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扣中國10萬個口罩,捷克正式退還!中國106噸醫療物資運抵當地

2021-01-04 金十數據

全球口罩供應緊張之際,中歐國家捷克卻在徵用醫療物資時鬧出了「烏龍」。據環球網3月21日援引相關報導指出,捷克烏斯季州(Usti)近日徵用了一批在當地中轉的、來自中國的超10萬隻口罩,此舉引起國內輿論的廣泛關注。隨後,捷克一名知情人士澄清上述事件是誤會一場,目前該國已決定歸還這批醫療物資。

錯誤徵用中國10萬個口罩,捷克目前已正式退還!

據捷克華文媒體《布拉格時報》報導,烏斯季州上周二(3月17日)在當地一個工業園區的倉庫中發現約68萬隻帶呼吸閥口罩和2.8萬隻普通口罩,隨後該州州長決定依據當地法律徵用這批口罩,其中38萬隻呼吸口罩留給當地警察和消防急救人員,其餘全部上交該國。

上述報導同時指出,上述物資為中國地方援助歐洲僑胞的,因多數歐洲航班停飛,這批物資於16日通過中歐班列抵達位於烏斯季州的倉庫,準備中轉分發到歐洲各國華僑華人手中。

但據《環球網》3月21日援引捷克知情人士指出,當地倉庫中實際上有兩批口罩,一批是青田縣紅十字會計劃捐給義大利華僑的口罩,共有10.16萬隻,另一批是報導提到的68萬隻普通口罩和2.8萬隻帶呼吸閥口罩,是捷克一家企業從國外進口的,原計劃高價出售給捷克。重要的是,由於有關負責人沒有書面材料可以證明這批10.16萬隻口罩用於捐贈,因此才被捷克當地徵用。

不過,事情發生後,中國方面也高度重視,立即向捷方表明關切,推動事情得到妥善處理。目前,捷克已經決定向捷克青田同鄉會退還這批用於捐贈的口罩。

106噸醫療物資運抵捷克!捷克此前已自華採購3000萬隻口罩

雖然捷克此次誤扣捐贈物資,此前也與曾因為錯誤言論差點失去來自中國市場的飛機訂單,但近段時間,中國與捷克一直在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地時間3月19日晚,捷克在發表電視講話時就表示,目前最大的困難是醫療物資短缺,「因此,我要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中國是唯一一個向捷克提供醫療物資援助的國家。目前,首批病毒檢測試劑已抵達捷克」。

另據外媒3月23日消息,捷克表示,一架自中國載運106噸醫療用品器材的龐大貨機22日晚間已降落捷克機場,運送的物資包括數百萬副口罩。具體來看,這批醫療用品包括500萬副口罩、200萬副防毒面具和其他醫療器材。此外,一架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飛機當天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降落,運載著700萬副口罩。

此外,捷克近日也已成功向中國採購了一大批醫療防護物資,其中包括3000萬個口罩、600萬個呼吸面罩、25萬防護服和護目鏡。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瑞士等國此前發生了口罩過境德國、義大利等國卻屢次被截的事件,捷克則於3月19日晚動用了運輸機,將採購的物資運送回國。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在中國面臨突發狀況之際,捷克關鍵認識也曾親自號召捷克社會各界捐款捐物,並專門派重要飛機為中國運送緊急醫療物資。有聲音指出,此舉也緩和了雙方此前一度尷尬的經貿關係——今年1月,捷克發布了有關華為的不當言論,而當地媒體指出,該國原本獲得來自中國市場的30架L-410客機訂單,但最終或將失去這筆訂單。

相關焦點

  • 中國口罩開始馳援各國,繼義大利後,捷克等待中國醫療物資的到來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和出口國,年產量約佔全球的一半。同時中國還是醫療供應鏈最完整的國家,具備從原料到生產設備,各種醫療產品的生產能力。因此中國的醫療物資供應對於全球抗疫具有重要的意義。許多小國家由於本國沒有醫療供應鏈的生產體系,防護用品依賴進口,面對新冠病毒的爆發,許多國家束手無策,只能求助於國外,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防護用品供應國,自然成為各國尋求支援的主要對象。目前全國口罩的日產能已經突破1億支,日產量達到1.16億支。在過去,由於生產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噴布產能有限,導致口罩生產量提升緩慢。
  • 最新:德國通過官方渠道向華採購物資!首批800萬隻口罩已運抵
    來源:金十數據據外媒4月9日最新報導,德國表示,德國與中國達成一項協議,為德國採購中國企業的高品質醫療物資鋪平了道路。據了解,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將負責從中國運送貨物,必要時由德國空軍貨機提供支持。據悉,首批800多萬隻口罩於周二運抵德國慕尼黑。而到本周末,將會有超過4000萬個口罩抵達德國,預計每年都將運送所需的其他設備,但德國並未透露具體的價格。事實上,德國通過官方渠道從中國採購物資,可能與其此前的"受騙經歷"有關。
  • 我國贈送華人口罩,被捷克「截胡」,截的是中國恩情
    面對疫情爆發歐洲各國防疫物資緊缺。各國緊盯著疫情防疫資源,嚴禁口罩等醫療物資出售到國外。之前就有媒體報導過,德國扣押了美國一批防疫物資。近期,捷克海關就徵用了一批口罩物資。這是由浙江省、麗水市和青田縣政府援助歐洲華僑的口罩。捷克國家政府部門得知情況後,及時歸還了物資。並向中國解釋,在捷克某工業園區檢查時,發展一個倉庫庫存有約68萬個帶有呼吸閥口罩和約2.8萬個普通口罩。
  • 捷剋扣押中國70萬口罩?我們幫你查了真相
    【歐洲時報】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捷克烏斯季州(Usti)政府在 Lovosicích na Litomě icku 工業園區發現並徵用了來自中國的70.8萬隻口罩,其中包括68萬隻普通口罩和2.8萬隻帶呼吸閥口罩。
  • 中國援助抗疫物資運抵奈及利亞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4月16日,中國政府援助奈及利亞政府的第二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物資抵達奈及利亞阿布賈。援助的醫療物資包含醫用防護服、KN95口罩、普通醫用口罩、醫用手套、鞋套和紅外體溫計等抗疫急需物資。
  • 美國從中國採購的大批醫療物資,已經空運到紐約了
    據美國《紐約時報》29日報導,美國白宮官員表示,周日,一架載有重80噸的醫用手套、口罩、防護服和其他醫療用品的商用飛機從上海抵達紐約,這是在美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向美國運送急需物資的22架次航班中的第一架次。
  • 2.5噸醫用物資從舊金山直接運抵武漢協和醫院
    北京時間1月31日下午,由WuhanUnited(武大和華科北加州校友會)聯合國際直接援助組織(Direct Relief)捐贈的2.75萬雙醫用手套,4000件隔離服,20萬個外科手術口罩,重達2.5噸貨物從舊金山直接運抵武漢協和醫院。
  • 捷克內務部歸還中方口罩,西方:不敢惹中國
    平時看上去很團結的歐盟,這一次的團結成了紙上的童話,各國不僅搶奪物資而且有的大玩兩面派。各國都盼望中國支援作為最早暴發疫情的中國,當時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相關的醫療物資極為短缺,爆發的時候正值春節許多有製造能力的工廠直接召集工人連夜開工,而且也向全世界購買口罩,包括其他國家的捐贈。
  • 一個口罩賣2200元!德國扣了瑞士24萬個口罩
    張文宏表示:實際上全球只有兩種控制病毒傳播的模式:中國模式和美國模式,「其他國家需要考量自己的醫療承受能力,再來決定採取何種抗疫方略。」 不存在孰優孰劣。美國在流感季可以承受28萬的重症患者和1.6萬的死亡病例,其他國家需要考量自己的醫療承受能力,再來決定採取何種抗疫方略。在看到美國醫療體系全力運轉之前,很難說疫情的高點什麼時候出現。
  • 疫情當前,海爾智家吹響全球集結號,物資陸續抵達中國
    面對國內醫用防疫物資短缺的問題,海爾智家於1月27日起發起了「全球募捐」行動,發動海外各地分公司緊急籌措醫療物資,先後從俄羅斯、美國、法國、義大利、日本、泰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奈及利亞等國家採購到符合標準的防護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價值50萬美元的防疫物資。如今,這些物資已經陸續到達中國,並被分配武漢各大醫院及其它抗疫一線地區。
  • 面對「中國賠償論」,捷克總統在疫情期間再為中國發聲
    當地時間4月19日傍晚,捷克總統澤曼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對新冠病毒起源的「陰謀論」以及向中國索賠的說法進行了駁斥,如上說道。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全球抗疫關鍵時刻,西方部分政客和媒體借疫情大肆渲染「向中國索賠」的論調,遭到了多方反對。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就此表態力挺中國。
  • 中國馳援雪中送炭 中國經驗世界共享
    中國馳援雪中送炭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防控形勢日趨嚴峻。多個國家緊急向外求助,然而得到的回應寥寥無幾。在這危難時刻,中國挺身而出,雪中送炭。當地時間3月21日晚,中國6人專家醫療隊抵達塞爾維亞,隨著專機帶來的有中國政府緊急籌集的十幾噸物資,包括呼吸機、口罩、試劑盒等防疫物資。
  • 英國進口7英鎊商品中就有1英鎊來自中國,法國扣英國口罩後,有進展
    例如,英格蘭中部的一家企業蘭開夏紡織公司(Lancashire Textiles)在疫情開始時,就第一時間轉產口罩,但這個英國企業在其Burnley基地僱員僅35人,當時一周僅能生產2000個口罩。而這一數量顯然無法滿足英國人應對新冠病毒的持續大規模蔓延。而英國商家大量採購中國企業生產的口罩等醫療類物資,僅僅是全球多國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的商品的一個縮影。
  • 捷克強行扣押物資?內務部火速歸還中方口罩,西方:沒人敢惹中國
    不過也可以看出,在這個時候捷克肯定是不敢得罪中國的,因為該國還指望我國幫忙共同抗擊疫情。捷克強行扣押援助物資在前幾天,捷克海關強行扣押了一批來自我國的醫用口罩,這些是我國政府援助給歐洲地區華僑的口罩,由於中途的航班出了問題,只能在捷克境內停留。
  • 以色列小哥告訴你,把10萬個口罩從國外送到中國有多難?
    來自@歪果仁研究協會的以色列小哥高佑思聽聞疫情後,在以色列籌集到超過10萬隻口罩、50000雙醫用手套、2000套醫用手術衣,準備寄往湖北,希望能貢獻一份力量。 (圖源:微博@歪果仁研究協會) 目前,高佑思籌集到的10萬隻醫用口罩、50000雙醫用手套,7000件醫用手術衣,共216箱、重量近1噸的醫療物質已在寄往中國湖北黃岡市中心醫院的路上。
  • 中國試劑盒錯誤率低捷克退貨?捷克副總理:錯怪中國了,我們的錯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捷克向中國採購快篩試劑,卻傳出錯誤率高達80%,導致捷克向中國退貨。 捷克衛生官員表示是自己人員操作程序和手法有誤,實際上這批試劑盒準確率很高,錯誤率只有20%到30%,也就是準確率達到70-80%。
  • 口罩產能恢復率六成 工信部:多措並舉加強醫療物資供給
    口罩等醫療物資的產能如何?目前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比例是多少?國家有關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確保防控物資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2日回答了記者提問。口罩生產原料國內產能較充足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介紹,對非常緊缺的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等物資,克服春節假期和疫情擴散等難度,全力動員企業復工復產。我國口罩產能約為每天2000萬隻,目前產能恢復率60%左右。
  • 中國駐捷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助力捷克抗擊疫情
    新華網布拉格4月20日電(記者楊曉紅)近日,中國銀行布拉格分行將國內支援的部分醫療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和護目鏡等送到中國駐捷克使館。這些防護用品將在使館統籌安排下陸續捐贈給捷克政府及相關機構。  中國銀行布拉格分行行長侯文波說,現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歐洲,捷克政府和民眾面臨抗疫物資短缺困難。
  • 馬不停蹄,郵政、快遞又送達一批「戰疫」物資
    1月30日上午,交通運輸部向中國郵政發出緊急運輸任務,要求將10噸防控物資從上海運抵武漢。這是交通運輸部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一項緊急運輸任務。  1月30日上午11時許,阿里巴巴全球採購的首批N95口罩等醫療物資,由東方航空旗下東航物流承運,從印度尼西亞運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這批N95口罩將通過菜鳥綠色通道,今日運抵武漢。
  • 秘魯打算「秘密」獲得中國防疫物資;荷蘭運回80萬FFP2口罩
    據報導,由於擔心在疫情蔓延背景下用於抗擊病毒的防疫物資被其他國家扣留,秘魯打算通過秘密渠道獲得從中國進口的口罩和快速檢測試劑。與此同時,荷蘭已從中國運回80萬個FFP2口罩。荷蘭衛生部長範裡恩對當地媒體表示,荷蘭從中國訂購的一批80萬個醫用口罩已於今早運抵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