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汲取「5·1」五河縣富悅大酒店食源性疾病事件教訓,進一步深化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成果,規範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堅決預防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全區開展為期2個月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
一、工作目標
堅持黨政同責,落實「四個最嚴」,對全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拉網式風險排查,突出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品種,查找薄弱環節,消除安全隱患,嚴厲打擊食品領域違法犯罪,健全「地方黨委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不斷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以更加紮實有力的措施確保全區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二、整治內容
1.農業生產環節。重點排查蔬菜、畜禽、禽蛋、水產品、食用林產品中使用禁用、停用藥物及農藥獸藥隱性添加、生豬私屠濫宰、注水注藥等突出問題,重點整治農業投入品使用不執行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藥期的規定。開展糧食生產、收購、儲運質量安全隱患排查。加大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使用禁限用農藥獸藥、生豬屠宰注藥注水、非法銷售病死畜禽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堅決做到追根溯源,剖析原因,違法必查、查必到底。
2.食品生產環節。以肉製品、飲料、冷凍飲品等高風險食品以及夏季生產消費量大的食品為重點,加強對食品生產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監督檢查,監督生產者嚴把食品原輔料採購驗證關、嚴格生產過程控制避免交叉汙染、嚴格實施食品出廠檢驗以及不合格食品召回、嚴格規範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和抽查考核。嚴厲打擊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強化追根溯源,對製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濫用添加劑等嚴重違法行為,或同一生產企業多批次不合格、同一問題反覆發生的,實行頂格處罰、處罰到人。
3.餐飲服務環節。以復學複課前後、端午節假日、中高考期間為重點時段,以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繁華商業街區、車站景區、校園及周邊為重點區域,以大型連鎖餐飲單位、校園周邊餐飲單位以及學校、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單位食堂為重點單位,以冷葷涼菜、裱花蛋糕、生食海產品、熟肉製品、自製飲品為重點品種,對餐飲服務單位的經營資質、人員管理、場所環境、設備設施、採購查驗、食品貯存、加工製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樣、食品添加劑、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開展全方位體檢,督促餐飲服務開辦單位健全管理制度,落實主體責任,消除安全隱患。重點打擊「無證」、超範圍經營,使用來歷不明的食物原料、未經檢疫檢驗的肉類、超過保質期限和腐敗變質的食品,採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違規採購加工製作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等違法行為。
4.食品銷售環節。以有效防範病原微生物特別是致病菌汙染為著力點,重點檢查食品銷售者是否存在銷售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食品生產許可、無食品標籤食品;是否存在銷售過期、變質食品;是否存在未按照食品貯存的溫度要求貯存銷售食品;是否存在未履行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義務、未執行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制度等違法經營行為。突出嬰幼兒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重點檢查銷售者是否按要求履行採購查驗義務,是否落實專區專櫃銷售要求,產品標籤標識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存在銷售欺詐和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
5.食品相關產品。加強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監管,重點檢查生產資質、生產環境與場所、採購質量控制、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檢驗、證書使用及產品標識等內容,組織開展監督抽查。
三、工作安排
(一)時間安排
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自即日起至6月底結束,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立即行動,按照職責分工對全區食品、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實行邊排查、邊整改、邊提升,同步推進。
排查整治堅持問題導向,在持續解決問題中不斷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排查中發現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要建立隱患整改臺帳(參考附件3),監督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現場整改。對不能現場整改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加快整改進度。對風險隱患直接影響食品安全的,一律先停產停業,待整改驗收合格後再恢復生產經營。
排查整治後期,組織開展「回頭看」,堅決做到問題不解決的不放過,隱患不消除的不銷帳 。總結好做法,挖掘好經驗,客觀評價排查整治工作成效,研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長效機制。
(二)責任分工
1. 各鄉鎮、街道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販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日常管理,協助處理違法生產經營行為。要制定工作方案,紮實開展排查整治。
2. 區直各有關單位按照以下職責分工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制定具體的排查整治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深入開展排查整治 :
區發展改革委(區糧食和儲備局)負責糧食質量安全排查整治,區教體局負責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排查整治,區民政局負責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排查整治,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負責食用林產品生產環節排查整治,區住房城鄉建設交通局負責建築工地食堂和碼頭排查整治,區農業農村水利局負責食用農產品(不含食用林產品)生產環節排查整治,區商務外事局負責大型連鎖超市排查整治,區文化和旅遊局負責旅遊景區、星級飯店排查整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生活飲用水排查整治,區市場監管局負責食品生產、餐飲服務單位、食品銷售環節和食品相關產品的排查整治,區委督查考核辦負責配合區食安辦對各鄉鎮社區、各部門排查整治工作情況進行督查、通報,禹會公安分局負責排查整治中發現的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偵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各有關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充分認識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結合本轄區本單位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要求,明確工作措施,立即組織開展整治行動。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安排、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排查、親自督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認真查找本地區、本系統、本行業的食品安全薄弱環節,有力有序推進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重點問題整改。
(二)紮實開展整治。各鄉鎮街道、各有關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對全區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全方位體檢,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要綜合運用抽檢監測、監督檢查、明察暗訪等多種方式,徹查風險隱患,建立清單臺帳。針對排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要明確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始終保持對隱患問題的高度關注,確保風險隱患及時化解。在排查整治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的,要依法進行查處,對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大排查大整治期間執行「四個籤字負責」工作制,確保責任落實,即:誰排查、誰籤字、誰負責;誰整治、誰籤字、誰負責;誰驗收、誰籤字、誰負責;誰督查、誰籤字、誰負責。
(三)廣泛宣傳教育。各單位要組織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一次集中培訓,強化責任意識,落實主體責任。開展一次演練,熟悉應急預案,密切部門配合。積極邀請新聞媒體跟蹤報導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暗訪曝光不配合整改的單位,形成強大輿論監督聲勢。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紙、新媒體及廣告宣傳屏,集中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普及預防食物中毒常識。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布不合格食品信息,曝光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以案示警,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四)強化督查考核。排查整治期間,區食安辦會同區委督查考核辦採取會議調度、現場督查、定期通報等形式督促各鄉鎮街道、各有關單位加大工作力度。排查整治工作成效納入對各鄉鎮街道、各單位的2020年度食品安全評議考核 。對風險隱患排查不深入、不細緻,或對排查出的風險隱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責任不落實的鄉鎮街道和部門,除進行公開通報外,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等嚴重後果的,依法依紀嚴肅問責處理。
(五)規範信息報送。各鄉鎮街道、各有關單位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於5月20日前報送至區食安辦。各鄉鎮街道、各有關單位5月29日、6月11日向區食安辦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和統計表(見附件)。各鄉鎮街道、各有關單位7月1日前向區食安辦報送工作總結和統計表。
聯繫人:李化枝,電話:4018307,郵箱:bbyh315sy@163.com
附件:1.蚌埠市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統計表
2.餐飲服務單位大排查大整治現場檢查表(供市食安
委各成員單位參考使用)
3.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整改臺帳
附件1:
填報單位: 填報人: 填報日期:
項目 | 數量 |
出動執法人員、檢查人員(人次) | |
檢查食品生產經營者者(戶次) | |
其中: | |
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 | |
社會餐飲、星級飯店 | |
學校、幼兒園食堂 | |
養老機構、企事業單位、工地食堂 | |
食品銷售 | |
發現風險隱患(個) | |
其中:已完成整改風險隱患(個) | |
開展食品安全培訓(場次) | |
培訓從業人員(人) | |
監督抽檢食品及相關產品(批次) | |
責令改正(戶) | |
立案查處(起) | |
結案(起) | |
罰沒金額(萬元) | |
沒收違法生產經營食品(公斤) | |
吊銷許可證(戶) | |
取締無證經營者(戶) | |
移送司法案件數(件) | |
信息公開案件(起) | |
附件2:
餐飲服務單位大排查大整治現場檢查表
企業/單位名稱: 聯繫人:
經 營 地 址: 電 話:
檢查項目 | 檢查內容 | 結果 |
許可 管理 | 餐飲單位《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小餐飲信息公示卡》是否有效,並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是否存在超範圍經營問題。是否規範懸掛信息公示欄,信息公示欄內容是否完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是否有禁止吸菸、文明就餐等提示牌或標識。 | |
人員 管理 | 餐飲服務從業人員上崗前是否經過健康體檢,關鍵崗位從業人員是否經過食品安全培訓,健康證明和培訓合格證明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持有綠色「安康碼」上崗,每日是否進行晨檢,從業人員個人衛生是否符合要求等。 | |
場所 環境 | 場所布局流程是否合理,內外環境衛生是否整潔,地面、牆面和天花板是否符合要求,有無帶蓋垃圾桶,是否與有資質的公司籤訂餐廚廢棄物處置協議等。是否在店面入口處設置1.5米間隔線,是否設立「安康碼」掃描點,是否有佩戴專用標識人員負責就餐引導、測溫,控制場所內人流密度。是否在醒目位置張貼「提醒顧客進門戴口罩、就餐不交談」的提示語。是否按照圓桌隔位坐、單排同向坐、間隔1米坐(餐桌間距和面對面距離不少於1 米)的原則用餐。 | |
設備 設施 | 涼菜間等專間是否按「五專」要求,有無專用洗手消毒設施,是否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孳生條件的防護措施;是否具有足夠的通風和排煙裝置等。是否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處置預案,配備相應的口罩、消毒液、測溫槍等防控用品。 | |
採購 貯存 | 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臺帳登記制度是否落實,採購食品及原料、添加劑是否驗收,是否具有進貨臺帳;庫存食品是否在保質期內,原料貯存是否符合管理要求;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存在國家禁止使用或來源不明的情況,如;食用油脂、散裝食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進貨渠道和索證索票情況是否符合要求。 | |
加工 製作 | 加工管理制度是否落實,原料清洗是否徹底,粗加工是否達到要求,是否生熟分開,是否存在交叉汙染;是否加工製作野生動物、使用「三無、過期」食品;學校食堂是否存在違規加工製作冷葷涼菜、四季豆、豆漿和發芽土豆等高風險食品行為,是否存在違規製售冷葷涼菜;涼菜間是否具有空氣消毒和專用冷藏設施;操作人員是否佩戴口罩。 | |
清洗 消毒 | 清洗消毒是否到位,是否配備有效消毒設施;消毒池是否與其他水池混用,消毒人員是否掌握基本知識;餐飲具消毒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是否為顧客提供公勺公筷、公共洗手液、消毒酒精等。用餐前,是否提醒顧客洗手消毒。用餐後,是否對桌椅進行消毒。是否做好工作場所、門把手、電梯、洗手間等公共區域及相關物品的定期消毒工作並留有記錄。 | |
食品 留樣 | 學校食堂、建築工地食堂和單次超過100人的聚餐活動是否按規定留樣,是否具有留樣設備,留樣設備是否正常運轉,留樣量和記錄是否符合要求。 | |
食品 添加劑 管理 | 食品添加劑「五專」管理制度是否建立落實,是否存在食品非法添加和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自製調味料和火鍋底料是否備案和公示食品添加劑。 | |
其他 方面 | 肉製品是否有「兩票兩章」,豆製品採購是否有隨貨通行單,是否使用散裝食用油(香油)等。是否設有桌餐就餐人員登記表,每桌至少登記一名顧客的姓名和聯繫方式,便於防疫追溯。是否保持室內開門、開窗,自然通風,是否按照《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要求,規範使用空調等。 | |
檢查人(籤字): 年 月 日 |
序號 | 企業/單位名稱 | 地址 | 存在風險隱患 | 整改時限 | 企業責任人 | 監管責任人 | 整改通過 銷號 |
1 | XX單位食堂 | XX路 | 食品未留樣,無消毒櫃,1人健康證過期 | 2日內 | XX | XX | 已整改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6 | | | | | | | |
7 | | | | | | | |
8 | | | | | | | |
9 | | | | | | | |
10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