位數學家,妹妹也是一位數學家。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型猶太家庭。優秀的家庭教育下,佩雷爾曼小時候就展示出數學天賦。在中學的時候,他代表蘇聯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以創記錄的滿分拿到金獎。大家可能知道,奧數就是蘇聯人發明的,是一種中學數學競賽,是為蘇聯的大學選擇尖子的。
  • 這道題來頭不小,改編自一道國際智力名題,還曾驚動了數學家歐拉
    說起歐拉,相信喜歡數學的朋友們不會陌生,他就是數學史上被公認為最偉大的四大數學家之一(其餘三人:阿基米德、牛頓、高斯)。歐拉對於數學的貢獻可謂是人盡皆知,在數學的每一個領域裡,幾乎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而歐拉也被人稱讚為最為全才的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