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共享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2020-12-04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松果財經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解決了出行最後三公裡的難題。特別在共享電單車出來後,隨處可見的共享電單車似乎有取代共享單車的意思。

走在北上廣深的街頭會有共享單車,但幾乎找不到一輛共享電單車。一夜之間,北上廣深的共享電單車被據在城門外。

至於原因也許能從長沙最近出臺的政策裡能找到答案,這或許也揭示了共享電單車商業模式疼痛的癥結。

北上廣深不相信共享電單車,二三線城市也難逃倖免

今年3月,據北京市交通委消息,北京因平臺運營商,缺少投放許可、違規運營租賃電單車,根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做出首張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在2018年底,北京市交通委也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電動車"。北京已明確表明不發展共享電單車租賃。

除了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也明確表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

目前,一線城市明令禁止,二三線城市也加大對共享電單車監管力度。

據湖南日報報導,11月23日,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集中約談哈羅出行、青桔、美團、小遛共享、喵走、喜寶達6家共享電單車企業,要求上述企業即日起至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無牌照電動自行車,整治不到位的,將限期整改直到下架。

北上廣深由於自身交通便利,且交通負擔已經趨於飽和狀態,共享電單車的加入將會加大城市的負擔,外加北上廣深避免出現惡性競爭,直接從最初根源上杜絕共享電單車開進北上廣。

長沙本次加大管理力度由於,共享運營企業加大電單車的投放量,就長沙本地就有13家共享電單車品牌,總計共享電單車數量高達46萬輛,長沙部分地區的共享電單車已經停到馬路中間,整頓是勢在必行。只有整頓後才能長期更好的互城市融合。

從長沙整改電單車的時間來看,也是很值得考究,冬季是共享電單車的淡季,相較於其他時間,冬季進行調整對共享電單車而言最有利。長沙將對共享電單車的影響降到最低。

截至11月29日,小遛、喵走、喜寶達已按時完成回收任務,美團、哈囉的回收進度都在90%左右,青桔的回收進度為76%。回收共享電單車38.73萬餘輛。據悉,長沙共享單車總量有46萬臺,其中上牌的電單車僅6萬輛。

長沙突然清退電單車對居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不少網友吐槽,早上出門上班發現基本沒有共享電單車,本月的全勤獎就這樣沒了,以後要起更早擠公交了。

從實際情況看,長沙現有的近6萬輛共享電單車,每輛共享電單車使用頻率提高,造成電單車電池更換不及時。有網友反饋連續掃5輛美團電單車,都顯示電量過低。

從網友的吐槽,都說明用戶已經養成使用共享電單車的習慣,居民需求旺盛。接下來,長沙電動車的牌照將會繼續發放,至於什麼條件才符合長沙當地標準,就要等待文件公布。

在各地政府針對共享電單車出臺不同政策,哪家能夠最快的調整狀態,合規地投入市場。極有可能在"彩虹大戰"中領先一步,可預見地,等政策落地新一輪大洗牌即將開始,這對於共享單車而言,即使挑戰又是機遇。

哈羅贏面初現,然共享電單車「三國殺」仍是一場持久戰

2019年4月,被稱為電單車"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正式實施,直接導致共享電單車迎來爆發期。

共享電單車市場匯集多方勢力,有橘色的美團、藍色的哈羅、青色的青桔、黃色的小遛、綠色的喵走出行、紅色的人民出行等等,洗牌之前慢慢形成了以三家為主的共享電單車市場格局。

在本次政策出臺後,共享電單車將再次迎來洗牌,本地運營企業即使有本地政府扶持,但這種扶持所形成的規模畢竟有限。除了三大背靠巨頭的共享單車企業,其他的運營品牌在這次洗牌多大可能將退出舞臺。

在哈羅、青桔和美團電單車的三國殺中,最後可能勝出的或是背靠阿里的哈羅。

首先,哈羅背靠阿里,阿里的扶持帶來巨大流量。哈羅除了通過APP使用外,大多數的消費者使用支付寶免押金騎乘,還有部分流量來自高德地圖,搜索地圖時可以一鍵掃哈羅騎乘。

據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2018年度大報告》顯示,共享單車平臺哈囉出行有近6成的流量來自支付寶小程序。流量的引入帶來巨大的用戶。

其次,哈羅有先發優勢。在三巨頭中,只有哈羅參與的共享單車巔峰時刻的混戰,在後續共享電單車布局中,哈羅豐富的共享單車經驗和大數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哈羅早在2017年就試水共享電單車。

最後,哈羅共享電單車市場份額居於三者首位。據《中國企業家》了解,目前三家共享電單車的市場份額,哈囉最多,青桔次之,美團緊隨其後。哈囉出行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李開逐表示,哈囉在電單車行業大概佔整個市場60%以上,第二名不及哈囉的一半。

相對美團和青桔而言,哈羅在共享電單車中競爭優勢比較突出。也是最有可能突出重圍,居於行業首位。但行業內的商業模式才是最終阻礙共享電單車的發展,哪一家能率先解決行業內的商業模式問題,才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行業龍頭老大。

離開巨頭燒錢,共享電單車只能走向「死胡同」?

從行業角度來看,目前共享單車的成本仍是問題。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帳,電單車的騎行時長一般在15分鐘,客單價2塊錢左右。以一臺翻臺率6次的電單車為例,一輛電單車的盈利額在12塊。一臺電單車的成本為5000元左右,10萬臺電單車,一天的收入在120萬元,大約14個月回本。

除了每輛車的造價外,市面上大多共享單車都採取換電池模式,每輛共享電單車在電池產品、人力、運營的成本近1000元/年。

這樣來算,第一年每輛電單車的日成本在16元,之後每年的日成本是3元,但後續共享電單車的使用壽命不斷縮減,平攤下來共享電單車能否收支平衡還是個問題。

外加上共享電單車的價格戰愈發激烈,共享電單車的優惠套餐有時不到1元/半小時,這種打價格戰的情況在未來有可能進一步惡化。長期以往,最後拼的就是背後的資金。誰會不負重壓率先出局呢?

但共享電單車最大的弊端是其商業模式不盈利。

當下共享經濟越來越流行,目前實現盈利的只有共享充電寶,共享充電寶行業經過廝殺後形成三電一獸壟斷且平穩局面,此時的消費者街邊充電的習慣已養成,通過提高價格的情況下實現營收。跑通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

對於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共享電單車能複製成功嗎?可能有些困難。

充電寶主要為手機服務,在當下出門在外基本全靠手機搞定,手機沒有電基本寸步難行。但在不使用共享單車的情況下,還有公交、地鐵、網約車等出行方式,在剛需上充電寶和電單車就存在區別,也是源於這樣區別,限制了共享電單車的漲價空間。

外加上,共享充電寶的不需要額外的人力運營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共享充電寶只要一漲價就能很快實現營收的原因。

兩者加起來,共享移動電源就是成本大,漲價空間有限,從而想要複製共享電單車模式獲得成功是不太現實。

其根本來講或是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的本身就存在問題,它並不是適用與大多數共享經濟下的產業。

那麼三者背後的巨頭們為什麼願意源源不斷地供血搶市場份額?

首先,市場對共享電單車是有需求,在未來不斷摸索前景的道路上,共享電單車或許能夠找到適配的商業模式。

共享電單車對於巨頭們而言,在當下更多的是流量維繫和流量獲取的來源。無論是阿里、滴滴還是美團,在自己主營領域中的流量基本見頂,為獲取更多流量和留存現有流量,從其他渠道獲取流量是很有必要。如果三者某一方退出廝殺,從中流失的不單只是共享電單車的流量,有重合業務的流量或許也流向別家。

三國殺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勢必將進行到底。

相關焦點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 共享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解決了出行最後三公裡的難題。特別在共享電單車出來後,隨處可見的共享電單車似乎有取代共享單車的意思。走在北上廣深的街頭會有共享單車,但幾乎找不到一輛共享電單車。一夜之間,北上廣深的共享電單車被據在城門外。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共享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走在北上廣深的街頭會有共享單車,但幾乎找不到一輛共享電單車。一夜之間,北上廣深的共享電單車被據在城門外。至於原因也許能從長沙最近出臺的政策裡能找到答案,這或許也揭示了共享電單車商業模式疼痛的癥結。北上廣深不相信共享電單車,二三線城市也難逃倖免今年3月,據北京市交通委消息,北京因平臺運營商,缺少投放許可、違規運營租賃電單車,根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做出首張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在2018年底,北京市交通委也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電動車"。北京已明確表明不發展共享電單車租賃。
  • 共享單車搖搖欲墜,共享電單車也不遠了,北上廣深卻明令禁止
    共享經濟,曾經是很火的一個詞,而共享單車的出現更是將其推向巔峰,那些年,小黃、摩拜紛紛崛起,大牌小牌十幾種共享單車還是有的,最輝煌的時候只要走幾百米就能見到一個共享單車停靠點,新聞也總是討論什麼「共享單車上私鎖、未來的共享行業、是外國羨慕中國的共享單車」之類的。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不過,在緊挨著北京的河北燕郊,一排排的青桔共享電單車,在今年11月底悄然亮相街頭。與之一步之遙的北京是禁行區。因為系統提前設定了騎行範圍,燕郊居民李青體驗後發現,一旦跨過服務區,系統就會停電。北京曾是共享出行兩輪領域的發源地,共享單車的先行者ofo成立於2014年,最早的試驗田是北大校園,然後走向大街小巷,再走向各大城市。
  • 對於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共享電單車能複製成功嗎
    特別在共享電單車出來後,隨處可見的共享電單車似乎有取代共享單車的意思。   走在北上廣深的街頭會有共享單車,但幾乎找不到一輛共享電單車。一夜之間,北上廣深的共享電單車被據在城門外。   至於原因也許能從長沙最近出臺的政策裡能找到答案,這或許也揭示了共享電單車商業模式疼痛的癥結。
  • 共享電單車的中場戰事:冰火兩重天
    但是,共享單車並沒有死,而是進行了換代升級,在不少城市,共享電單車正在悄然佔領市場。單車數量銳減到之前的一半,運維人員卻一個都不讓減,想不虧本都難。相比之下,長沙可以說是共享電單車的天堂。,比如有個叫做小遛電單車的,每次騎行還可以有三塊錢的優惠,因為車身較長,我還看到有兩個人騎一輛車的,這在桂林簡直不敢想像。
  • 共享電單車北上廣「遇冷」 為何能在二三線城市迎來曙光?
    (徵求意見稿)》中「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成為初生的共享電單車又一門檻。隨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相繼表態:對共享電單車「不鼓勵發展」或者「暫不發展」,包括天津、杭州、鄭州等城市也直接「叫停」了共享電單車。面對市場的不明朗,仍有共享電單車企業「摸爬滾打」。2018年1月,滴滴出行街兔電單車開始試運營,隨後的幾個月,被美團收購的摩拜推出了共享助力車,哈囉陸續在全國多個城市投放助力車,ofo也完成了對多項電單車的專利申請。
  • 共享電單車被按下暫停鍵,北上廣深明令禁止
    共享電單車市場價值的釋放也迅速吸引了各大平臺入局,仿佛一夜之間,許多城市的地鐵站出入口、公交站旁、寫字樓下、學校門口、小區門外,全部被五顏六色的共享電單車包圍。此前,在上海投放了6萬輛共享電單車的享騎,因為疏於管理,車子陸續出現了剎車不靈、有電車不走、報障後仍能騎行等安全隱患,更有部分用戶使用故障車發生了交通事故。最終,享騎因為押金難退黯淡離場。
  • 共享電單車莫蹈共享單車覆轍
    近段時間,共享電單車在國內出現井噴態勢。據統計,全國投放總量已近500萬輛,「彩虹大戰」烽煙再起。然而,多個一線城市明確表態,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單車,一些試圖悄悄進駐的企業明顯感覺到了阻力。輕便快捷的電單車有助於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出行問題。但這是否意味著就該鋪天蓋地投放共享電單車呢?答案是否定的。無序投放、擠佔道路,運維不力、有車難騎,押金難退、維權無門……這幾年,共享單車的速興速衰大家都看在眼裡,留下的爛攤子,至今仍未收拾乾淨。相比之下,電單車不僅自重大、速度快,還涉及頭盔佩戴以及充電安全等問題,可謂是騎行風險與消防風險並存,顯然更應審慎處之。
  • 共享電單車怎麼樣 共享電單車哪個好用【詳解】
    共享電單車哪個好用?五大共享電單車評測。在共享單車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共享電單車又將拉開了新的戰局,作為介於短途單車和長途出行之間的出行工具,共享電單車哪個好用些?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今年的2月和3月,曾有小蜜電單車、電斑馬等多款共享電單車品牌進入北京市場,但都在投放當天就被北京交警叫停。根據其他媒體的報導,叫停原因均因為這些品牌所投的電動車都是超標車,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7761一1999,即《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的要求,存在嚴重的超速、超重等安全隱患。
  • 北京日報評論:共享電單車莫蹈共享單車覆轍
    近段時間,共享電單車在國內出現井噴態勢。據統計,全國投放總量已近500萬輛,「彩虹大戰」烽煙再起。然而,多個一線城市明確表態,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單車,一些試圖悄悄進駐的企業明顯感覺到了阻力。輕便快捷的電單車有助於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出行問題。但這是否意味著就該鋪天蓋地投放共享電單車呢?答案是否定的。
  • 堆積如山、被清退、退押金難沒有一輛共享電單車能開進北上廣深
    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協會發布的《全國共享電單車行業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共有超過200家共享電單車運營企業,已投放共享電單車總數近500萬輛。政策嚴管、資本小心翼翼,體現了大眾對共享經濟的「恐懼」與不信任。三年前,共享單車雖然被巨頭們青睞,但因燒錢搶市場、缺乏盈利空間,大部分企業在無序、混亂之下,草草收場。
  • 共享電單車走向臺前,是否會重蹈單車覆轍?
    但當共享單車由新型創業企業高調搏殺,到創始人與資本相愛相殺,再到以戲劇化的形式結束上半場,共享電單車的故事也正緩慢走向臺前,並呈現出兩輪車賽道上的別樣風景。是邁上新徵程,還是重蹈覆轍?遲來的機遇2017年2月中旬,曾是共享單車的高光時刻。
  • 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哈羅單車,如何做電單車業務?
    近日,在36氪等媒體專訪中,哈囉出行單車事業部總經理褚軼群詳細解釋了共享電單車的市場格局和行業階段、哈囉的運營策略和未來規劃。他提到,現在共享電單車市場上有3-4個較大的玩家,還有很多小玩家分布在不同城市區域,和共享單車初期的混戰局面類似,但電單車的盈利模型更好、洗牌時間會更長一些。
  • 北京7號共享電單車收費標準、進駐地點及7號共享電單車官網
    今年的2月和3月,曾有小蜜電單車、電斑馬等多款共享電單車品牌進入北京市場,但都在投放當天就被北京交警叫停。根據其他媒體的報導,叫停原因均因為這些品牌所投的電動車都是超標車,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7761一1999,即《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的要求,存在嚴重的超速、超重等安全隱患。
  • 共享電單車「彩虹大戰」再上演:我國今年新增近70家共享電單車相關企業 是2019年全年增量的1.7倍
    據每經網報導,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長沙這個曾因為房價、茶顏悅色一次次登上熱搜的網紅城市再次吸引全國的目光,這個假期,騎電單車「打卡」長沙幾乎成為標配,這座城市的共享電單車騎行需求相比「五一」增長了120%。今年以來,共享電單車在多個城市「遍地開花」,這個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被明令禁止的出行工具,卻意外地在二線城市和下沉市場走紅。
  • 共享電單車生死兩難,哈囉、滴滴、美團三大巨頭該如何的應對?
    據統計,一線城市中,北上廣深無一例外,對共享電單車均明確表態「不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杭州、成都、南京、東莞、佛山、中山等眾多新一線或者二三線城市也對共享電單車下了「逐客令」。可見至少在一二線城市,共享電單車是不受待見的。
  • 新「彩虹大戰」要牢記共享單車教訓
    一場新的「彩虹大戰」正在上演,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對共享電單車雄心勃勃。在不同城市,管理部門與運營企業的博弈形成了不同的監管策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仍未明確允許進入。還有一些城市「亮出紅牌」,清理整治已投放運行的共享電單車。無序競爭、亂停亂放等共享單車的前車之鑑,也在提醒著共享電單車的未來:那些「老問題」解決了嗎?
  • 共享電單車
    【原創】共享電單車市場「新契機」共享電單車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2020-11-16 09:24:37 閱讀:14 共享電單車迎來發展「新契機」,隨之帶動共享電單車用鋰電池高速發展。近日,全國第一批《共享電單車系列團體標準》正式對外發布。該系列標準由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協會標準化委員會編制,多家相關企業參與編制。
  • 共享電單車品牌有哪些?共享電單車排名
    共享電單車品牌有哪些?共享電單車排名 !共享電單車,它解決的是中短途1-10公裡的用戶出行需求,它也是通過手機掃碼,查找周邊車輛,預約車輛,掃碼支付再解鎖用車。到達目的地後,將車輛安全停在停車點,全程通過手機端的幾個簡單操作即可結束計費,它跟共享單車不同,它方便快捷,省時省力,能讓用戶快速到達目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