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撿到漢朝皇后呂雉玉璽,世間僅此一件,專家獎勵20元路費

2021-01-09 古代時光機

1968年9月,一位陝西鹹陽韓家灣鄉狼家溝的小學生孔忠良,放學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回家,而是在距漢高祖與呂后合葬墓長陵的西邊一處小樹林玩耍。

這個小樹林是他的「秘密基地」,每當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來到這裡散步。

當他走到樹林旁的小水溝時,忽然看到水溝裡有一個散發著柔光的東西,當他走近之後,赫然看到一塊非常精美的玉質品。

當時的孔忠良年紀還小,他不懂這是啥,只是覺得非常漂亮,於是小心翼翼的裝進書包裡,拿回家給父親看。

網絡圖片

孔忠良的父親孔祥發看完後,告訴孔忠良這是一枚印章。

陝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自古以來有14個政權在此地建立都城。如此悠久的歷史背景下,可謂是考古專家重點關注的地方,素有考古之都的稱號。

孔祥發看上面的字體不像是現代的文字,孔祥發沒有學過古文字,自然不知道上面刻的是什麼,不過直覺告訴他這很有可能是一件文物。為了給兒子樹立好榜樣,決定帶著兒子前往當地的文物局上交。

第二天,孔忠良和父親就將這塊印章交給了陝西省博物館。

經過專家鑑定,僅僅這塊印章的材質都非常珍貴,乃是極品新疆和田羊脂玉。印章上雕刻有一隻螭虎,精美異常,單單這塊印章的材質以及做工,就是一件價值不菲的收藏品。

後來專家仔細研究了印章上的文字,屬於篆體字,解讀出來為:「皇后之璽」。

這四個字可是讓專家大驚失色,通過對文字的解讀,可以看出這件印章的來自一位皇后,皇后的東西價值肯定很高,因此專家立即找來同事查閱共同研究。

在經過專家們的自己研究,最終確定這塊印章乃是漢朝皇后呂雉的皇后之璽。《漢官舊儀》上記載:

「皇后玉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紐。」

這一句的描述與這個玉璽的外貌特徵相符。

得知是呂雉的東西後,這塊印章的價值立刻上升到最高層次,是迄今為止最早發現的皇后印璽,同樣也是現存的漢代皇后玉璽中的唯一一件,世間獨自一份,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屬於國寶級文物。

孔忠良父子得知此物如此珍貴之後,立即表示無償上交。

對於孔忠良父子能將如此珍貴的文物上交,博物館對其進行了真摯的感謝。考慮到孔忠良父子大老遠從鄉村趕到市裡,博物館的一位領導自掏腰包獎勵孔忠良父子20元錢,作為回家的路費。

如今這塊漢皇后之璽保存在陝西歷史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之一。

44年之後,陝西省組建漢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表彰對文物有保護貢獻的個人並號召大家發展文物保護工作。當得知這塊如此珍貴的皇后玉璽竟然是當年的一位13歲小學生捐贈的,基金會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孔忠良,對其進行表彰,並頒發獎狀。

上圖為專家與孔忠良(右)合影

此時的孔忠良已經50多歲了,對於當年捐贈國寶的事情依舊記憶深刻。當基金會找到他的時候,他激動得說道:

「沒想到,今天還有人想到我。雖然我的日子過得不算很好,但我沒有為我無償捐出這樣的無價之寶後悔過,我還會一如既往地為保護國家文物做貢獻!」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撿到玉璽,上交國家獎勵20元,45年後為何專家又來找他
    孔忠良父親在家中將石頭簡單清洗後,發現底部還刻著繁體字,他立刻就意識到這塊石頭可能是一件珍貴的文物,於是第二天他就帶著孔忠良來到陝西省的博物館,經過專家的鑑定確認這塊石頭是漢朝的玉璽
  • 小學生在路邊撿到「石頭」,經鑑定是國寶,上交國家後獲20元獎勵
    小學生在路邊撿到「石頭」,經鑑定是國寶,上交國家後獲20元獎勵每一座城市,都是含有一些歷史性存在的,因此有了博物館,也就可以展現出那些珍貴的寶物。陝西歷史博物館內的珍寶不在少數,甚至還留有了許多的說法。
  • 小學生撿到玉璽,上交國家獎勵20元,45年後專家為何又來找他
    這讓不少人都十分想去陝西看一看,想要去看看陝西這遍地是寶的地方能不能讓自己也撿到一兩個文物開開眼。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位撿到了文物的小學生。 孔忠良的父親與考古隊員有些接觸,所以孔忠良回到家後,其父親一見到這塊石頭後便知道這可能是一件珍貴的文物。第二天,孔忠良的父親便帶著孔忠良將這塊石頭交給了博物館,這孩子最後也得到了20元的獎勵。這樣的一件事,其實在陝西並不稀奇,令人關注的是四十五年後,專家又再次找到了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小學生撿到玉璽,上交國家獲得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又找上門
    在黃土下埋葬的文物,總會在不經意間被人所發現,一名13歲的小學生偶然之間便撿到了一塊玉璽,上交給國家之後他獲得了20元的獎勵,而在45年之後專家再次找上了門。陝西自古以來就是許多帝王的埋骨之地,這裡埋藏著無數的珍寶。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陝西省的一名叫做孔忠良的13歲學生,他每天上下學都會經過一條小溪。
  • 小學生撿到一枚玉璽,上交國家後獲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再上門
    曾經有一個13歲的男孩兒,路上無意中撿到了一枚玉璽,上交給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後,獲得了20元路費,45年後專家卻再次上門,這是為何呢?這個撿到玉璽的小男孩,名叫孔忠良,有一天他放學回家沒有直接回去,而是在河邊跟小夥伴玩耍。
  • 陝西一名13歲小學生水溝裡撿到國寶,上交國家後獲得20元獎勵
    其實這些人的覺悟還不如四川一個小學生,他在小水溝玩耍的時候撿到了一個國寶,最終將其上交給了博物館,並且他本人也得到了博物館獎勵的20塊錢。 陝西博物館專家對這個國寶的研究,更是填補了中國古代皇后研究方面的一個巨大空白。 陝西省屬於歷史文化名市,也是文物保護重地。孔某良將撿來的這個東西交給了自己的父親,村裡的其他人看到了都說是寶貝。孔某良的父親趕緊把這個東西送到了西安的文物鑑定中心,在場的專家在經過鑑定之後,他們也不知道這個到底是啥,但是直覺告訴他們這肯定是寶貝。
  • 13歲男孩撿到白玉石頭,竟是傳國玉璽,44年後迎來遲到表彰
    但也有人更加在乎國家的利益,將文物主動上交,比如那位釣到青銅黿的河南大爺,還有撿到漢朝皇后玉璽的孔忠良。在淳樸的父子兩心中,撿到文物是要上交給國家的,所以第二天一早,孔忠良父親帶著他去了當時的陝西省博物館。博物館的專家經過仔細鑑定後,結果表示這塊玉石一塊上好的和田玉,突起的動物是螭虎,而平整面上刻的是「皇后之璽」四個字。
  • 13歲男孩,放學途中撿到一枚玉璽,專家:國寶級文物
    在古裝劇中,我們就能發現玉璽的存在,它是帝王彰顯身份的象徵。就連慈禧太后對玉石也是十分喜愛,最為著名的當屬翡翠西瓜。玉璽,作為帝王的傳承與威嚴的象徵,顯得尤其珍貴。現如今,存世量極少。但幸運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13歲的一孩子,竟撿到一塊玉璽。撿到印章
  • 小孩撿到「價值連城」寶貝上交,44年後有人找上門獎勵,老人哭了
    小孩撿到「價值連城」寶貝上交,44年後有人找上門獎勵,老人哭了!做為一個具有燦爛文明的文明古國,中國因為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因此具有許多的文物和財富流傳下來。其中,比較轟動的一件事就是具有幾千年歷史的玉璽被撿到。那是在十九世紀末的時候,有一位小孩在路上無意間撿到一塊文物,=後來被證實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太后呂雉執政期間所使用的玉璽。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無法估計的價值。眾所周知,呂雉是西漢漢高祖劉邦的妻子,是西漢的第一任皇后,也是手握生殺大權的太后,一度控制著漢朝的政治。
  • 小學生路上撿到印章,上交後成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得到20元獎勵
    文物是屬於全人類的寶藏,而在我國,要是撿到文物,都屬於是國家的東西,自然是要上交的,之前國家也為不懂的民眾科普過這些事情,所以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其實有不少國寶,可都是農民們撿到的。畢竟在那個年代,陝西的土地裡,經常挖出來一些寶貝,尤其是在農村,那會政府也大力宣傳文物保護,他爸爸就覺得這個印章不簡單,於是就找到了陝西博物館,請專家看看這是不是個文物。
  • 1968年,13歲男孩撿到國寶級文物,上交後獲20元路費
    如今已經年過六十的孔忠良,或許沒有想到自己13歲那年,無意中撿起的一塊玉璽,竟然讓他成為了「保護文化發展」的先進個人。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還要從1968年9月的一天說起,家住鹹陽市韓家灣的孔忠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在路邊發現了一塊玉石。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的他,開心地將它帶拿了回去,並與哥哥一同分享。
  • 陝西小學生路上撿到皇后玉璽,上交國家,獎勵二十塊,外加一頓饃
    這枚小小的印章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一枚皇后的印象。而且是漢代唯一發現的皇后印章,而且它的主人更是可以進中國歷史女性排行前三的人物:呂后。而且這個印章的發現很有意思,它不是考古發掘,也不是文物回流,而是一名小學生放學的途中無意中發現的。說話1968年9月的一天,鹹陽韓家灣公社韓家灣小學的14歲學生孔忠良放學回家,他按常走的路回家,沿著渭惠渠走。
  • 漢朝心狠手辣皇后呂雉:誣陷韓信謀反,用一句話殺死彭越九族
    公元前241年,一代狠人呂雉出生了,他就是後來漢高祖劉邦的大老婆,她幫自己兒子保住了太子之位,有幫老公劉邦殺了韓信、彭越等幫助劉邦打天下的一幫「猛人」的性命。呂雉堪稱「西漢第一狠人」。其實,呂雉能夠嫁給劉備,還要感謝他老爸的「慧眼識真龍」及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制度。
  • 從勤儉持家的賢妻良母,到執掌大權的外戚,呂雉經歷了什麼?
    但就是這樣一個雷厲風行的呂后,卻有著迷一般的死因,史書記載說她是被仇家兒子所害,但也有人說她是感染狂犬病而死的,總之她的死一直被外界所好奇,專家們絞盡腦汁也無法下出正確的結論。所以這位秦末漢初的太后,究竟經歷了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 戚夫人到底有多可恨,呂雉為何將她做成人彘,讓她慢慢受折磨而逝
    劉邦作為漢朝的開創者,一生的經歷都是傳奇,而關於他人生的一切人物之中,若論誰的知名度最大,除了漢初三傑,那就得數他的兩位夫人,呂雉和戚夫人。呂雉就是之後漢朝的呂后,一個雖然沒有稱帝,但影響性幾乎等同武則天的存在。
  • 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原材料是和氏璧,環狀玉璧怎麼做成玉璽呢?
    按照秦朝規制,官印稱之為「通官印」,大小為2.3公分見方;到了漢朝稍有增大,基本為2.5公分見方。這是一個標準制式。那玉璽是不是更大一點呢?確實會大一些,否則不能體現皇帝和一般官員的區別,但不會特別誇張,像影視劇裡那些蛋糕盒子那麼大的玉璽,就想也不要想了。
  • 此皇后隻手遮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參與政治的女人
    漢高祖的皇后原名呂雉,是漢高祖劉邦還在貧賤中時所娶的妻子。呂后的父親當時是個較有名望的人,一次在沛縣宴請賓客時相中了劉邦,認為他將來定是個富貴之人,於是將女兒嫁給他。呂雉嫁給劉邦之後,先後生了魯元公主和漢惠帝劉盈。劉邦創建漢朝,是為漢高祖,呂雉被冊封為皇后,兒子劉盈為太子。
  • 漢朝初期為什麼有兩個皇帝,一個漢朝皇帝,一個南越國皇帝
    或許是因為身經百戰、英明神武的漢高祖劉邦終於去世了,南越國趙佗終於覺得漢朝再也不可怕了,不用再日夜擔心會遭到漢朝的攻伐了。2.漢朝為什麼默認了趙佗的稱孤道寡:1.皇太后呂雉奪權,架空漢惠帝,漢朝內部不穩:漢高祖劉邦的去世,對於立國未久的漢朝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 呂雉為什麼要把戚夫人弄成人彘?多大的仇和恨?才下手這麼重
    作為一個民間女子,嫁給君王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有這樣的好機會自然不會放過。於是,劉邦在當天晚上就和戚夫人拜堂成親了。儀式舉行完之後,戚夫人還給劉邦舞了一曲,劉邦望著她,久久不能自拔。從那以後,劉邦和戚夫人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到哪都帶著她。也正是這樣,髮妻呂雉受到了冷落。
  • 自古山東出皇后,那2000年來到底出了多少位皇后?比你想像中還多
    縱觀中國2000多年封建王朝歷史,其中最喜歡出皇后的省份,便是山東,今兒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那些年,咱山東出過的皇后」。 首先第一位,呂雉。